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 家族又双叒叕诚挚邀请大家入伙啦!在这里,你可以坐拥舒适优雅的工作环境,携手和蔼可亲的同袍战友,共创数据库美好未来!
01
数据库存储内核研发工程师
工作职责:
负责存储子系统的研发路线规划、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问题攻关;
负责编写功能测试用例,测试工具进行系统验证;
负责数据库的系统性能诊断与调优;
负责数据库相关关键技术的预研和在团队中的引导;
深入理解业务场景的数据库存储需求,针对性的为不同业务场景提供最合适的存储方案。
任职要求:
学历: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
专业: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专业知识:
3 年及以上 GO/C++ 开发经验;
精通 C/C++/GO 语言,Linux 系统编程。熟悉无锁数据结构、并发编程及现代硬件体系结构 (CPU/Cache/Memory/Storage);
熟练使用 MySQL、PostgeSQL 等主流数据库;
熟悉数据库存储系统的基本理论,熟悉事务处理,日志与恢复策略,多版本并发控制技术的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内部实现机制有深刻的理解;
技术视野开阔,有一定的系统性能优化经验,掌握各种性能诊断工具和各种优化方法;
熟悉时序数据库,有实际的时序数据库开发经验优先;
熟悉 RocksDB、Arrow、Parquet 等开源存储项目源码者优先。
Base 地:
北京/上海/天津/济南
02
高级数据库系统研发工程师
工作职责:
负责数据库与操作系统、存储、网络交互部分相关研发路线规划、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问题攻关与文档评审;
负责数字能源中数据相关研发规划、架构设计和关键问题攻关与文档评审;
负责数据库的性能优化和稳定性提升;
负责数据库相关关键技术的预研和在团队中的引导;
负责参与数据库开源社区贡献。
任职要求:
学历: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
专业: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专业知识:
精通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安全之中一种;
熟悉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和架构设计,对高并发、高负载系统有过研究和设计经验;
至少熟练掌握 C/C++/Go 中的一种编程语言,精通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掌握分布式一致性基本原理,掌握 Raft/paxos 等一致性协议;
对高可用架构、CAP 理论等有深入理解。
经验积累:
2 年以上系统开发/架构;
有数字能源或者工业互联网项目开发经验者优先;
有数据库开源社区贡献或者有数据库内核开发经验者优先。
Base 地:
北京/上海/天津/济南
03
数据库方案工程师
工作职责:
负责分布式数据库,或其相关工具、平台等产品的梳理、规划、设计和推进工作;
进行解决方案的调研、设计和验证;
设计、撰写和维护产品红皮书;
跨部门沟通,协调各类资源以确保产品顺利上线,推进产品迭代。
任职要求:
学历: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
专业: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专业知识:
会一种数据库 benchmark 工具,设计相应场景进行测试并结合已有经验给与相应调整优化;
有基本的编程能力,如 GO,shell,python 其中一项,可以写简单程序对数据库进行并发测试,功能验证;
有项目管理能力,很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与开发人员顺畅沟通,并于合作高校学生完成实验及文档编写;
较强的文档编写组织能力,根据实验文档及相关手册,编写用户解决方案手册;
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能做数据库相关功能培训;
扎实的技术,Linux 和数据库方面有一定积累,能对开发人员及学生进行一定指导,促使相关工作顺利推进。
经验积累:
5 年以上的数据库运维及方案设计经验(ORACLE/Mysql/PostgreSQL任意一种),对部署,优化,灾备,恢复,高可用有实际经验;
1 年左右的分布式数据库经验,了解国内任意一款分布式数据库,有部署、POC、问题处理经验;
对 OLTP 和 OLAP 系统或其中一种有实际运维设计经验;
对数据库灾备,同步方案有实际项目经验。
Base 地:
北京/上海/天津
04
投递方式
邮件主题:姓名+职位+手机号;
发送至邮箱:
haojingyi@inspur.com/zhoubeili@inspur.com
转载自丨开务数据库
编辑丨胡欣元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2022 中国开源先锋 33 人评选启动,快来推荐你心尖上的开源人物吧!
COSCon'22 开源商业论坛 | 圆桌复盘:开源软件如何推进全球商业化?
COSCon'22 开源商业论坛 | 刘天栋:从社区参与到开源商业化
开源社简介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开源项目”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2017 年,开源社转型为完全由个人成员组成,参照 ASF 等国际顶级开源基金会的治理模式运作。近八年来,链接了数万名开源人,集聚了上千名社区成员及志愿者、海内外数百位讲师,合作了近百家赞助、媒体、社区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