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结缔组织( C )
A.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感受刺激等功能
B.分布很广,在体内和体表都有
C.特点是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
D.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两类
2、泌尿系统( C )
A.由肾、集合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B.膀胱是贮尿器官,其他都是排尿器官
C.肾是实质性器官,其他都是中孔型器官 D.以上都对
3、人体组织( B )
A.是由各种形态不同的细胞组成的
B.有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4类基本组织
C.主要分布于体表和中空型内脏器官的管壁内
D.内有丰富的血管,所以再生能力很强
4、线粒体( D )
A.由中心粒组成 B.能使营养物质分解并破坏有害物质
C.是细胞质内的基本成分 D.是细胞内氧化.产能的场所
5、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关节是( D )
A.上肢带关节 B. 肩锁关节 C. 肩关节 D. 胸锁关节
6、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相垂直的轴,称为( C )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额状轴
7、骨(A)
A.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 B.无机物使骨具有韧性,有机物使骨具有硬度
C.儿童骨中有机物比无机物少 D.老年人骨中的有机物比无机物多
8、上消化道是指 ( C )
A.从口腔到咽 B.从口腔到胃 C.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D.从口腔到空肠
9、鼻( C )
A.可分为外鼻、鼻腔两部分 B.鼻前庭内生有嗅细胞
C.鼻腔粘膜与鼻旁窦粘膜想延续 D.鼻旁窦包括额窦、筛窦和蝶窦
10、细胞膜的分子构造为( C )
A.两层糖分子和外边的细胞衣 B.两层蛋白质分子中间夹有类脂分子
C.夹有蛋白质的两层脂质分子 D.以上都不对
11、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A )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额状面
12、细胞内氧化.产能的场所是( D )
A.中心体 B.溶酶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线粒体
13、上皮组织( B )
A.又称为被覆上皮 B.特点是细胞多.排列密.间质少.无血管
C.全部位于肌组织表面 D.具有连接,支持和营养功能
14、多核的细胞为( C )
A.成熟红细胞 B.肠上皮细胞 C.骨骼肌细胞 D.脂肪细胞
15、不随意肌是( C )
A.平滑肌和骨骼肌 B.骨骼肌和心肌
C.心肌和平滑肌 D.以上都不对
16、儿童、少年骨的特点是( B )
A.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骨折
B.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变形
C.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骨折变形
D.有机物多,无机物少,不易骨折变形
17、肱二头肌( B )
A.位于上臂前面深层 B.近固定时可屈上臂和屈前臂
C.是单关节肌 D. 以上都不对
18、肌组织( B )
A.由肌原纤维组成 B.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类
C.心肌主要分布于心脏,平滑肌只分布于内脏 D.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19、下消化道是指 ( D )
A.从十二指肠到盲肠 B.从十二指肠到直肠
C.从小肠到直肠 D.从空肠到肛管
20、不属于上呼吸道的器官是( C )
A.鼻 B.喉 C. 口腔 D. 咽
21、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相垂直的轴,称为( C )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额状轴
22、细胞膜的分子构造为( C )
A.两层糖分子和外边的细胞衣 B.两层蛋白质分子中间夹有类脂分子
C.夹有蛋白质的两层脂质分子 D.以上都不对
23、人体组织( B )
A.是由各种形态不同的细胞组成的
B.有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4类基本组织
C.主要分布于体表和中空型内脏器官的管壁内
D.内有丰富的血管,所以再生能力很强
24、关于上肢骨的组成,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描述?( A )
A. 上肢骨是指锁骨和胸骨
B. 上肢骨每侧有32块
C.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D.一侧上肢骨除手骨外,其他每种骨只有一块
25、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关节是( D )
A.上肢带关节 B. 肩锁关节 C. 肩关节 D. 胸锁关节
26、下列未参与骨盆构成的骨是( D )
A.髋骨 B.骶骨 C.尾骨 D.第5腰椎
27、决定脊柱运动幅度大小的因素是( A )
A.椎间盘厚薄 B.棘突 C.脊柱的连接方式 D.肌肉发达程度
28、上消化道是指 ( C )
A.从口腔到咽 B.从口腔到胃 C.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D.从口腔到空肠
29、鼻( C )
A.可分为外鼻、鼻腔两部分 B.鼻前庭内生有嗅细胞
C.鼻腔粘膜与鼻旁窦粘膜想延续 D.鼻旁窦包括额窦、筛窦和蝶窦
30、泌尿系统( C )
A.由肾、集合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B.膀胱是贮尿器官,其他都是排尿器官
C.肾是实质性器官,其他都是中孔型器官 D.以上都对
二、多项选择题
1、按骨的形态可以分为( ABCD )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2、上肢骨包括( ABDE )
A.肩胛骨 B.锁骨 C.股骨 D.尺骨
E.桡骨 F.跗骨 G.趾骨
3、神经系统基本特点(AB )
A.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B.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
C.位于颅腔核椎管内,可分为脑和脊髓两部分 D.其功能是支配骨髓肌的运动
4、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有 ( AB )
A.肝 B. 胰 C. 脾 D.肾
5、关于呼吸系统的正确表达是( AC )
A.有呼吸道和肺组成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和气管
C.肺由支气管树和肺泡组成 D.主要功能是运输气体
6、心血管系统( AB )
A.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B.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C..动脉是指含动脉血液的血管 D.静脉是指含静脉血液的血管
7、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BE )
A.垂体 B.甲状腺 C.腮腺 D.舌下腺 E.肾上腺
8、属于躯干肌的是( ABD )
A.斜方肌 B.胸大肌 C. 三角肌 D. 膈肌
9、肩关节的关节面是( AC )
A.肱骨头 B. 盂唇 C. 关节盂 D.肱骨滑车
10、中轴骨包括( ABCD )
A.颅骨 B.椎骨 C.肋骨 D.胸骨 E.锁骨
1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正确描述是( BD )
A.在光镜下为3层单位膜 B.在电镜下为3层单位膜
C.具有分泌和合成蛋白质的功 D.具有选择性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12、属于被覆盖上皮的有( ABC )
A.复层扁平上皮 B.内皮,间质和单层扁平上皮
C.单层立方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 D.腺上皮
13、下肢骨包括( ACDF )
A.髋骨 B.肱骨 C.胫骨 D.腓骨
E.腕骨 F.跗骨
14、腕关节不能做的运动是( BD )
A.屈伸 B. 外旋、内旋 C. 外展、内收 D. 外旋、外展
15、下列哪些动作可以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 AB )
A.悬垂直腿上举 B.负重深蹲
C.俯卧反攻展体 D.跪称后到
16、小肠壁的特点是( BC )
A.小肠绒毛较少 B.有丰富的绒毛
C.有丰富皱襞 D.无环状皱襞
17、肝的功能( ABCDE )
A.解毒 B. 参与物质代谢 C.分泌胆汁 D.造血 E.防御
18、呼吸系统的功能有( ABC )
A.运输气体 B.气体交换 C.发音 D.味觉
19、脊柱可做的运动有( ABCD )
A.屈 B.伸 C. 侧屈 D.环转
20、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CD )
A.脑神经 B.脊神经 C. 脑 D. 脊髓
21、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BE )
A.垂体 B.甲状腺 C.腮腺 D.舌下腺 E.肾上腺
22、下列结构中,属于眼副器的结构有( ABC )
A.眼睑 B. 泪器 C.眼肌 D. 虹膜
23、神经系统基本特点(AB )
A.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B.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
C.位于颅腔核椎管内,可分为脑和脊髓两部分
D.其功能是支配骨髓肌的运动
24、心血管系统( AB )
A.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B.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C..动脉是指含动脉血液的血管 D.静脉是指含静脉血液的血管
25、关于呼吸系统的正确表达是( AC )
A.有呼吸道和肺组成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和气管
C.肺由支气管树和肺泡组成 D.主要功能是运输气体
26、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有 ( AB )
A.肝 B. 胰 C. 脾 D.肾
27、使脊柱伸的肌肉有( ABD )
A.斜方肌 B.竖脊肌 C.背阔肌 D.臀大肌
28、骨盆是靠下列何种结构连接起来的( ABCD )
A.耻骨间盘 B.骶骨节韧带 C.骶棘韧带 D.骶髁关节
29、肩关节的关节面是( AC )
A.肱骨头 B. 盂唇 C. 关节盂 D.肱骨滑车
30、上肢骨包括( ABDE )
A.肩胛骨 B.锁骨 C.股骨 D.尺骨
E.桡骨 F.跗骨 G.趾骨
三、判断对误题
1、自由上肢骨是指肱骨、尺股和桡骨,上肢带骨是指锁骨和肩胛骨。( × )
2、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 )
3、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 √ )
4、人体倒立时,头向下,口位于眼之上.( × )
5、上皮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多,间质少,没有血管和淋巴管.( √ )
6、引体向上拉引,躯干向上的主要肌肉是胸大肌、背阔肌(√)
7、仰卧起坐是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
8、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肺泡囊的壁上均有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很小的膨胀出部,即肺泡(√)
9、内脏器官一般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 √ )
10、卧推杠铃可以发展胸大肌、前锯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
11、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就是标准的人体立正姿势.( √ )
12、人体组织都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 ( √ )
13、咽、喉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 × )
14、空气中的氧气必须通过“气-血屏障”才能进入到血液内(√)
15、从肾小球虑入球囊腔的液体称为原尿(√ )
16、踝关节在跖屈时,易内翻,损伤外侧的韧带(√ )
17、静脉是引导血液离心的血管。( × )
18、左心室通肺动脉,右心室通肺动脉。( × )
20、肺泡的壁很薄,主要由弹性纤维构成(×)
21、人体倒立时,头向下,口位于眼之上.( × )
22、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 )
23、上皮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多,间质少,没有血管和淋巴管.( √ )
24、自由上肢骨是指肱骨、尺股和桡骨,上肢带骨是指锁骨和肩胛骨。( × )
25、肩关节由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由于头大盂小,使之具有很大灵活性。(√)
26、膝关节是椭圆屈戌关节,主要做屈伸运动膝微屈时,还可以做旋转运动( √ )
27、仰卧起坐是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
28、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或肌群称为原动肌。(√)
29、内脏器官一般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 √ )
30、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肺泡囊的壁上均有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很小的膨胀出部,即肺泡(√)
四、名词解释
1、肌节:
答:两条Z线 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2、滤过屏障:
答: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构成滤过屏障。
3、胰岛:
答:指在胰腺内,许多分散在胞腺之间的细胞团,像孤立的小岛,故称胰岛。
4、肾单位:
答: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是肾产生尿液的部位。
5、动脉:
答:是引导血液从心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
6、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或信息的功能接触点,即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触,其接触点称为突触。一般由突触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7、气-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及内皮这4层结构,称气-血屏障。
8、淋巴:血液经动脉至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时,部分物质经毛细血管滤除,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称为淋巴。
9、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也是一种生物年龄。骨龄是反应个体发育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
10、肌节: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它包括1/2明带+1个暗带+1/2明带.
11、肾单位:
答: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是肾产生尿液的部位。
12、滤过屏障:
答: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构成滤过屏障。
13、动脉:
答:是引导血液从心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
14、肌节:
答:两条Z线 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15、神经核:
答:在中枢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包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五、问答题
1、骨的功能是什么?
答:1.支架作用 2.保护作用 3.杠杆作用 4.造血作用 5.钙磷仓库
2、 什么是细胞器?主要细胞器的种类。
答:细胞器是悬浮在基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细结构。
包括:
(1)线粒体 (2)核糖体 (3)内质网 (4)高尔基复合体 (5)溶酶体 (6)中心体
3、试述肾的形态和位置。
答: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前后稍扁,左、右各一,形似蚕豆。肾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面。外缘凸起,内缘中部凹陷,凹陷处为肾门,此处有输尿管和血管出入。
正常人的肾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柱两旁,紧贴腹后壁。两肾上端稍靠近,下端较分开。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肾比左肾稍低,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
4、试述肌肉的粘滞性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答:肌肉黏滞性是指肌肉收缩时,由于肌纤维分子间的摩擦及肌纤维彼此间摩擦产生的阻力,使肌肉活动迟缓的特征。肌肉黏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温度低,黏滞性增大,温度升高,黏滞性降低。
所以在运动之前,需要做准备活动,是体温升高,减少肌肉黏滞性产生的阻力,以加快肌肉收缩速度,提高肌肉工作能力和预防肌肉拉伤。
5、籽骨的作用是什么?
答:
(1)减少摩擦,保护肌腱。
(2)改变肌肉牵引方向。
(3)增大力臂,提高肌肉做功和肢体运动速度。
6、运动肘关节的肌肉有哪些?在和部位?
答:
运动肘关节的肌肉有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肘肌、旋前圆肌、肱桡机。分别从前后跨过肘关节。
7、仰卧起坐主要发展躯干哪些肌肉力量?
答:仰卧起坐主要发展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髂肌、腰大肌等肌肉的力量
8、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器官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分;口咽和喉咽是呼吸道和消化管的共同通路;喉不仅是呼吸道,还是发音器官;器官和主支气管输送气体,肺由肺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组成,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1、试述肌肉的粘滞性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答:肌肉黏滞性是指肌肉收缩时,由于肌纤维分子间的摩擦及肌纤维彼此间摩擦产生的阻力,使肌肉活动迟缓的特征。肌肉黏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温度低,黏滞性增大,温度升高,黏滞性降低。 )
所以在运动之前,需要做准备活动,是体温升高,减少肌肉黏滞性产生的阻力,以加快肌肉收缩速度,提高肌肉工作能力和预防肌肉拉伤。
12、试述肩关节的结构。
答:肩关节的结构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
关节盂周缘由纤维软骨环构成,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1/4,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在肩关节的上方,有喙肱韧带连结于喙突与肱骨头大结节之间。
盂肱韧带自关节盂周喙连结于小结节及解剖颈的下份。
13、试述结缔组织的结构 特点和分类。
答:要点:结缔组织是人体内构造复杂、形态多样、种类繁多的一类基本组织。
其特点是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
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纤维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物质,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多态物质,这对结缔组织的构造和功能有重要意义。
结缔组织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与淋巴.
14、试述脊髓的内部结构
答: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分布由纵贯脊髓全长的中央管,以及中央管周围是“H”形的灰质,灰质外围的白质。
(1)灰质由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纤维组成,分为前角、中间带和后角。前角大部分由多极运动神经元组成后角由中间神经元组成,主要是感觉神经元。中间带含有大量的中间神经元,内含有大量的中间神经元,内含有交感神经元胞体和副交感神经元胞体。
(2)白质主要是由有髓神经纤维组成,分为三个索,即前索、外侧索和后索。纤维束分为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起自脊髓灰质,下行纤维束起自脑的不同部位。
六、论述题
1、胆汁、胰液在何部产生?经何途径流入何处?有何功能?
答:胆汁由肝小叶中肝细胞分泌产生。
经各级胆管, 最后通过胆总管经十二指肠乳头运入十二指肠内。
它有激活脂肪酶活性的作用。
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
分泌的胰液由胰管经十二指肠乳头运入十二脂肠。
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所以有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
2、肌组织有几种?试比较这几种组织。
答: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3类。
(1)构成骨骼肌的基本成分是骨骼肌细胞。细胞呈圆柱形,多核,不分枝,有横纹,分布并附着于全身骨骼上,其收缩力量大,耐力差,是随意肌。
(2)构成平滑肌的基本成分是平滑肌细胞。细胞呈梭形,只有一个核,不分枝,五横纹,其收缩力量小,耐力好,是不随意肌。
(3)够成心脏肌层的基本成分是心肌细胞,细胞呈短圆柱形,有分支,细胞核为卵圆形,一般只有一个核位于细胞中央。心肌也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其收缩力量小,耐力好,也属于不随意肌。
3、试述儿童、少年骨的特点,以及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儿童、少年骨中有机物(骨胶原)较多,无机物(钙盐)较少,因此,骨的弹性大、易变性,可塑性打在运动训练中,安排力量训练要适当,不宜过多过大。在儿童、少年时期骨骼尚未完全骨化,有许多软骨存在。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骨的可塑性很大,因此,青少年在运动训练中必须注意到姿势端正及身体全面发展。
如在做推、蹬、踏、跳和投掷等非对称性的动作,或做其他局部性的练习时,应注意对侧的相应肢体的练习和全苗身体训练。
在硬地上做踏、跳、蹬和大负荷的 练习时,影特别注意青少年骺软骨尚未完全骨化的特点,以免骺软骨受到损伤或影响骨盆的发育。
4、在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数目比皮肤细胞线粒体内的要多,试对此进行解释。
答:因为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细胞的"功能站"、“动力工厂”,能合成ATP,供应细胞能量。
皮肤细胞一般代谢不活跃,相对需能少,所以皮肤细胞中的线粒体也就少;而心脏一刻不停地跳动,心肌细胞能量需求大,所以需要大量的线粒体功能。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心肌细胞中线粒体鱼皮肤细胞线粒体数量的差异,决定了心脏和皮肤功能的差异。
5、运动膝关节的肌肉有哪些?在何部位?
答:
膝关节是一滑车椭圆关节,因此其具有2个运动轴,能做4中形式的运动,即屈伸旋内与旋外。
(1)使膝关节屈的肌肉:主要位于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位于小腿后面的腓肠肌等。
(2)使膝关节伸 的肌肉:主要有位于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
(3)使膝关节旋内的肌肉:主要由位于大腿后面的半腱肌、半膜肌;大腿内侧面得骨薄肌以及大腿前面的缝匠肌。
(4)使膝关节旋外的肌肉:主要由位于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和位于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外侧头。
6、试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
消化系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口腔到十二指肠的管道又称上消化道,空腔以下的管道又称消化道,习惯上人们将食管至肛门的部分称为胃肠管。
消化腺主要包括肝、胰和3对唾液腺。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此外,口腔、咽等还有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7、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其结构如何?
答: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
(1)细胞膜是包括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其主要功能是保持细胞的完整性;控制离子和分子的出入,实现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控制和调节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2)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3部分。
(3)细胞核由核被膜,核基质,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构成.人体内除成熟的红细胞。
8、试述组成人体的组织及其特点。
答:
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数量多,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没有血管,有极性。
(2)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数量少,细胞种类和间质数量多,形式多样,血管丰富。
(3)肌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大多细而长
(4)神经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两种细胞都有突起,神经细胞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之分,神经细胞为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细胞内出具有一般细胞结构外,还有神经细胞所特有的尼氏小体和神经元纤维。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到神经冲动的功能。
9、在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数目比皮肤细胞线粒体内的要多,试对此进行解释。
答:因为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细胞的"功能站"、“动力工厂”,能合成ATP,供应细胞能量。
皮肤细胞一般代谢不活跃,相对需能少,所以皮肤细胞中的线粒体也就少;而心脏一刻不停地跳动,心肌细胞能量需求大,所以需要大量的线粒体功能。
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心肌细胞中线粒体与皮肤细胞线粒体数量的差异,决定了心脏和皮肤功能的差异。
10、肌组织有几种?试比较这几种组织。
答: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3类。
(1)构成骨骼肌的基本成分是骨骼肌细胞。细胞呈圆柱形,多核,不分枝,有横纹,分布并附着于全身骨骼上,其收缩力量大,耐力差,是随意肌。
(2)构成平滑肌的基本成分是平滑肌细胞。细胞呈梭形,只有一个核,不分枝,五横纹,其收缩力量小,耐力好,是不随意肌。
(3)够成心脏肌层的基本成分是心肌细胞,细胞呈短圆柱形,有分支,细胞核为卵圆形,一般只有一个核位于细胞中央。心肌也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其收缩力量小,耐力好,也属于不随意肌。
11、试述影响关节灵活性和稳固性因素。
答:影响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的因素有:
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得面积差。面积差大者,关节的灵活性大,反之灵活性就小。
2.关节囊 关节囊厚而紧,关节灵活性小、稳固性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灵活性大、稳固性小。
3.关节韧带。韧带多而强,关节稳固性大,关节周围韧带少儿且若,灵活性大。韧带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有利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4.肌肉。关节周围的肌肉多而强,关节稳固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少儿弱,或有折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关节的灵活性就加大。
12、试述肌梭的结构和功能。
答:肌梭的结构 肌梭视位于骨骼肌内部的梭性小体。由一些特殊的肌纤维、神经末梢和被囊组织。肌梭内有梭内肌纤维。梭内肌纤维按其长短和核排列的方式又分为两种:核袋纤维和核连纤维。肌梭内还含有两类感觉神经纤维:一类是较粗的感觉纤维。
另外,肌梭内也有运动神经末梢。支配梭内肌纤维收缩
肌梭的功能:肌梭视一种肌肉长度感受器,能感受动力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
-------------------------------------------------------------------------------
绪 论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相垂直的轴,称为( C )
A.矢状轴 B.冠状轴 C.垂直轴 D.额状轴
2.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 A )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额状面
(二)判断题
1.人体倒立时,头向下,口位于眼之上.( × )
2.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就是标准的人体立正姿势.( √ )
(三)填空题
1.运动解剖学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 形态结构 )和( 生长发育 )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 体育动作技术 )关系的一门学科.
2.人体的解剖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 ).
3.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是(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依存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 人体形态结构是发展变化的).
(四)名词解释
1.运动节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2.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体两侧,掌心向前.
3.近侧与远侧:对四肢而言,以躯干为准,靠近躯干的部分为近侧,远离躯干的部分为远侧.
4.桡侧与尺侧:对前臂而言,外侧称为桡侧,内侧称为尺侧.
5.胫侧与腓侧:对小腿而言,内侧称为胫侧,外侧称为腓侧.
6.垂直轴:是指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相垂直的轴.
7.冠状面:是指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垂直的轴.
8.矢状轴:是指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交叉的轴.
9.矢状面:是指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10.冠状面:是指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11.水平面:是指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第一章 细胞和细胞间质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细胞膜的分子构造为( C )
A.两层糖分子和外边的细胞衣
B.两层蛋白质分子中间夹有类脂分子
C.夹有蛋白质的两层脂质分子
D.以上都不对
2.细胞内氧化.产能的场所是( D )
A.中心体 B.溶酶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线粒体
3.线粒体( D )
A.由中心粒组成
B.能使营养物质分解并破坏有害物质
C.是细胞质内的基本成分
D.是细胞内氧化.产能的场所
4.细胞分裂期间,参与细胞分裂并可以复制的是( B )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溶酶体 D.高尔基复合体
5.无细胞核的细胞是( D )
A.成熟红细胞 B.成熟的血小板 C.成熟的肌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
6.多核的细胞为( C )
A.成熟红细胞 B.肠上皮细胞 C.骨骼肌细胞 D.脂肪细胞
7.由遗传信息携带者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 D )
A.线粒体 B.高尔基复合体 C.中心体 D.染色体
8.染色体( D )
A.是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的遗传物质
B.在全身每个细胞内都有23对
C.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RNA
D.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
9.核仁( B )
A.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B.有合成核糖体RNA的功能
C.所有的细胞都有核仁 D.以上都对
10.细胞( B )
A.人体的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膜为嵌有类脂的蛋白质双分子层结构
D.在核液内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器
11.微体的主要功能是( C )
A.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
B.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C.消除对细胞有害的H2O2,对有害物质进行解毒.
