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格式: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文件网络共享:nfs
2.-o options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3.device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挂接光盘镜像文件
在Windows下许多人都习惯把软件和资料做成光盘镜像文件通过虚拟光驱来使用。linux系统下制作和使用光盘镜像比Windows系统更方便,不必借用任何第三方软件包。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或
#dd if=/dev/cdrom 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3、光盘镜像文件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注:使用/mnt/vcdrom就可以访问盘镜像文件mydisk.iso里的所有文件了。
挂接移动硬盘
对linux系统而言,USB接口的移动硬盘是当作SCSI设备对待的。插入移动硬盘之前,应先用fdisk–l或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系统有一块SCSI硬盘/dev/sda和它的四个磁盘分区/dev/sda1 -- /dev/sda4, /dev/sda5是分区/dev/sda4的逻辑分区。接好移动硬盘后,再用fdisk–l或more /proc/partitions查看系统的硬盘和硬盘分区情况
大家应该可以发现多了一个SCSI硬盘/dev/sdc和它的两个磁盘分区/dev/sdc1?、/dev/sdc2,其中/dev/sdc5是/dev/sdc2分区的逻辑分区。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挂接/dev/sdc1和/dev/sdc5。
#mkdir -p /mnt/usbhd1
#mkdir -p /mnt/usbhd2
注:建立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t ntfs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dev/sdc5 /mnt/usbhd2
注:对ntfs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ntfs参数,对fat32格式的磁盘分区应使用-t vfat参数。若汉字文件名显示为乱码或不显示,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格式。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sdc1 /mnt/usbhd1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sdc5 /mnt/usbhd2
linux系统下使用fdisk分区命令和mkfs文件系统创建命令可以将移动硬盘的分区制作成linux系统所特有的ext2、ext3格式。这样,在linux下使用就更方便了。使用下面的命令直接挂接即可。
#mount /dev/sdc1 /mnt/usbhd1
在Linux下访问Windows分区
在Linux中,如果你要使用储存设备 (Mo、硬盘、光驱等) ,就得先将它挂上 (Mount),而当储存设备挂上了之后,就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目录来进行访问。
挂上一个设备使用mount命令。
在使用mount这个指令时,至少要先知道下列三种信息:
1. 要Mount对象的文件系统类型? (File system type)
2. 要Mount对象的设备名称? (/dev/????)
3. 要将设备Mount到哪个目录去?
一、获得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
就第一点来说,用户可以执行
cat /proc/filesystems
来获得机器上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如果系统并不支持你要挂接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那你可能需要重新编译内核以使其增加对该种文件类型支持。关于如何编译
内核请参照LinuxAid在线培训栏目中的相关文章。
常用的文件系统有:
Win95/98常用的FAT 32文件系统 :vfat
Win NT用的文件系统 :ntfs
OS2用的文件系统 :hpfs
Linux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用的新文件系统 :ext3
光盘片用的文件系统 :iso9660
其中虽然vfat是指FAT 32系统,但事实上它也兼容FAT 16的文件系统类型。
二、确定设备的名称
在Linux中,设备名称通常都在/dev里。这些设备名称的命名都是有规则的,我们可以用 "推理 "的方式把设备名称找出来。
譬如说/dev/hda1这个IDE设备。hd是Hard Disk(硬盘)的意思,sd是SCSI Device,fd是Floppy Device(或是Floppy Disk?)。a则是代表第一个设备,
通常IDE接口可以接上四个IDE设备(例如四块硬盘)。所以要识别IDE硬盘的方法分别就
是:hda、hdb、hdc、hdd。此外,hda1中的 "1 "代表hda的第一个硬盘分区
(partition),hda2代表hda的第二个分割区,依此类推。
此外,你可以直接检查/var/log/messages这个文件,在该文件中可以找到计算机开机后,系统已辨认出来的设备代号。
三、查找挂接点
最后我们要决定将设备挂接到哪里,先查看一下你的计算机是不是有个/mnt的空目录?该目录就是专门用来当作挂载点(Mount Point)的目录。建议您在
/mnt里多建这几个目录:/mnt/cdrom、/mnt/floppy、/mnt/mo等来当作目录的专用挂载点。
举例而言,如要挂载下列五个设备的话,其执行指令可能是 (假设都是Linux
的ext2系统,如果是Win XX的话,请将ext2改成vfat):
1. 软盘 ===> mount -t ext2 /dev/fd0 /mnt/floppy
2. MO ===> mount -t ext2 /dev/sda /mnt/mo
3. cdrom ===> mount -t ext2 /dev/hdc /mnt/cdrom
4. SCSI cdrom ===> mount -t iso9660 /dev/sdb /mnt/scdrom
5. SCSI cdr ===> mount -t iso9660 /dev/sdc /mnt/scdr
这是假设,如果你的设备的名称跟这个不同的话请自行修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1. 执行mount动作时先打一下pwd看看现在的目录是不是在挂载点,如果现在目录在挂载点的话,mount (或umount)不会成功 (会显示device busy)。
2. 想卸载某设备的语法是umount 目录名,例如umount /mnt/cdrom等。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假设你已经对Linux系统下的硬盘、光盘的设备命令规则有所了解,比如sda和sda1的关系,以及hda、sda、fd、cdrom等设备。
===
1 我把U盘插到USB口上了,下一步我该如何做才能查看U盘里的内容?
