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开发技术推广工程师 Sandeep Dinesh
大多数 Kubernetes 用户都有可能用到集群外部的服务。例如,您可能使用 Twillio API 发送短信,或使用 Google Cloud Vision API 进行图像分析。
如果位于不同环境中的应用连接相同的外部端点,并且您不打算将外部服务引入 Kubernetes 集群,那么在代码中直接使用外部服务端点是完全可以的。然而,很多时候情况并非如此。
数据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一些云原生数据库(如 Cloud Firestore 或 Cloud Spanner)对所有访问均使用一个端点,但大多数数据库对不同实例都有单独的端点。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认为,就查找端点而言,ConfigMap 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只需将端点地址存储在 ConfigMap 中,并将其作为环境变量用于代码中。此解决方案的确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您需要修改部署以包含 ConfigMap 并编写额外的代码以从环境变量中读取。但最重要的是,如果端点地址发生变化,您可能需要重启所有正在运行的容器以获取更新后的端点地址。
在本集的 “Kubernetes 最佳实践” 中,我们会学习如何将 Kubernetes 内置服务发现机制运用于集群外部运行的服务,像使用集群内的服务一样使用外部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在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中实现相同的功能,如果您最终将服务移入集群内,则不需要更改任何代码。

场景 1:具有 IP 地址的集群外数据库
其中一个常见场景是在集群外部托管自己的数据库,例如在 Google 计算引擎实例中。如果您在 Kubernetes 内部和外部分别运行一些服务,或者需要在 Kubernetes 允许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定制或控制,通常可采用上述这种方式。
希望未来某个时候您可以将所有服务都移入集群内,但在此之前将是“内外混用”的状态。幸运的是,您可以使用静态 Kubernetes 服务来缓解上述痛点。
在本例中,我使用 Cloud Launcher 创建了一个 MongoDB 服务器。由于此服务器在与 Kubernetes 集群相同的网络(或 VPC)中创建,因此可以使用高性能的内部 IP 地址访问。在 Google Cloud 中,这是默认设置,因此无需进行任何特殊配置。

现在我们有了 IP 地址,那么第一步就是创建服务:
kind: Service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mo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