(二)多项选择题
1.细胞的一般结构包括( ACD)
A.细胞膜 B.细胞器 C.细胞核 D.细胞质
2.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正确描述是( BD )
A.在光镜下为3层单位膜
B.在电镜下为3层单位膜
C.具有分泌和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D.具有选择性地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 AB )
A.维持细胞的完整性
B.细胞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交换的场所
C.合成蛋白质的地方
D.任何物质都有可以出入的地方
4.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物质有( BCD )
A.核糖体 B.核仁 C.RNA D.DNA E.中心体
5.关于线粒体的正确描述是(ABD )
A.由内外两层膜组成
B.内膜向内折叠,组成嵴
C.具有合成腺苷二磷酸(ADP)的功能
D.具有合成腺苷三磷酸(ATP)的功能
6.下列结构中属于细胞器的是( ABD )
A.线粒体 B.中心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细胞核
7.下列哪些结构可以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 AB )
A.粗面内质网 B.核糖体 C.核仁 D.高尔基复合体
E.核膜
8.下列细胞器哪些由生物膜构成( ACEF )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核膜 D.核糖体
E.高尔基复合体 F.内质网
9.关于染色体的数目,正确的描述是( BCD )
A.男性的性细胞有两类精子,所以性细胞含有46条
B.人体的体细胞有46条
C.女性的性细胞称为卵子,有23 条
D.成熟的红细胞有0条
10.构成细胞间质的结构是( AD )
A.基质 B.细胞质 C.肌原纤维 D.纤维
11.细胞骨架分为(ABC )
A.微丝 B.微管 C.中间丝 D.粗丝
12.核孔( ABCD )
A.由核膜内外层融合而成
B.与周围的颗粒和丝状结构统称为核孔复合体
C.其数目与细胞生理状态有关
D.具有控制物质交换的作用
(三)判断题
1.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 )
2.人体组织都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 ( √ )
3.细胞膜在电镜下观察是一层质膜.( )
4.细胞膜及细胞内的膜结构,统称生物膜.( √ )
5.细胞膜为嵌有蛋白质的脂类双分子层结构.( √ )
6.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 )
7.溶酶体内含有几十种水解酶.( √ )
8.高尔基复合体参与细胞分裂.( × )
9.人体所有细胞都是具有一个细胞核.( ×)
10.所有的个活细胞都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
11.染色体的形态在活细胞中始终不变.( × )
12.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 )
13.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的不同状态.( × )
14.胶原纤维是肌纤维内的一种细胞器.( × )
15.细胞膜为嵌有蛋白的脂质双分子层,这种结构又称为"液态镶嵌模型".( √ )
16.细胞内一种很重要的细胞器称为线粒体,它可以合成ATP.( √ )
17.核糖体是核仁产生的.( √ )
18.中间亮两边暗这3层结构组成单位膜,它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内的膜结构.( √ )
19.线粒体是双层生物膜结构,其内膜内突形成嵴,其上有ATP酶复合结构.( √ )
20.细胞间质也称细胞外基质,是由细胞产生并存在于细胞周围的物质,它与细胞共同构成组织,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
21.细胞间质中的基质主要由氨基聚糖(又称黏多糖)和蛋白聚糖(又称黏蛋白)组成.( √ )
22.被称为"呼吸器"和动力工厂"的细胞器是粗面内质网.(× )
(四)填空题
1.细胞膜主要由( 蛋白质 )和( 脂类 )构成,此外还有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
2.细胞质由( 基质 ).( 细胞器 )和( 内含物 )3部分组成.
3.线粒体的内膜折叠形成(线粒体嵴 ),线粒体是细胞( 氧化和供能 )的场所.细胞器有线粒体.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体.微丝.微管等.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
4.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5.细胞质内特别重要的一种细胞器称为( 线粒体 ),它可合成(腺苷三磷酸(ATP) ),以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
6.溶酶体的主要机能是( 消化分解物质 ),中心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分裂 ),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是( 参与细胞分裂 ).
7.耐力训练可使线粒体数量( 增多 ),过度训练可是线粒体( 减少 ).
8.核糖体的两种存在形式为(游离核糖体 ).( 结合核糖体 ).
9.染色体是(遗传信息 )的载体,其内( 基因 )为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0.人的(体细胞 )内有23对染色体,而( 性细胞 )内则仅有1条染色体.
11.高尔基复合体主要功能( 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 ).
12.细胞间质是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它对细胞具有( 连接 ).( 调节 )等功能.
13.组织由( 细胞 )和( 细胞间质 )组成.
14.细胞是人体的( 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 )的基本单位.
15.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由(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细胞核 )3部分构成.
16.细胞间质由( 基质 )和( 纤维)两种成分构成.
17.内质网根据其功能不同,又分为( 粗面内质网 )和( 滑面内质网 ).
18.( 线粒体 )内含120多种酶,是细胞内氧化.产能的场所;(核糖体 )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溶酶体 )可以说是细胞的"消化器".
19.细胞核的结构包括( 核被膜 ).( 核纤维 ).( 核基质).( 染色质(染色体) ).( 核仁 )等,( 染色质(染色体) )是由遗传信息携带者DNA和蛋白质组成.
20.细胞间质是存在于( 细胞 )周围的物质,它包括( 纤维 )和( 基质 ).
21.细胞器有( 线粒体 ).( 内质网 ).( 核糖体 ).( 高尔基复合体 ).( 溶酶体).(中心体 ).( 微体 )、( 微丝与微管 )等.
(五)名词解释
1.细胞
2.组织
3.器官
4.系统
5.细胞质
6.细胞器
7.线粒体
8.肌质网
9.细胞间质
(六)简答题
1.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其结构如何?
2.什么是细胞器?主要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如何?
3.简述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电镜结构与功能.
4.简述细胞间质的组成.
(七)论述题
1.试述细胞质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2.试述线粒体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3.在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数目比在皮肤细胞线粒体内的要多,试对此进行解释.
4.试述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六.参考答案
(五)名词解释
1,细胞: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组织:一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称为组织.
3.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4.系统:若干个器官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一套结构,称为系统.
5.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透明胶状物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3部分组成.
6.细胞器:是悬浮在细胞质(或基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细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7.线粒体:细胞质内,呈线状或粒状,可以合成腺苷三磷酸的细胞器,称为线粒体.
8.肌质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与肌纤维的收缩有关.
9.细胞间质:是存在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一些不具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包括无一定形态的基质和细丝状的纤维.
(六)简答题
1.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其结构如何?
答: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3部分.
(1)细胞膜是包括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其主要功能是保持细胞的完整性;控制离子和分子的出入,实现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控制和调节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2)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3部分.
(3)细胞核由核被膜,核基质,核纤层,染色质和核仁构成.人体内除成熟的红细胞外均有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代谢.分化和繁殖等.
2.什么是细胞器?主要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如何?
答:细胞器是悬浮在基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细结构,包括:
(1)线粒体 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场所.
(2)核糖体 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结构.
(3)内质网 分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粗面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滑面内质网与细胞代谢有关,并能将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复合体.而且有些细胞滑面内质网可合成脂质和固醇;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有摄取和释放钙离子的功能;肝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和分泌胆汁,糖代谢.脂类代谢和解毒作用有关.
(4)高尔基复合体 有将内质网的合成物加工.浓缩作用,并参与细胞分泌活动.
(5)溶酶体 内含各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及核酸,还能分解细胞本身损伤和衰老的结构.
(6)中心体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并产生纤毛和鞭毛.
3.简述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电镜结构与功能.
答:(1)线粒体的电镜结构 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围成的双囊结构.内含120多种酶,是细胞氧化,产物的场所.
(2)内质网光镜结构 呈管状.扁状,扩大成囊.分成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滑面内质网在骨骼肌和心肌中特化为肌质网,与肌肉的收缩有关;在肝中具有解毒作用,并与糖原的代谢及胆汁的生成有关.
4.简述细胞间质的组成.
答:细胞间质亦称细胞外基质,是由细胞产生并存在于细胞周围的物质.它包括:<1>纤维,包括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2>基质
(七)论述题
1.试述细胞质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答:细胞质的结构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
(1)基质是细胞质的液态部分,是细胞质的基本成分,其中悬浮细胞器和内含物.
(2)细胞器具有一定形态特点与特定功能,包括:<1>线粒体.它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场所.
<2>核糖体.它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结构.<3>内质网.分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粗面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滑面内质网与细胞代谢有关,并能将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复合体.而且有些细胞滑面内质网可合成脂质和固醇;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有摄取和释放钙离子的功能;肝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与分泌胆汁.糖代谢.脂类代谢和解毒作用有关.
<4>高尔基复合体.有将内质网的合成物加工.浓缩作用,并参与细胞分泌活动.<5>溶酶体.内含各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及核酸,还能分解细胞本身损伤和衰老的结构.
<6>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并产生纤毛和鞭毛.<7>微体.与细胞内的物质氧化有关.
<8>微丝与微管.在细胞内起支架作用,与维持细胞的形状,细胞的吞噬.吞饮.外排作用以及细胞的运动有关.微管还组成与有丝分裂有关的中心体与纺锤体.
(3)内含物是细胞质内除细胞器以外的其他有形成分,包括代谢产物(色素等)、储存的营养物质(糖原、脂滴)和分泌颗粒。
2.试述说=线粒体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答:在光镜下线粒体为粗线状、颗粒状。在电镜下观察,线粒体为双层单位膜构成的椭圆形小体,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在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上还附有许多排列规则的颗粒,这些颗粒的球形头部就是ATP合霉,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带有高能的ATP形成后,出线粒体进入细胞质,供给细胞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需要的能量,所以称线粒体是细胞的“功能站”,又因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需要氧,并产生二氧化碳,又称其为细胞的“呼吸器”。
3.在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数目比皮肤细胞线粒体内的要多,试对此进行解释.
答:因为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细胞的"功能站"、“动力工厂”,能合成ATP,供应细胞能量。皮肤细胞一般代谢不活跃,相对需能少,所以皮肤细胞中的线粒体也就少;而心脏一刻不停地跳动,心肌细胞能量需求大,所以需要大量的线粒体功能。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心肌细胞中线粒体鱼皮肤细胞线粒体数量的差异,决定了心脏和皮肤功能的差异。
4.试述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答:细胞核的结构由核被膜、合纤层、核基质、染色(或染色体)和核仁组成。其中染色质由脱氧核糖核酸(DNA)与蛋白质组成。在脱氧核糖份子中蕴藏着生物界无数的遗传信息,从而决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因此说细胞核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基本组织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组织( B )
A.是由各种形态不同的细胞组成的
B.有上皮.结缔.肌.神经组织4类基本组织
C.主要分布于体表和中空型内脏器官的管壁内
D.内有丰富的血管,所以再生能力很强
2.上皮组织( B )
A.又称为被覆上皮
B.特点是细胞多.排列密.间质少.无血管
C.全部位于肌组织表面
D.具有连接,支持和营养功能
3.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的区别之一(B )
A.上皮组织有血管,而结缔组织没有
B.结缔组织的细胞很少,上皮组织细胞较多
C.上皮组织的间质发达,结缔组织则相反
D.结缔组织分布于体表,上皮组织分布于体内
4.血管,淋巴管内表面属于( B)
A.间皮 B.内皮 C.单层柱状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5.单层柱状上皮(A )
A.覆盖在胃.肠等腔面,具有分泌及吸收功能
B.覆盖在喉和气管内表面,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C.有分泌浆液的功能
D.以上都不对
6.分布于皮肤.口腔,食管等处的表面是(D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变移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7.结缔组织( C )
A.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感受刺激等功能
B.分布很广,在体内和体表都有
C.特点是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
D.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两类
8.尼氏体( C )
A.存在于肌细胞中 B.存在于骨细胞中
C.存在于神经细胞中 D.与蛋白质的分解有关
9.构成肌腱,韧带等的主要组织是( C )
A.肌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致密结缔组织 D.网状组织
10.软骨组织( C )
A.覆盖于关节面得软骨为弹性软骨
B.膝关节内的半月板属于透明软骨
C.可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3类
D.以上都不对
11.肌组织( B )
A.由肌原纤维组成
B.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类
C.心肌主要分布于心脏,平滑肌只分布于内脏
D.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12.不随意肌是( C )
A.平滑肌和骨骼肌 B.骨骼肌和心肌
C.心肌和平滑肌 D.以上都不对
13.下列肌组织可称为横纹肌的是( B )
A.平滑肌和骨骼肌 B.骨骼肌和心肌
C.心机和平滑肌 D.以上都不对
14.构成粗肌丝的成分是( D )
A.肌红蛋白 B.肌原蛋白 C.肌动蛋白 D.肌球蛋白
15.平滑肌组织( C )
A.由圆柱状肌细胞构成 B.在显微镜下可见有横纹
C.是构成胃肠壁的主要组织 D.肌细胞都是多核的
(二)多项选择题1. 2. 3. 4. 5.
1.关于组织的正确描述是( BCD )
A.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器和细胞间质组成
B.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
C.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形同的细胞与细胞间质组成
D.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属于被覆盖上皮的有( ABC )
A.复层扁平上皮 B.内皮,间质和单层扁平上皮
C.单层立方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 D.腺上皮
3.关于腺体的正确描述是( ABCD )
A.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类
B.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出
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D.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为激素
4.关于结缔组织( ABCD )
A.是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分布最广的一类
B.细胞种类多,但数量少,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
C.支持性结缔组织包括骨组织和软骨组织
D.筋膜属于纤维性结缔组织
5.纤维软骨分布于( AC )
A.椎间盘的纤维环 B.关节面软骨
C.桡腕关节内的关节盘 D.耳郭
6.骨的细胞间质包括( ABC )
A.骨胶原纤维 B.黏蛋白 C.钙盐 D.成骨细胞
7.肌组织根据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布于功能特点不同分为( BCD )
A.肌肉 B.心肌 C.平滑肌 D.骨骼肌
8.具有横纹结构的有( ACD )
A.骨骼肌 B.平滑肌 C.心肌 D.肌节
9.具有接受刺激功能的神经元是( ABCD )
A.感觉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
C.假单极神经元 D.双极神经元
10.神经元的突起形成的结构有(ABC )
A.树突 B.轴突 C.神经纤维 D.胞体
11.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类型有( ABCD )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12.关于红肌纤维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氧化能力强 B.收缩力量小 C.持续时间长 D.不易疲劳
13.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 ABD )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 D.联络神经元
14.关于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 AB )
A.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
B.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C.分为树突和轴突
D.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
(三)判断题
1.上皮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多,间质少,没有血管和淋巴管.( √ )
2.衬贴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内面得上皮称为内皮.( √ )
3.小肠的内表面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
4.构成呼吸道的上皮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
5.变移上皮分布于消化管.( × )
6.人体的表皮为单层扁平上皮.( × )
7.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 √ )
8.肌腱和韧带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 )
9.关节面软骨为弹性软骨,因此具有缓冲功能.( √ )
10.骨单位又称哈佛斯系统,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 √ )
11.肌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3类。(√ )
12.相邻两M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结。( × )
13.肌肉收缩是肌结变短,表现为明带和暗带的缩短。(× )
14.上皮组织课分为单层和复层两大类。( × )
15.位于心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成间皮。( × )
16.分布于胃肠道内的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 × )
17.闺盘存在于相邻两骨骼肌细胞之间,可以传导兴奋。( × )
18.肌组织可分为红肌和白肌。( × )
19.骨组织内的骨细胞有骨原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成熟的股细胞4种。(√ )
20.骨骼肌和平滑肌是随意肌;骨骼肌和心肌是横纹肌。(× )
21.肌细胞又细又长,故又名肌原纤维。( × )
22.心肌和骨骼肌都受神经支配,因此都是随意肌。( )
23.心肌和平滑肌都受神经支配,但不受意志控制。( √ )
24.肌节是指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 )
25.白肌纤维收缩反应迅速,也称快肌纤维。( √ )
26.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 )
27.尼氏体是神经元细胞内的一种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所组成的结构。( √ )
28.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包括有轴突、树突和胞体。(√ )
29.神经元分为单极神经元和双极神经元。( × )
30.神经纤维就是神经元的突起。( × )
31.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 )
32.神经纤维是指轴突及套在外面的膜鞘。( )
33.尼氏体是神经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 )
34.结缔组织细胞间质中的3种纤维是指:胶原纤维 、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 √ )
35.脊神经节内的神经元为假单及神经元。(√ )
36.结缔组织的特点是 :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 )
37.上皮组织的特点是:细胞少,排列疏松间质发达。( × )
38.平滑肌组织一般构成内脏、血管及淋巴管的壁。( √ )
39.神经纤维就是神经元纤维。( × )
40.神经元按形态分为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 √ )
41.分布于气管和支气管内的上皮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
42.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它来自淋巴系统的淋巴结。( √ )
43.长骨的骨干是由骨密质构成的,而骨骺是由骨松质构成的。(× )
(四)填空题
1.根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将人体组织归纳为( )、( )、( )和( )4类。
2.血液属于( )组织。
3.上皮组织可分为( )、( )和( )3类。
4.被覆上皮包括( )、( )、( )、( )和( )等6种。
5.位于心血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 ),而位于胸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则称为( )。
6.结缔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 )、( )、 ( )。
7.肌组织具有( )功能,这是由于肌原纤维内有( )和( )。
8.横纹肌是指( )肌和( )肌,不随意肌是指( )肌和( )肌。
9.人体内的神经元,根据其胞突的数目可分为( )、( )和( )3类。
10.复层上皮可分为( )和( )2种。
11.腺体分为( )和( )2类。
12.长骨骨干的骨板排列形式可分为( )、( )、( )和( )。
13.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骨所承受的( )和( )方向一致。
14.肌组织可分为( )、( )和( )3类。
15.一个肌节包括一个完整的( )和两个半段( )。
16.骨骼肌纤维一般可分为( )和( )2种。
17.结缔组织按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 )、( )、( )、( )、( )、( )、
( )7种。
18.软骨组织根据细胞间质中的不同纤维成分,可分为( )、( )、( )3种。
19.根据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肌组织分为( )、( )、( )3种,其中( )、( )具有横纹,故称横纹肌。横纹肌中( )为随意肌。
20.三联体由( )与( )共同组成,它与( )传导有关。
21.神经组织主要有( )和( )组成,前者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 )的功能;后者又称神经胶质,对神经元主要起( )功能。
22.神经细胞按功能可分为( )、( )、( )。
23.(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接触点。
24.人体最大的籽骨称为( ),它位于( )肌的腱内。
25.神经元的结构可分为( )和( )2种。
26.神经纤维可分为( )和( )2种。
27.神经末梢可分为( )和( )2种。
(五)配对题
1. 组织 分布
A.内皮 a.小肠上皮
B.间皮 b.甲状腺滤泡1.A-b B-c C-d D-a
C.单层立方上皮 c.胸膜、腹膜
D.单层柱状上皮 d.心血管内表面
2. 细胞和组织 性质和特点
A.肌组织 a.细胞间连接处有闰盘
B.骨骼肌 b.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
C.心肌 c.主要由肌细胞构成2.A-c B-d C-a D-b
D.平滑肌 d.受意识支配
3. 结构 功能和关系
A.肌纤维 a.肌肉收缩的结构单位
B.肌原纤维 b.分粗微丝和细微丝
C.肌微丝 c.由肌微丝构成
D.肌节 d.内有肌原纤维3.A-d B-c C-b D-a
(七)名词解释
1.骨单位
2.肌节
3.终池与三联体
4.神经元
5.神经纤维
6.神经末梢
7.运动终板
(八)简答题
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与其各自功能。
3.简述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简述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5.简述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
6.简述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简述神经元形态结构和分类。
(九)论述题
1.试述+组成人体的组织及其特点。
2.试述致密结缔组织的构造及特点。
3.试述骨组织的构造及其结构形式。
4.肌组织有几种?试比较这几种肌组织。
5.骨骼肌纤维的类型和收缩机制。
6.试比较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区别。
(十)案例分析
1.分析某运动员训练后,经检验神经细胞中的尼氏体明显变小,数量也显著减少的原因。
2.分析不同运动训练引起肌纤维选择性肥大的原因。
六.参考答案
(四)填空题
1.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2.结缔
3.被覆上皮 腺上皮 感觉上皮
4.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
5.内皮 间皮
6.细胞很少 排列疏松 间质发达 血管丰富
7.收缩 粗肌丝 细肌丝
8.骨骼 心 心 平滑
9.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及神经元
10.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
11.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12.内环骨板 外环骨板 骨单位 间骨板
13.压力 张力
14.骨骼肌 平滑肌 心肌
15.A带(暗带) Ⅰ带(明带)
16.红肌纤维 白肌纤维
17.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网状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和淋巴
18.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19.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 心肌 骨骼肌 骨骼肌
20.二终池 横小管 兴奋
21.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 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
22.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23.突触
24.髌骨 骨四头
25.胞体 胞突
26.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27.感觉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
(七)名词解释
1.骨单位:骨单位骨板与中央管的统称。
2.肌节: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它包括1/2明带+1个暗带+1/2明带.
3.终池与三联体:肌质网沿肌纤维长轴纵行排列并包括绕每条肌原纤维,横小官两侧的肌质网扩大呈囊状,称为囊池.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三联体.
4.神经元:及神经细胞.因神经细胞即使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又是它的功能单位,故神经细胞称为神经元.
5.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其包绕在它们外面的鞘状结构组成。鞘状结构分为最外面的神经膜和位于深面得髓鞘两层。
6.神经末梢:是指神经纤维的终末分支。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部的组织和器官,在神经末梢与组织器官的相连接处,形成多种多样的特殊结构,陈伟末梢装置。
7.运动终板:是指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而言。是分布到骨骼肌纤维上并与之紧密相贴的运动神经末梢,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8.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冲动或信息的功能接触点,即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触,其接触点称为突触。一般由突触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八)简答题
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答:特点:
(一)细胞排列紧密,间质少
(二)大都分布在身体表面和有腔器官的内表面。
(三)没有血管和淋巴管
(四)细胞具有极性。
(五)神经末梢丰富。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等功能。
2.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与其各自功能。
答:㈠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其细胞很薄,游离面光滑,有利于物质交换和液体流动。间皮可分泌少量的滑液,使其表面润滑,可减少胸、腹腔和器官之间的摩擦。
㈡单层立方上皮 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㈢单层柱状上皮 具有吸收或分泌等功能
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具有保护和清洁呼吸道等作用。
㈤复层扁平上皮 具有抗摩擦、抗损伤以及防止器械和化学物质刺激的作用。
㈥变移上皮 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层数随器官的收缩而改变。
3.简述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答:特点:
㈠细胞少,间质多。
㈡细胞无极性,分散于间质中。
㈢分布广泛。
功能:具有支持、连接、营养、防御、保护、运输、修复创伤等功能。
4.简述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答:特点:肌细胞呈长纤维形,故称肌纤维。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功能:主要是收缩与舒张,完全躯体、内脏、循环等各种运动。
5.简述骨骼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答:㈠由肌膜、肌质和肌核构成。
㈡肌膜 即肌细胞膜,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单位膜,与其他的细胞膜结构相似,外层为基膜。
㈢肌质 即肌细胞质(又称肌浆),内含肌原纤维、肌质网、肌红蛋白、线粒体和糖原等重要物质。
㈣肌核 骨骼肌纤维属于多核细胞,有的可多达100个以上,位于靠近肌膜部位。
6.简述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答:特点:神经细胞也成为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轴突和树突。其中轴突主要构成神经纤维,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控制和调节整个机体的活动。
功能:控制和调节整个机体的活动。
7.简述神经元的形态和分类。
答:㈠神经细胞是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称神经元。
㈡形态多种多样,由胞体和胞突构成。
㈢胞体大小不等,形状多样,但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㈣胞突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㈤分类 A按突起数目多少可分为假单极、双极和多极神经元3类;B按功能可分为感觉、运动和联络(中间)神经元3类。
(九)论述题
1.试述组成人体的组织及其特点。
答: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㈠上皮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数量多,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没有血管,有极性。
㈡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数量少,细胞种类和间质数量多,形式多样,血管丰富。
㈢肌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大多细而长。
㈣神经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两种细胞都有突起,神经细胞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之分,神经细胞为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细胞内出具有一般细胞结构外,还有神经细胞所特有的尼氏小体和神经元纤维。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到神经冲动的功能。
2.试述致密结缔组织的构造及特点。
答:致密结缔组织的构造特点是纤维成分特别多,排列紧密,细胞和基质成分少。按纤维性质和排列方式,可分为规则和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两种。
㈠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主要构成肌腱和韧带。其结构特点为成束的胶原纤维束之间含少量基质和成纤维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的真皮和某些器官的被摸等处,具有很强的抗拉力。
3.试述骨组织的构造及其结构形式。
答:骨组织由骨细胞、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包括有机与无机两种成分。前者主要有骨胶原纤维和少量的黏蛋白,后者主要为骨盐,骨盐与黏蛋白组成基质。胶原纤维被黏蛋白黏合,并有大量骨盐沉积,共同构成骨架。由骨办成曾排列而成骨组织,在骨板之间或骨板内有小窝,称骨陷窝。陷窝向周围发出许多骨小管与附近骨陷窝发出的骨小管通连。骨细胞的胞体位于骨陷窝内,突起伸入骨小管。
骨组织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骨松质由相互重叠的骨板形成的骨小梁交叉成网,网眼内充满红骨髓。骨密质由骨半紧密排列而成,平行排列与骨表面的称外环骨板;围绕在骨髓腔周围称内环骨板;围绕中央管作同心圆排列的称骨单位骨板;填充在骨单位之间的称间骨板。
4.肌组织有几种?试比较这几种组织。
答: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3类。
㈠构成骨骼肌的基本成分是骨骼肌细胞。细胞呈圆柱形,多核,不分枝,有横纹,分布并附着于全身骨骼上,其收缩力量大,耐力差,是随意肌。
㈡构成平滑肌的基本成分是平滑肌细胞。细胞呈梭形,只有一个核,不分枝,五横纹,其收缩力量小,耐力好,是不随意肌。
㈢够成心脏肌层的基本成分是心肌细胞,细胞呈短圆柱形,有分支,细胞核为卵圆形,一般只有一个核位于细胞中央。心肌也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其收缩力量小,耐力好,也属于不随意肌。
5.骨骼肌纤维的类型和收缩机制。
答㈠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
㈡肌丝滑动学说认为肌肉收缩或张弛时,主要是肌节中细肌微丝滑动的结果。肌纤维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微丝向暗带中移动,结果使相邻的Z线靠近,I带变短,暗带中的H带也变短,甚至消失,但A带的长度不变。由于每个肌节都缩短,从而使整个肌原纤维的长度缩短。肌纤维舒张时,则与上述过程完全相反,即细肌微丝向A带之外滑动,结果I带和H带都变长,A带的长度仍然不变。由于每个肌节都变长,所以整个肌原纤维的长度也就相应变长。
6.是比较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区别。
答: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是构成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神经细胞突起有树突、轴突之分,细胞内有尼氏小体和神经元纤维。神经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与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起无树突与轴突之分,细胞内无尼氏小体和神经元纤维,其功能是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与保护作用。
(十)案例分析
同学自答。
第三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上肢骨的组成,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描述?( A )
A. 上肢骨是指锁骨和胸骨
B. 上肢骨每侧有32块
C.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D.一侧上肢骨除手骨外,其他每种骨只有一块
2.对肩胛骨的描述哪项是错的( C )
A.属扁骨 B.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
C.肩胛冈外侧端彭大称喙突 D.前面凹陷称肩胛下窝
3.对锁骨的描述,哪项是错的( )
A.属短骨
B.分胸骨端和肩峰端
C.胸骨端与胸骨的锁骨切迹相关节
D.肩峰端与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相关节
4.对肱骨的描述,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属长骨
B.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相关节
C.肱骨体的中部内侧有一个三角肌粗隆
D.大小结节嵴之间有一纵行的结节间沟
5.对尺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上端有一半月形凹陷称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
B.冠突的内侧有一凹陷关节面,称桡切迹,与桡骨相关节
C.尺骨头内侧有一半环形关节面,称环状关节面,与桡骨下端的尺切迹相关节
D.尺骨头的外侧有一向下的骨突称尺骨茎突
6.尺骨( )
A.位于前臂外侧
B.滑车切迹后上方的突起称为尺切迹
C.冠突下方的粗糙隆起称为尺骨粗隆
7.尺骨上端鹰嘴与冠突之间的切迹是( )
A.桡切迹
B.滑车切迹
C.尺切迹
D.半月切迹
8.对桡骨的描述,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
A.绕骨头周缘有一环状关节面,称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相关节
B.绕骨头上方的凹陷称桡骨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
C.桡骨位于前臂的内侧
9.对腕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属不规则骨
B.近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C.远侧列为手舟骨,月状骨,三角骨,豌豆骨
D.豌豆骨不参与桡腕关节的组成
10.下列骨性标志中,哪一种在体表摸不到( )
A.肩胛冈 B.关节盂 C.内上踝 D.
