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无法躲避的压力

http://bbs.5460.net/bbs/bbs/dispInfo1.jsp?id=1292428&bbsid=402

  罗怡:还是35岁到75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基本是这个情况。

  记者:就是这个数字跟发病的频率跟以前相比的话有变化吗?

  罗怡:有变化,现在这种猝死发生的几率比过去是增加了,另外 猝死发病的年龄,比过去也是提前了,现在我告诉你是35岁到75岁,过去都是45岁到75岁,这种情况比较多。

  解说:本是生命力、创造力最旺盛的年华,就这样匆匆地离去。很多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都使用了“过劳死”这个词。那么,过劳死到底是怎样的疾病?它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猝死吗?哪些人群容易导致过劳死呢?

  解说:“过劳死” ,又称疲劳致死综合症,它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过劳死”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就业压力极大的时期。当时,日本人普遍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视为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工作狂或工作至上论者成为日本人的代名词,那段时期,日本每年都有1万多人猝死。
  解说:人们对“过劳死”这样定义: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加上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原本已精疲力竭的躯体不胜负荷,突然引发体内潜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

  夏国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过劳死是跟它的特定职业肯定是有关联的。

  夏国美:比如说科学家 、出租汽车司机或者说是科研人员,一般的研究人员,甚至教师,还有一些政府的官员,这些人群在这个社会竞争当中处于压力的漩涡中心,应该说这些人群如果说是发生猝死的现象,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因为长期疲劳的积累。

  记者:你能从这些职业当中发现什么共同的特性吗?

  夏国美:这些职业的共同特性,就是所有的人物的工作时间都是超出我们国家所规定的劳动时间,而且甚至是超出一倍两倍以上,这是一个共同特征。

  解说:有研究表明:超长时间的工作者、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长时间睡眠不足者、自我期许高并且容易紧张者、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者等都是“过劳死”的高危人群。过劳死的发病群大多集中在中青年,过度劳累是他们突然发病的重要诱因。

  夏国美:他认为自己的身体还是健康的,没有意识到这个疾病已经在体内潜伏了,所以他认为自己可以拼一下,还能拼得动,于是他常常会超负荷的去做一些已经超出他体能范围的事情。

  鲍雪娟:他过度透支了,就是说年轻的时候,应该是各个器官处在一个高峰期,但是他已经过度消耗了,透支了后十年、后二十年的体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