我不能确定你的Linux系统会不会自动加载。所以,你应该先去/media目录下查看一下,看看是不是已经自动加载上了。如果是的话,应该在/media里有一个目录,
名字类似于disk,你进入目录就等于进入你的U盘了。
如果/media没有你想要的东西,那就要自己mount了!
$mkdir /mnt/usb
$mount -t vfat /dev/sda /mnt/usb
这样就可以了,你去/mnt/usb目录看看,应该有你想要的了。如果mount命令不管用,那么你可以将/dev/sda改成/dev/sdb或者/dev/sdc试试!
-t选项用于设定文件系统类型,我假设你的U盘是fat32的。(因为大部分U盘都是这样的)如果是其他文件系统,你可以man mount来查看一下,方法类似。
2 我把光盘放到光驱里了,下一步咋办?
如果系统没有自动加载光驱的话,那么用下面命令一般有效:
$mkdir /mnt/cdrom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3 我下载了一个pes6.iso文件,我怎么加载iso文件呢?
$mount -o loop pes6.iso /mnt/cdrom
使用-o选项和loop参数即可!
4 我下载了10个iso文件,从fifa2000.iso到fifa2009.iso,但是当我mount到fifa2007.iso时,就提示不让我mount了!怎么解决?
这个涉及到mount -o loop的原理了。你查看一下/dev下的以loop开头的文件,你就会发现:
[rocrocket@wupengchong dev]$ ls /dev/loop*
/dev/loop0 /dev/loop2 /dev/loop4 /dev/loop6
/dev/loop1 /dev/loop3 /dev/loop5 /dev/loop7
这下知道了吧,原来在/dev里只预设了8个加载iso的地方。
解决办法是这样的:
可以先用modinfo命令查看loop信息:
[root@wupengchong ~]# modinfo loop
filename: /lib/modules/2.6.26.5-45.fc9.i686/kernel/drivers/block/loop.ko
alias: block-major-7-*
license: GPL
srcversion: 7595F5D46DFDB4A2D489DDD
depends:
vermagic: 2.6.26.5-45.fc9.i686 SMP mod_unload 686 4KSTACKS
parm: max_loop:Maximum number of loop devices (int)
parm: max_part:Maximum number of partitions per loop device (int)
可以看出max_loop来限制最大loop的数目。而max_part用来设定每个loop的设备所能支持的分区数目。
你还可以看到控制loop的是一个内核模块:/lib/modules/2.6.26.5-45.fc9.i686/kernel/drivers/block/loop.ko。
我们的目标就是修改max_loop值。
$echo “options loop max_loop=20〃>>/etc/modprobe.conf
然后就是要重新加载内核模块,这样来做:
[root@wupengchong ~]# modprobe -l|grep loop.ko
/lib/modules/2.6.26.5-45.fc9.i686/kernel/drivers/block/cryptoloop.ko
/lib/modules/2.6.26.5-45.fc9.i686/kernel/drivers/block/loop.ko
[root@wupengchong ~]# modprobe -r loop
[root@wupengchong ~]# modprobe loop
注意modprobe命令的选项-r表示remove,即删除某个模块。
好了,就此我们重新加载了loop模块,你现在再用ls /dev/loop*看看,是不是已经有20个loop设备了。
5 我知道/etc/fstab文件里的内容是开机时加载的所有设备,那么mount能利用这个文件么?
可以利用,你直接执行mount -a就可以了,mount会乖乖的按照/etc/fstab文件的内容来加载所有的设备。
6 我这里有不同的文件系统,我用mount加载时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在mount时加-t来设定文件系统类别:
如果是fat的,就要-t vfat;
如果是linux的ext系统的,就要-t ext或-t ext2或-t ext3,未来会有-t ext4;
如果是光驱,那就是-t iso9660;
如果文件系统是ntfs,那么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ntfs-3g这个软件了。
7 我有一个老的三寸软盘,如果mount?
$mount -t vfat /dev/fd0 /mnt/floppy
8 mount除了加载设备,还可以做什么?
mount可以用来装载支持acl的分区。具体可查询mount和acl。
mount可以用来设定ftp登录目录,用–bind参数可以实现。
mount可以设定和修改已加载的文件系统的属性,具体可查看mount的-o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