11.关于下肢骨的组成,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描述( )
A.一侧下肢骨有31块
B.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
C.下肢带骨即为髂骨
D.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腓骨,髌骨,足骨
12.对髋骨的错误描述的是( )
A.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3块骨组成
B.上述3块骨融合处的内侧为髋臼
C.髂骨在上方,耻骨在下方,坐骨在后下方
D.髋臼下方有一闭孔
13.对股骨的描述,除哪一项外都是错误的( )
A.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
B.股骨头位于股骨上端的外侧
C.股骨体的前有一纵嵴,称股骨粗线
D.股骨下端两侧髁的前面有一髁间窝
14.关于股骨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是人体中最长的一块骨
B.上端向外的球形结构称为股骨头
C.在股骨颈和股骨体相连处的骨内下方的骨突称为小转子
D.股骨下端有四个髁
15.对胫骨的描述,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胫骨上端由内外侧髁
B.内侧髁的后下方有一腓关节面
C.胫骨下端内髁的外面有一内髁关节面
D.胫骨下端下面有一关节面
16.胫骨( )
A.是位于小腿外侧的长骨
B.粗大的上端两侧有内上髁和外上髁
C.上端前有易摸到的凸起称为胫骨粗隆
D.下端外侧有向下的突起的扁突称为外踝
17.对腓骨的错误描述是( )
A.小腿负重的主要长骨
B.腓骨上端称为腓骨头
C.腓骨下端称为外踝
D.外踝内侧有一外踝关节面
18.对足骨的描述,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足骨是由跗骨、祏骨、趾骨组成
B.跟骨是跗骨最大的骨
C.距骨体是构成踝关节的关节头
D.祏骨共有8块
19.髋骨的骨性标志,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描述( )
A.外侧面得深窝称为髋臼
B.碦骨上缘较厚,称为碦骨翼
C.髁嵴前端的尖突称为髁前上棘
D.与骶骨相连接的关节称为耳状面
20.下肢骨可在体表触及的骨性标志是( )
A.髁嵴 B.小转子 C.内踝关节面 D.髌骨后面
21.儿童少年时期超负荷的运动量使骨( )
A.加快生长 B.密质增厚
C.过早骨化 D.小梁重新配布
22.对椎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成年人椎骨共有33块
B.每个椎骨都有1个椎体、1个椎弓、1个锥孔和7个突起
C.椎体与椎弓相连处较细的部分称椎弓根
D.由椎弓向后发出的一个突起称横突
23.对颈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椎体 小 B.横突有孔
C.棘突大部分分叉 D.都有椎体
24.对胸椎的描述,除哪一项外都是错的( )
A.椎体大 B.只有椎体外侧有肋凹
C.棘突细长呈水平位 D.与肋头和肋结节面相关节
25.对腰椎的描述,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椎体最大 B.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C.横突有孔 D.上下关节突构成关节
26.对各部椎骨特征的描述,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胸椎的棘突长,向后水平伸出
B.颈椎的椎体最小,横突有孔
C.胸椎的最大特征是椎体两侧及横突末端有肋凹
D.腰椎的椎体肥大,棘突呈长方形骨板状
27.颈椎不同于胸椎、腰椎,因颈椎上有( )
A.椎体 B.棘突 C.锥孔 D.横突孔
28.对骶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呈倒置三角形 B.由4块骶骨融合而成
C.两侧有耳妆面 D.骶前孔与骶后孔相遇
29.对胸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是一块长形的扁骨
B.由胸骨柄、胸骨体和熊骨头3部分组成
C.锁切迹与锁骨的胸骨端相关节
D.柄和体的两侧缘有7个肋切迹
30.对肋骨的描述,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共有12对
B.与肋软骨组成肋
C.分前后两端和中间的体
D.肋头关节面和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
31.中轴骨除哪一项外,下列骨性标志都可触摸到( )
A.椎体 B.棘突 C.胸骨 D.肋骨
32.儿童、少年骨的特点是( B )
A.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骨折
B.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变形
C.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易骨折变形
D.有机物多,无机物少,不易骨折变形
33.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使骨发生良好的变化,除哪一项外下列答案都是正确的( )
A.骨干增粗 B.骨密质增厚
C.有机物增多,无机物减少 D.骨小梁变粗,排列清晰
34.下列哪一骨未参与膝关节的组成( )
A.股骨 B.胫骨 C.腓骨 D.髌骨
35.下列哪一骨未参与腕关节的组成( )
A.手舟骨 B.月壮骨 C.三角骨 D.豌豆骨
36.骨膜( )
A.新鲜骨的外层称为股外膜,内层称为骨内膜
B.关节面上的骨膜是透明的
C.长骨的长长就是由于骨膜内有成骨细胞的缘故
D.以上都不对
37.骺软骨( )
A.为关节面软骨 B.终生不骨化
C.可使骨长长 D.以上都对
38.儿童、少年的长骨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
A.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的结果
B.骨骺不断增生的结果
C.骺软骨不断增长、骨化的结果
D.骨细胞不断分裂、增大的结果
39.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锁骨描述?( )
A.横架于胸骨上方
B.外侧端扁平称为肩峰端
C.内侧粗大称为胸骨柄
D.锁骨体内侧2/3 向前,外侧1/3向后
40.骨小梁( )
A.有沿压力和张力方向排列的
B.骨小梁的排列是一成不变的
C.骨小梁之间的网眼是黄骨髓分布区
D.是骨密质的组成成分
41.骨(A)
A.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
B.无机物使骨具有韧性,有机物使骨具有硬度
C.儿童骨中有机物比无机物少
D.老年人骨中的有机物比无机物多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ABC 4.ABCD 5.ADF 6.ACD 7.ABCDEFG
1.上肢骨包括( ABDE )
A.肩胛骨 B.锁骨 C.股骨 D.尺骨
E.桡骨 F.跗骨 G.趾骨
2.下肢骨包括( ACDF )
A.髋骨 B.肱骨 C.胫骨 D.腓骨
E.腕骨 F.跗骨
3.儿童、少年的髋骨由哪几块骨愈合而成( )
A.髁骨 B.耻骨 C.坐骨 D.骶骨
E.股骨
4.中轴骨包括( ABCD )
A.颅骨 B.椎骨 C.肋骨 D.胸骨
E.锁骨
5.下列哪些骨属于面颅骨( )
A.舌骨 B.筛骨 C.蝶骨 D.犁骨
E.枕骨 F.泪骨
6.下列哪些骨属于躯干骨( )
A.椎骨 B.头颅骨 C.肋骨 D.胸骨
7.肱骨下端的骨性标志有( )
A.内上髁 B.外上髁 C.肱骨滑车 D.肱骨小头
E.桡切迹 F.冠突窝 G.鹰嘴窝
8.尺骨上端的骨性标志有( )
A.滑车切迹 B.冠突 C.鹰嘴 D.环状关节面
E.桡切迹 F.茎突
9.髋骨上骨性标志有( )
A.耳状面 B.弓状面 C.尺骨联合 D.坐骨棘
E.坐骨结节 F.碦骨 G.髁前上棘 H.髁后下棘
10.胫骨上的骨性标志是( )
A.内上髁 B.外上髁 C.髁间隆起 D.胫骨粗隆
E.内侧髁 F.外踝
11.下列骨性标志课在体表摸到的是( )
A.髁前上骨 B.胫骨粗隆 C.股骨内侧髁 D.肩胛骨下角
12.按骨的形态可以分为( ABCD )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13.下列哪些结构可以组成活体的骨( )
A.骨膜 B.骨质 C.骨髓 D.血管 E.神经
14.影响骨生长的因素有( )
A.种族和遗传 B.营养 C.激素 D.机械因素
15.关节面软骨具有的作用是( )
A.减少摩擦 B.减轻冲击 C.吸收震荡 D.保护关节面
(三)判断题1. 2. 3.√ 4.× 5.×
1.自由上肢骨是指肱骨、持股和桡骨,上肢带骨是指锁骨和肩胛骨。( × )
2.上肢带骨即肩胛骨,下肢带骨即髋骨.( × )
3。肩胛骨下角约平齐第七肋,这是测量胸围的骨性标志。( )
4.肩胛骨样子不规则为不规则骨;指骨很短为短骨。( )
5.肩胛冈可作为肩宽的骨性标志。( )
6.肱骨下端后面与尺骨相连接的窝称为冠突窝。( )
7.手骨中的腕骨、指骨均属短骨。( )
8。股骨是人体最长的短骨。( )
9.小腿内侧粗大的长骨称为腓骨。( )
10.腓骨下端的突起称为内踝。( )
11.足骨包括:跗骨拓骨和趾骨。( )
12.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快骨组成。( )
13。胸骨柄、胸骨体相交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
14.每一块椎骨都有1个椎体、1个椎弓、1个锥孔、和7个突起。( )
15。颈椎的特征是:横突上有孔,第2—6颈椎的棘突末端分叉。( )
16。胸椎的特征是:棘突细长斜向下;侧面有肋凹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 )
17.胸椎的椎弓上有上肋凹和下肋凹,横突上有横突孔。( )
18.椎管是所有椎间孔和骶管共同组成的长管。( )
19。少儿的骨,由于骨细胞的不断增大,所以不断增粗。( )
20。儿童、少年的髋骨分为碦骨、趾骨、坐骨3块骨。( )
21.儿童、少年骨的数目比正常人少。( )
22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
23.通常所说的骨膜是指骨外膜,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有成骨细胞,可参与骨质的形成。( )
24.骨质分为骨密质骨松质两种,前者内可形成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 )
25.骨内的红骨髓具有终身造血的功能。( )
26.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合理比例,使骨具有很好的弹性及较大的坚硬性。( )
27.骨髓位于骨质内,有造血功能。( )
28.人到成年后,骨的形态结构不再发生变化。( )
29.儿童、少年的长骨,由于骺软骨不断增生、不断骨化,所以不断的加长。( )
30.所谓骨龄就是指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以及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 )
31.尺骨是位于前臂外侧的长骨。( )
32.一块股骨可参与两个关节的组成。( )
(四)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 )、( )和( )3部分。
2.人体的运动是一( )为杠杆,( )为枢纽,( )为动力而实现的。
3.每块新鲜骨都由( ),( )和( )构成。
4.骨关节面除外,含有丰富血管、神经的骨膜称为( ),它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有( )细胞,课参与骨质的形成。
5.长骨干骨密质由( )骨板、( )骨板、( )系统和( )板组成。
6.骨松质由纵横交错呈针状、片状的( )组成,其排列方向与骨承受的( )和
( )一致。
7.骨的化学成分包括( )和( ).
8.骨的长长是( )不断增生、不断骨化的结果。
9.在软骨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股称为( )。
10.骨的增粗主要是( )内层的( )不断( )的结果。
11.所谓骨龄就是指( )和( )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以及( )与( )愈合的年龄。
12.在结缔组织膜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骨称为( )。
13.儿童、少年的髋骨由( )、( )、( )借软骨连接而成。
14.上肢骨由( )骨和( )骨组成,前者双侧有( )块,后者双侧有( )
块,共( )块。
15.上肢骨包括( )和( ),自由上肢骨包括上臂的( )、前臂的( )
、( )和手骨的( )、( )和( )。
16.肩胛骨位于胸廓( )面( )方,在第( )肋骨之间,其下角是测量( )
的骨性标志;肩胛冈外侧膨大,称( ),它是测量( )的骨性标志。
17.肩胛骨的外侧角肥厚,有一椭圆形关节面,称( ),与( )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结节,称( )结节和( )结节,是( )长头和( )长头的附着点。
18.判断肩胛骨侧别的依据是( )、( )、( ).
19.肱骨上端内侧有一半球形的( ),与肩胛骨的( )相关节。
20.肱骨体呈圆柱状,在体的中部外侧有一粗糙隆起,称( ),是( )肌的附着点。
21.肱骨前端内侧有一滑车状的关节面,称( ),与尺骨的( )相关节;肱骨下端前外侧有一球状的关节面,称( ),与桡骨的( )相关节。
22.判断肱骨侧别的依据是( )、( )、( )。
23.前臂有两块骨,位于内侧的称( )骨,外侧的称( )骨,尺骨的冠突外侧有一凹陷,称( ),与肱骨的( )相关节;桡骨下面有一( )关节面,( )
与( )骨近侧列相关节。
24.桡骨头的上凹陷,称( )与肱骨的( )相关节;桡骨下面有一( )
关节面,与( )骨近侧列相关节。
25.手骨包括( )、( )、( )三部分。
26.其中腕骨排成两列,由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 )骨、( )骨、( )骨、( )骨,远侧列一次为( )骨、( )骨、( )骨
( )骨。
27.上肢骨中有“窝”字的骨性标志有( )、( )、( )( )和
( )。
28.下肢骨由( )骨和( )骨组成,前者双侧有( )块,后者双侧有( )块,共( )块。
29.下肢骨为( )骨;自由下肢骨包括大腿的( )骨,小腿的( )骨和
( )骨、( )骨、,足骨的( )骨、( )骨、( )骨。
30.腕骨在成年以前由( )骨、( )骨、和( )骨3块骨组成。腕骨外侧有一深窝,称( ),与股骨的( )组成腕关节。
31.髁骨翼内面光滑凹陷,称( ),它的后方有一关节面,称( ),与骶骨的
( )相关节。
32.股骨颈的外侧有一粗大隆起,称( ),它是测量( )的骨性标志。
33.股骨后面有一条粗嵴,称( ),是( )肌和( )肌的附着点。股骨粗线向上移行至一粗糙隆起,称( ),它是( )肌的附着点。
34.股骨上端有( )、( )、( )、( )( )和( )等骨性标志。
35.趾骨下端粗大内外侧各有一向后下方椭圆形的突起,称( )和( )它们和( )骨相应的关节面相关节。股骨下端的两踝钱面得滑车行关节面称为( ),它与髌骨面构成关节。
36.判断股骨侧的依据是( )、( )、( )。
37.人体最大的籽骨称为( ),它位于( )肌的键内,具有( )作用。
38.小腿有两块骨,位于内侧的,称( ),位于外侧的。称( )。胫骨下端内侧向下游移突起,称( ),其外面有( )关节面,下面有( ),排骨吧下端内侧有( ),这些关节面与距骨体相关节。
39.判断胫骨侧别的依据是( )、( )、( )。
40.距骨位于跟骨( )方距骨体上面和两侧有关节面,与小跟骨下端关节面连成( )关节。
41.跗骨中最大的骨是( )骨,其向后突处形成( )它是( )肌的附着处。
42.下肢骨中带有髁字的骨性标志有( )( )( )( )( )和( )。
43.躯干骨包括( )骨( )骨( ),骨共51块。
44.成年人椎骨由于骶椎和尾椎各自融合成1块骶骨和1块尾骨,加上( )7块( )12块( )5块,故椎骨共有( )块骨。
45。典型椎骨一般形态都有1个( )1个( )和7个( )。
46.颈椎主要的特征是( )( )和( )。
47.胸椎主要的特征是( )( )和( )。
48.腰椎重要的特征是( )( )和( )。
49.胸骨由( )( )和( )3部份组成。
50.第( )颈骨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在皮下易接触及,称( )它是计数椎骨叙述的骨性标志。
(五)配对题
1. 骨表面的骨性标志 作用
A.关节盂 a.参与形成髋关节
B.内踝 b.参与形成肩关节
C.髋臼窝 c.参与形成踝关节
D.内侧踝 d.参与形成膝关节
2.骨表面的骨性标志 所附着的肌肉
A.尺骨粗隆 a.肱二头肌
B.桡骨粗隆 b.股四头肌
C.胫骨粗隆 c.臀大肌
D.臀肌粗隆 d.肱肌
3.骨骼名称 所在位置
A.锁骨 a.躯干
B.肋骨 b.上肢
C.梨骨 c.下肢
D.腓骨 d.头颅
4.骨表面的骨性标志 所属骨骼
A.内侧髁 a.肱骨
B.喙突 b. 胸骨
C.结节间沟 c.胫骨
D.锁切迹 d.肩胛骨
5.骨的体表标志 所属骨骼
A.颗嵴 a.颅骨
B.枕外隆突 b. 跗骨
C.跟结骨 c.髋骨
D.大转子 d. 股骨
6.结构 性质和特点
A.关节内软骨 a.属于致密结缔组织
B.滑膜囊 b.属于纤维软骨
C.韧带 c.附于关节窝周缘
D.滑膜囊 d.滑膜向关节腔外突出而形成
7.韧带 关节
A.距腓前韧带 a.肘关节
B.桡侧副韧带 b.膝关节
C.碦骨韧带 c.肩关节
D.腓侧副韧带 d.髋关节
E.喙肱韧带 e.踝关节
(七)名词解释
1.骨龄
2.椎间孔
3.胸骨角
4.假肋
5.枕外隆起
6.椎弓板
(八)简答题
1.籽骨的作用是什么?
2.骨的功能是什么?
3.上下肢骨各有哪些骨组成?各任选一块大骨阐明可从体表摸到的骨性标志。
4.中轴骨有哪些骨组成?那些骨性标志可在体表摸到?
5.颈椎、胸椎、腰椎有何异同?
6.颅骨由哪些骨组成?哪些骨或骨性标志可在体表摸到?
(九)论述题
1.试述儿童、少年骨的特点,以及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体育锻炼对古有何良好的影响?
(十)案例分析
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两名同学同时出脚踢空中的来球,其中一同学的脚踢在了另一同学的小腿上,造成该同学小腿骨折,请问是何骨发生了骨折?为什么?
2.网球运动员肘关节外侧疼痛,相上下放射,前臂屈肌痉挛僵硬,手不能提重物,请分析是何原因?
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C 5.A 6.D 7.B 8.D 9.D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16.C 17.A 18.D 19.B 20.A 21.C 22.C 23.D 24.D 25.C 26.A 27.D 28.B 29.B 30.D
31.A 32.B 33.C 34.C 35.D 36.D 37.C 38.C 39.C 40.A 41.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CDF 3.ABC 4.ABCD 5.ADF 6.ACD 7.ABCDEFG 8.ABCE 9.ABCDEFGH 10.CDE
11.ABCD 12.ABCD 13.ABCDE 14.ABCD 1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8.√ 9.×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四)填空题
1.骨 骨连接 骨骼肌
2。骨 关节 骨骼肌肌内收缩
3.骨膜 骨质 骨髓
4.股外膜 成骨
5.外环 内环 骨单位 间
6.骨小梁 压力 张力
7.有机物 无机物
8.骺软骨
9.软骨化骨
10.股外膜 成骨细胞 分泌骨质
11.骺 小骨 骺 骨干
12.膜化骨
13.髁骨 坐骨 耻骨
14.上肢带 自由上肢 4 60 64
15.肩胛骨 锁骨 肱骨 尺骨 桡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16.上 后外 2——7 胸围 肩峰 肩宽
17.关节盂 肱骨头 盂上 盂下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18.肩胛骨呈倒三角形,底在上,尖在下 肩胛窝在前,肩胛冈在后 关节盂和肩峰位于外侧角
19.肱骨头 关节盂
20.三角肌粗隆 三角
21.肱骨滑车 滑车切迹 肱骨小头 桡骨头关节凹
22.肱骨头在上方 冠突窝在前,鹰嘴窝在后 肱骨头线向内,大小结节在外
23.尺 桡 桡切迹 环状关节面
24.桡骨头关节凹 肱骨小头 下 腕
25.腕骨 掌骨 指骨
26.手舟 月 三角 豌豆 大多角 小多角 头状 钩
27.冈上窝 冈下窝 肩胛下窝 冠突窝 桡窝 鹰嘴窝
28.下肢带 自由下肢 2 60 62
29.髋 股 胫 腓 跗 祏 趾
30.髁 坐 耻 髋臼 股骨头
31.髁窝 耳状面 耳状面
32.大转子 下肢长
33.股骨粗浅 股内侧 股外侧 臀肌粗隆 臀大肌
34.股骨头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转子间线 转子间嵴
35.内侧髁 外侧髁 胫 髌面
36.股骨头在上,髌面在下,髌面在前,内外侧髁在后,股骨头向内,大转子在外。
37.髌骨 骨四头 维持膝关节正常功能
38.胫骨 腓骨 内踝 内踝 下关节面 外踝关节面
39.胫骨上端大,下端小 上端前面有胫骨粗隆 内踝在内,腓切迹在外
40.上 踝
41.跟 根结节 小腿三头
42.股骨内上踝 股骨外上踝 股骨内侧踝 股骨外侧踝 胫骨内侧踝 胫骨外侧踝
43、锥 肋 胸
44.颈椎 胸椎 腰椎 26
45.椎体 锥孔 突起
46.椎体小,锥孔大,第2-6棘突末端分叉 横突上有孔 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位
47.椎体侧面有肋凹 棘突细长斜向下 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位
48.椎体大 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关节突关节面近似矢状位
49.胸骨柄 胸骨体 剑突
50. 7 隆椎
(五)配对题
1.A——b B——c C——a D——d 2.A——d B——a C——b D——c
3.A——b B——a C——d D——c 4.A——c B——d C——a D——b
5.A——c B——a C——b D——d 6.A——b B——e C——a D——c E——d
7.A——e B——a C——d D——b E——c
(七)名词解释
1.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也是一种生物年龄。骨龄是反应个体发育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
2.椎间孔:上位肋骨椎弓根上的下切迹与下位肋骨椎弓根上的上切迹围成的孔,称为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穿行。
3.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处向前凸,称为胸骨角。
4.假肋:第8-10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为假肋。
5.枕外隆突:枕骨大孔后上方的隆凸为枕外隆突,是斜方肌的附着处。
6.椎弓板:椎弓根向后方放射的板状结构,称为椎弓板。
(八)简答题
1.籽骨的作用是什么?
