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阅读笔记(3)-----------装饰者模式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可以动态的将职责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加弹性的解决方案。

刚阅读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疑惑,装饰者持有了超类的一个引用,目的是为了能够拥有被装饰者的行为,这时候会觉得和继承好像没有差别,因为继承其实也是保留了父类的一个引用的,那在子类中调用super.operation()不是一样的效果吗?后来仔细的想想,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当类的数量只有几个的时候,似乎是用继承也能达到效果,但是想到那句老话,继承是在编译时静态的决定了子类的行为。而组合的好处是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扩展行为。使用继承来实现的话,会导致类的数量成指数级增长。

由于继承是静态的,就要在使用前将所有的类写好,形成一颗很复杂的树(单继承情况下)或者网(可以多继承),考虑完所有情况后,使用者挑一个类来使用。而装饰者模式相当于把节点配置好,让使用者来构建自己需要的组合。这样当要新加入一个行为的使用,前者会产生巨大的麻烦,而后者只相当于添加一个节点。

按现实生活中来理解的话,就是为一个主体附加上功能。机械的组装可能比较好理解。假如我们需要能飞行的汽车,那我们的主体是汽车。按继承来实现,设计一个飞行汽车类继承汽车类,按装饰者来实现则是飞行器装饰者类,汽车主体类,然后在使用时候组装:飞行器装饰者(汽车主体类);这样看起来,两者差别不是很大。当我们出现新的要求,需要一个能飞行,能入水的汽车。继承使用者就要添加飞行入水汽车类继承飞行汽车类,那如果只能入水呢?于是继承使用者又要添加入水汽车类。而装饰器使用者只需增加水中推进器装饰者类,使用时组装:水中推进器装饰者(飞行器装饰者(汽车主体类)),入水的话就组装:水中推进器装饰者(汽车主体类)。如果我们要添加自行车主体呢?继承使用者就有的忙了,要设计能飞行,能入水,同时能飞行和入水的三个类。而装饰者模式只要添加自行车主体类就可以了。

我们来看看该模式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图是从别人博客中截来的,不过原图是《HeadFirst 设计模式》里面的:



图中ConcreteComponent就是待装饰的主体,ConcreteDecoratorA和B就是具体的装饰者,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时,Decorator既继承了Component,又组合(component= contains-a) Component;我们需要知道的是Decorator继承Component并不是为了获得Component的行为(它已经组合了Component了,可以获得行为),而是为了使Decorator和ConcreteComponent类型匹配,这样的话,装饰者可以继续装饰被装饰过的对象。

在java中,装饰者使用体现在了io类的设计上,初学者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疑惑对类似的代码:

BufferedReader br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new File( "D:\\1.xls")));

在了解了装饰器模式后,我们就可以明白,这是使用了装饰器来为主体类拓展行为。具体可以查阅io类的UML图可以有进一步的体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