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
本文经核实最早出自新浪微博技术经理杨卫华的博客(发表于2009年5月19日),原文名为“5%的神话(关于开发效率与职业方向)”。未经细查,而将出处标错,是我们工作失误,特此向杨卫华道歉。同时也谴责转贴不写出处,不予署名,冒充原创,涉嫌抄袭的行为。希望大家都能努力杜绝这种行为,共同创造尊重原创、互敬互爱的技术氛围。
-------------------------------------
5%神话
Bruce Eckel(Thinking in Java/C++作者) 在他的5%的神话(Mythical 5%) 中提到:5%的程序员开发效率是其他95%程序员的20倍(5% of programmers are 20x more productive than the other 95%)。
按照80-20法则,80%的程序员几乎不看书,不读Blog,不参加技术会议,不持续学习。这些人也可能会进入大公司,他们日复一日的做着重复的工作。另外20%则在专业方面比较主动,他们喜欢阅读,喜欢学习,喜欢参加技术活动。这20%当中又会有80%的人可能不会特别成功,他们仍然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奋斗。剩下20%,也就是总数的5%的开发人员具备20倍的开发效率。那如何成为这5%中的一员呢?
Bruce Eckel 的观点:阅读,分析,总结,实践
这5%的人会习惯经常阅读新技术,并喜欢参与各种有潜在价值的新概念的实践,他们会有非常有选择性的参与会议,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有效率的事情上,将事情做成。
要想比别人效率高出20%,则需要在各个方面达到平衡,而不单只是能将事情搞定那么简单,因此你要使用最好的工具,最优秀的技术,并尽最大的努力。平衡点并不是从明显的事物上就可以轻松获得,或者是被人告知的经验,或者是大众化的经验。它需要自己摸索并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需要自己去总结并发现。
比如我们通常对各种编程语言优缺点熟记于心,我们通常可以脱口而出比如Erlang适合大并发场合等等。但是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很多场合语言并不重要。
因此如果你要成为那5%中一员,你必须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多学习编程是有好处的,但是仅仅局限于了解编程是不够的,比如类似以下经验:
> 代码被阅读的时间比写代码的时间要长,如果你的代码不能被人理解,则没人会去改善或者修改其中的bug;
> Code review是最有成效的改善软件缺陷的方法,但在我们却经常“没有时间来考虑它”。
所以除了精通编程之外,最好多看一些编程方法与协作的书,如并不传授编程技巧的《代码大全》之类的书。
Jeff Atwood(Coding Horror)的观点:技术博客重要性
当然也有持不同观点者,如Jeff Atwood(coding horror的作者)则认为经常分享自己的技术体会比coding更重要,能写的人才能成为那5%中一员。他曾经横穿北美,从美国西岸San Francisco到加拿大的东岸Montreal去给一个大学的学生讲技术Blog的重要性。他在这篇Is Writing More Important than Programming (PPT,3mb)演讲中提到:
大部分我景仰的程序员都是通过其blog让我景仰,而不是他的代码。
……大部分不写blog程序员的理由有:太忙;写了也没人看;没有合适内容可写;觉得自己不善长表达等。
其他观点
《Erlang程序设计》一书(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公司出版)的译者之一、盛大创新院研究员金尹(Trustno1)则认为这5%的人必须是钻研paper的人, 而只是看看rss,热衷于参加各种技术会议,搞搞各种可替代性很强的技术的人是不够格的,他在某帖子中提到:
很简单的两个标准。
标准一,你看到一个问题的第一感觉“这个事情不学3-4年数学算法光靠捣鼓捣鼓API设计模式肯定搞不定”
案例一,老板让你做一个从视频里识别出人脸的程序。
标准二,但凡性能Critial又没有现成方案的东西。
案例二,老板让你做一个实时的全局照明渲染引擎。
总结
想必看了上面这一系列,你对怎样成为那5%中一员已有自己的见解了。你要的答案或许不在这篇文章里,因为Bruce Eckel提到,大部分成为5%的人的经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原文链接:http://timyang.net/programming/mythica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