答:(1)减少摩擦,保护肌腱。
(2)改变肌肉牵引方向。
(3)增大力臂,提高肌肉做功和肢体运动速度。
2.骨的功能是什么?
答:1.支架作用 2.保护作用 3.杠杆作用 4.造血作用 5.钙磷仓库
3.上下肢骨各有哪些骨组成?各任选一块大骨阐明可从体表摸到骨性标志。
答: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肩胛骨可在体表摸到的股性质有:肩峰、肩胛冈、内侧喙和下角。髋骨课在体表摸到的股性质标志有:颗嵴、髁前上棘、
耻骨结节和坐骨结节。
4.中轴股有哪些骨组成?那些骨性标志可在体表摸到?
答:中轴骨包括:颅骨椎骨和肋骨、胸骨。可在体表摸到的骨性标志有:在躯干的前正中可以摸到胸骨的前面。在胸廓的侧面可以摸到第2—12肋骨的外面。在背部正中皮下可以摸到全部椎骨的棘突,低头时再颈后部最长的棘突为地7颈椎,是定位椎骨的重要标志。在骨盆的后面可以摸到骶中棘和尾骨的后面。
5.颈椎、胸椎、腰椎有何异同?
答:颈椎、胸椎、腰椎的相同之处是:一般他们都有1个椎体、1个锥孔和7个突起。
不同之处是,各种椎骨又有其各自的特点,颈椎的特点是:椎体小,锥孔大,第2-6棘突末端分叉、横突上有孔、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位。胸椎的特点是:椎体侧面有肋骨、棘突细长斜向下、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位。腰椎的特点是:椎体大、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关节突关节面近似矢状位。
6.颅骨由哪些骨组成?哪些骨或骨性标志可在体表摸到?
答:颅骨包括脑颅骨和面颅骨。脑颅骨又包括不成对的额骨、枕骨、筛骨、蝶骨和成对的顶骨、颞骨。面颅骨又包括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舌骨和成堆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颚骨、罐骨、下鼻甲骨。
可在体表摸到的骨有:额骨、枕骨、顶骨、颞骨、下颌骨、上颌骨、鼻骨和罐骨。
可在体表摸到的骨性标志有:下颌骨、灌弓、颞骨乳突和枕外隆突。
(九)论述题
1.试述儿童、少年骨的特点,以及在运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儿童、少年骨中有机物(骨胶原)较多,无机物(钙盐)较少,因此,骨的弹性大、易变性,可塑性打在运动训练中,安排力量训练要适当,不宜过多过大。在儿童、少年时期骨骼尚未完全骨化,有许多软骨存在。在长骨骨骺与骨干之间存在的软骨称为骺软骨,由于骺软骨表面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长,不断骨化,使骨的长度不断增加。青少年骨骼生长迅速。特别是在12-18岁期间生长很快,其中四肢骨的生长尤其明显。18岁以后各骺软骨逐渐骨化,使骨干和骨骺愈合为完整的骨,身高也就不再生长了。一般在20岁左右骨化才能完成。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骨的可塑性很大,因此,青少年在运动训练中必须注意到姿势端正及身体全面发展。如在做推、蹬、踏、跳和投掷等非对称性的动作,或做其他局部性的练习时,应注意对侧的相应肢体的练习和全苗身体训练。在硬地上做踏、跳、蹬和大负荷的 练习时,影特别注意青少年骺软骨尚未完全骨化的特点,以免骺软骨受到损伤或影响骨盆的发育。
2.体育锻炼对古有何良好的影响?
答:人体在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情况下,由于新陈代谢加强,血液供给得到提高改善,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密质增厚,使骨增粗。骨小梁根据压力和拉力的方向而整齐有规律的排列,以适应运动项目的要求。骨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更加明显。这些变化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更加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压、抗弯、抗扭转等方面的性能。
(十)案例分析
1.在一场足球赛中,两名同学同时出脚踢中空中的来球,其中一同学的脚踢在了另一同学的小腿上,造成该同学小腿骨折,请问是何骨发生了骨折?为什么?
答:胫骨发生了骨折,因胫骨的位置比较表浅,同时,胫骨上2/3呈三菱柱状,下1/3呈圆柱状,两者移行的部位在结构上是比较薄弱的部位,在暴力的作用下易发生骨折。
2.网球运动员肘关节外侧疼痛,向上下放射,前臂屈肌痉挛僵硬,手不能提重物,请分析是何原因?
答:此运动员的症状是网球肘的症状,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踝炎,表现为肱骨外上踝疼痛,多见于网球、乒乓球、高尔夫项目,其损伤多因慢性劳损引起肱骨外上踝处肌腱退行性改变、健下软组织发炎、肱桡关节局限性滑膜炎及环状韧带等退行性改变,少数损伤是直接撞击而导致。
第二节 上肢骨连接和骨骼肌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关节是( D )
A上肢带关节 B. 肩锁关节 C. 肩关节 D. 胸锁关节
2.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有关肩关节的正确描述( D )
A.是全身灵活性较好而牢固性较差的关节
B.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
C.绕三个基本轴运动
D.为椭圆关节
3.桡腕关节( B )
A.关节腔内有半月板 B. 可做屈与伸、内收与外展运动
C.尺骨下端参与关节组成 D. 远侧端腕骨参与关节组成
4.使肩关节灵活性加大的有关结构是(D )
A.由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 B.坚韧的肱二头肌长头腱
C.由4块肌的肌腱构成的肩袖 D.薄弱而松弛的关节囊
5.肩关节最薄弱的部位是( B )
A.前上部 B. 前下部 C. 后上部 D.后下部
6.对于肘关节的叙述,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D )
A.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相应的关节面组成
B.内外侧分别有尺侧和桡侧韧带加强
C.为复关节
D.围绕3个基本轴运动
7.肘关节的屈伸运动发生在( B )
A.桡尺近侧关节 B.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
C.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D.肱尺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8.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加固肘关节的韧带?(B )
A.桡骨环韧带 B.腓侧副韧带 C.绕侧副韧带 D.尺侧副韧带
9.止于鹰嘴的肌肉是( A )
A.肱三头肌 B.肱二头肌 C.肱肌 D. 肱桡肌
10.某运动员在摔跤比赛中,右侧锁骨中外1/3处骨折,发生内侧端向上移位,这是下列那块肌肉牵拉所致(A )
A.胸锁乳突肌 B. 斜方肌 C. 胸大肌 D.三角肌
11.扶墙压肩课发展下列那块肌肉的伸展性( C )
A.三角肌 B.斜方肌 C.背阔肌 D. 前锯肌
12.完成两臂侧平举动作的主要肌肉是( C )
A.胸大肌和三角肌 B. 胸大肌和背阔肌
C.三角肌和冈上肌 D. 三角肌和冈下肌
13.肱二头肌( B )
A.位于上臂前面深层 B.近固定时可屈上臂和屈前臂
C.是单关节肌 D. 以上都不对
14.单手肩上投篮投出时,下述肌肉必须收缩的是(B )
A.肱肌 B. 肱二头肌 C. 背阔肌 D.手的伸肌
15.俯卧撑起时( C )
A.肘关节必须屈 B. 肩关节必须伸
C.发力最大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D. 肱三头肌在近固定情况下工作
16.下列运动中哪项不能锻炼肱二头肌( C )
A.负重屈肘 B.引体向上 C.双杠支撑 D.掰手腕
17.穿过肩关节囊的结构是( A )
A.肱二头肌长头腱 B.肱三头肌长头腱
C.喙肱韧带 D.冈上肌的腱
18.构成关节的三要素是( B )
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唇 B.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C.韧带,关节囊,关节腔 D.关节盘,关节唇,关节腔
19关节面软骨( B )
A.多是纤维软骨 B.多是透明软骨
C.多是弹性软骨 D.多是混合性软骨
20.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内进行的运动称为( C )
A.旋内、旋外 B. 外展、内收 C.屈、伸 D.环转
21.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关键因素是(D )
A.关节囊的厚薄 B.韧带的多少
C.关节腔的大小 D.关节面面积差的大小
22.前锯肌止于( C )
A.肩胛骨上角 B.下位9个肋骨的外面
C.肩胛骨内侧喙和下角 D. 上位9个肋骨的外面
23.前锯肌( D )
A.起于胸骨和肋骨 B.可助呼吸
C.扩胸运动可发展其力量 D.是肩胛骨上回旋肌
24.前锯肌收缩可使肩胛骨( B )
A.后缩、下回旋 B.前伸、上回旋 C.上提、后缩 D.前伸、下回旋
25.止于肱骨大结节嵴的肌肉是( A )
A.胸大肌 B.胸小肌 C.喙肱肌 D.背阔肌
26.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肩关节的结构特点( B )
A.关节面面积差大
B.关节囊必内肱三头肌长头腱通过
C.有关节唇
D.关节囊薄,韧带少
27.斜方肌( A )
A.在肩胛骨上回旋中起作用 B.协助肩关节旋外
C.与大圆肌共同收缩使上臂旋内 D.上述都不是
28.肩关节脱位多发上在(A )
A.前下方 B.上方 C. 后下方 D.下方
29.肌肉工作时远固定是指肌肉( B )
A.起点相对固定 B.指点相对固定
C.止点运动,起点固定 D.起止点都不固定
30.肘关节( C )
A.由肱尺、肱桡及桡尺远3个关节组成
B.为联合关节
C.可绕额状轴和垂直轴运动
D.半屈时还可稍许外展内收
31.肌肉的起点是指肌肉( C )
A.收缩时相对固定的点 B.收缩时的动点
C.靠近身体正中面的点 D.靠近肢体远端的点
32.桡腕关节( B )
A.属于车轴关节 B.尺骨不参与其组成
C.桡骨不参与其组成 D.属于戌关节
33.关节面面积差最大的关节是(A )
A.肩关节 B.腕关节 C.髋关节 D.踝关节
34.桡腕关节( C )
A.由腕关节面和近侧列全部腕骨组成
B.内侧有桡侧副韧带加强
C.可绕冠状轴和矢状轴运动
D.属球窝关节
35.桡腕关节属于(B )
A.圆柱关节 B.椭圆关节 C.滑车关节 D.球窝关节
36.青少年产生“踏肩”是因为哪块肌肉瘫痪(A )
A.斜方肌 B.背阔肌 C. 竖脊肌 D.前锯肌
37.最重要的推力肌是( D )
A.肱三头肌 B. 肱二头肌 C. 胸大肌 D.前锯肌
38.肱桡关节不能做的运动是( A )
A.内展外收 B. 旋内旋外 C.环转 D上举下放
39.下列哪块肌肉止于肱骨打结节嵴( C )
A.斜方肌 B.背阔肌 C. 胸大肌 D.前锯肌
40.“负重耸肩”课发展哪些肌肉力量(B )
A.胸大肌和肩胛提肌 B. 斜方肌上部和棱形肌
C.肩胛下肌和胸小肌 D.斜方肌下部和棱形肌
41.通常认为使上臂外展的启动肌是( A )
A.冈上肌 B.冈下肌 C.三角肌 D.胸大肌
42.三角肌( C )
A.位于上臂外侧 B.其起点与斜方肌相同
C.是上臂 外展的原动肌 D.吊环十字职称时起着重要作用
43.与肩关节内无关的肌肉是( A )
A.小圆肌 B.背阔肌 C.胸大肌 D. 肩胛下肌
44.胸大肌( C )
A.是全身最阔的肌肉 B.止于 肱骨小结节嵴
C.可使上臂前驱、内收和旋内 D.扩胸运动可发展其力量
45.背阔肌的命名是根据(D )
A.肌肉的形状 B.肌纤维的排列方向
C.肌肉的功能 D.肌肉的位置和形状
46.背阔肌(A )
A.使肱骨外旋 B.使肩胛骨上回旋
C.使肩关节伸、内收和旋内 D.使肩关节伸、内收和旋外
47.止于肱骨小结节嵴的肌肉是( C )
A.胸大肌 B.冈上肌 C. 背阔肌 D. 肩胛下肌
48.下列对背阔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是全身最阔的肌肉
B.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后伸、内收和旋外
C.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D.远固定课上提躯干
49.三角肌( C )
A.在上臂外展中独自作用 B. 是一抗阻力的上臂内收肌
C.与冈上肌协同使上臂外展 D.协助肱骨内收和旋内
(二)多项选择题
1.肩关节的关节面是( AC )
A.肱骨头 B. 盂唇 C. 关节盂 D.肱骨滑车
2.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正确的描述是(ABCD )
A.肩关节是人体中最灵活的关节,活动范围大
B.关节头大,关节窝浅小,关节面积差大
C.肩关节的分类,属于单关节、单动关节和多轴关节
D.肩关节可做: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水平屈和水平伸等几种运动
3.下列骨中相应的关节面参与肘关节组成的是(AD )
A.肱骨远侧端 B.肱骨近侧端 C. 桡尺骨远侧端 D.桡尺骨近侧端
4.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是( ABD )
A.尺侧副韧带 B. 绕侧副韧带
C.尺骨环状韧带 D.桡骨环状韧带
5.不参与腕关节组成的骨是(AD )
A.尺骨 B.桡骨 C.手舟骨 D. 豌豆骨
6.腕关节不能做的运动是( BD )
A.屈伸 B. 外旋、内旋 C. 外展、内收 D. 外旋、外展
7.发展斜方肌力量的练习有( AB )
A.扩胸运动 B. 飞鸟展翅
C.俯卧撑的撑起动作 D. 引体向上的上升动作
8.发展前锯肌力量的练习有(ABD )
A.卧推杠铃 B.俯卧撑 C. 引体向上 D.推铅球
9.下列关于三角肌的描述,正确的是( ACD )
A.负重直臂侧上举发展三角的力量
B.三角是梭形肌
C.三角肌整块收缩,近固定时使上臂外展
D.三角肌是羽状肌
10.发展胸大肌的力量练习有(ABC )
A.卧推 B.做鞭打动作 C. 做俯卧撑 D. 引体向上
11.胸锁关节有3个运动轴( ABC )
A. 绕矢状轴做上下运动 B. 绕垂直轴做前后运动
C.绕额状轴做回旋运动 D.绕矢状轴做环状运动
12.使前臂内旋的肌肉是(BC )
A.旋后肌 B.旋前圆肌 C.旋前方肌 D. 肱二头肌
13.腕关节由下列哪些结构围成( ABD )
A.腕骨沟 B. 腕横韧带 C. 腕掌侧韧带 D.腕尺桡侧韧带
14.加固腕关节的韧带有( BCDE )
A.腕横韧带 B. 腕掌侧韧带 C. 腕背侧韧带 D.腕尺侧副韧带 E.腕绕侧副韧带
15.肩关节课做那些运动(ABCDE )
A.屈伸 B.收展 C. 旋转 D. 环转 E.水平屈伸 F.滑动
G.背屈、炻屈 H. 内外踝
(三)判断题1. 2. 3.√4.×5.√
1.肩关节由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由于头大盂小,使之具有很大灵活性。(√)
2.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做屈伸、水平屈、水平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及环旋等多种运动。(√)
3.肘关节由肱尺、肱桡及桡尺近侧等3个关节组成,此3个关节被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各骨能单独活动,故称为复关节。(√ )
4.肘关节除能绕额妆轴屈伸、伸之外,还能绕矢状轴做幅度不大的外展、内收运动。( √ )
5.摔倒时,手不应在过伸位时撑地,以免发生手舟骨骨折。( √ )
6.靠墙手倒立时。身体重力是通过尺骨传至手的。( √ )
7.排球拦网动作,肩胛骨必须上回旋,这是斜方肌上、下部。前锯肌下部肌纤维共同收缩的结果。( √ )
8.在做引体向上动作引体上升过程中,肩胛骨线是下回旋,后是上回旋。(√ )
9.负重直臂侧平举可发展三角肌的力量。( √ )
10.肱肌是梭形肌,有屈上臂的功能。(× )
11.俯卧撑撑起时,肱三头肌是在近固定条件下作向心工作。(√ )
12.负重弯举可发展肱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 )
13.握紧拳妨碍屈腕,屈腕又妨碍握紧拳,这可能是手关节后的群肌的被动不足,也可能前群肌主动不动。( √ )
14.跑的前后摆臂动作时肩关节的水平屈伸运动。( √ )
15.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前方,因为此处关节囊薄弱而松弛,且无肌肉和韧带。(√ )
16.桡骨环状韧带起于肱骨,止于桡骨小头。(√ )
17.腕关节是由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关节盘作为关节窝,手舟窝、月窝、三角骨作为关节头组成的椭圆关节。( √ )
19.上臂能上举至垂直位,这是因为肩胛骨伴随上回旋而完成的。( √ )
20.关节囊外层是滑膜层,内层为纤维层。( × )
21.关节腔内的负压是加固关节的一个重要因素、( √ )
22.关节囊滑膜层突入关节腔内分泌滑液。( √ )
23.四肢各环节运动时,向前运动称为屈。(× )
24.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状称为关节盘。(√ )
25.绕关节运动轴转动的肋骨就是一个运动环节。( √ )
26.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向前运动称为屈,。(√ )
27.上臂在肩关节处绕冠转轴向前运动称为伸。(× )
28.由两骨构成的关节称为复关节。(× )
29.关节面的面积差与运动幅度成正比关系。(√ )
30.上肢带关节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 )
31.胸大肌止于大结节,背阔肌止于小结节。( × )
(四)填空题
1.胸锁关节由胸骨柄的(锁切迹 )和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以及(第1 )肋软骨组成。
2.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 )形关节,它由(关节盂 )和(肱骨头)组成。
3.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其主要 结构特点是( 关节面面积差大 )、(关节囊薄 )、(韧带松弛 )。
4.两臂侧平举是肩关节在( 额状)面内绕(矢状)轴进行运动。
5.肘关节是典型的复关节,在一个关节囊内包有( 肱尺 )、(肱桡 )和(桡尺近侧 )等3组关节。
6.肘关节因由多块骨组成,且被一个关节囊包裹,各骨又能单独活动,故称为( 复 )关节。
7.肘关节易发生尺骨后脱位解剖原因是(肱骨滑车光滑 )、(关节囊后部薄弱 )、( 冠突短小 ).
8.桡腕关节的关节窝由(腕关节面 )和(关节盘 )组成;关节头由(手舟骨 )、(月骨 )和(三角骨 )组成。
9.桡腕关节就其形状而言属于(椭圆 )关节,他可以绕(额状 )轴和(矢状 )轴运动。
10.肩胛骨上回旋主要是( 斜方肌上部和下部 )和( 前锯肌下部 )同时收缩完成的。
11.举重挺举向上挺时的上肢动作主要由(肩胛骨上回旋 )肌群、(肩关节屈 )肌群和(肘关节伸 )肌群在近固定情况下,爆发式收缩完成的。
12.引体向上动作拉躯干向上的主要肌肉是(胸大肌 )和(背阔肌 )。
13.两臂侧平举是肩关节(矢状 )轴进行(外展 )运动。这是( 三角 )肌和( 冈上 )肌在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14.胸大肌和背阔肌近固定同时收缩可使(上臂 )做(内收 )和(旋内 )动作。
15.掷标枪和投手榴弹最后用力,上臂完成鞭打动作的主要肌肉是( 胸大肌 )和( 背阔肌 )。
16.使肩关节外展的主要肌是(三角肌 ),它止于(三角肌粗隆 )。
17.直臂负重侧平举主要发展( 三角 )肌和(冈上 )肌的力量。
18.双臂胸前传球 使上臂屈的肌肉是( )、( )和( )等。
19.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深层的肌肉是( ),它起于( )止于( )。
20.引体向上时,使肘关节屈的主动肌是( )和( ),它们是在( )固定情况下完成( )工作。
21.发展肘关节屈肌群力量课采取( )、( )和( )等辅助练习。
22.俯卧撑身体慢慢向下时,肘关节做( )动作,它的主动肌是( )。
23.完成一个引体向上动作之后,身体慢慢下落时,肘关节做( )动作,他的主动肌是( )。
24.将铅球推出,肘关节必须( ),他的主动肌是( ),在( )固定情况下完成。
25.骨连接可分为( )和( );两种,其中( )又称关节。
26.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和( )、( )。
27.关节的辅助结构有( )、( )、( )、( ) 和( )等。
28.关节的屈伸运动时绕( )轴在( )面内进行的;收展是绕( )轴在( )面内进行的。
29.滑液在关节运动中具有( )作用,他是由( )分泌出来的。关节腔内为真空,呈( )状态,这有利于关节的稳固性。
30.肌肉的基本结构有( )和( )。
31.肌肉的辅助结构有( )、( )、( )和( )等。
32.肌肉的物理性是( )及( )。
33.上肢骨包括( )和( )。
34.上肢带骨包括( )和( )。
35.自由上肢骨包括( )、( )、( )和( )。
36.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尺骨的( )、( )、( )等表面形态结构。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桡骨的( )、( )、( )等表面形态结构。
37.上肢带骨借助于( )关节和( )关节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
38.肩关节是由( )和( )构成。主要辅助结构有( )、( )。
39.肘关节是有( )、( )、( )3个关节组成,他们共同被包在一个( )内,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 )、( )、( )。
40.在肘关节处于屈位时,可触及的骨性结构在内侧是( )、外侧是( )、后面是( )。
41.完成两臂侧平举动作,主要是( )和( ),前者起自( ),止于( );后者起自( ),止于( )。
42.单杠反握引体向上时,肘关节绕( )做( )运动,主要有( )肌和( )肌在( )固定条件下完成。
43.推铅球是的上肢出手动作,肩关节做( )的运动,主要由( )和( )肌在( )固定情况下完成的;肘关节做( )的运动,主要由( )肌和( )肌在( )固定条件下完成。
44.乒乓球正手握拍打下旋球时,手在腕关节处做内收动作,主要由( )肌和( )肌共同收缩完成。大力扣杀时,肘关节旋前(旋内)动作主要有( )肌和( )肌收缩完成的。
45.手骨包括( )、( )和( ).
46.尺骨由于有( )所隔,不能参与桡腕关节的构成。
(五)配对题
1.肌肉 位置
A.肱肌 a. 上臂后面
B.肱二头肌 b.上臂前面浅层1.A -c B -b C -a D -d E-e
C.肱三头肌 c.上臂前面深层
D.肱桡肌 d.前臂前外侧
E.前锯肌 e.胸廓侧面
2.肌肉 起止点
A.肱肌 a.尺骨鹰嘴
B.肱二头肌 b. 肱骨外上踝
C.肱桡肌 c.桡骨粗隆 2.A-d B -c C -bD -a E-e
D.肱三头肌 d.肱骨前面下半部
E.旋前圆肌 e.肱骨内上踝
(六)名词解释
1.联合关节与复关节
2.肌肉初长度
3.肌肉生理横断面
4.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5.肌肉的粘滞性
6.肌肉的起点和止点
7.籽骨
(七)简答题
1.简述上肢带股的连接,并举例寿命上肢带的运动。
2.简述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
3.运动肩关节的肌肉是如何配布的?对肩关节其何作用
4.试述肱二头肌的起止点,功能与力量练习方法。
5.简述肘关节的构造及运动。
6.运动肘关节的肌肉有那些,在和部位?
7.腕关节的构造如何?能做何运动?由哪些肌肉来完成?
