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CAP,BASE,Quorum,2PC,3PC,paxos

分布式环境的各种问题

  • 1 并发性问题 当多个节点并发操作共享资源的时候,怎么准确并且高效的协调分布式并发操作
  • 2 时序性问题 很难判断事件的发生先后问题。缺乏一个全局时钟序列的控制。
  • 3 高可用性问题 由于分布式系统,故障经常发生。
  • 4 通信异常问题 一次网络通信的延时大概在0.1--1ms之间。如何解决消息丢失,消息延迟问题
  • 5 数据一致性问题 局部小集群完成了本来需要完整系统才能完成的问题。(脑裂),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问题
  • 6 分布式事务问题 原来是数据库对并发访问的请求隔离,能互不干扰对方。

CAP理论

一致性(C,Consistency)、可用性(A, Availability)、分区容忍性(P,Partition Tolerance)
一致性指的是,每次读取操作,都能读取到最新的一次写入。
可用性指的是,每次请求数据,都能及时的得到响应。但是并不要求,这个数据是最新一次写入。
分区容忍性指的是,节点node1 ,和节点node2,本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网络故障,或者某个节点宕机,导致两边的节点,在指定时间内无法同步,数据没有一致,造成分区。所谓分区,就比如写数据,根据hash,分库分表到不同的地方。那两边的数据不一致。

 

image.png

CAP理论中,说是最多只能满足数据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忍性三要素中的两个要素,我觉得这个理论完全没有意义,只是学术上的一个理论而已。这都只是一个度的问题。就像战绩一样,

image.png


当然这里是游戏中的英雄,5项属性的强弱。系统也想游戏中的英雄一样,CAP相当于这个系统的三项属性而已。只不过属性值不一样而已,A值高叫高可用系统。
HA 和HP特性区别
1、A(可用性):高可用性简单地说就是系统的稳定性+抗容灾能力,假设一个节点挂,另一个备份节点要顶上
2、P(分区容忍性) ,不是分区容错性,容错由A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指的是集群架构和数据支持动态横向扩展。所谓动态,就是不停机。横向扩展指的是当一套系统性能达到瓶颈时,运维人员可以利用增加服务器数量,来提供系统性能。而不是购买更贵的高性能服务器。

 

Base 理论

Base 理论是对 CAP 中一致性和可用性权衡的结果。无法做到强一致性(Strong consistency)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使系统达到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
什么是基本可用呢?假设系统,出现了不可预知的故障,但还是能用,相比较正常的系统而言:
响应时间上的损失:正常情况下的搜索引擎 0.5 秒即返回给用户结果,而基本可用的搜索引擎可以在 1 秒作用返回结果。
功能上的损失:在一个电商网站上,正常情况下,用户可以顺利完成每一笔订单,但是到了大促期间,为了保护购物系统的稳定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被引导到一个降级页面。
什么是软状态呢?
相对于原子性而言,要求多个节点的数据副本都是一致的,这是一种 “硬状态”。
软状态指的是:允许系统中的数据存在中间状态,并认为该状态不影响系统的整体可用性,即允许系统在多个不同节点的数据副本存在数据延时。

Quorum机制

先看一个极端的情况:WARO机制
WARO(Write All Read one)是一种简单的副本控制协议,当Client请求向某副本写数据时(更新数据),只有当所有的副本都更新成功之后,这次写操作才算成功,否则视为失败。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①写操作很脆弱,因为只要有一个副本更新失败,此次写操作就视为失败了。②读操作很简单,因为,所有的副本更新成功,才视为更新成功,从而保证所有的副本一致。这样,只需要读任何一个副本上的数据即可。假设有N个副本,N-1个都宕机了,剩下的那个副本仍能提供读服务;但是只要有一个副本宕机了,写服务就不会成功。
WARO牺牲了更新服务的可用性,最大程度地增强了读服务的可用性。而Quorum就是更新服务和读服务之间进行一个折衷。
Quorum机制是“抽屉原理”的一个应用。定义如下:假设有N个副本,更新操作wi 在W个副本中更新成功之后,才认为此次更新操作wi 成功。称成功提交的更新操作对应的数据为:“成功提交的数据”。对于读操作而言,至少需要读R个副本才能读到此次更新的数据。其中,W+R>N ,即W和R有重叠。一般,W+R=N+1

