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cat6源代码分析-架构解析

1. Tomcat的整体框架结构
Tomcat的基本框架, 分为4个层次。
Top Level Elements:
Server
Service
Connector
HTTP
AJP
Container
Engine
Host
Context
Component
manager
logger
loader
pipeline
valve
...
站在框架的顶层的是Server和Service
Server: 其 实就是BackGroud程序, 在Tomcat里面的Server的用处是启动和监听服务端事件(诸如重启、关闭等命令。 在tomcat的标准配置文 件:server.xml里面, 我们可以看到 “<server port="8005" shutdown="SHUTDOWN" debug="0">”这里的"SHUTDOWN"就 是server在监听服务端事件的时候所使用的命令字) <br> Service: 在tomcat里面, service是指一类问题的解决方 案。 通常我们会默认使用tomcat提供的:Tomcat-Standalone 模式的service。 在这种方式下的service既给我们提 供解析jsp和servlet的服务, 同时也提供给我们解析静态文本的服务。 <br> Connector: Tomcat都是在容器里面处理问题的, 而容器又到哪里去取得输入信息呢? <br>Connector就是专干这个的。 他会把从socket传递过来的数据, 封装成Request, 传递给容器来处理。 <br>通 常我们会用到两种Connector,一种叫http connectoer, 用来传递http需求的。 另一种叫AJP, 在我们整合apache与 tomcat工作的时候, apache与tomcat之间就是通过这个协议来互动的。 (说到apache与tomcat的整合工作, 通常我们的目的 是为了让apache 获取静态资源, 而让tomcat来解析动态的jsp或者servlet。) <br> Container: 当http connector把需求传递给顶级的container: Engin的时候, 我们的视线就应该移动到Container这个层面来了。 <br>在Container这个层, 我们包含了3种容器: Engin, Host, Context. <br> Engin: 收到service传递过来的需求, 处理后, 将结果返回给service( service 是通过 connector 这个媒介来和Engin互动的 ). <br> Host: Engin收到service传递过来的需求后,不会自己处理, 而是交给合适的Host来处理。 <br>Host在这里就是虚拟主机的意思, 通常我们都只会使用一个主机,既“localhost”本地机来处理。 <br> Context: Host接到了从Host传过来的需求后, 也不会自己处理, 而是交给合适的Context来处理。 <br>比如: http://127.0.0.1:8080/foo/index.jsp&gt;; <br> http://127.0.1:8080/bar/index.jsp&gt;; <br>前者交给foo这个Context来处理, 后者交给bar这个Context来处理。 <br>很明显吧! context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web app的意思。 <br>我们通常都会在server.xml里面做这样的配置 <br><context path="/foo" docbase="D:/project/foo/web"></context><br>这个context容器,就是用来干我们该干的事儿的地方的。 <br> Compenent: 接下来, 我们继续讲讲component是干什么用的。 <br>我们得先理解一下容器和组件的关系。 <br>需求被传递到了容器里面, 在合适的时候, 会传递给下一个容器处理。 <br>而容器里面又盛装着各种各样的组件, 我们可以理解为提供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 <br> manager: 当一个容器里面装了manager组件后,这个容器就支持session管理了, 事实上在tomcat里面的session管理, 就是靠的在context里面装的manager component. <br> logger: 当 一个容器里面装了logger组件后, 这个容器里所发生的事情, 就被该组件记录下来啦! 我们通常会在logs/ 这个目录下看 见 catalina_log.time.txt 以及 localhost.time.txt 和 localhost_examples_log.time.txt。 这就是因为我们分别为:engin, host以及 context(examples)这三个容器安装了logger组件, 这也是默认安装, 又叫做标配 :) <br> loader: loader这个组件通常只会给我们的context容器使用, loader是用来启动context以及管理这个context的classloader用的。 <br> pipline: pipeline 是这样一个东西, 当一个容器决定了要把从上级传递过来的需求交给子容器的时候, 他就把这个需求放进容器的管道(pipeline)里面去。 