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个现象啊
好多同学都在用AI搞论文
查文献用它
搭框架靠它
连结论都让它帮忙写
但问题来了
交上去总被系统标红
AIGC率直接飙到98%
急得大家直挠头
别慌!
上周刚帮学弟改了篇教育论文
原先AI痕迹重得没法看
后来按我的方法调整
学校系统检测AIGC率直接降到3%
半天就通过审核
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
怎么彻底去掉论文里的"机气味"
你的论文为啥总被盯上?
导师眼睛毒得很
扫两眼就说有AI味
根本不用查系统
其实问题出在这三个地方:
第一是机器人排版 通篇"首先其次最后" 每个段落像尺子量出来的 举个例子 "实验表明三点:其一...其二...其三..." 这种结构太死板
第二是高频词扎堆 AI特爱用"显著""基于此" 满屏都是"由此可见" 检测系统看到这些词 直接亮红灯
第三是完美得吓人 真人写东西总有口语气息 可能带点"这个""那个" 但AI生成的内容 干净得像手术室 反而假得很
去AI味四板斧
▶ 第一招:长句切碎块
AI最爱造长蛇句
三十字不带喘气的
你看着眼晕
导师看着更火大
举个典型例子:
原句:"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平台的普及程度已然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38字)
咱改成这样:
"现在青少年93%用社交媒体(11字) 这么高的使用率(5字) 心理隐患必须重视(6字)
看出来没?
"令人瞩目的""已然成为"这些虚词
统统砍掉
说白了
能用八字说清
别凑十八字
▶ 第二招:结构打乱重组
AI的逻辑太工整
像军训列队似的
其实呢
人脑思考是发散的
看这个案例:
原文:"基于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点击率17.3%提升"
我们改成:
"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后(7字) 新推荐系统上线了(6字) 点击率涨了17%(5字) 主要因为抓住了兴趣点(7字)"
关键操作有三步:
-
长句剁成肉丁
-
术语换成大白话
-
塞点"嘛""呢"口语词
▶ 第三招:文献自己动手
AI编参考文献特坑人
经常瞎写期刊名
卷期页码全是乱的
更坑的是
它会伪造数据源
所以呢
文献必须亲自查
上知网找正经期刊
引用格式按学校标准
实在不会弄
用NoteExpress这类工具
话说回来
数据库要选近三年的
太老的文献
导师会觉得你偷懒
▶ 第四招:专业工具救急
要是明早交稿
现在还没改完
或者改得想撕键盘
别硬撑
给你安利个神器——笔灵AI论文降痕工具 亲测三小时救回延毕论文 它的操作特傻瓜:
-
直接粘贴论文片段
-
选"深度降AIGC率"模式
-
等两分钟生成新文本
上次社科院的同学
原文检测AIGC率91%
用笔灵改了两遍
直接降到5%以下
官网在这:https://ibiling.cn/paper-pass?from=csdnjiangaigx0702 手机电脑都能用
重点提醒
毕业论文的AIGC率
关系到学位证能不能拿
不是闹着玩的
最后唠叨五件事:
-
核心理论必须手写
-
案例数据要真实
-
口语词别超过10%
-
每段别超五行
-
终极法宝存好: 笔灵降痕工具备用链接
祝大家论文顺利过关!
有急事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