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软件过程管理

    时间又跑到了第七学期,我们从第十周开始软件过程管理的学习,说真的,上这门课之前根本连什么是软件过称都不知道是什么,连个基本概念都没有,觉得这对一位本科生来说只是有点“专业扫盲”的意思吧。

    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看起来非常憨厚、年轻的博士生,我的上一届师兄就是他的第一届学生,首先给我们讲了以前传统的结构化设计和现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区别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等等,区别的时候用的例子是:计算器,可以实现简单的四则运算。传统的结构化方法采用的是数据输入,数据有效性验证,计算各个功能的代码都放在一起,看起来非常混乱,而且不方便重用和维护,不能向后兼容,如果要实现更多的功能还必须修改代码和重新编译。而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则把各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封装,降低模块间的耦合性,实现的方案是:first ,将运算类定义为抽象类,然后由各种运算进行具体的实现,这样可以方便以后功能的增加而不用修改原来的代码 ; second ,运用多态和工厂可实现具体的功能运算调运,各类各司其职,这样做使现在的代码也可以调用以后的代码,只要在工厂进行声明,同时很好的对数据进行了封装。这些内容在程杰的“大话设计模式”里也看到过,里面介绍工厂模式的时候好像用的就是这个例子。不管怎么说,觉得我们的Doctor还是讲的不错的,只是口才还需加强,呵呵...

    后来的几节课他讲了些软件过程的概念,主要有几个模型来度量软件过程,而我们学校的教学大纲才用的是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模型,也和我们聊了现在软件业的概况,其中他聊了他和同学的一次聊天:我现在很害怕,我现在有个这样的想法,我公司的那个软件开发的流程都不是必须的,只有去掉那些软件需求,分析,建模等等这些繁杂的开发过程,我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因为这样可以缩减我的开发成本,而没有那些开发流程开发出来的软件也能符合客户的需求,我现在很疑惑。想的也是,现在的软件开发,开发周期和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IT业的人家流动的频繁,对一些中小型企业确实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而对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凭借其成熟的开发模型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仍然可以平稳的发展,并且可以借此优势来向中小型的开发商施加压力。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软件开发,CMM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其中还有相当一段路程要走。

   呵呵,这些都是个人的意见和想法,肯定会有本科生的稚嫩,欢迎各位不吝指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