(八)论述题
1.试述肌肉的物理性及其功能意义。
2.阐述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并举例说明。
六、参考答案
(四)填空题
18.胸大肌 三角肌前部 肱二头肌
19.肱肌 肱骨前下1/2 尺骨粗隆
20.肱肌 肱二头肌 远 向心
21.提拉杠铃 引体向上 爬杆
22.屈 肱三头肌
23.伸 肱二头肌
24.伸 肱三头肌 近
25.直接连接 间接连接 间接连接
26.关节面与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
27.韧带 关节内软骨 关节唇 滑膜囊 滑膜壁
28.冠状 矢状 矢状 冠状
29.润滑 滑膜层 负压
30.肌腹 肌腱
31.筋膜 腱鞘 滑膜囊 籽骨
32.伸展性和弹性 粘滞性
33.上肢带骨 自由上肢骨
34.锁骨 肩胛骨
35.肱骨 尺骨 桡骨 手骨
36.尺骨鹰嘴 尺骨小头 尺股茎突 桡骨茎突 桡骨小头 桡骨体下半部
37.胸锁 肩锁
38.肩胛骨的关节盂 肱骨头 盂唇 韧带
39.肱尺 肱桡 桡尺近侧 关节囊 尺侧副韧带 桡侧副韧带 桡骨环状韧带
40.内上踝 外上踝 鹰嘴
41.三角肌 冈上肌 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冈上窝 肱骨大结节上部
42.冠状轴 屈 肱 肱二头 远
43.屈 三角肌前部 胸大 近 伸 肱三头 肘 近
44.尺侧腕屈 尺侧腕伸 旋前园 旋前方
45.腕骨 掌骨 指骨
46.三角形关节盘
(五)配对题
(六)名词解释
1.联合关节与复关节:在结构上独立、但在运动时必须同时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关节,称为联合关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关节抱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皆能单独活动,称为复关节。
2.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称为肌肉的初长度。在生理范围内使肌肉的初长度拉长,除能增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
3.肌肉生理横切面: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切面之和称为肌肉的生理横切面。
4.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骨骼肌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的特性称为伸展性;当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种性质称为弹性。
5.肌肉的粘滞性:骨骼肌的粘滞性是由肌肉内部胶状物(原生质)所造成的,在肌肉收缩时产生的一种阻力。粘滞性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密切,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温度越高粘滞性越小。
6.肌肉的起点和止点:起点通常是指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近侧端得附着点;止点是指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四肢远侧端得附着点。
7.籽骨:位于肌腱或韧带内的呈圆结节状的小骨,称为籽骨。
(七)简答题
1.简述上肢带骨的连结,并举例说明上肢带的运动。
答:上肢带骨的连结有熊锁关节和肩峰关节。肩胛骨上下移动称为上提或下降;肩胛骨前后移动成为外展或内收;肩胛骨旋转称为上回旋或下回旋。
2.简述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
答: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关节头大。关节窝浅,相连骨的关节面大小相差大;关机窝囊薄弱松弛;骨灵活性大。课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和水平屈伸动作。
3.运动肩关节的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等从肩关节的前、外、上方、后方跨过肩关节,对肩关节起到了加固和保护的作用。
4.试述肱二头肌的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后;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力量练习方法:持重屈肘或引体向上。
5.简述肘关节的构造及运动。
答:肘关节由肱骨远侧端和桡骨近侧段的关节面组成。形成了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做屈伸和回旋运动。
6.运动肘关节的肌肉有哪些?在和部位?
d答:运动肘关节的肌肉有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肘肌、旋前圆肌、肱桡机。分别从前后跨过肘关节。
7.腕关节的构造如何|?能做何运动?由哪些肌肉来完成。
答:腕关节由桡腕关节和腕骨肩关节组成。能做屈伸和外展内收运动。由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等来完成。
(八)论述题
1.试述肌肉的物理性及其功能意义。
答:骨骼肌具有伸展性和弹性。骨骼肌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的特性角伸展性;当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种性质叫做弹性。适当地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可增大动作幅度、增强关节柔韧性。
骨骼肌的粘滞性是由肌肉内部胶状物(原生质)所造成的,在肌肉收缩时,产生的一种阻力。粘滞性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密切,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温度越高粘滞性越小。因此准备活动也叫热身运动,可提高肌肉温度,减少粘滞性,对提高成绩、减少损伤有重要意义。冬季肌肉容易拉伤,影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2.阐述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并举例说明。
答:从解剖学角度讲,肌肉定点和动点互相接近(即使在肌肉处于离心工作状态,肌肉拉力一总是力图使肌肉定点和动点相互接近)克服一定的阻力,这是肌肉力量的表现。因此,选择力量训练时,可采取能使肌肉定点和动点相互接近,并使外力(阻力)方向与肌肉拉力方向相反的练习方法,才能起到增强力量的作用,这种练习方法,称抗阻力练习,它是肌肉力量练习的解剖学依据。
在以抗阻力练习法展肌肉力量时,要结合体育运动实际考虑以下几个解剖学因素:
(1)近侧支撑练习与远侧支撑练习相结合 同一块肌肉在不同动作中其支撑点不同,完成的动作也不同,一肱三头肌为例,在屈臂慢起倒立动作中,,肱三头肌完成远侧支撑的向心工作;而在推铅球出手动作中,此肌完成近侧支撑的向心工作。因此,在肌肉力量训练中,既要使肌肉处于近侧支撑条件下练习,又要有在远侧支撑条件下的练习,以适应不同动作对肌肉力量的不同要求。专项运动员选择发展肌肉力量的辅助练习时,其肌肉支撑点与专项的肌肉支撑点一致,这对提高运动成绩会有更好的效果。
(2)动力练习和静力练习相结合 体育运动的动作复杂多样,有动力动作如跑、跳、投等;又有静力性动作如马步、燕式平衡、手倒立等动力性和静力性动作肌肉的工作性质不同,在动力性动作中完成动力工作,在静力性动作中完成经力工作。因此,在肌肉力量训练中,既要重视动力练习,又要结合静力练习。例如,手持哑铃上臂侧平举(外展)或保持上臂侧平举位,均可发展三角肌的力量,但前者是动力性练习(向心工作),后者为静力性练习(支持工作)。
(3)向心收缩练习与离心收缩练习相结合 动力性动作中,有些肌肉是以向心收缩完成动作。如下肢蹬伸动作,由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以向心收缩完成。各种跑、跳的落地缓冲动作,如跳箱的落地动作则是以离心收缩完成。因此,在训练肌肉力量时,既要有肌肉向心收缩练习,也要有肌肉离心收缩练习。例如,肩负杠铃做蹲起练习或缓慢下蹲练习来发展下肢的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前者为向心收缩练习,后者为离心收缩练习。
(4)大肌肉力量与小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 许多体育动作往往是大肌肉群开始收缩发力,最后用力则依赖于小肌肉群收缩发力,如推铅球出手动作中,上肢先是上肢带肌,依次为肩关节肌、肘关节肌收缩发力。最后出手用力则是前臂屈腕、屈指肌群和手肌收缩发力。因此在训练肌肉力量时,应该是大肌肉力量练习和小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
第三节 下肢骨连接和骨骼肌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未参与骨盆构成的骨是( D )
A.髋骨 B.骶骨 C.尾骨 D.第5腰椎
2.骶髂关节( A )
A.由骶骨耳状面和髂骨耳状面组成 B.关节囊松弛
C.关节腔较大 D.韧带少而弱
3.骨盆( D )
A.由左右髋骨组成 B.男性碦骨翼外张
C.女性耻骨角较小 D.若侧向转动,课增大步幅
4.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有关髋关节的正确描述(D )
A.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
B.关节囊厚而坚韧
C.囊外有碦骨韧带、耻骨韧带、坐骨韧带加强
D.此关节由于关节面面积大,所以牢固
5.具有囊内韧带的关节是(C )
A.肩关节和膝关节 B.髋关节和肘关节
C.髋关节和膝关节 D.肩关节和踝关节
6.可绕3个基本轴运动的关节是( A )
A.髋关节 B.膝关节 C.肘关节 D.桡腕关节
7.稳定人体重心的关节结构是( A )
A.骨盆 B.脊柱 C.髋关节 D.胸腔
8.限制髋关节过伸的主要因素是( C )
A.髋臼窝太深 B.股骨大转子障碍
C.碦骨韧带 D.耻骨韧带
9.膝关节( C )
A.外侧半月板是C型的 B.股骨可旋内、旋外
C.内侧半月板是C型的 D.没有囊内韧带
10.膝关节( D )
A.由股骨、胫骨、腓骨、髌骨组成
B.是人体典型的滑车关节
C.除可做屈伸运动,在小腿半屈时还可稍许外展、内收
D.胫骨上关节面有半月板,加深了关节窝,并起缓冲作用
11.在武术散打比赛中,某运动员被对方击中膝关节外侧,使膝关节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其损伤可能是( B )
A.半月板 B.胫侧副韧带 C.腓侧副韧带 D.髌骨
12.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膝关节的结构特点( D )
A.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半月板
B.关节囊外的内外侧分别有胫侧和腓侧副韧带加强
C.关节前面有髌骨和髌韧带
D.可绕额状轴和垂直轴运动
13.下列有关踝关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由距骨滑车和胫腓骨下端组成
B.内侧有三角韧带
C.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
D.可单独做屈伸内翻外翻运动
14.踝关节在跖骨屈位时易发生扭伤,这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 D )
A.距骨滑车前宽后窄
B.跖屈时关节松动
C.跖屈时距骨可做轻微的侧方运动
D.关节囊前后薄弱松弛
15.下列有关踝关节特点,错误的描述是( C )
A.关节囊前后薄弱松弛,两侧紧张 B.内外侧均有韧带加强
C.距骨滑车前窄后宽 D.内踝的位置比外踝高
16.有关足弓的正确描述是( D )
A.可分为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
B.内侧纵弓为弹性足弓,使足具有弹性,课缓冲震动
C.若维持足弓的软组织发育不良或弹性,课缓冲震动
D.以上都对
17.大腿内收肌群包括( B )
A.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缝匠肌
B.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骨薄肌
C.骨薄肌、长骨肌、短骨肌、大收肌、阔筋膜张肌
D.臀中肌、臀小肌、骨方肌、黎状肌等
18.碦骨肌的止点在( B )
A.股骨大转子 B.股骨小转子 C.股骨头 D.转子间嵴
19.髁腰肌收缩使大腿在髋关节处(B )
A.屈和内收 B.屈和旋外 C.伸和旋内 D.外展和旋外
20.髁腰肌( C )
A.是完成后蹬动作的主要肌 B.前踢腿可发展其伸展性
C.是屈大腿的主要肌肉 D.以上都不对
21.既屈髋关节又屈膝关节的肌肉是( D )
A.股值肌 B.半腱肌 C.股二头肌 D.缝匠肌
22.正足背踢足球时,屈髋重要的肌肉是( A )
A.髁腰肌 B.股值肌 C.缝匠肌 D.阔筋膜张肌
23.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的肌肉是( A )
A.臀大肌 B.长收肌 C.耻骨肌 D.短收肌
24.伸髋屈膝肌群是( D )
A.髁腰肌和股四头肌 B.股二头肌和臀大肌
C.臀大肌和大收肌 D.骨后肌群
25.后踢腿跑可发展的肌肉是( C )
A.股值肌 B. 缝匠肌 C. 股二头肌 D.上述都不是
26.臀大肌除伸大腿外,还有( D )
A.屈髋作用 B.使大腿外展的作用
C.使大腿内收的作用 D.使大腿外展、内收的作用
27.发展股后肌群的伸展性,最好采取下述辅助练习的是( C )
A.规撑后倒 B.后踢腿 C.沟脚正压腿 D.悬垂举腿
28.骨后集群共同的起点是( B )
A.坐骨体 B.坐骨结节 C.股骨上端 D.耻骨结节
29.位于踝关节的内侧的韧带是(C )
A.髌韧带 B.交叉韧带 C.三角韧带 D.髁骶韧带
30.维持人体直立的主要肌肉是( D )
A.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B.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
C.臀大肌、髁腰肌、大收肌、竖脊肌
D.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
31.负重半蹲起可发展( B )
A.股四头肌的伸展性 B.股四头肌向心工作的力量
C.股四头肌的伸缩性 D.股二头肌的伸缩性
32.下列小腿肌,除哪一项外均为趾屈肌( A )
A.胫骨前肌 B.胫骨后肌 C.拇长屈肌 D.小腿三头肌
33.小腿诸肌中,唯一越过膝踝两关节的肌肉是( C )
A.拇长屈肌 B.胫骨后肌 C.腓肠肌 D.比目鱼肌
34.跑步时足趾的拔地动作主要由( C )
A.小腿三头肌完成 B. 胫骨后肌完成
C.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 D.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完成
35.人体中最粗大而有力的肌肉( C )
A.股三头肌 B.小腿三头肌 C. 臀大肌 D.股二头肌
36.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 C )
A.肩关节 B. 髋关节 C. 膝关节 D.足关节
37.人体中稳固性最突出的关节是( B )
A.肩关节 B.髋关节 C.膝关节 D.足关节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ABCE 4.ABCE 5.ABCDH
1.骨盆是靠下列何种结构连接起来的( ABCD )
A.耻骨间盘 B.骶骨节韧带 C.骶棘韧带 D.骶髁关节
2.膝关节具有的辅助结构有( ABDEF )
A.字交叉韧带 B.关节内软骨 C. 关节唇囊
D.外韧带 E.滑膜囊 F.滑膜壁
3.加固髋关节的韧带有( ABCE )
A.股骨头韧带 B.坐骨韧带 C.碦骨韧带 D.骶结节韧带
E.耻骨韧带
4.组成足内侧纵弓的骨有( ABCE )
A.跟骨 B.距骨 C.足舟骨 D.股骨 E.第1-3楔骨
5.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有( ABCDH )
A.关节面差的大小 B. 关节囊的松紧、厚薄
C.关节周围骨突的大小 D.关节周围的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
E.关节唇的厚薄 F.关节盘的厚薄
G.滑膜囊的多少 H.关节周围韧带的强弱
6.附着在坐骨结节的肌肉有( DEFG )
A.缝匠肌 B.阔筋膜张肌 C.骨薄肌 D.股二头肌
E.半腱肌 F.半膜肌 G.大收肌 H.长收肌
7.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肌肉有( ACDE )
A.竖脊肌 B.腹直肌 C.臀大肌 D.骨四头肌
E.小腿三头肌 F.帼绳肌
8.落地缓冲时,下列哪些肌肉做离心工作( BCDF )
A.髁腰肌 B. 臀大肌 C. 骨骺肌群 D.骨直肌
E.胫骨前肌 F.小腿三头肌
9.单杠直角支撑,使骨盆后倾的肌肉有( CD )
A.髁腰肌 B. 股四头肌 C.腹直肌 D. 腹内斜肌 E.腹横肌
10.下列哪些动作可以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 AB )
A.悬垂直腿上举 B.负重深蹲
C.俯卧反攻展体 D.跪称后到
(三)判断题
1-5.
1.加固骶髁关节的韧带是:骶碦骨间韧带、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 )
2.膝关节是椭圆屈戌关节,主要做屈伸运动膝微屈时,还可以做旋转运动( √ )
3.脚围绕踝关节可以做跖屈、背屈和内外翻运动(× )
4.踝关节在跖屈时,易内翻,损伤外侧的韧带(√ )
5.骨盆除能保护盆腔内的器官外,还能传递重力。人处于座位时,重力通过坐骨结节下传;站立时,重力通过股骨下传( √ )
6.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腓骨及髌骨后面相应的关节面组成。(× )
7.膝关节在屈伸及旋转的情况下突然伸膝,易发生半月板损伤( √ )
8.臀大肌的主要功能是伸髋,臀中肌、臀小肌的主要功能是使髋外展(√ )
9.小腿三头肌的起点在股骨内、外上踝,止点在根结节(× )
10.完成扒地动作的肌肉主要是:趾长屈肌拇长屈肌及小腿三头肌(√ )
11.跪称后倒课发展:腹直肌、骨直肌、臀大肌、竖脊肌的伸展性( × )
12.俯卧撑身体慢慢下肘关节屈是由于肱二头肌、肱肌做离心工作。( × )
13.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囊外有碦骨韧带、耻骨韧带和坐骨韧带等韧带加固( √ )
14.负重提踵、上坡跑和立定跳远等练习了发展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 )
15.维持横弓的肌肉是胫骨前肌和腓骨短肌,他们在足底形成“腱环”( × )
16.足弓是由全部跗骨及一系列坚韧的韧带构成( × )
17.负重提踵了发展小腿三头肌和拇长屈肌的力量,但他们的固定情况不同(√ )
18.由于距骨滑车前宽后窄,故踝关节跖骨屈时最牢固( × )
19.骨盆是借骶碦关节和耻骨间盘,由髋骨和骶、尾骨围城的。( √ )
20.骶骨胛、弓状线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
21.骨盆可绕两侧髋关节的冠状轴做前倾、后倾运动( × )
22.单足支撑时,绕一侧髋关节的矢状轴骨盆可做侧屈运动;单足支撑时,绕一侧髋关节的垂直轴骨盆可做回旋运动( √ )
23.内侧足弓又称弹性足弓;外侧又称支持足弓( √ )
24.骶髁关节是由骶骨的二幢面和餜骨的耳状面组成的平面关节( √ )
25.骨盆由髋骨和骶骨、尾骨及关节、韧带等组成(√ )
(四)填空题
1.髋关节是( 球窝 )形关节,它是由( 髋臼 )和( 股骨头 )组成。
2.膝关节是由(股 )骨、( 髌 )骨和( 胫 )骨构成(椭圆滑车 )形的关节。
3.膝关节处于伸位时能做( 屈 )运动,屈膝时还能做( 旋内 )和( 旋外 )运动。
4.髋关节比肩关节稳固性大,主要是因为(关节窝深 )、( 关节囊厚而紧 )、(韧带多而强 )的缘故。
5.人体内有关节唇的关节有(肩关节 )和( 髋关节 )
6.踝关节是由( 胫骨下 )关节面、( 内髁 )关节面、(外髁 )关节面与(距骨滑车 )关节面连接构成的(滑车 )形关节。
7.踝关节的内侧主要有强大的( 三角 )韧带,由于( 外踝 )的位置低,因此 限制足外翻动作。
8.维持人体直立的下肢肌主要有(臀大肌 )、( 股四头肌 )和(小腿后肌群 )等。
9.后摆大腿称反弓箭步压腿,可以发展( 碦骨 )韧带的伸展性,侧摆腿可以发展( 耻骨 )和(坐骨 )韧带的伸展性。
10.跳箱分腿腾跃,在空中的分腿动作时大腿在髋关节处做(外展 )动作,主要(臀中 )肌和( 臀小 )肌在( 近 )固定的情况向心收缩完成的。
11.悬垂举腿时,使骨盆后倾的主要肌肉有( 股直肌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 );使大腿的主要肌肉是(髁腰肌 )和( 股直肌 )。
12.跑步时参加后等动作的主要肌肉有(臀大肌 )、(股直肌 )、( 小腿三头肌 );使摆动腿抬高的主要肌有( 髁腰肌 )和( 股直肌 )。
13.纠正跑步时坐着跑的缺点,主要发展(臀大肌 )和( 骨骺肌群 )肌的力量,同时还要发展( 髁股 )韧带的伸展性。
14.蛙泳加水时,大腿在髋关节处做(内收 )运动,主要由(耻骨肌 )、(长收肌 )、( 短收肌 )、(大收肌 )、( 骨薄肌 )等肌肉收缩完成。
15.跑步时后蹬脚的扒地动作主要由(趾长屈肌 )和(拇长屈肌 )收缩完成。
16.大腿正压腿和纵劈腿动作可发展(股二头肌 )、(半膜肌 )、( 半腱肌 )的伸展性。
17.正足被踢球时,小腿在膝关节处做( 伸 )的动作,是( 股直肌 )在( 近 )固定情况下完成的。
18.当膝关节处于屈位,屈肌群用力收缩时,在膝关节后内侧可触摸到( 半膜肌 )和(半腱肌 )的肌腱,在外侧课触摸到( 股二头肌 )的肌腱。
19.大腿拉橡皮筋内收,主要发展(耻骨肌 )、( 短收肌 )、(长收肌 )、( 大收肌 )、( 骨薄肌 )等肌肉的力量。
20.跪称后到课发展下肢( 骨四头 )肌的伸展性。
21.附着于坐骨结节的肌肉有(股二头肌 )、(半膜肌 )、(半腱肌 )和( 大收肌 )肌腱。
22.当背足屈时,课明显看到和触摸到(胫骨前肌 )和(趾长伸肌 )的肌腱。
23.维护足弓的小腿肌主要是( 胫骨前肌 )、(腓骨长肌 )、( 腓骨短肌 )。
24.在体育运动中,足扭伤,一般多发生在足( 内翻 )为,此时首先损伤( 距腓前 )韧带,严重时还要损伤( 距腓后韧带 )和( 跟腓韧带 )。
25.骨盆是稳定人体( 重心 )以及连接它们的( 髋骨 )、( 骶骨 )、( 尾骨 )构成。
26.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 )和( 自由下肢骨 )
27.下肢带骨由( 髋骨 )组成,其又有( 髁股 )、( 坐骨 )和(耻骨 )组成。
28.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 )、(髌骨 )、( 胫骨 )、(腓骨 )和(足骨 )。
29.足骨包括( 跗骨 )、(跖骨 )和(趾骨 )。
30.椎骨可分(颈椎 )、( 胸椎 )、( 腰椎 )、( 骶椎 )和( 尾椎 ).
31.在人体体表课触摸到股骨的(大转子 )、( 股骨内上髁 )、(股骨外上髁 )等表面形态结构,其中( 大转子 )是测量下肢长的标志。
32.骨骺肌群包括(股二头肌 )、(半腱肌 )和( 半膜肌 )。
(五)配对题
肌肉 位置
A.髁肌 a.大腿后面内侧深层
B.阔筋膜张肌 b.小腿后面浅层A--d B--c C--e D--b E--a
C.股四头肌 c.大腿前外侧面
D.腓肠肌 d.髁窝肌
E.半膜肌 e.大腿的前面
(六)名词解释
1.髋臼唇
2.半月板
3.足弓
(七)简答题
1.简述骨盆的构成,并举例说明骨盆的运动。
2.简述髋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
3.是比较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异同点。
4.运动髋关节的肌肉是如何胚布的?对髋关节其何作用?
5.简述膝关节的构造及运动。
6.运动膝关节的肌肉有哪些?在和位置?
7.足关节的构造如何?能做和运动?有哪些肌肉来完成?
8.足弓如何组成?有何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
9.维持足弓的肌肉有哪些?为什么能维持足弓?
(六)名词解释
1.髋臼唇:为附着于髋臼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稳固性的功能。
2.半月板:是垫在胫骨内、外侧踝关节面上的2个纤维软骨板,具有加深关节窝,使上下两关节面吻合,缓冲震动和半壶戌关节的功能。
3.足弓: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它由7块跗骨和5 块跖骨以及连接它们的关节、韧带和肌腱构成。
(七)简答题
1.简述骨盆的结构,并举例说明骨盆的运动。
答:骨盆是由两侧的髋骨、1块骶骨、1 块尾骨,以及连接它们的关节、软骨和韧带装置构成。骨盆通过腰骶关节和腰椎相连通过髋关节和下肢相接。骨盆以这些关节为轴,课进行各种活动。绕两侧髋关节共同的冠状轴,可进行向前和向后的转动(前倾和后倾运动);绕一侧髋关节的垂直轴,可做侧向转动(如曾大幅度的动作);绕一侧髋关节的矢状轴,可做一侧骨盆抬高的向上和向下转动(如上、下楼梯的动作);绕腰骶关节的各个轴,骨盆与下肢一起对脊柱的运动,课做前驱(如仰卧七座)、后伸(如后手反动作)、侧屈(如鞍马的单腿摆越动做)、回旋(如双杠的前摆转体180)等运动。
2.简述髋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
答: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股骨头的关节面约占球面的2/3,髋臼的周缘有髋臼唇附着,增大了关节窝的深度。关节囊坚韧。加固关节的韧带前方有碦骨韧带,内侧有耻骨韧带,后方有坐骨韧带,其中碦骨韧带最为强大,它起自前下棘呈人字形止于转子间线,有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的功能。
答:髋关节是杵臼关节,有3个运动轴麦克绕冠状轴做屈身运动,绕矢状轴做收展运动,绕垂直轴做旋内、旋外运动。此外还可以进行环转、水平屈和水平伸等运动
3.试比较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异同点。
答:髋关节与肩关节相比,他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是两者均为2块骨构成,关节面形状为球窝形,书球窝关节,所以都具有3个动轴,即能够做屈伸、展收、旋内和旋外等多种形式的运动。
不同点是由于上下肢分工不同,因此上下肢无论在骨、骨连接和肌肉的形态结构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看关节与肩关节相比较,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差别小,关节囊厚而紧,关节韧带多而且强,关节周围肌肉比较强大。这就决定了髋关节运动幅度和灵活性都较肩关节差,但稳固性比较好、
4.运动髋关节的肌肉是如何配布的?对髋关节其何作用?