image.png

假设系统中有5个副本,W=3,R=3。初始时数据为(V1,V1,V1,V1,V1)--成功提交的版本号为1
当某次更新操作在3个副本上成功后,就认为此次更新操作成功。数据变成:(V2,V2,V2,V1,V1)--成功提交后,版本号变成2
因此,最多只需要读3个副本,一定能够读到V2(此次更新成功的数据)。而在后台,可对剩余的V1 同步到V2,而不需要让Client知道。
Quorum机制就是只要读取N/2 +1 个节点的数据,就可以读取到最新更改的数据,只要写入N/2+1 个副本,就算写成功了,

二段提交协议(2PC)

  • 1 ===============投票阶段
    • 1.1 事物询问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事物内容,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物,等待响应。
    • 1.2 执行事物
      个参与者,执行事物,并且在各自的节点上保存,事物的redo信息和undo信息
    • 1.3 反馈响应
      如果成功执行事物,则反馈给协调者YES响应,如果事物执行失败,则反馈协调者NO 响应。
      上述阶段类似于投票,失败的事物有一票否决权
  • 2===============事物提交阶段
    假如投票都通过,那么发起commit请求,所有参与者提交事物。并且反馈提交结果,ack信息,释放事物资源。
    假如有个投票没有过,那么协调者发出rollbakc请求,反馈回滚结果,ack信息。事物事物资源,中断事物。

同步阻塞的优缺点
1 实现简单, 方便。
2 缺点: 同步阻塞,单点问题,脑裂,太保守。
同步阻塞是最明显的问题,各个参与者的逻辑都处于阻塞状态。
协调者,假如挂掉了,那么参与者的事物将处于锁定状态,
数据不一致。原因是,参与者都通过了第一阶段,但是提交commit请求的时候,只有部分参与者接受到(网络故障),参与者挂掉的话,必须等待超时来判断是否要中断事物。

三段提交协议(3PC)

can commit ,precommit ,do commit
把提交事物请求一分为二
CanCommit阶段
1.事务询问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anCommit请求。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务提交操作。然后等待参与者的响应。
2.响应反馈 参与者接到CanCommit请求之后,正常情况下,如果其自身认为可以顺利执行事务,则返回Yes响应,并进入预备状态。否则反馈No

PreCommit阶段
假如协调者从所有的参与者获得的反馈都是Yes响应,那么就会执行事务的预执行。
1向参与者发送PreCommit请求,并进入Prepared阶段。
2.参与者执行事务操作,并将undo和redo信息记录到事务日志中。
3.响应反馈 如果参与者成功的执行了事务操作,则返回ACK响应,同时开始等待最终指令。
假如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向协调者发送了No响应,或者等待超时之后,协调者都没有接到参与者的响应,那么就执行事务的中断。(协调者还在,但是参与者挂了,协调者等待参与者的响应ack信息,等待超时)
1.发送中断请求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abort请求。
2.中断事务 参与者收到来自协调者的abort请求之后(或超时之后,仍未收到协调者的请求),执行事务的中断。

doCommit阶段
该阶段进行真正的事务提交,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执行提交
1.发送提交请求 协调接收到参与者发送的ACK响应,那么他将从预提交状态进入到提交状态。并向所有参与者发送doCommit请求。
2.事务提交 参与者接收到doCommit请求之后,执行正式的事务提交。并在完成事务提交之后释放所有事务资源。
3.响应反馈 事务提交完之后,向协调者发送Ack响应。

