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之Service与IntentService的比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以前做项目或者练习的时候一直都是用Service来处理后台耗时操作,却很少注意到还有个IntentService,前段时间准备面试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关于IntentService的解释,发现了它相对于Service来说有很多更加方便之处,今天在这里稍微来总结下我的心得。

首先IntentService是继承自Service的,那我们先看看Service的官方介绍,这里列出两点比较重要的地方:

1.A Service is not a separate process. The Service object itself does not imply it is running in its own process;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t runs in the same process as the application it is part of.

2.A Service is not a thread. It is not a means itself to do work off of the main thread (to avoid 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 errors).

稍微翻一下(英文水平一般大笑)

1.Service不是一个单独的进程 ,它和应用程序在同一个进程中。

2.Service不是一个线程,所以我们应该避免在Service里面进行耗时的操作

关于第二点我想说下,不知道很多网上的文章都把耗时的操作直接放在Service的onStart方法中,而且没有强调这样会出现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希望我的文章能帮大家认清这个误区(Service不是一个线程,不能直接处理耗时的操作)。

有人肯定会问,那么为什么我不直接用Thread而要用Service呢?关于这个,大家可以网上搜搜,这里不过多解释。有一点需要强调,如果有耗时操作在Service里,就必须开启一个单独的线程来处理!!!这点一定要铭记在心。

IntentService相对于Service来说,有几个非常有用的优点,首先我们看看官方文档的说明:

IntentService is a base class for Services that handle asynchronous requests (expressed as Intents) on demand. Clients send requests throughstartService(Intent) calls; the service is started as needed, handles each Intent in turn using a worker thread, and stops itself when it runs out of work.

This "work queue processor" pattern is commonly used to offload tasks from an application's main thread. The IntentService class exists to simplify this pattern and take care of the mechanics. To use it, extend IntentService and implement onHandleIntent(Intent). IntentService will receive the Intents, launch a worker thread, and stop the service as appropriate.

All requests are handled on a single worker thread -- they may take as long as necessary (and will not block the application's main loop), but only one request will be processed at a time.

稍微翻译理一理,这里主要是说IntentService使用队列的方式将请求的Intent加入队列,然后开启一个worker thread(线程)来处理队列中的Intent,对于异步的startService请求,IntentService会处理完成一个之后再处理第二个,每一个请求都会在一个单独的worker thread中处理,不会阻塞应用程序的主线程,这里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如果有耗时的操作与其在Service里面开启新线程还不如使用IntentService来处理耗时操作。下面给一个小例子:

1.Service:

  1. package com.zhf.service;
  2. import android.app.Service;
  3.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4. import android.os.IBinder;
  5. public class My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6. @Override
  7. public void onCreate() {
  8. super.onCreate();
  9. }
  10. @Override
  11. public void onStart(Intent intent, int startId) {
  12. super.onStart(intent, startId);
  13. //经测试,Service里面是不能进行耗时的操作的,必须要手动开启一个工作线程来处理耗时操作
  14. System.out.println("onStart");
  15. try {
  16. Thread.sleep(20000);
  17.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8. e.printStackTrace();
  19. }
  20. System.out.println("睡眠结束");
  21. }
  22. @Override
  23.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24. return null;
  25. }
  26. }
package com.zhf.service;

import android.app.Service;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import android.os.IBinder;

public class My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tart(Intent intent, int startId) {
		super.onStart(intent, startId);
		//经测试,Service里面是不能进行耗时的操作的,必须要手动开启一个工作线程来处理耗时操作
		System.out.println("onStart");
		try {
			Thread.sleep(2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睡眠结束");
	}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null;
	}
}
2.IntentService:

  1. package com.zhf.service;
  2. import android.app.IntentService;
  3.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4. public class MyIntentService extends IntentService {
  5. public MyIntentService() {
  6. super("yyyyyyyyyyy");
  7. }
  8. @Override
  9. protected void onHandleIntent(Intent intent) {
  10. // 经测试,IntentService里面是可以进行耗时的操作的
  11. //IntentService使用队列的方式将请求的Intent加入队列,然后开启一个worker thread(线程)来处理队列中的Intent
  12. //对于异步的startService请求,IntentService会处理完成一个之后再处理第二个
  13. System.out.println("onStart");
  14. try {
  15. Thread.sleep(20000);
  16.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17. e.printStackTrace();
  18. }
  19. System.out.println("睡眠结束");
  20. }
  21. }
package com.zhf.service;

import android.app.IntentService;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public class MyIntentService extends IntentService {

	public MyIntentService() {
		super("yyyyyyyyyy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HandleIntent(Intent intent) {
		// 经测试,IntentService里面是可以进行耗时的操作的
		//IntentService使用队列的方式将请求的Intent加入队列,然后开启一个worker thread(线程)来处理队列中的Intent
		//对于异步的startService请求,IntentService会处理完成一个之后再处理第二个
		System.out.println("onStart");
		try {
			Thread.sleep(2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睡眠结束");
	}
}

测试主程序:

  1. package com.zhf.service;
  2.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3.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4. import android.os.Bundle;
  5. public class ServiceDemo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6.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7. @Override
  8.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9.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10.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11. startService(new Intent(this,MyService.class));//主界面阻塞,最终会出现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
  12. //连续两次启动IntentService,会发现应用程序不会阻塞,而且最重的是第二次的请求会再第一个请求结束之后运行(这个证实了IntentService采用单独的线程每次只从队列中拿出一个请求进行处理)
  13. startService(new Intent(this,MyIntentService.class));
  14. startService(new Intent(this,MyIntentService.class));
  15. }
  16. }
package com.zhf.service;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import android.os.Bundle;

public class ServiceDemo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
        startService(new Intent(this,MyService.class));//主界面阻塞,最终会出现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
        //连续两次启动IntentService,会发现应用程序不会阻塞,而且最重的是第二次的请求会再第一个请求结束之后运行(这个证实了IntentService采用单独的线程每次只从队列中拿出一个请求进行处理)
        startService(new Intent(this,MyIntentService.class));
        startService(new Intent(this,MyIntentService.class));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