答:运动髋关节的肌肉来自两地部分,即髋肌和大腿肌
髋肌主要有前群的髁腰肌、阔筋膜匠肌、骨直肌;大腿内侧群有耻骨肌、短骨肌、长收肌、大收肌、骨薄肌;大腿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腰肌、半膜肌。他们对髋关节的作用为:使髋关节屈的有髁腰肌、缝匠肌、骨直肌、耻骨肌、使髋关节伸的有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使宽贵按揭外展的有臀中肌、臀小肌;使髋关节内收的有耻骨肌,骨薄肌、答收肌、短收肌、长收肌;使髋关节旋内的臀中肌和臀小肌前部;使髋关节旋外的有髁腰肌、臀大肌、大收肌、梨状肌等。
5.简述膝关节的构造及运动。
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及胫骨内外侧髁上关节面组成股胫关节,书椭圆关节,有股骨髌面和髌骨后面组成骨髌关节,属屈戌关节。故膝关节是椭圆屈戌关节。因功能上的需要还有很多辅助结构,主要有:
(1)半月板 位于胫骨 内外侧髁关节面上,是1对纤维软骨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外缘后内缘薄。上面与股骨内外侧髁相接。体育锻炼时,半月板课随膝关节的运动而移动,起到加深关节窝、缓冲外力冲击、保护关节软骨等作用。
(2)韧带 1.关节囊内定的交叉韧带,在可髁间隆起的前后方,分为钱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交叉韧带使股骨和胫骨紧密连接,并有防止胫骨向前后移动的作用。2.关节囊外有经侧副韧带 ,位于膝关节的内侧,连接股骨内上踝和股骨内侧髁。
3.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外侧,连接股骨外上踝和腓骨小头外侧面两条侧副韧带有限制膝关节过度后伸及旋转作用。当膝关节两侧收到暴力时,侧副韧带容易损伤。4.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面,是股四头肌肌腱延续部分由前面加固膝关节
(3)滑膜皱襞 是关节囊的滑膜层深入关节腔内,皱襞内有脂肪,以填充腔内间隙,甲骨关节。这个关节最大的皱襞在髌韧带的两侧,称为翼状皱襞。
膝关节在一般情况只能做屈伸运动,因此时它是滑车状。在屈位情况下,髌骨上移,此时关节成双髁状(两个圆形),因此,储能做屈伸外,还能做旋内、旋外运动。由于膝关节两侧有副韧带,故不能做展收运动。
6.运动膝关节的肌肉有哪些?在何部位?
答:膝关节是一滑车椭圆关节,因此其具有2个运动轴,能做4中形式的运动,即屈伸旋内与旋外。
(1)使膝关节屈的肌肉 主要位于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位于小腿后面的腓肠肌等。
(2)使膝关节伸 的肌肉 主要有位于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
(3)使习惯捏旋内的肌肉 主要由位于大腿后面的半腱肌、半膜肌;大腿内侧面得骨薄肌以及大腿前面的缝匠肌。
(4)使膝关节旋外的肌肉 主要由位于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和位于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外侧头。
7.足关节的构造如何?能做和运动?由哪些肌肉来完成?
答:足关节包括踝关节(距小腿关节)和居下关节。
踝关节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关节面组称,是一滑车(屈戌)性关节,关节囊前后较薄弱,两侧有韧带加强,内侧为一腔韧的三角韧带,其余内踝,呈扇形向下分别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偶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起于外踝,止于距骨和跟骨。
距下关节由距骨后关节和跟骨的后关节工程他们共同具有一个斜位的矢状轴。距跟后关节由距骨和跟骨的后关节面构成,关节囊周围有很多韧带加强。距跟舟关节由距骨、跟骨和舟骨3块骨构成。关节周围亦有很多韧带加强。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是1对联合关节,因此。两关节长可协同活动,绕冠状轴可做背屈(购足尖)和跖屈(绷足尖)运动,此运动以踝关节为主 ;绕斜位的矢状轴课做内翻(足内侧缘上升,并伴随足尖内收和屈)、外翻(足内侧缘下降,并伴随足尖外展和深)。完成上述运动的肌肉分别为1.使足背屈的肌肉主要有胫骨前肌、拇长屈肌、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2.使足跖屈的肌肉主要有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3.使足内饭的肌肉主要有拇长屈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和胫骨前肌。4.使 足外翻的肌肉主要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8.答:足弓 是由7块跗骨和5块跖骨被坚强的韧带连接而成的共性结构,一部分小腿机和足底肌也起到了维持足弓的作用。足弓可分为纵弓和横弓,纵弓又分外侧纵弓和内测纵弓。外侧纵弓由跟骨、股骨及第4、5跖骨构成,此弓较低,是足的支持部,故又称为支持弓。内测纵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3块楔骨、第1-3跖骨构成,此弓较高,有较大弹性弓。横弓由各跖骨后部、3块楔骨和股骨组成。
由于足弓的存在,使人在站立时,大部分足骨不与地面接触,只有3个支撑点,即跟骨结节外侧,第2和地5 跖骨头。人在站立时,提踵落在这3点上,就像“三脚架”一样的稳固,行走时不容易长生左右摇摆。足弓的拱形结构特点使他具有坚固节省骨质材料、轻巧而又能承受较大压力,并具有很好的弹性,有利于维持站立,在行走、跑跳、负重等活动中,课缓冲支撑反作用力对人体的冲击。此外还可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9.答:足弓的维持有两种情况,在稳定站立时,足弓主要靠组本身被动组织(股的排列、韧带和建模)维持。负重以及行走、跑、跳时,还要烤鸡肉收缩维持,凡是从足底跨过运动关节的肌肉和足底肌收缩,对维持足弓均起积极作用,其中腓骨长肌见和胫骨钱肌腱共同形成“腱环”。他又维持横弓的作用。
第四节 躯干骨连接和骨骼肌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脊柱运动幅度大小的因素是( A )
A.椎间盘厚薄 B.棘突
C.脊柱的连接方式 D.肌肉发达程度
2.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A )
A.胸椎的棘突长,向后水平伸出
B.颈椎的椎体最小,横突有孔
C.胸椎的最大特征是椎体两侧及横突末端有肋凹
D.腰椎的椎体肥大,棘突呈宽板状
3.下列各项不是膈肌裂孔的为( B )
A.食管裂孔 B.肺动脉裂孔
C.主动脉裂孔 D.腔静脉裂孔
4.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头肌的组成部分( C )
A.面肌 B. 咀嚼肌 C.头夹肌 D.舌骨肌
5.躯干运动是,前纵韧带主要限制脊柱过度(C )
A.侧屈 B.前屈 C. 后伸 D.回旋
6.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直接连接( C )
A.儿童、少年髋骨的连接 B. 椎体之间的连接
C.椎骨关节 突之间的连接 D.椎骨棘突之间的连接
7.胸廓( C )
A.由肋骨构成
B.类胸骨的特点是矢状径小于冠状径
C.有保护心肝脾肺肾的功能
D.以上都对
8.单侧熊锁骨乳突下固定收缩时,可使头(B )
A.相同侧屈和同侧转 B.相同侧屈和对侧转
C.向对侧屈和同侧转 D.向对侧屈和向同侧转
9.下列关于胸锁骨乳突肌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连转向对侧
B.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对侧倾斜,脸一转向对侧
C.两侧肌同时收缩,课仰头或低头、
D.头部固定时,此肌收缩课上提胸廓有助吸气
10.投手榴弹时,使脊柱向左侧转的肌肉是( C)
A.左侧的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B.腹直肌和腹外斜肌
C.左侧的腹内斜肌和右侧的腹外斜肌
D.左侧的腹外斜肌和右侧的腹内斜肌
11.足球掷界外球时,使脊柱后伸最主要的肌肉是( B )
A.斜方肌 B.竖脊肌 C.夹脊 D.雄锁乳突肌
12.俯卧腿臂后振可发展下列肌肉力量中的( A )
A.伸脊柱的肌肉 B. 屈脊柱的肌肉
C.竖脊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 D.胸大肌、背阔肌
13.(腹)白线是( D )
A.腹直肌的腱划
B.由腹横肌构成的一条线
C.由左右腹直肌构成的1条线
D.由两侧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的纤维互相交织而成
14.完成转体动作的主要肌肉是(B )
A.同侧的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
B.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
C.对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
D.腹直肌和腹横肌
15.关于脊柱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中央有椎管,而两侧有成对的椎间孔
B.绕矢状轴的运动称为外展、内收
C.每两个椎骨之间夹有1个椎间盘
D.以上都对
16.前纵韧带( D )
A.是甲骨椎弓前面的韧带 B.位于椎管的前臂
C.他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D.向后下腰可以发展其伸展性
17.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
A.正常成人记住有4个胜利弯曲 B.胸弯和骶弯是先天性城的
C.胸弯向前‘腰弯向后 D.颈弯和腰弯是后天形成的
18.掷标枪时使脊柱回旋的肌肉是( C )
A.同侧腹外斜肌、对侧腹外斜肌 B.同侧腹直肌、对侧腹外斜肌
C.同侧腹内斜肌,对侧腹外斜肌 D.同侧腹内斜肌,对侧腹直肌
19.呼吸肌主要有( B )
A.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B.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膈肌
C.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 D.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20.椎弓间的连接结构有( C )
A.前纵韧带 B. 后纵韧带 C.黄韧带 D.棘上韧带
(二)多项选择题
1.使脊柱伸的肌肉有( ABD )
A.斜方肌 B.竖脊肌 C.背阔肌 D.臀大肌
2.使脊柱屈的肌肉有( ABCD )
A.雄锁乳突肌 B.腹直肌 C.腹内外 D.髁腰肌
3.肋( ACD )
A.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B. 内侧面上缘有肋骨
C.第11、12肋称浮肋 D.内侧面下缘有肋沟
4.不成对的脑颅包括( ACD )
A,额骨 B.顶骨 C.枕骨 D. 蝶骨
5.成对的面颅骨包括( ABD )
A.颚骨 B.鼻骨 C.犁骨 D.上颌骨
6.颈椎( AB )
A.椎体较小 B.有横突孔 C. 寰椎有齿突 D.棘突呈碟瓦状
7.椎间盘( ACD )
A.为纤维软骨盘 B.坚韧而五弹性
C.连接相邻两个椎体 D.由纤维软骨和髓核构成
8.连接椎体的结构有(ABD )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棘上韧带 D.椎间盘
9.脊柱可做 的运动有( ABCD )
A.屈 B.伸 C. 侧屈 D.环转
10.膈有(BCD)
A.气管通过 B.重要的呼吸肌
C.下腔静脉通过 D.食管通过
11.属于呼吸肌的肌肉有( ABCD )
A.膈肌 B. 肋间内肌 C. 肋间外肌 D.腹直肌 E.髁腰肌
12.属于辅助呼吸机的肌肉是( ABCD )
A.胸大肌 B.胸小肌 C.雄锁乳突肌 D.腹外斜肌
13.维持负压的肌肉是( ABCD )
A.膈肌 B.腹直肌 C. 腹外斜肌 D.会阴肌
14.属于躯干肌的是( ABD )
A.斜方肌 B.胸大肌 C. 三角肌 D. 膈肌
15.关于椎间盘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 )
A.正常成人共有23个
B.椎间盘外部是纤维软骨环,内部是髓核
C.腰部椎间盘最后
D.第一个椎间盘位于第1、2颈椎之间
16.关于胸廓的有关结构,真确的是( AD )
A.12个胸椎参加胸廓的组成 B.12跟肋参加胸廓的组成
C.1块胸椎参加胸廓的组成 D.胸廓有上下两个口
17.颈椎的特征是( ACE )
A.横突上有孔 B.侧面有肋凹 C.2-6棘突末端分叉
D.棘突细长斜向下 E.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 F.近似冠状
18.连接相邻两椎骨的结构有( ABCEFG )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 椎间盘 D.黄韧带
E.棘间韧带 F.棘上韧 G.关节突关节
19.体育锻炼可对关节产生何种影响(ABC )
A.增强关节的稳固性
B.增大关节的运动幅度
C.增大关节的灵活性
D.韧带增粗
20.体育锻炼可对骨骼肌产生何种影响( ABCDEFG )
A.使骨骼肌体积增大
B.重量增加
C.使肌肉中的线粒体增多,脂肪减少
D.使肌肉内毛细血管数量增多
E.使肌肉内的结缔组织增厚
F.使肌肉中糖原、肌球蛋白、肌红蛋白的含量增加
G.使运动终板增大
(三)判断题
1.椎骨键连接即椎骨与椎体的链接( × )
2.脊柱由24块椎骨和23块椎间盘组成(× )
3.成人脊柱由椎骨、骶骨、尾骨及24块椎间盘组成( × )
4.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 √ )
5.前纵韧带是全身最长的韧带( √ )
6.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7.前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后伸(√)
8.仰卧起坐是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
9.推铅球时侧向转体是由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共同收缩完成的( √)
10.躯干向左回旋主要是左侧的腹外斜肌和右侧的腹内斜肌在下固定时收缩完成。(×)
11.膈肌收缩时,圆顶上升,帮助呼气(× )
12.用力呼气时,所有呼吸肌都参与呼的运动( × )
13.成人脊柱是由26块骨构成( √ )
14.椎管是椎间孔和骶管共同组成的长管( × )
15.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 )
16.胸椎的主要特征是横突上有横突孔( × )
17.前纵韧带限制记住过度后伸,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 )
18.脊柱侧面观是一条直线( × )
19.颈椎最明显的特征是有锥孔( × )
20.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 )
21.胸廓是由1块胸骨、12块肋骨和全部椎骨及关节、韧带共同围成( × )
22.后天形成的脊柱生理弯曲为颈屈和腰屈( √ )
23.第1颈椎也称枢锥(× )
24.全部锥孔连成椎管,内藏脊髓( √ )
25.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实现吸气( √ )
26.主动完成呼吸功能的肌肉称为固有呼吸肌(√ )
27.仰卧起坐练习主要可发展背柱肌肉( × )
28.竖脊肌是人体强大的伸脊柱肌肉( √)
29.颅骨是由8块脑颅骨、15块面颅骨和6块听小骨组成的( √ )
30.前纵韧带位于脊柱前面,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后壁( × )
31.引体向上拉引,躯干向上的主要肌肉是胸大肌、背阔肌(√)
32.跪称后到课发展腹直肌、骨直肌、臀大肌、竖脊肌的伸展性( × )
33.膈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和腹肌是呼吸肌(√ )
34.卧推杠铃可以发展胸大肌、前锯肌和肱三头肌的力量(√)
(四)填空题
1.椎骨可分(颈椎 )、(胸椎 )、( 腰椎 )和( 尾椎 )
2.所有椎骨的锥孔连成( 椎管 ),以容纳( 脊髓 )椎骨的上下切忌围成( 椎间孔 )孔有(脊神经 )通过
3.颅骨可分为( 脑颅骨 )和(面颅骨 )
4.椎骨的椎体之间主要有( 椎间盘 )、( 前纵韧带 )和( 后纵韧带 )连接。限制脊柱屈的主要韧带是( 后纵韧带 )、限制脊柱伸的主要韧带是(前纵韧带 )
5.椎间盘位于相邻两( 椎体 )之间它由(纤维软骨 )和(髓核 )两部分组成。成人椎间盘共( 23 )个以(腰 )部位最后
6.影响测量身高值的主要形态结构因素有( 椎间盘的厚度 )、( 脊柱生理弯曲度的大小 )、(足弓的高低 )可测量最高的身高时间是( 清晨起床即刻 )
7.脊柱课沿3个轴进行转动,绕冠状轴做( 屈伸 );绕矢状轴做(侧屈 )绕垂直轴做(回旋 )此外还能环转
8.仰卧起坐课发展躯干肌的(腹直肌 )、( 腹外斜肌 )和( 腹内斜肌 )等肌肉的力量,他们都是在( 近 )固定条件下完成的
9.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脊柱绕冠状轴做( 伸 )的运动,主要由(竖脊肌 )、( 腹外斜肌 )、( 腹内斜肌 )收缩完成动作
10.做体操 后桥动作,主要发展( 腹直肌 )、( 腹外斜肌 )和 ( 腹外斜肌 )的伸展性,同时发展( 前纵 )韧带的伸展性
11.侧向推铅球时,躯干的转体动作是由(同侧的腹内斜肌 )和( 对侧的腹外斜肌 )在(下 )固定条件下收缩完成的。
12.运动骨盆的主要肌群是(腹肌 )、( 下肢带肌 )和(大腿肌 ),前者是在( 上支撑 )条件下工作,后两者是在(远侧支撑 )条件下工作
13.固有呼吸肌主要有( 膈肌 )、(肋间内肌 )、( 肋间外肌 )
14.颅骨共(28)块,由( 9)块脑颅骨、( 15)块面颅骨和( 6)块听小骨组成
15.颅骨中以关节形式连接的是(颞下颌关节 )
16.头肌可分为( 表情肌 )、( 咀嚼肌 )和舌骨肌
17.躯干骨共( 51 )块可分为(脊柱骨 )、( 肋 )和( 胸骨 )三部分
18.成年人的椎骨共(24 )块,其中颈椎( 7)块,其特征是横突都具有( 横突孔 );胸椎( 12)块,其特征是椎体两侧和横突上都有(肋凹 );腰椎( 5 )块,椎体最大,它的( 棘突 )为近似四方形的博板。
19..躯干骨中(胸骨 )属于扁骨,(椎骨 )、( 骶骨 )和( 尾骨 )属于不规则骨
20.肋共有( 12 )对,由( 肋骨 )和( 肋软骨 )两部分组成
21.胸骨角为( 胸骨柄下缘 )和( 胸骨体 )相连接出向前凸起。胸骨角两侧与( 第2肋 )平齐,是计数( 肋骨序数 )的重要体表标志
22.第1 颈椎又称(寰椎 );第2颈椎又称(枢锥 );第7颈椎又称(隆椎 )
23.一般椎骨由前方的(椎体 )和后方的(椎弓 )两部分组成。两者共同围成的孔称( 椎孔 )
24.椎弓分为( 椎弓根 )和( 椎弓板 )两部分
25.追工商的突起有( 7 )个,包括( 1个棘突 )、( 1对横突 )、( 1对上关节突 )和( 1对下关节突 )
26.肋骨的(肋头 )和( 肋结节 )上有关节面与胸椎相连接
27.胸骨可分为( 胸骨柄 )、( 胸骨体 )和( 剑突 )3部分
28.脊柱由( 24 )块独立的椎骨、( 1)块骶骨和(1 )块尾骨借( 椎间盘 )、( 关节 )以及( 韧带 )紧密连接而成。
29.胸锁关节是连接( 上肢 )和(躯干 )之间的唯一关节。因关节腔内有( 关节盘 )存在,使( 鞍状形 )关节面改变为( 球窝形 )关节面
30.脊柱侧面观,可见有( 4 )个生理弯曲,即( 颈曲 )、( 胸曲 )、( 腰曲 )和( 骶曲 )
31.脊柱的主要功能是( 支持体重 )、( 传递压力 )、(缓冲震动 )、( 保护脑和脊髓及内脏器官 )、( 完成各种运动 )
(五)配对题
1. 肌肉 发展力量的练习
A.斜方肌 a,冲拳1.A --b B --c C --d D--a E--e
B.背阔肌 b.负重扩胸
C. 三角肌 c.向后拉拉力器
D.前锯肌 d.负重直臂侧举
E.竖脊肌 e.俯卧臂腿上振
2. 肌肉 发展伸缩性练习
A.腹直肌 a.颈后屈肘拉伸
B.竖脊肌 b.俯卧腿臂上阵
C.胸大肌 c.行进间臂上振
D.工三头肌 d.腹背下屈2.A--b B --d C--c D--a E--e
E.斜方肌 e.含胸动作
3. 动作 主动肌
A.悬垂举腿 a.竖脊肌
B.俯卧撑起动作 b.肱肌3.A --c B --e C--a D--b E--d
C.负重后弓身 c.髁腰肌、骨直肌
D.负重弯举 d.小腿三头肌
E.原地纵跳时踝关节动作 e.肱三头肌
4. 动作 主动肌
A.背后向前拉拉力器 a.肱三头肌
B.俯卧撑称帝动作 b.胸大肌
C.负重弯举 c.肱肌4.A --b B--a C--c D--e E--d
D.屈腕动作 d.背阔肌
E.引体向上时肩关节动作 e.前臂前群肌
(六)名词解释
1.锥孔
2.椎管
3.椎间孔
4、胸骨角
5.脊柱
6.胸廓
7.腹直肌鞘
(七)简答题
1.椎间盘的结构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2.使脊柱前屈的肌肉有哪些?
3.使脊柱后伸的肌肉有哪些?
4,躯干部做相向运动的动作有哪些?个有哪些肌肉收缩完成的?
5.仰卧起坐主要发展躯干哪些肌肉力量?
6.完成转体动作的主要肌肉有哪些?
(八)论述题
1.试述颈椎、胸椎的主要特征。
2.试述脊柱的组成及主要形态结构。
3.试述腹直肌的位置、起止、功能与力量练习。
4.试述竖脊肌的位置、起止、功能与力量练习。
5.试述影响关节灵活性和稳固性因素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良好影响。
六、参考答案
(六)名词解释
1.锥孔:是由椎骨的椎体和椎弓围成的孔。
2.椎管:是全部椎骨孔连接起来形成的管,内藏脊髓。
3.椎间孔:上位肋骨椎弓根上的下切迹与下位肋骨椎弓根上的上切迹围城的孔,称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穿行。
4.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处向前凸,称为胸骨角
5:脊柱:由脊柱骨借连接它们的椎间盘、关节、韧带等组成,具有承担负重、缓冲动力、传递压力、保护胡随和运动等功能
6.胸廓:由胸椎、肋骨和胸骨以及连接它们的关节、韧带等构成除参与呼吸运动外,还具有支持和保护心、肺作用
7.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的鞘状结构,由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
(七)简答题
1.答:椎间盘由内部的髓核和外部的纤维环构成。椎间盘除连接锥体外,还有增大脊柱的运动幅度、承受压力、缓冲震动、保护脑和脊髓的功能。
2.答:使脊柱前屈的肌肉有腹直肌、髁腰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3.答:使脊柱后伸的肌肉主要是竖脊肌
4.答:有腾空时的展体动作,此相向运动是脊柱后伸,是由竖脊肌以无固定收缩完成的;腾空时的屈体动作,次相向运动是脊柱前屈,主要是由腹直肌以无固定收缩完成。
5. 仰卧起坐主要发展躯干哪些肌肉力量?