4.完成事务 协调者接收到所有参与者的ack响应之后,完成事务。

中断事务 协调者没有接收到参与者发送的ACK响应(可能是接受者发送的不是ACK响应,也可能响应超时),那么就会执行中断事务。
1.发送中断请求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abort请求
2.事务回滚 参与者接收到abort请求之后,利用其在阶段二记录的undo信息来执行事务的回滚操作,并在完成回滚之后释放所有的事务资源。
3.反馈结果 参与者完成事务回滚之后,向协调者发送ACK消息
4.中断事务 协调者接收到参与者反馈的ACK消息之后,执行事务的中断。

2PC与3PC的区别
相对于2PC,3PC主要解决的单点故障问题,并减少阻塞,因为一旦参与者无法及时收到来自协调者的信息之后,他会默认执行commit。而不会一直持有事务资源并处于阻塞状态。但是这种机制也会导致数据一致性问题,因为,由于网络原因,协调者发送的abort响应没有及时被参与者接收到,那么参与者在等待超时之后执行了commit操作。这样就和其他接到abort命令并执行回滚的参与者之间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paxos 算法

首先paxos算法总的来说是一个分布式容错的状态机模型。
maxPn 代表 这个节点所接手的提案的最大提案编号。
maxAcceptn (maxAn)代表这个节点所批准的最大提案编号。简写为maxAn。
maxPn 是可能大于maxAn的,因为第一阶段过了之后,可能另外一个proposer在这个节点提出了更大的提
案编号
这个算法提出,在分布式的环境中,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状态机。在不同用户输入,但是输入顺序一样的情况下,最终得到的状态是一致的。在paxos算法中,假设某个节点A1,作为acceptor角色,在第一阶段prepare,竞选提案编号的阶段,输入的提案编号K,大于节点A1中记录的maxPn,那节点A1是作为第一节点的多数派,多数派滞后。在第二阶段,输入是拿到第一阶段所学习的最大AcceptN最大提案编号,当这个节点滞后的时候,第二阶段,通过提高maxAn来推进新的提案。当节点超前的时候,也就是maxPn大于K( 输入的提案编号)作为少数派。这个节点,就会不回应,状态机无法向前推进,acceptN无法传送到第二阶段。自动把速度降低。最后会保证全局状态机的一致性。
第一阶段,对于提案者proposer来说是个竞选提案编号的阶段,而且从acceptor中学习到acceptor集合最新,最大批准的提案编号和值,作为第二阶段的输入。那对于acceptor来说是向前推进maxPn
第二阶段对于proposer来说,他把自己第一阶段刚学到的提案,或者自己输入的提案的编号和值,传递给acceptor,等待另外的proposer去学习。是一个两个阶段相互照应的一个过程。
具体的提案选举过程,和批准过程如下图。

image.png


具体的过程,可以看这篇文章写得很详细。
https://www.cnblogs.com/shaohef/p/4499881.html

 

关于paxos算法和CAP理论的联系和理解,还有和2P,3P阶段的提交的对比分析

CAP理论的应用可以很灵活,在实际的系统中,取舍的粒度可能非常小。不同的子系统可以采用CP或者AP,甚至同一个子系统内部的不同事务,也可以分别采用CP或AP。另外C和A也不是绝对的,近年流行起来的最终一致性系统就是这样的例子。根据应用的语义,可能要求非常严格的C,也可以相当的宽松。比如用户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发起向在购物车中添加商品的请求,只要最后能把所有的请求合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对A的要求也是很灵活的,比如二阶段提交要求所有参与事务的节点都有响应,而Paxos算法只要求多数节点可用。有的应用要求节点的响应延迟在毫秒级,有的只要求在若干秒内响应即可。
这个时候三阶段提交有可能在不同的小网络里提交不同的事务,导致不一致的出现。而且三阶段提交对每个事务都需要3次交互,时延太长。Paxos算法的先进之处在于,当且仅当大多数成员达成一致时提交事务,即使网络被分区,每个分区内的集群成员不足整个集群的多数时,就不会提交事务,反之只要分区内的节点能达到多数要求,系统就能继续运行下去。Paxos算法既不会出现二阶段提交的阻塞情况,也没有三阶段提交的不一致的风险。



作者:sadamu0912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411329bbf25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