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底层:一个真实又割裂的美国社会图景 - 三余书屋 3ysw.net

精读文稿
今天我们要解读的书是《美国底层》,副标题为“一个真实又割裂的美国社会图景”。提到美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它光鲜亮丽的一面,比如纽约高耸的摩天大楼、硅谷闪亮的科技公司和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往往让人们忽视了这个国家还存在着大量的底层民众,他们居住在贫穷破败的社区,缺乏工作机会和上升通道,很多人靠毒品麻痹自己。对于这样的美国,我们之前也介绍过不少相关的书,比如《乡下人的悲歌》、《我在底层的生活》、《梦隐》等等。

对于这些书你还有印象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今天讲的这本《美国底层》则是描摹美国底层现状的另一部作品,作者克里斯·阿纳德是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华尔街精英。他成长于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工人阶级小镇,家庭并不富裕。他读的是公立高中、州立大学,13岁起就打工赚学费。阿纳德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华尔街成为一名债券交易员,过上了精英的生活。他住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最好的地段,供孩子上私立学校。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阿纳德开始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失望,他所在的花旗银行因为“大而不倒”,靠政府的救助渡过难关,整个国家都为金融业的错误买单。但是阿纳德和他的银行家同事们却没有遭受什么真正的损失。2011年,在华尔街工作18年后,阿纳德开始背起相机,驾车横跨美国,从纽约、缅因州到加州。他探访各地贫穷衰败的社区,记录当地居民真实的生活和想法。为此他还辞去了华尔街的工作。阿纳德看来美国已经分化成了两个世界,其中一个世界被像他这样的“前排人”所占据。前排人就像坐在教室前排的孩子,他们渴望学习,也通过教育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着体面的工作,住在高档的社区,出入精致的餐馆,在便利店里挑选无糖饮料,对快餐嗤之以鼻。而另一个世界属于美国的底层,也就是所谓的“后排人”。他们就像永远坐在后排的学生,只想高中毕业找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却发现工作机会在离他们远去。

在后排人的世界里,贫穷和毒品正在腐蚀社区,城镇中心没落荒芜,只有麦当劳人气尚在。这家前排人根本瞧不上的连锁快餐店,却时常是后排人仅有的餐厅选择和避风港。阿纳德每到一个地方就去麦当劳里和后排人聊天,他看到了底层生活的一地鸡毛,看到了后排人的无奈、痛苦与绝望,也看到了他们试图找回和维持尊严的努力。尽管这些努力并不为前排人所认可,他把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写进了这本《美国底层》里。

本书共6章,2019年首次出版,后被《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年度好书,也受到了《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媒体的推荐。阿纳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勾画出了美国底层的真实生活图景,也在书中探讨了让人们深陷绝望的原因。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J.D.万斯也对本书推荐有加。万斯和本书作者阿纳德一样,也是跃居精英阶层的底层人。他评价《美国底层》是一本有深远影响的书,它会打碎你的心,但也会让你充满希望。

接下来,我将通过两个部分为你解读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麦当劳里的美国;第二,后排人如何找回尊严。好,第一部分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看看麦当劳里的美国。前排人嘲笑去麦当劳的人,但在破败的社区里,麦当劳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区所有人的生活中心。年轻人在麦当劳里约会,老年人在麦当劳里会见老友。在俄亥俄州的普茨茅斯,80岁的老妇人卢比告诉作者,老年人的生活是围着麦当劳转的,很多寡妇和鳏夫如果不在麦当劳聚会,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呆着。卢比有个朋友,一年半前丈夫死了,她一天能来三次麦当劳。老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着政治和八卦,每当有警车经过,他们就会猜警车要去哪里?是不是又有谁嗑药过量了?对于无家可归者来说,麦当劳提供了干净的水、手机充电插座和免费的无线网,它还有便宜又好吃的东西,瘾君子喜欢。