答:仰卧起坐主要发展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髁腰肌等肌肉的力量
6.答:完成转体动作主要由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腹外斜肌参与完成的。
(八)论述题
1.试述颈椎、胸椎的主要特征。
答:颈椎的椎体较小,有横突孔,第2-6颈椎的棘突短小,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特别长,而末端形成结节,称为隆锥。第1颈椎称寰椎,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侧快组成。前弓和侧块均有关节面和第2颈椎相关节。第2颈椎又称枢锥,椎体有以向上伸出的齿突。齿突两侧各有关节面,与寰椎下关界面相关节
胸椎的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互相重叠成叠瓦状,横突尖前面有一凹面,称横突肋凹,均与肋结节相关节。
2.试述脊柱的组成及主要形态结构。
答: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关节和韧带等连接构成。脊柱的中央有椎管,内藏脊髓;两侧各有椎弓根围成的椎间孔与椎管相同,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脊柱侧面观,可见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4个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向前凸,胸曲和骶曲向后凸。椎间盘和生理弯曲增加了脊柱的弹性,起缓冲作用,以保护脑和脊髓。
3.试述腹直肌的位置、起止、功能与力量练习。
答:腹直肌位于腹前臂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中,为上下窄的带状腹肌。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所分割。该肌肌束下行,起于耻骨联合上缘和耻骨嵴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下固定时,腹直肌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屈,还可降肋,协助呼气一侧收缩,使脊柱向侧屈。上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屈膝仰卧起坐课发展腹直肌的力量。
4.试述竖脊肌的位置、起止、功能与力量练习。
答:竖脊肌位于躯干背部脊柱两侧深层,起子骶骨背面和髁肌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外侧纤维向上止于肋骨角,称髁肋肌中间纤维向上止于颞骨乳突,称最长肌;内侧纤维止于棘突,称棘肌。下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伸,如腹背运动。先固定式,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如体侧运动。俯卧抬上体等练习,课发展竖脊肌的力量。
5.试述影响关节灵活性和稳固性因素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良好影响。
答:影响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的因素有:1.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得面积差。面积差大者,关节的灵活性大,反之灵活性就小。2.关节囊 关节囊厚而紧,关节灵活性小、稳固性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灵活性大、稳固性小。3.关节韧带。韧带多而强,关节稳固性大,关节周围韧带少儿且若,灵活性大。韧带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有利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4.肌肉。关节周围的肌肉多而强,关节稳固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少儿弱,或有折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关节的灵活性就加大。
系统的体育训练,即可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了关节周围的肌肉 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囊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的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使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肌肉弹性增加的结果。
第五节 运动系统解剖学分析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引体向上由直臂悬垂变为屈臂悬垂时,肱肌,肱二头肌是( )
A.原动肌 B.协同肌 C.对抗肌 D.固定肌
2.肱四头肌的对抗肌是( )
A.髂腰肌 B.臀大肌 C.骨后肌群 D.大收肌
3.速滑运动员支撑腿向前滑行时,肱四头肌做的是( )
A.动力性的克制工作
B.静力性的加固工作
C.动力性的退让工作
D.静力性的支持工作
4.在跑步时,使后蹬腿充分伸直的原动肌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完成向心工作?( )
A.近固定 B.远固定 C.上固定 D.下固定
5.燕式平衡时,支撑腿骨后肌群做( )
A.加固工作 B.固定工作 C.支持工作 D.离心工作
6.“落地缓冲”时,股四头肌完成( )
A.向心工作 B.加固工作 C.支持工作 D.克制工作
7.吊环“十字支撑”时。运动员的胸大肌,背阔肌做( )
A.离心工作 B.加固工作 C.支持工作 D.克制工作
8.两臂维持侧平举时三角肌做的是静力性工作的( )
A.支持工作
B.加固工作
C.固定工作
D.上述都不是
9.夺匕首时,强行对方屈腕,使其自动松手,这是利用前臂伸肌的( )
A.主动不足 B.伸展性 C.弹性 D.被动不足
10.骨直肌的主动不足是在( )
A.伸膝屈髋时出现
B.外展大腿时出现
C.屈髋又屈膝时出现
D.伸髋又伸膝时出现
11.股直肌被动不足在下列何种情况时出现( )
A.伸髋伸膝时
B.伸髋屈膝时
C.屈髋屈膝时
D.屈髋伸膝时
12.股四头肌的对抗肌是( )
A.髂腰肌 B.臀大肌 C.股后肌群 D.大收肌
13.屈肘关节的对抗肌是( )
A.肱肌 B.肱三头肌 C.旋前圆肌 D.肱桡肌
(二)判断题
1.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引起环节运动的肌肉或肌群称为原动肌。(√)
2.位于原动肌反侧,并随着原动肌的收缩而收缩的肌肉,称为对抗肌。( )
3.肌肉收缩克服阻力,使运动环节朝肌肉拉力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克制工作。( )
4.落地缓冲时,股四头肌在膝关节处做退让工作。( )
5.肌肉受阻力作用逐渐拉长,使运动环节朝肌肉拉力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退让工作。( )
6.马步站桩时,股四头肌的工作为支持工作。( )
7.握拳妨碍屈腕或屈腕妨碍握拳,这不仅是前臂后肌群被动不足,也是前臂前集群主动不足造成的。( )
8.伸膝时屈髋的幅度不及屈膝时屈髋的幅度,原因之一是由于股后肌群伸展性不足造成的。( √ )
9.在体育实践中,要想获得速度,必须加大阻力臂;训练力量时则要增加阻力。( )
10.当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时,其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 )
11.当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时,加快运动时,其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反侧。( )
12.当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慢速运动时,其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 )
13.对抗肌是指对抗原动肌工作的肌肉。( )
14.在静力性工作的支持、加固、固定3种工作方式中,支持工作最易产生疲劳。( )
15.当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时,肌力大于阻力,肌肉做向心工作,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对侧。( )
16.多关节肌出现力量性不足的同时,其对侧的肌肉也出现伸展性被动不足,反之亦然。( )
17.踢定位球时,支撑腿的脚应落在球横轴的后方,这样可以较好的避免骨直肌出现“主动不足”的现象。( )
18.在短跑项目中,股后肌群易拉伤是因为出现了“伸展性被动不足”,应采取跑前压腿的方法来预防。( )
19.落地缓冲时,股四头肌在远固定时完成离心工作。( )
(三) 填空题
1.哑铃弯举缓慢下落时,肘关节做( )运动,原动肌为( ),在( )固定条件下,做( )收缩完成的。
2.原地总跳主要锻炼下肢( )肌、( )肌和( )肌的力量。
3.燕式平衡时脊柱处于( )位,主要由( )肌完成静力工作中的( )工作。
4.股四头肌中( )为多关节肌,其余单元关节肌跨越了( )关节。
5.做扩胸运动时,肩胛骨做( )运动,它是由( )和( )肌在近定条件下( )工作收缩完成的。
6.掷铁饼时,要想获得速度应使肢体( )以加大( ),从而加快出手的速度。
7.根据骨杠杆上支点、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 )、( )、( )。
8.负重蹲起是发展( )力量常用的锻炼方式,该运动可以发展( )、( )和( )等肌群的力量。
9.根据肌肉在动作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 )、( )、( )。
(四)名词解释
1.原动肌与对抗肌
2.固定肌与中和肌
3.动力工作与静力工作
4.向心工作与离心工作
5.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
6.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不足”
(五)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静力工作、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
2.举例说明身体结构上存在的3类杠杆。
3.简述动力性动作分析的步骤。
4.在弯举动作中,作用于肘关节的原动肌和对抗肌各有哪些?位于何处?
(六)案例分析
1.对原地纵跳时下肢肌肉工作情况进行解剖学分析。
2.对哑铃弯举时上肢肌肉工作情况进行解剖学分析。
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7. ACDBCCC
8-13.ADABCB
(二)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19. √√√√
(三)填空题
1.伸 肱二头肌 近 退让(离心 )
2.臀大 骨四头 小腿三头
3.水平伸 竖脊 支持
4.骨直肌 膝
5.后缩 斜方肌 菱形 克制(向心)
6.伸展开 阻力臂
7.平衡杠杆 省力杠杆 速度杠杆
8.下肢肌肉 臀大肌 股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
9.原动肌 对抗肌 固定肌 中和肌
(四)名词解释
1.原动肌与对抗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期主要作用的肌肉称原动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对抗肌。
2.固定肌与中和肌:当肌肉收缩时,其拉力可使该肌所附着的两骨发生想想运动,为了充分发挥运动肌的拉力对动点的作用,就需要有其他集群固定原动肌的定点骨,这些起固定原动肌的定点骨称为固定肌。原动肌对定点骨具有两种以上的作用时,为了有效地发挥其中一种作用,需要有其它肌肉抑制另外的作用,这些用以抵消原动肌多余功能的肌肉称中和肌。
3.动力工作与静力工作:积弱收缩使环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此类工作成为动力性工作(亦成为等张收缩),其又可分为两种,即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知足一平衡阻力距,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工作(亦称为长收缩)。静力性工作又分为支持性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
4.向心工作与离心工作:退让工作又称离心工作。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小于阻力距,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和定点彼此 分离;肌肉变长、变细,但触摸时人较硬。
克制工作又称为相信工作。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大于阻力距,环节朝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想定点靠拢;肌肉变短、变粗,触摸时较硬。
5.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当多关节肌收缩发力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发挥作用后,对另一个(或其余)关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
6.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不足”:当多关节肌被拉伸展后,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充分拉长后,在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充分地被拉长,这种现象称为多关节肌功能性“被动不足”。
(五)、问答题
1.答: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足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亦称等长收缩)静力性工作又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如双杠直角支撑动作中,屈大腿肌肉(髁腰肌等)所作的工作属于此种工作的主持工作。
肌肉收缩使环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此类工作称为动力性工作(亦称为等张收缩)其右分为两种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
克制工作又称为向心工作,表现为:肌肉收缩力距大于阻力矩环节朝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想定点牢笼;肌肉变短、变粗触摸时较硬。如持哑铃前臂弯举得举起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肌等肌肉所作的工作即为克制工作。
退让工作又称为离心工作,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小于阻力矩,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放心爱那个运动,肌肉的动点和定点彼此分离;肌肉变长、变细,但触摸时仍较硬如持哑铃前臂弯举的放下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肌等肌肉所作的工作即为退让工作。
2.答:平衡杠杆 支点在力点与阻力点中间。例如颅与脊柱的链接,支点位于寰枕关节的额状轴上,力点在支点的后方(斜方肌等肌肉的作用点)阻力点(头的中心)位于支点的前方。
省力杠杆 阻力点在力点和支点的中间,例如站立时提踵,以指指关节为支点,人体重力通过骨体向下,位于支点和力点(小腿三头肌在跟骨上的支点)。的中间。
速度杠杆 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为中间,此类杠杆在人体中最为普遍。如三角肌外展上臂的动作,支点在建关节中心,力点(三角肌在肱骨上的支点)在支点和阻力点(手臂中心)中间。
3.答:(1)确定动作名称
(2)描述动作要领
(3)分析各阶段各环节的运动状况
(4)划分动作阶段和确定动作的开始阶段
(5)分析各阶段个环节的运动状况1.指出各环节在相应关节的运动。2.说明环节的受力情况、原动肌及其工作性质3.指出各环节原动肌的工作条件4.分析肌肉工作时的协调关系。
(6)小结与建议
4.答:做弯举动作时,前臂在肘关节处绕冠状轴做去的运动,完成此运动的主要运动机是位于关节冠状轴前面的肱肌、肱二头肌和肱桡机等,而位于冠状轴后方的肱三头肌和肘肌则成为他们的对抗肌。
第四章 消化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上消化道是指 ( C )
A.从口腔到咽 B.从口腔到胃
C.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D.从口腔到空肠
2.下消化道是指 ( D )
A.从十二指肠到盲肠 B.从十二指肠到直肠
C.从小肠到直肠 D.从空肠到肛管
3.含有味觉感受器的舌乳头有 ( )
A.菌状乳头和丝状乳头 B.叶状乳头和丝状乳头
C.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4.关于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舌粘膜表面的味觉感受器称味蕾 B.有味觉和协助发音等功能
C.舌下肉阜是下颌下腺的开口 D.舌肌为平滑肌
5.与中耳鼓室相通的是 ( )
A.口腔 B.鼻咽 C.口咽 D.喉咽
6.关于腮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最大的唾液腺 B.开口于颊粘膜
C.位于咬肌后部的表面 D.开口于口底粘膜
7.关于食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颈椎前方 B.气管前方
C.在第六颈椎下缘接咽 D.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
10.唾液腺 ( )
A.是一种内分泌腺
B.大唾液腺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
C.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导管共同开口于口腔壁粘膜上
D.其分泌物有分解三大营养物的功能
11.胰 ( )
A.位于胃的前
B.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C.属于内分泌和外分泌混合腺体
D.外分泌部即胰岛
12.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 ( )
A.肝 B.胰 C.胃 D.喉
13.牙 ( )
A.由牙釉质和牙髓构成
B.可区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龈三部
C.恒牙有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四种
D.以上都不对
14.舌 ( )
A.是人体主要的发声器官
B.主要由平滑肌交织而成
C.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内有味蕾
D.以上都对
15.关于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经咽峡通口腔
C.咽可分为三部
D.位于气管前方
16.肝小叶 ( )
A.内有许多中央静脉
B.肝左、右管出肝门后汇合成胆总管
C.肝板之间是肝血窦
D.肝血窦有贮存胆汁的功能
17.关于小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段
B.肌层为外纵行、中环行、内斜行三层平滑肌构成
C.粘膜形成环状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D.三大营养物质都可在此消化与吸收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ABCD 5.ABD 6. 7.AC 8.BCD
9.ACD 10.BCD
1.属于消化系统的器官有 ( AB )
A.肝 B. 胰 C. 脾 D.肾
2.关于牙齿的正确表达是 ( BC )
A. 成人上颌牙齿总数为14颗 B. 儿童的乳牙总数为20颗
C. 成人第三磨牙又称“智齿” D. 牙龈内含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
3.肝的功能( ABCDE )
A.解毒 B. 参与物质代谢 C.分泌胆汁 D.造血 E.防御
4.与咽腔相交通的是( )
A.鼻腔 B.口腔 C.喉腔 D.中耳鼓室
5.胃壁中( )
A.黏膜层较厚
B.上皮向粘膜深部下线构成大量腺体
C.胃肌膜由两层平滑肌构成
D.胃肌膜中环形肌最发达
6.小肠壁的特点是( BC )
A.小肠绒毛较少 B.有丰富的绒毛
C.有丰富皱襞 D.无环状皱襞
7.结肠( )
A.呈M 形环绕在空肠和回肠周围
B.升结肠起自回肠
C.与盲肠、直肠和肛管组成大肠
D.降结肠连接直肠
8.进出肝门的结构包括( )
A.肝静脉 B.肝动脉 C.肝管 D.肝门静脉
9.胆囊( )
A.位于胆囊窝内 B.能分泌胆汁
C.胆囊底可在肝的前缘露出 D.课储存和浓缩胆汁
10.胰腺( )
A.为人体第一大消化腺
B.内分泌部分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
C.为腹膜外气管
D.外分泌部分的胰液进入十二指肠
11.肝外胆道系统包括有( )
A.胆囊 B.左右肝管 C.肝总管 D.胆囊管 E.胆总管
12.关于胃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容纳食物
B.分泌胃液消化食物
C.内分泌功能
D.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一定作用
三.判断题
1.内脏器官一般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 √ )
2.内脏器官指位于胸腔和腹腔内的器官。 ( × )
3.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 √ )
4.恒牙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 √ )
5.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是味觉感受器。 ( √ )
6.咽、喉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 × )
7.食管分为颈、胸、腹三段。 ( √ )
8.小肠分为十二脂肠、空肠和盲肠三段。 ( × )
9.肝由许多呈多面棱柱体的肝小叶构成。 ( √ )
10.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等出入的门户。 ( √ )
11.胆汁和胰液均送至胃内参与消化过程。 ( )
12. 胆囊是分泌和存储胆汁的器官。 ( )
13.胰为头、体、尾三部,头被十二指肠围绕 ( )
14.分泌胰液的器官叫做胰岛。 ( )
15.腮腺开口于舌下肉阜。 ( )
16.胰液可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 ( )
17.消化系统由口、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构成。( )
18.消化腺的基本功能是分泌消化液,胃细胞准备可利用的食物消化提供必要条件、( )
19.笑话到的器官由教官神经和复交故那神经双重支配。( )
20.胃酸就是危险的壁细胞分泌的盐酸。( )
21.胃有出入两口,入口称油门,出口成偾们。( )
22.但只是胆囊壁上的单细胞分泌的液体( )
23.胰腺即是外分泌哦腺,又是内分泌腺。( )
24.脂肪的吸收只需要胆汁,不需要胰液的作用。( )
25.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胰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
26.肝门是肝动脉、肝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门户。( )
27.消化系统的器官皆为内脏器官,其器官皆为平滑肌( )
28.消化管中空器官的壁,由内到外一次是:黏膜、粘膜下组织、肌组织外膜。( )
29.粘膜层由输送结缔组织组成,内涵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等。( )
30.肝、胰和唾液腺胃实质性器官,其外被结缔组织膜或浆膜。次膜可深及旗杆的实质内,将器官分成若干小叶,如:小叶、肝小叶等( )
31.每个实质性器官均有神经、导管、血管、淋巴等出入的门户,称“门”( )
32.位于喷们和幽门处的胃腺主要分泌黏液。( )
33.幽门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都是由平滑肌增厚形成的寒星肌( )
34.小肠的环状皱襞由黏膜和粘膜下组织形成,在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在绒毛固有层内分布有中央乳糜管和丰富的猫须血管( )
35.咽是笑话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 )
36.由于咽的特殊结构,鼻咽部感染可继发中耳炎( )
37.舌表面有4中舌乳头,其内均含由味蕾( )
38.胃的左侧凸出称胃小弯,右侧凹陷称胃大弯( )
39.胆囊管与肝总管合并形成胆总管( )
40.溃疡病好发的部位是胃卉门部( )
41.小肠上期自幽门,下届盲肠、借系膜固定于腹后膜( )
42.肝的下方有3条沟呈H型,称肝门( )
43.肝的功能性血管是肝门静脉、营养性血管是肝动脉( )
44,胰液和胆汁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小肠( )
四.填空题
1.( )系统、( )系统、( )系统和( )系统合称为内脏。
2.大部分内脏位于( )、( )和( )内,并借( )与外界相通。
3.典型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 )、( )、( )和( )四层。
4.消化系统包括( )和( )。
5.消化管包括( )、( )、( )、( )、( )和( )等器官。
6.腭的前2/3为( ),后1/3为( )。
7.软腭以( )为基础,覆以( )构成,后缘中央向下的突起称( )。
8.软腭于两侧向下各分出两个黏膜皱襞即( )和( )。
9.含味蕾的舌乳头是( )和( )。
10. 舌的形态可分为( )、( )、( )3部分,舌背粘膜有丘状隆起,称( ),内有( )感受器,感受( )。
11. 胆总管开口于( )。胰液可分解( )、( )和( )。
12. 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主要吸收( 、 )和( )等营养物质,而中央乳糜管主要吸收( )等营养物质。
13. 与小肠相比,结肠的主要结构特征是具有( )、( )和( )。
14.胆汁是由( )分泌的。
15.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 );加工、合成和储存( );( )和( )等功能。
16. 唾液腺主要有( )、( )和( )3对。
17.按形态和功能不同,牙齿可分为( )、( )和( )三种。
18.牙包括( )、( )和( )三部分。
19.牙的大部分由( )构成,牙冠部外覆( ),牙腔内为( )。
20.吞咽时,( )上抬,( )封闭,呼吸暂停,食物经过( )进入食管。
21.食管上端约在第( )颈椎下缘处与咽相续,分为( )、( )、( )三段。
22.胃可分为( )、( )、( )和( )四部分,其入口称( ),出口称( )。
23.胃壁的肌织膜是由( )、( )、( )三层平滑肌组成。
24.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 )部,是( )和( )的共同开口处。
25.大肠分为( )、( )、( )、( )四部分。
26.结肠分为( )、( )、( )、( )四部分。
27.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 )。
28.成人肝下缘在右侧与肋弓下缘平齐,在剑突下( )的范围内可触及。
29.肝大部分位于( ),小部分位于( ),肝的膈面以( )韧带为界分为左、右两叶。
30.连接肝下面左、右纵沟的横沟处称( ),内有( )、( )、( )、( )和( )等通过。
31.( )与胆囊管合成( ),最后与( )汇合共同开口于( )。
32.胆囊底的体表投影是( )和( )的交点附近。
33.每个肝小叶中轴都贯穿一条( ),其周围有略呈放射状排列的( ),肝板之间为( ),血液与肝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此完成。
34.腮腺管斜穿颊肌,开口于上颌( )水平的( )。
35.舌上由()能感受酸甜苦辣等味觉刺激。
36.小肠可分为()空肠、回肠3段
37.小肠粘膜的环状皱襞上有大量甘地不一的指装突起称为( )
38.盲肠上有一细长的盲管,称为( )
39.胰外分泌部分泌的( )通过胰管注入( )肠
40.消化腺包括( )、( )、( )即分布于消化管壁的( )
41.消化系统具有( )、( )、( )和( )的功能
42.小肠可分为( )、( )、( )3段,他们是十五( )与( ) 的主要场所
43.人体最大的笑话腺是( )大部分位于( )及( ),小部分位于( ),可分泌( )
44.肝从( )和( )两套血管获得血液,前者为( )血管,后者为( )血管
45.胆囊贴于肝( )内,是暂时储存( )的( )器官
46.胰在构造上可分为( )与( )两部分,前者为( )可分泌( );后者为( )无导管
47.+胰液经导管注入( ),( )与( )会和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五)配对题
1。 .器官 形态和功能
A.肝 a.是淋巴器官
B.胰 b.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C.腮腺 c.分头、体、尾3部
D.脾 d.分泌唾液
2. 器官 位置和功能
A.舌 a.全长有3处狭窄
B.食管 b.具有味觉功能
C.胃 c.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D.小肠 d.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六)名词解释
1.上消化道
2.味蕾
3.食管
4.十二指肠大乳头
5.Burner点
6.小肠绒毛
7.肝门
8.肝外胆道系统
9.贲门和幽门
10.胰岛
(七)简答题
1.腹部九区分法是如何划分的?
2.试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试述消化腺的结构。
4.试述咽腔各部的重要结构及通道。
5.试述胃的位置、分部及胃壁的结构。
6.试述肝的位置以及肝下界的体表投影。
7.简述肝小叶的结构以及胆汁的产生和运输途径。
(八)论述题
1.胆汁、胰液在何部产生?经何途径流入何处?有何功能?
2.试论与小肠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解剖结构有哪些?
3.适量运动和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DCDB 6-10.DBDCB 11-15.CDCCD 16.C 1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BC 3.ABCDE 4.ABCD 5.ABD 6.BC 7.AC 8.BCD 9.ACD 10.BCD 11.ABCDE 12.ABCD
(三)判断题
1-5.√×√√√ 6-10. ×√×√√ 11-15. ××√×× 16-20. √×√√× 21-25. ××√×× 26-30. × × × ×√ 31-35. √√×√√ 36-40.√××√× 41-44.√×√√
四.填空题
1. 消化、 呼吸、 泌尿、 生殖
2. 胸腔、 腹腔、 盆腔、 管道
3.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和外膜
4. 消化管、 消化腺。
5.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6. 硬腭、 软腭
7. 骨质、 粘膜、 腭垂
8. 腭舌弓、 腭咽弓
9.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10. 舌根 舌体 舌尖 舌乳头 味觉 味觉刺激
11. 十二指肠乳头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12. 氨基酸 葡萄糖 部分脂肪酸 脂肪酸
13.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14. 肝
15. 胆汁 营养物质 解毒 造血
16.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17. 切牙、 尖牙、 磨牙
18. 牙冠、 牙颈、 牙根
19. 牙本质、 牙釉质、 牙髓
20. 会厌、 喉口、 口咽部
21. 六、 颈部、 胸部、 腹部
22.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 贲门、 幽门
23. 内斜、 中环、 外纵
24. 降、 胆总管、 胰管
25. 盲肠、 结肠、 直肠、 肛管
26.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27.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外1/ 3
28. 3 厘米
29. 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左季肋区、 镰状韧带
30. 肝门、 肝动脉、 门静脉、 肝管、 淋巴管、 神经、
31. 肝总管、 胆总管、 胰管、 十二指肠乳头。
32. 右锁骨中线、 右侧肋弓
33. 中央静脉、 肝板、 肝血窦
34. 第二磨牙、 颊粘膜
35. 味蕾
36. 十二指肠
37. 小肠绒毛
38. 阑尾
39. 胰液 十二指肠
40. 唾液腺 肝 胰腺 小腺体
41. 摄取食物 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 排除食物残渣
42. 十二指肠 空腔 回肠 消化 吸收
43. 肝 右季肋区 腹上区 左季肋区 胆汁
44. 肝动脉 肝门静脉 营养 功能
45. 右纵沟 胆汁 囊状
46. 外分泌 内分泌 管泡腺 胰液 胰岛
47. 胰管 胰管 胆总管
(五)配对题
1.A--b B--c C--d D--a
2.A--b B--a C--d D--c
(六)名词解释
1.上消化道: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段消化管道称上消化道。
2.味蕾:即味觉感受器,为位于舌乳头、软腭和会厌等部位的,可感受酸、甜、苦、咸等味觉的特殊装置。
3.食管:为一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前为气管,后为脊柱,上端与咽相接,向下续于胃的贲门。
4.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的圆形隆起,为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
5.Burner点:即阑尾的体表投影,位于髂前上棘和脐连线的中、外1/3处。
6.小肠绒毛:指小肠内壁环形皱襞表面的指状凸起结构,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具有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功能。
7.肝门:位于肝膈面中间的横沟处,是肝门静脉、肝动脉、肝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
8.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胆汁出肝后,经肝外胆道系统运输至十二指肠。
9.贲门和幽门:胃的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续;出口称幽门,下连十二指肠。
10.胰岛:指在胰腺内,许多分散在胞腺之间的细胞团,像孤立的小岛,故称胰岛。
(七)简答题
1.腹部九区分法是如何划分的?
答:腹部九区分法是通过在腹部前面,用两条横线和两条纵线将腹部分成“井”字形的9个区。上横线为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下横线为通过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左右两条
纵线为通过两侧腹股沟中点与两条横线垂直相交的直线。划分后的9个区分别是:腹上区、左、右季肋区、脐区、左、右外侧区、腹下区、左、右腹股沟区。
2.试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消化系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口腔到十二指肠的管道又称上消化道,空腔以下的管道又称消化道,习惯上人
们将食管至肛门的部分称为胃肠管。消化腺主要包括肝、胰和3对唾液腺。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此外,口腔、咽等还有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3.试述消化腺的结构。
答:消化腺属内脏器官中的实质性器官,包括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前者散在消化管的管壁内(如口腔粘膜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分泌物直接排入消化管内;后者是独立的器官(如唾
液腺,胰腺和肝),分泌物借导管排入消化管内.大消化腺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分隔为若干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随同结缔组织进入腺内.腺分实质和间质
两部分,由腺细胞组成的腺泡以及腺的导管称为实质,被膜和叶间与小叶间结缔组织称为间质.
