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是驾驭技术的人,还是技术支配着你的思想的机器人?作为IT人,你想过吗?
总是在内心深处说,不要成为技术的奴隶,但是越是这么提醒自己,越是发现自己已经是奴隶了,已经不能自拔,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习惯了使用目前的这种思维来工作和学习。
-->尖端的机器人技术
前段时间通过同事推荐看到了google旗下的一个子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演示,真是精彩的让人感叹不已,细细一想,如果生活中真碰到了这些机器人,估计也会吓得够呛。这些尖端的技术如果大量使用,估计会让相当一部分失去工作。
那段视频自己用手机下载下来,看了好多遍,脑海中的机器人形象感觉就是那样了,结果有一天我搜索了下,发现机器人的公司还不少,涉及的行业真是五花八门,有的专做精细的仪器零件加工。有的可以行走,有的可以爬行。这些说白了还不是从生活中取材的嘛,
有的机器人模拟人的行走,模拟动物,模拟昆虫,平衡感是没得说,但是老是感觉少了些什么,所有的东西都是基本固定的。苍蝇那么小,麻雀那么小,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要研究出机器麻雀来,估计个头都不小,机器还是缺少了生命感,这个是技术模拟出不来的,机器人需要消耗很多的电源,能源,它的能量转换就你不是一个闭环,机器人生硬死板,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学习能力,还有性格等等这些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如果能够融入进去,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啊。
-->努力换来的安逸,安逸中的改变
人一旦得到些许安逸,就会开始变得有些懒惰起来,开始希望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因为这样自己也轻松,比如说你参与了一个项目,可能自始至终都是你冲在最前面,熟悉了客户的问题处理方式,沟通方式,熟悉了问题的业务场景,改进范围,熟悉了工作中的一些技巧,解决问题就是有条不紊的,忙而不乱的。时间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突然有一天你发现每天好像都在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尽可能这样保持你这样的工作状态,比如那天临时给你加一个任务,让你完成一些份外的事情,自己就会格外的不愿意。这也就是懒惰的开始,等到你已经习惯这种状态不想让人来破坏的时候,可能你会发现自己忙活了一天感觉好像也没干什么。如果项目结束了或者换到新的项目了,这个时候你就格外的抵触。你的努力换来了工作中的安逸状态,但是这种安逸状态会麻痹自己,一旦打破安逸,自己就开始手足无措。你说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技术的奴隶。
-->数据库中的集群和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的思想在学习的时候是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来学习的,总是感觉使用到接口,抽象类,把程序拆分就是有OO的感觉了。学习设计模式也是下了一次又一次的决心,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基本都忘掉了,工作中的使用还是照旧,感觉设计模式没有用到,感觉那些东西都是一些设计的花架子,那天在地铁上琢磨数据库的实时应用集群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设计模式,RAC的连接方式和涉及模式的单例其实还是蛮像的。http://blog.itpub.net/23718752/viewspace-1462122/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要做的工作还有不少,老师感觉没有永无之地,把这些联系起来,写了一个小程序,一下子就对早已生疏的涉及模式亲切了起来。你说老是带着强行记忆的方式来学习设计模式,感觉还是不够生动,结合一个自己熟悉的例子,一下子就清楚了。
-->关于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算法是学习算法,数据结构中的必修内容,最开始学习快速排序的时候,也记得自己花了不少的时间去理解这个奇怪的思路,自己看着程序感觉也确实有道理家装e站,但是背过书来,就无从下起了。其实说明自己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快速排序,在毕业后的6年后自己重新拾起快速排序的时候,是带着这种复杂的算法,代码得写一大页吧,自己也没借助课本,在网上找了几个例子,拿着笔一步一步模拟起来,等我明白的时候写程序还是有些犯难,就逼着自己慢慢来,写不出最终的,写出个大概也行,思路最起码不要错,结果就是这样写,发现代码就写了几号,等回过头来看快速排序的标准代码时,其实真就那么几号,潜意识中总是认为很难很难,写不出来,但是逼着自己试一下,发现可能还比自己预想的要简单的多。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在技术中找寻自己快乐,成为驾驭技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