而需求傻 呼呼得在管道里面流动的时候, 就会被管道里面的各个阀门拦截下来。 比如管道里面放了两个阀门。 第一个阀门叫做 “access_allow_vavle”, 也就是说需求流过来的时候,它会看这个需求是哪个IP过来的, 如果这个IP已经在黑名单里面 了, sure, 杀! 第二个阀门叫做“defaul_access_valve”它会做例行的检查, 如果通过的话,OK, 把需求传递给当前容器的 子容器。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 需求就在各个容器里面传递,流动, 最后抵达目的地的了。 <br> valve: 就是上面所说的阀门啦。 <br> Tomcat里面大概就是这么些东西, 我们可以简单地这么理解tomcat的框架,它是一种自上而下, 容器里又包含子容器的这样一种结构。 <br>2. Tomcat的启动流程 <br>这 篇文章是讲tomcat怎么启动的,既然我们大体上了解了TOMCAT的框架结构了, 那么我们可以望文生意地就猜到tomcat的启动, 会先启动父容 器,然后逐个启动里面的子容器。 启动每一个容器的时候, 都会启动安插在他身上的组件。 当所有的组件启动完毕, 所有的容器启动完毕的时 候, tomcat本身也就启动完毕了。 <br>顺理成章地, 我们同样可以猜到, tomcat的启动会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步是装配工作。 第二步是启动工作。 <br>装配工作就是为父容器装上子容器, 为各个容器安插进组件的工作。 这个地方我们会用到digester模式, 至于digester模式什么, 有什么用, 怎么工作的. 请参考 http://software.ccidnet.com/pub/article/c322_a31671_p2.html&gt;; <br>启 动工作是在装配工作之后, 一旦装配成功了, 我们就只需要点燃最上面的一根导线, 整个tomcat就会被激活起来。 这就好比我们要开一辆已经装配好 了的汽车的时候一样,我们只要把钥匙插进钥匙孔,一拧,汽车的引擎就会发动起来,空调就会开起来, 安全装置就会生效, 如此一来,汽车整个就发动起来 了。(这个过程确实和TOMCAT的启动过程不谋而和, 让我们不得不怀疑 TOMCAT的设计者是在GE做JAVA开发的)。 <br>2.1 一些有意思的名称: <br> Catalina <br> Tomcat <br> Bootstrap <br> Engin <br> Host <br> Context <br>他们的意思很有意思: <br> Catalina: 远程轰炸机 <br> Tomcat: 熊猫轰炸机 -- 轰炸机的一种(这让我想起了让国人引以为豪的熊猫手机,是不是英文可以叫做tomcat??? , 又让我想起了另一则广告: 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波音-客机中的战斗机 ) <br> Bootstap: 引导 <br> Engin: 发动机 <br> Host: 主机,领土 <br> Context: 内容, 目标, 上下文 <br> ... 在许多许多年后, 现代人类已经灭绝。 后现代生物发现了这些单词零落零落在一块。 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家伙把这些东西翻译出来了: <br>在 地勤人员的引导(bootstrap)下, 一架轰炸架(catalina)腾空跃起, 远看是熊猫轰炸机(tomcat), 近看还是熊猫轰炸机! 凭 借着优秀的发动机技术(engin), 这架熊猫轰炸机飞临了敌国的领土上空(host), 对准目标(context)投下了毁天灭地的核弹头, 波~ 现代生物就这么隔屁了~ <br>综上所述, 这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GE是不是也参与了军事设备的生产呢? <br>反对美帝国主义! 反对美霸权主义! 和平万岁! 自由万岁! <br>2.2 历史就是那么惊人的相似! tomcat的启动就是从org.apache.catalina.startup.Bootstrap这个类悍然启动的! <br>在Bootstrap里做了两件事: <br> 1. 指定了3种类型classloader: <br> commonLoader: common/classes、common/lib、common/endorsed <br> catalinaLoader: server/classes、server/lib、commonLoader <br> sharedLoader: shared/classes、shared/lib、commonLoader <br> 2. 引导Catalina的启动。 <br>用Reflection技术调用org.apache.catalina.startup.Catalina的process方法, 并传递参数过去。 <br>2.3 Catalina.java <br> Catalina完成了几个重要的任务: <br> 1. 使用Digester技术装配tomcat各个容器与组件。 <br> 1.1 装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安装各个大件。 比如server下有什么样的servcie。 Host会容纳多少个context。 Context都会使用到哪些组件等等。 <br> 1.2 同时呢, 在装配工作这一步, 还完成了mbeans的配置工作。 