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的定义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MBSE)的定义:MBSE是建模方法的形式化应用,以使建模方法支持系统需求、分析、设计、验证和确认等活动,这些活动从概念性建设阶段开始,持续贯穿到设计开发以及后来的所有生命周期阶段。
2.系统工程过程的三个阶段产生的三种图形
系统工程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产生三种图形: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需求图、用例图及包图。在功能分析于分配阶段,产生顺序图、活动图及状态机图(State Machine);在设计综合阶段,产生模块定义图、内部块图及参数图等。
3.MBSE的三大支柱
MBSE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建模语言、建模工具和建模思路。
1)建模语言
对象管理组织OMG在对UML2.0的子集进行重用和扩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建模语言SysML(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作为系统工程的标准建模语言。SysML的目的是统一系统工程中使用的建模语言。
2)建模工具
MBSE的建模工具主要就是支持系统建模语言画图的计算机和网络环境,当然核心是支持系统建模语言的软件。建模者使用屏幕上给出的系统建模语言的各种符号建模,底层利用系统建模语言的语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关联,并形成模型库。人们可以构建分布式的建模环境,方便研制团队的协同设计。
3)建模思路
建模思路就是设计团队如何利用系统建模语言的各种图形来建立系统模型,也就是工作流程。目前主要的方法包括IBM Telelogic Harmony-SE、Weilkiens System Modeling(SYSMOD) method、INCOSE Object-Oriented Systems Engineering Method(OOSEM)等。
在使用MBSE时,建模思路以及工作流程的研究、探索、试用,应该是重点工作和前置性工作,因为系统建模语言是统一的,不同的建模工具虽然各有特点,但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关键就在于根据组织机构的特点,研究适合自身的建模思路和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