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网页
1.网页的组成
网页通常由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超链接组成。
2.网页的本质
在网页中右键单击,选择“查看页面源代码”选项,可以观察到由一系列标签语言组成的源代码。网页正是利用源代码来展示我们观察到的画面。
3.如何实现代码到页面的转化
通过浏览器的渲染解析,使源代码转化为我们所看到的页面。
二、前端语言
1.介绍
一个网页的构成离不开源代码,而源代码无疑属于计算机语言的范畴。计算机语言分为前端与后端,我们通过浏览器实现对网页的浏览,离不开前端语言的作用。当下,前端语言主要有HTML、CSS、JavaScript三种,这也正是一个网页源代码的标准构成。
2.功能
语言 | 功能 |
---|---|
HTML | 决定网页的结构 |
CSS | 决定网页的表现 |
JavaScript | 决定网页的行为 |
此处仅对三种语言进行简单介绍,后续文章将按HTML、CSS、JavaScript的顺序展开详细讨论。
三、编译环境
1.编译器
与C++、java等后端语言相同,为方便对代码的管理,对前端语言来说也有适合它们的编译器。当下,除了本身小且补全功能方便的vscode以及清晰的代码管理器sublime,前端常用编译器还有webstorm、Dreamweaver(dw)等,以上软件都可以通过相应渠道下载到免费版,其中dw在高校的教学中应用较多。
2.浏览器
前文中已经提到代码是通过浏览器的渲染解析而生成页面的。当下,常用的浏览器有:IE、火狐、谷歌、safari、opera等,其中safari为苹果系统专用浏览器,谷歌浏览器深受广大程序员喜爱,微软用户可能还常用edge。
PS:这里不太推荐360系列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