在这里,我简单地但不十分精确地描述一下mbean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br>我 们自己生成的对象, 自己管理, 天经地义! 但是如果我们创建了对象了, 想让别人来管, 怎么办呢? 我想至少得告诉别人我们都有什么, 以及通过什 么方法可以找到 吧! JMX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手段。 JMX里面主要有3种东西。Mbean, agent, connector. <br> Mbean: 用来映射我们的对象。也许mbean就是我们创建的对象, 也许不是, 但有了它, 就可以引用到我们的对象了。 <br> Agent: 通过它, 就可以找到mbean了。 <br> Connector: 连接Agent的方式。 可以是http的, 也可以是rmi的,还可以直接通过socket。 <br>发生在tomcat 装配过程中的事情: GlobalResourcesLifecycleListener 类的初始化会被触发: <br> protected static Registry registry = MBeanUtils.createRegistry(); 会运行 <br> MBeanUtils.createRegistry() 会 依据/org/apache/catalina/mbeans/mbeans-descriptors.xml这个配置文件创 建 mbeans. Ok, 外界就有了条途径访问tomcat中的各个组件了。(有点像后门儿) <br> 2. 为top level 的server 做初始化工作。 实际上就是做通常会配置给service的两条connector.(http, ajp) <br> 3. 从server这个容器开始启动, 点燃整个tomcat. <br> 4. 为server做一个hook程序, 检测当server shutdown的时候, 关闭tomcat的各个容器用。 <br> 5. 监听8005端口, 如果发送"SHUTDOWN"(默认培植下字符串)过来, 关闭8005serverSocket。 <br>2.4 启动各个容器 <br> 1. Server <br>触发Server容器启动前(before_start), 启动中(start), 启动后(after_start)3个事件, 并运行相应的事件处理器。 <br>启动Server的子容器:Servcie. <br> 2. Service <br>启动Service的子容器:Engin <br>启动Connector <br> 3. Engin <br>到了Engin这个层次,以及以下级别的容器, Tomcat就使用了比较一致的启动方式了。 <br>首先, 运行各个容器自己特有一些任务 <br>随后, 触发启动前事件 <br>立即, 设置标签,就表示该容器已经启动 <br>接着, 启动容器中的各个组件: loader, logger, manager等等 <br>再接着,启动mapping组件。(注1) <br>紧跟着,启动子容器。 <br>接下来,启动该容器的管道(pipline) <br>然后, 触发启动中事件 <br>最后, 触发启动后事件。 <br> Engin 大致会这么做, Host大致也会这么做, Context大致还是会这么做。 那么很显然地, 我们需要在这里使用到代码复用的技术。 tomcat在 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 漂亮地使用了抽象类来处理。 ContainerBase. 最后使得这部分完成复杂功能的代码显得干净利落, 干练爽快, 实在 是令人觉得叹为观止, 细细品来, 直觉如享佳珍, 另人齿颊留香, 留恋往返啊! <br> Engin的触发启动前事件里, 会激活绑定在Engin上的唯一一个Listener:EnginConfig。 <br>这个EnginConfig类基本上没有做什么事情, 就是把EnginConfig的调试级别设置为和Engin相当。 另外就是输出几行文本, 表示Engin已经配置完毕, 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br>注1: mapping组件的用处是, 当一个需求将要从父容器传递到子容器的时候, 而父容器又有多个子容器的话, 那么应该选择哪个子容器来处理需求呢? 这个由mapping 组件来定夺。 <br> 4. Host <br>同Engin一样, 也是调用ContainerBase里面的start()方法, 不过之前做了些自个儿的任务,就是往Host这个容器的通道(pipline)里面, 安装了一个叫做 <br> “org.apache.catalina.valves.ErrorReportValve”的阀门。 <br>这 个阀门的用处是这样的: 需求在被Engin传递给Host后, 会继续传递给Context做具体的处理。 这里需求其实就是作为参数传递的 Request, Response。 所以在context把需求处理完后, 通常会改动response。 而这个 org.apache.catalina.valves.ErrorReportValve的作用就是检察response是否包含错误, 如果有就做相 应的处理。 <br> 5. Context <br>到了这里, 就终于轮到了tomcat启动中真正的重头戏,启动Context了。 <br> StandardContext.start() 这个启动Context容器的方法被StandardHost调用. <br> 5.1 webappResources 该context所指向的具体目录 <br> 5.2 安 装defaultContex, DefaultContext 就是默认Context。 如果我们在一个Host下面安装了 DefaultContext,而且defaultContext里面又安装了一个数据库连接池资源的话。 那么其他所有的在该Host下的 Context, 都可以直接使用这个数据库连接池, 而不用格外做配置了。 <br> 5.3 指定Loader. 通常用默认的org.apache.catalina.loader.WebappLoader这个类。 Loader就是用来指定这个context会用到哪些类啊, 哪些jar包啊这些什么的。 <br> 5.4 指定 Manager. 通常使用默认的org.apache.catalina.session. StandardManager 。 Manager是用来管理session的。 <br>其 实session的管理也很好实现。 以一种简单的session管理为例。 当需求传递过来的时候, 在Request对象里面有一个 sessionId 属性。 OK, 得到这个sessionId后, 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map的key,而value我们可以放置一个 HashMap. HashMap里边儿, 再放我们想放的东西。 <br> 5.5 postWorkDirectory (). Tomcat下面有一 个work目录。 我们把临时文件都扔在那儿去。 这个步骤就是在那里创建一个目录。 一般说来会在%CATALINA_HOME%/work /Standalone/localhost/ 这个地方生成一个目录。 <br>5.6 Binding thread。到了这里, 就应该发 生 class Loader 互换了。 之前是看得见tomcat下面所有的class和lib. 接下来需要看得见当前context下的 class。 所以要设置contextClassLoader, 同时还要把旧的ClassLoader记录下来,因为以后还要用的。 <br>5.7 启动 Loader. 指定这个Context具体要使用哪些classes, 用到哪些jar文件。 如果reloadable设置成了true, 就会启动一个线程来监视classes的变化, 如果有变化就重新启动Context。 <br>5.8 启动logger <br>5.9 触发安装在它身上的一个监听器。 <br> lifecycle.fireLifecycleEvent(START_EVENT, null); <br>作为监听器之一,ContextConfig会被启动. ContextConfig就是用来配置web.xml的。 比如这个Context有多少Servlet, 又有多少Filter, 就是在这里给Context装上去的。 <br> 5.9.1 defaultConfig. 每个context都得配置 tomcat/conf/web.xml 这个文件。 <br> 5.9.2 applicationConfig 配置自己的 WEB-INF/web.xml 文件 <br>5.9.3 validateSecurityRoles 权 限验证。 通常我们在访问/admin 或者/manager的时候,需要用户要么是admin的要么是manager的, 才能访问。 而且我们还可以 限制那些资源可以访问, 而哪些不能。 都是在这里实现的。 <br>5.9.4 tldScan: 扫描一下, 需要用到哪些标签(tag lab) <br>5.10 启动 manager <br>5.11 postWelcomeFiles() 我们通常会用到的3个启动文件的名称: <br>index.html、index.htm、index.jsp 就被默认地绑在了这个context上 <br> 5.12 listenerStart 配置listener <br> 5.13 filterStart 配置 filter <br> 5.14 启动带有<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的Servlet. <br>顺序是从小到大: 1,2,3… 最后是0 <br>默认情况下, 至少会启动如下3个的Servlet: <br> org.apache.catalina.servlets.DefaultServlet <br>处理静态资源的Servlet. 什么图片啊, html啊, css啊, js啊都找他 <br> org.apache.catalina.servlets.InvokerServlet <br>处理没有做Servlet Mapping的那些Servlet. <br> org.apache.jasper.servlet.JspServlet <br>处理JSP文件的. <br> 5.15 标识context已经启动完毕。 <br>走了多少个步骤啊, Context总算是启动完毕喽。 <br> OK! 走到了这里, 每个容器以及组件都启动完毕。 Tomcat终于不辞辛劳地为人民服务了! <br>3. 参考文献: <br> http://jakarta.apache.org/tomcat/&gt;; <br> http://www.onjava.com/pub/a/onjava/2003/05/14/java_webserver.html&gt;;</server>