在麦当劳开始一天,他们中午左右在洗手间洗漱,然后点上一杯加了15包代糖的咖啡,再加一块涂着糖浆的热香饼做早餐。有时他们在洗手间里注射一针毒品,再找张桌子待上几个小时,躲避室外的严寒或酷暑,暂时逃离门外的混乱生活。不止在俄亥俄州,在纽约、加州以及美国各地的底层社区,麦当劳都是人们的社交中心和避风港。其实在这些地方旨在帮助底层大众的非营利机构和场所是有的。但人们不是不知道这些机构的存在,就是不愿意去,因为这些机构总是在教育你该怎么做,或者无声地指责你在麦当劳不会教你做人。有时在麦当劳作者会帮急需帮助的人买一份快餐,或者帮他们买包烟,有些人会直接要钱。作者会给不到10美元的零钱,因为街头大多数会让人成瘾的药物都是一份10美元,如果作者给了他们7美元,对方又要3美元,他就知道这些人要钱的目的是什么。但更多的人需要的不是钱,他们有时只是想借用作者的电脑或手机上脸书查查朋友的近况,或者打电话询问社会服务的信息。还有人只是想跟一个既不想拯救自己也不会指责自己的人聊聊天,聊聊他们遇到的问题。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缺乏就业机会。就拿普斯茅斯来说,这个城市地处美国的传统工业区,曾因钢铁业、制鞋业和建筑业而盛极一时。但二战后,随着美国产业转移,普茨茅斯的工厂几乎全都搬走了,就业岗位随之消失,城镇的规模也缩小了一半。大量找不到工作的人沉迷毒品和药物,甚至在贩卖药物中找到了生财之道。我们之前讲过的《梦隐》这本书,对此做了深入的解读,感兴趣的听友可以找来听听。

普茨茅斯的情况在美国其他地区也很普遍,加里市是印第安纳州的第二大城市,曾经那里工作岗位充足,市中心欣欣向荣,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去购物。但现在家里市中心一派荒芜,即便周末也没什么人,少数几家商店、非营利机构和政府项目都关了门。破败的建筑物门口都是尿液和垃圾,有些建筑上还画满了涂鸦,上面写着海洛因。只有麦当劳尚有人气,人们在里面聚会或者独自看视频、打游戏。78岁的退休钢铁工人沃尔特告诉作者,他在钢铁厂干了38年。以前你只要肯吃苦就有活干,但近年来,家里市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沃尔特说,你必须离开家里才能找到一份工作,没人能在这里生活下去。和普茨茅斯不同,家里氏的衰败还有种族主义方面的原因,这也是美国后排人通常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工厂搬走,家里市的大多数白人离开了,黑人却没地方可去。他们不被允许进入有工作的新社区,即便他们获准进入,也买不起那里的房子。沃尔特说,种族隔离加上缺乏工作机会,家里是遭受了非同一般的暴击。尽管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已经废除了几十年,但在作者看来,种族主义依旧存在,只不过有了不同的伪装。写道,你可以无视数据,但你不能无视你的朋友,仅仅因为肤色就被警察推到墙上,而你自己却平安无视。你不能无视跟你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儿童陷入毒品和无家可归的泥潭。而你的孩子却能走向更高的平台,仅仅是因为他们住在更好的社区。在那些贫穷破败的社区里,绝大部分居民是黑人和西班牙裔。在亚拉巴马州城市塞尔玛,一个名叫杰伊的黑人告诉作者,人人都说是因为我们欠缺了什么东西才没有工作,但实际上我们没工作,不是因为我们缺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有什么——黑色皮肤。这里的居民认为,自从该市选出了一位黑人市长,工厂就搬走了,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今在塞尔玛合法的工作很少,也异常辛苦,还赚不到什么钱。城市各地建造于蓄奴时代的旧棉花仓库正在被拆除,工人清理几百块砖头才能赚10-20美元。工资太低又太累人,还容易受伤,没人愿意做。

以上我们说了缺乏工作机会和种族主义的问题,后排人通常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缺乏教育机会。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在如今的美国,要想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建立自己的生活,高中文凭不再够了,你必须有大学文凭,而且得是不错的大学。作者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靠读书跃升精英阶层,这条通过教育改善生活的道路本该对所有人开放,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要想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你得拥有必要的资源,了解必须的信息。比如如何申请大学?在哪里申请?如果你生在正确的社区,有正确的家庭背景,拥有这些资源很容易,但对于这个群体之外的人来说,他们就是两眼一抹黑,很多孩子连一个上过大学的人都不认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在作者成长的小镇里,很少有高中生想读大学,或者知道如何申请大学,选择专业。作者和他的六个哥哥姐姐之所以能走出小镇,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父母的教育背景。作者的父亲是大学国际关系学的教授,母亲在图书馆工作。而作者绝大多数的童年玩伴,他们的父母都没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人成年后大多在家里的店铺或者农场里工作,即便他们能够离家上学,和前排人的差异也往往让他们沮丧。

————————————————
本文为[三余书屋]收集和整理,原文链接:https://www.3ysw.net/book/1766112179157118976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