Tomcat的架构总的来说是分层次的、可插拔的组件架构。分层次是指构成Tomcat的组件不是同一级别的,上层组件可以包含子组件,各个组件有其功能范围,当一个组件停止服务时,不会影响上层组件的服务。可插拔是指对于组件的添加和删除并不影响服务器的运行。那么为了达到可插拔的组件架构,分层次的组件架构必成为基础。

对于任何服务器,即使最简单的实现,从面向对象设计(OOD)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有必要将“服务器”这个概念抽象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有了这个概念,才能谈服务器的实例,服务器的功能等等其它概念,此之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赶巧(其实是我的想法恰好撞上人家的想法),Tomcat也将“服务器”抽象为java接口org.apache.catalina.Server,显然Server应该就是最最顶层的组件了。

有了Server这个抽象,很自然的,我们希望它能够提供对servlet和jsp支 持的功能。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概念太大了,我们还需再细化。所以别急,我们还有一些事情要解决。服务器要提供服务就必须能够启动,当然也应该能够停止吧,也就是说服务器应该是有生命的,在启动时初始化必要的资源,而在停止时将其其销毁掉。好吧,我们把这个也抽象出来,叫做生命周期接口,tomcat 实现为org.apache.catalina.Lifecycle.如上所述我们知道Lifecycle需要完成的工作了。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LifecycleException;

public void stop() throws LifecycleException;

接下来我们分析服务器如何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般的我们会在浏览器中输入如下格式的请求,http://192.168.8.221:8080/explorer/loginInit.do。对于服务器来说,要想处理这个请求,就必须监听指定的端口8080,当有TCP的请求包来时,建立Socket连接,分析并解析之,然后给客户端返回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包含了俩个功能点,即监听并接受请求和处理请求。那么我们能否将这俩个功能给抽象出来呢?Tomcat告诉我们,可以。是的,Tomcat将“监听并接收请求”抽象为org.apache.catalina.connector.Connector类,负责接受请求;将“处理请求”抽象为“容器” org.apache.catalina.Container,负责处理Connector传递过来的请求。

Ok,到此,我们分析构建的简单服务器模型出来了,Server由Connector组件和Container组件结合提供web服务。

clip_image001

图2

有了这个模型后,要实现一个简单的Server已经很简单了,但是在实现Container时,我们还是要做很多事情,如当来请求,我们怎么知道该请求对应得虚拟主机,以及请求的那个应用,应该交给那个servlet对象来处理?这样看来,Container还是太大了,需要细化。根据Servlet规范,我们知道,servlet属于某个应用,且有上下文环境,Container要根据应用上下文环境初始化servlet,然后根据servlet映射调用servlet的service方法。在这里“应用上下文环境”的概念很重要,Tomcat将其抽象为org.apache.catalina.Context,Context继承了Container接口。对于虚拟主机,Tomcat将其抽象为org.apache.catalina.Host,Host继承了Container接口。

好了,有了这些概念,我们再回顾一下请求的处理过程:浏览器发出请求,Connector接受请求,将请求交由Container处理,Container查找请求对应的Host并将请求传递给它,Host拿到请求后查找相应的应用上下文环境,准备servlet环境并调用service方法。

现在,我们的服务器模型变成了如图3所示了。

clip_image002

图3

但是在Tomcat的实现体系中还有一个Engine的接口,Engine也继承了Container接口,那么这个接口什么用呢?设计Engine的目的有俩个目的,一,当希望使用拦截器查看(过滤或预处理)每个请求时,Engine是个很好的拦截点。二,当希望多个虚拟Host共享一个Http的Connector时,Engine是个很好的门面。所以,Engine接口是作为顶级Container组件来设计的,其作用相当于一个Container的门面。有了Engine,请求的处理过程变为:浏览器发出请求,Connector接受请求,将请求交由Container(这里是Engine)处理,Container(Engine来担当)查找请求对应的Host并将请求传递给它,Host拿到请求后查找相应的应用上下文环境,准备servlet环境并调用service方法。再看看服务器的模型,如图4.

clip_image003

图4

到目前,我们碰到的组件类型有Connector和Container,其实,这也就是Tomcat的核心组件。如图4,一组Connector和一个Container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构成Server,就可以提供服务了,对于Tomcat来说,主要是提供Servlet服务,那么也就是说Tomcat服务器也可以提供其它服务了?是的,Tomcat将“一组Connector和一个Container有机的组合”抽象为“服务”接口org.apache.catalina.Service,然而,这些服务实例彼此独立,仅仅共享JVM的基础设施,如系统类路径。

进一步的,我们得到了服务器的框架模型,如图5.

clip_image004

图5

由图5,我们知道,对于Tomcat服务器来说,除了Server代表它自己以外,其它组件都是功能组件,都有其职责范围。Service为最顶层的组件,可以添加Connector和Container组件。Engine是Container的最顶层组件,可以添加Host组件,但不能添加父组件。Host组件的父组件是Engine,Host下面包含有Context组件。

接下来看看标准的Tomcat体系结构,如图6.

clip_image005

图6

比较图5和图6.我们发现,还有很多辅助组件没有抽象出来。当然,随着需求的一步步加深,我的分析也会一步步深入,这些个组件也会慢慢浮出水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