4.试述咽腔各部的重要结构及通道。
答:咽腔分别以软腭和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 口咽和喉咽 3 部。 鼻咽的两侧壁、 下鼻甲的后方1 公分处有咽鼓管咽口, 鼻咽腔经此与中耳鼓室相通, 吞咽和极力张口时,
咽鼓管开放, 以维持骨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口咽的侧壁有腭扁桃体, 为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 共同对消化和呼吸系统起到保护和防御作用; 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
平面之间, 向下与食管相续, 向前经喉口与咽腔相通, 吞咽时, 会厌封盖喉口, 防止食团进入气道。
5.试述胃的位置、分部及胃壁的结构。
胃的位置: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高度充盈时, 可达脐下。
胃的分部: 胃分为贲门、 幽门、 胃底和胃体部。
胃壁的结构: 胃壁自内向外依次分为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层和浆膜层。
(1) 粘膜层:为胃壁的最内层, 空腹时, 粘膜形成许多皱襞; 当胃充盈时, 皱襞低平或消失。 胃粘膜上皮向结缔组织深入凹陷形成
胃腺, 胃腺开口于胃小凹的底部。
(2)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组成, 内含有较大的血管、 神经丛和淋巴管。
(3) 肌层:包括外层的纵形肌, 中层的环形肌(在贲门和幽门处增厚, 形成贲门和幽门括约肌) , 内层的斜形肌, 发达的肌层便于完成胃的各种生理运动。
(4) 浆膜层: 为腹膜覆盖在胃表面的部分, 在胃小弯和胃大弯处分别组成小网膜和大网膜。
6.试述肝的位置以及肝下界的体表投影。
肝的位置: 肝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只有小部分延伸至左季肋区, 大部分为胸廓所覆盖, 仅在左、 右肋弓间的腹上区直接接触腹前壁。
肝下界的体表投影: 成人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 在右侧与右肋弓水平相齐; 中部在剑突下3-5cm 斜向左上; 在左侧第7、 8 肋软骨结合处进入左季肋区, 连上界左端。
7.简述肝小叶的结构以及胆汁的产生和运输途径。
肝小叶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肝脏表面的被膜深入肝实质分隔而成。 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 中轴贯穿一条中央静脉,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称肝板, 肝板之间为肝血窦, 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最终开口于此。相邻肝细胞之间由局部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毛细胆管。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 经各级胆管和肝管汇集成左、 右肝管, 经肝门出肝到肝总管, 经胆囊管至胆囊储存; 进食后, 胆汁经胆囊管到胆总管, 再至十二指肠大乳头从而进入十二指肠。
与小肠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解剖结构有:(1)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 在成人全长5-7 米;(2) 十二指肠不仅接受胃液, 还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 内含各种的消化酶;(3) 空肠和回肠粘膜有许多粘膜皱襞, 皱襞表面有丰富的小肠绒毛, 极大地扩大了消化液与食靡的接触面积;(4) 小肠绒毛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小肠绒毛内有中央乳糜管,可吸收脂肪酸;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可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和部分脂肪酸;(5) 小肠绒毛之间的小肠腺可分泌小肠液, 开口于绒毛根部, 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八)论述题
1.胆汁、胰液在何部产生?经何途径流入何处?有何功能?
答:胆汁由肝小叶中肝细胞分泌产生,经各级胆管, 最后通过胆总管经十二指肠乳头运入十二指肠内,它有激活脂肪酶活性的作用。
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分泌的胰液由胰管经十二指肠乳头运入十二脂肠。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所以有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作用。
2.试论与小肠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解剖结构有哪些?
与小肠强大的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解剖结构有:
(1)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 在成人全长5-7 米;
(2) 十二指肠不仅接受胃液, 还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 内含各种的消化酶;
(3) 空肠和回肠粘膜有许多粘膜皱襞, 皱襞表面有丰富的小肠绒毛, 极大地扩大了消化液与食靡的接触面积;
(4) 小肠绒毛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小肠绒毛内有中央乳糜管,可吸收脂肪酸;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可吸收葡萄糖、 氨基酸和部分脂肪酸
(5) 小肠绒毛之间的小肠腺可分泌小肠液, 开口于绒毛根部, 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3.适量运动和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整体提高心肺功能,相应地促进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保证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
(2)膈肌和腹肌的活动对腹腔内的消化器官起到节律性的按摩作用,可增强胃肠的蠕动;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协调状态有利于对消化系统调节机能的改善,而良好愉悦的心情又能提高个体的食欲,有助于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4)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消化道疾病具有潜在的益处.
第五章 呼吸系统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鼻( C )
A.可分为外鼻、鼻腔两部分
B.鼻前庭内生有嗅细胞
C.鼻腔粘膜与鼻旁窦粘膜想延续
D.鼻旁窦包括额窦、筛窦和蝶窦
2.不属于上呼吸道的器官是( C )
A.鼻 B.喉 C. 口腔 D. 咽
3.呼吸道最窄的部位是( )
A.咽部 B.喉腔 C.气管分叉处 D.声门裂
4.喉( )
A.上通咽、下续食管 B.上界平对第4、5颈椎之间
C.喉肌属于平滑肌 D.喉腔中的前庭襞组成声带
5.构成喉结的软骨是( )
A.环状软骨 B.甲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杓状软骨
6.具有清除异物作用的气管粘膜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 单层立方上皮
C.假复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7.左右主支气管分叉的位置是( )
A.第6颈椎下缘水平 B.胸骨角水平
C.第6胸椎下缘水平 D.左肺较狭长‘右肺较宽短
8.肺( )
A.大部分位于胸腔内 B.左肺分3叶、右肺分2叶
C.为中空性器官 D.左肺较狭长、右肺较宽短
9.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肺小叶 B.肺叶 C.肺泡 D.支气管树
10.气体交换时所必须通过的薄膜结构是( )
A.气-血屏障 B.滤过屏障
C.肺泡 D.肺泡表面毛细血管
11.呼吸道( )
A.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组成
B.他们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持气体畅通
C.通常称鼻咽喉为上呼吸道
D.以上都对
12.气管和主支气管粘膜上皮为( )
A.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单层立方上皮 D.扁平上皮
13.气管( )
A.位于食管后方
B.在平胸锁关节分叉成左右支气管
C.主要由15—20个半环性软骨及期间环韧带构成
D.上段内衬复层扁平上皮
14.右支气管( )
A.比左支气管长 B. 比左支气管细
C.由环形软骨构成 D.由气管于胸骨角平面分叉而成
15.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有关肺小叶的正确描述( )
A.是构成肺的结构单位
B.由细支气管以下的各个分支及肺泡构成
C.肺泡是半球形囊泡,这是气管交换的场所
D.肺泡的壁很薄,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16.气—血屏障( )
A.是肺内气体交换必须通过的薄膜层
B.由肺泡和毛细血管组成
C.能阻止氧气通过
D.是相邻两肺泡间的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2. 3.BCD 4.BC 5.BD 6. 7.BCD 8.AB 9.ABC 10.AD
1.关于呼吸系统的正确表达是( AC )
A.有呼吸道和肺组成 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和气管
C.肺由支气管树和肺泡组成 D.主要功能是运输气体
2.呼吸系统的功能有( ABC )
A.运输气体 B.气体交换 C.发音 D.味觉
3.胸膜腔 ( )
A.腔内压力大于大气压 B.腔内有少量滑液
C.左右侧互不相通 D.为胸膜脏层和壁层之间的密闭腔隙
4.属于下呼吸道的器官是( )
A.喉 B.气管 C. 支气管 D. 肺
5.喉腔侧壁由粘膜凸向腔内形成的结构是( )
A.前庭裂 B.前庭襞 C.声门裂 D.声襞
6.属于肺的呼吸部的器官有( CD )
A.细支气管 B.终末细支气管
C.呼吸性细支气管 D.肺泡管
7.进出肺门的结构有( )
A.肺泡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主支气管
8.肺的功能性血管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支气管动脉 D.支气管静脉
9.利用憋气完成的动作有( )
A.提拉杠铃 B.吊环上十字支撑
C.空中扣排球 D.射击扣板机瞬间
10.根据肺的功能,肺的组织结构可分为( )
A.导气管 B.吸气管 C.呼气管 D.呼吸部
(三)判断题1-5.×××××
1.鼻腔前面称固有鼻前庭,内衬粘膜,内含嗅细胞( )
2.鼻旁窦是鼻腔周围骨壁内的含气腔,它们均借小孔与鼻腔、口腔相同( )
3.喉腔两侧壁有上下两对皱襞,上为声襞,下为前庭襞。( )
4.气管后壁是由许多横纹肌封闭的( )
5.肺是成对略似圆锥体、有弹性的气囊,其底部与胃相贴( )
6.左肺分3 叶,右肺分2叶(×)
7.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肺泡囊的壁上均有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很小的膨胀出部,即肺泡(√)
8.肺泡的壁很薄,主要由弹性纤维构成(×)
9.空气中的氧气必须通过“气-学屏障”才能进入到血液内(√)
10.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使胸围增加和呼吸差减少(×)
11.关闭声门裂,伴有固有呼吸肌和腹压肌的强力收缩的现象,称为屏气( )
12.右支气管的特点是粗短直因此,进入气管的异物易落入右支气管( )
13.肺的导气部是指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之间的部分,呼吸部是指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之间的部分( )
14.上呼吸道的功能是吸气,下呼吸道的功能是唤气( )
15.鼻旁窦均有开口与鼻腔相通( )
16.喉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
17.当吞咽时,会厌软骨可遮盖喉口,以防食物落入喉腔( )
18.气管在平胸骨角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
19.因左主支气管短促而陡直,故进入气管的异物易落入此( )
20.肺的外侧面又称肋面,内侧面又称纵膈面( )
21.左肺一般分为左中右3大叶右肺分为上下2叶( )
22.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其分支气管及肺泡称肺小叶,是肺的呼西单位( )
23.肺的呼吸部是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开始的( )
2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所组成( )
25.鼻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 )
26.鼻旁窦具有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功能( )
27.喉的内腔称为喉腔,其上口延续于气管( )
28.喉腔中部的前庭襞,是声带的组成部分( )
29.两侧声襞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 )
30.气管有15-20个圆形透明软骨环( )
31.气管内壁衬有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
32.肺门有支气管、血管、神经等分别出入( )
33.每个肺有外侧面、肋面和膈面3个面( )
34.左肺和右肺都分2叶( )
35.肺主要由支气管树和许多肺小叶构成( )
36.肺的导气管部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 )
37.气体交换是在肺的呼吸部进行( )
(四)填空题
1.呼吸是在( )系统与( )系统密切配合下实现的。
2.呼吸系统由传送气体的( )和执行气体交换的( )所组成
3.呼吸道包括( )、( )、( )、( )、( )等器官,通常把( )以上的呼吸道称为上呼吸道
4.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此外还兼有( )和( )。
5.鼻是( )的门户,也是( )器官分为( )、( )和( )三部分
6.鼻旁窦包括( )、( )、( )、( )他们均借小孔与( )相同,各窦的内表面都覆有( )能( )、( )空气
7.喉是由许多( )、( )、( )构成的呼吸道和发生器官,位于( )前方,下方与( )相接
8.构成喉的软骨主要由( )、( )、( )、( )
9.喉腔中部两侧壁有上下2对皱襞,上为( )下为( )又称( )
10.气管位于( )前方,下端于胸骨角水平分为( )分别进入( )
11.左右声襞间的矢状裂隙名为( )当憋气时他则( )
12.气管内衬( )上皮的黏膜。
13.肺位于( )内,其上端称( )下部为( ),内侧面有血管、神经、支气管等出入的孔,称为( )
14.左肺分为( )2叶,右肺分为( )3叶
15.胸肺的脏层紧贴( )壁层衬于( )
16.肺的呼吸部包括各级( )、( )、( )他们的壁上均有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很小的膨出部,称为( )
17.终末细支气管再分为( ),继续分支为肺泡小囊,其壁上均为肺泡来口联通( ),总称为肺的呼吸部
18.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要通过( )、( )、( )、( )等四层结构,即所谓得气-血屏障。
19.胸膜分为( )、( )两层,其间的裂隙称为( )
20.长期、系统、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的肺组织弹性( ),呼吸差( )肺活量( )
21.肺循环中的( )内含静脉血,( )内含动脉血
22.鼻旁窦具有( )的作用,并在发音中期起( )作用。
23.肺的营养性血管是( )和( )
24.气管位于( )前方,上街( )下缘,下端平( )水平分为( )和( )
25.飞的导气部是指从( )到( )之间的部分
26.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包括( )、( )、( )和( )
(五)配对题
结构 组织细胞
A.鼻前庭内面 a.单层柱状上皮
B.支气管黏膜 b.扁平上皮
C.肺导气部黏膜 c.被覆皮肤
D.肺泡壁 d.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六)名词解释
1.鼻旁窦
2.前庭襞与声襞
3.肺小叶
4.肺门
5.肺根
6.气-血屏障
7.胸膜
8.纵膈
(七)简答题
1.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简述肺的位置和形态。
3.简述主张安静和运动中尽量用鼻呼吸的解剖学原因。
4,简述浅、快呼吸的弊端。
(八)论述题
1.试述空气中的氧气如何进入左前臂供肌肉活动所用,左前臂肌肉做功产生的二氧化碳如何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空气经和途径入肺?为什么说快而浅的呼吸不利于气体交换?为什么说用鼻吸气好?
3.试述体育运动队呼吸系统的影响.
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CDBB 6-10. DBDAA 11-15.DACDD 16.A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3.BCD 4.BC 5.BD 6.CD 7.BCD 8.AB 9.ABC 10.AD
(三)判断题
1-5.××××× 6-10. ×√×√× 11-15. ×√××√ 16-20. ×√√×√ 21-25.××√√√ 26-30.√××√× 31-35.√√√×√ 36.×37.√
(四)填空题
1.呼吸 血液循环
2.呼吸道 肺
3.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喉
4.气体交换 嗅觉 发声
5.呼吸道 嗅觉 外鼻 鼻腔 鼻旁窦
6.额窦 上颌窦 筛窦 蝶窦 鼻腔 粘膜 温暖 湿润
7.软骨 韧带 肌肉 食管 气管
8.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勺状软骨
9.前庭襞 声襞 声带
10.食管 左右支气管 两肺
11.声门带 关闭
12.假复层纤毛柱状
13.胸腔 肺尖 肺底 肺门
14.上下 上中下
15.肺的表面 胸腔壁内面
16.呼吸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17.呼吸性支气管 肺泡
18.肺泡上皮 上皮寂寞 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
19.壁层 脏层 胸膜腔
20.增强 增加 增大
21.肺动脉 肺静脉
22.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共鸣
23.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静脉
24.食管 环状软骨 胸骨角 左主支气管 有主支气管
25.主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26.肺小叶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五)配对题
A--c B--d C --a D--b
(六)名词解释
1.鼻旁窦:是位于鼻腔周围露骨内的含气腔由孔与鼻腔相通,在协助调解吸入空气的温度\湿度撒谎那个其到重要作用,对发音还有共鸣作用.
2.前庭襞与声襞:喉粘膜在后墙中部的闭上突向内腔形成前后走行的两队黏膜皱襞.上方的一对为前庭襞,下方的一对为声襞
3.肺小叶:由呼吸性细支气管连同他的各级分支直至肺泡管和肺泡沟呈的大潮表面\尖指肺门的椎体型结构,为非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肺门:在飞的总各面的凹陷面处,是主气管和肺血管等出入肺的门户
5.肺根:是出入肺的支气管、血管、神经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的总称
6.气-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及内皮这4层结构,称气-血屏障
7.胸膜:是封闭的双层浆膜囊具有分泌和吸收等功能.内层覆盖在肺的表面,称脏胸膜,外层衬于胸腔壁内面,称壁胸膜;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移形
8.纵膈:为两层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前街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为隔,两层是纵膈胸膜。
(七)简答题
1. 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器官和支气管。鼻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分;口咽和喉咽是呼吸道和消化管的共同通路;喉不仅是呼吸道,还是发音器官;器官和柱支气管输送气体,肺由肺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组成,是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答:肺位于胸腔内,隔的上方,纵膈两侧,左右各一。肺一般呈圆锥形具有1尖1底3面和3个缘。肺尖呈钝圆形,与胸膜顶相贴。肺底与隔相接又称隔面。外侧面与肋和肋间隙贴近,又称为肋面。内侧面向着纵膈又称为纵膈面肺的前缘锐薄,右肺前缘接近垂直,做肺前缘下游凹陷,为左肺心切迹。左肺由上下2叶,右肺由上中下3叶。肺的位置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
3.答:鼻前庭生有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鼻粘膜能分泌液黏膜细胞为假复层小猫柱状上皮借助纤毛的摆动能清楚进入鼻腔的异物;鼻粘膜下由 丰富的血管,能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因此,提倡安静或从事运动时都尽量用鼻子吸气。
4. 简述浅、快呼吸的弊端。
答:经鼻吸入气体的一部分会滞留在从上呼吸道只中末细支气管这一段呼吸道内,部参与气体交换,此外,要进行气体交换,气体必须经过由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4层结构组成的气-血屏障,过于浅、快的呼吸一方面使得大部分气体之客流在麽偶有呼吸机的氧和能量消耗
(八)论述题
1.答:空气中的氧气经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主支气管入肺经多级分支到呼吸性喜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但肺泡,穿过气-血屏障进入肺泡毛细血管,再汇聚到肺静脉,注入左心房,经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循环进入尺动脉和桡动脉,营养左前臂肌肉
左前臂肌肉做工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在经右心室发出肺动脉进入肺循环,在肺泡毛细血管网传贵气-血屏障竟如肺泡,经肺泡囊、肺泡管到呼吸性喜支气管,在经肺的导气部到气管,喉、咽,最后经鼻呼出
2.答:(1)空气入肺必须经过呼吸道。呼吸道只是传送气体的通道,它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其实质由导气部和呼吸部构成。肺的导气部由支气管从肺门进入肥厚,反复分支,呈树状,称支气管树,分支由粗面体细,同城小支气管,当直径为1mm时成为西支气管,至此为止,只输送气体而无气体交换作用。肺的呼吸部包括共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小官、肺泡小囊和肺泡,其周围又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在此部能进行气体交换,顾名为肺的呼吸部
(2)开而浅的呼吸使气体来回在呼吸道和非的带器官部内,而到不了呼吸部,因而不利于气体交换
(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其中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血管、黏膜腺、鼻毛,它有湿润、加温和精华空气等作用,所以用鼻呼吸好
3.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呼吸器官的构造和更能都会发生良好的变化,主要使骨性胸廓发达,因此雄伟加大,既增加了从飞向内向外排气的力量,又为非内充满较多的气体提供了空间条件。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科学是以的运动对呼吸系统有益。
第六章 泌尿系统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泌尿系统( C )
A.由肾、集合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B.膀胱是贮尿器官,其他都是排尿器官
C.肾是实质性器官,其他都是中孔型器官
D.以上都对
2.肾( D )
A.是排尿器官
B.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即为神椎体,髓质即为肾柱
C.排尿部具有生成和输送众鸟的功能
D.原尿生成后,先存于肾小囊腔内
3.肾单位( )
A.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B.由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髓秚组成
C.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D.只生成原尿不生成终尿
4.下列出哪一项外,都是有关肾单位的正确描述( )
A.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B.肾小体位于肾皮之内
C.肾小管分为集合管和乳头管2部分
D.锦缎小管和远端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
5.原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盏 D.肾小球囊腔
6.终尿存在的部位是( )
A.集合管、乳头管 B.输尿管、膀胱、尿道
C.肾大盏、肾小盏和肾盂 D.以上都对
(二)判断题.
1.泌尿系统那个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 )
2.肾椎体不是肾柱( √ )
3.每个肾单位都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 )
4.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 )
5.肾实质的微细结构分为泌尿部和排尿部两部分( √ )
6.从肾小球虑入球囊腔的液体称为原尿(√ )
7.原尿储存在器官,膀胱是排尿器官(√ )
8.肾是贮尿器官,膀胱是排尿器官( × )
9.在肾门处主要有肾动脉入体,肾静脉和输尿管出肾( √ )
10.肾髓质就是15-20隔肾椎体,深入椎体间的皮质称肾柱(√ )
11.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壁上,他可以分泌肾素,调节血压,之谜斑位于远端小管壁上,他可以感受钠离子浓度的变化(√ )
12.滤过屏障由称滤过膜,由4层膜组成( ×)
13.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紧密段小管,所以,近端小管以后的管道内就是终尿(×)
(三)填空题
1.泌尿系统由( )、( )、( )、( )4部分组成。
2.肾单位包括( )和( )。
3.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多余的( )、( )和某些( )产物,以维持机体( )的恒定和( )平衡。
4.肾小体由( )和( )构成,是肾单位的起始部,位于肾的( )以及( )之间。
5.肾是( )器官,输尿管和尿道是( )器官,膀胱是( )器官。
6.肾位于( )后壁、( )两侧,在肾的顶端盖有( ),内侧缘向内凹陷形成。
7.肾实质可分2层,外层为( ),内层为( ),后者为15—20个( )所构成。
8.构成肾的基本结构是( )。
9.原尿是由( )滤入( )的液体。
10.尿的生成可分2步,即先由( )过滤,再经( )重吸收而成。
11.终尿经( )、( )、( )、( )、( )、( )流至( )暂时储存,最后经( )排出体外。
12.膀胱位于( )内,是暂时( )的富有伸缩性的( )器官。
13.尿的生成时先在( )内形成( ),然后经( )重吸收而成为( )。
14.肾位于( )两侧,第( )椎到第( )椎之间。
15.肾实质分为( )和( )2部,前者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为( )。
16.肾的血液循环有两种作用,( )和( )。
(四)配对题
结构 功能
A肾小体 a贮尿
B肾小管 b滤尿
C膀胱 c排尿
D尿道 d重吸收
(五)名词解释
1.肾单位
2.泌尿部与排尿部
3.滤过屏障
4.球旁细胞
5.致密斑
(六)问答题
1. 试述肾的形态和位置。
2. 试从肾的组织结构阐述尿的生成机制、尿液产生后经何途径排出体外。
3. 试树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六、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D 6.D
(二)判断题
1—5.√√√√√ 6—10. √√×√√ 11—13. √××
(三)填空题
1.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2.肾小体 肾小管
3.水分 矿物质 代谢 体液 酸碱
4.肾小球 肾小囊 皮质 肾椎体
5.泌尿 排尿 贮尿
6.腹腔 脊柱 肾上腺 肾门
7.皮质 髓质 肾椎体
8.肾单位
9.肾小球 肾小球囊腔
10.肾小球 肾小管
11.集合管 乳头管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12.盆腔 贮尿 肌性囊状
13.肾小体 原尿 肾小管 终尿
14.脊柱 11胸 3腰
15.皮质 髓质 肾柱
16.营养组织 参与尿生成
(四)配对题
A—b B—d C—a D—c
(五)名词解释
1. 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2. 泌尿部和排尿部:泌尿部又称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近端小管、髓秚和远端小管)。排尿部包括集合管和乳头管。
3. 滤过屏障: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球时,由于其内压力较高,促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内皮细胞的小孔、基膜和足细胞突起间的裂孔膜滤过到肾的小囊腔。小分子物质所通过的这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
4. 球旁细胞:在入球小动脉及少数出球小动脉的中膜上有由平滑肌细胞变形的上皮样细胞,称球旁细胞,能分泌肾素。
5. 致密斑:在远端小管靠近肾小球处,有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成斑状突起,称为致密斑。
(六)问答题
1. 试述肾的形态和位置。
答: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前后稍扁,左、右各一,形似蚕豆。肾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两面。外缘凸起,内缘中部凹陷,凹陷处为肾门,此处有输尿管和血管出入。正常人的肾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柱两旁,紧贴腹后壁。两肾上端稍靠近,下端较分开。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肾比左肾稍低,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
2.试从肾的组织结构阐述尿的生成机制、尿液产生后经何途径排出体外。
答:在肾的剖面上,可见肾实质上有深色的皮质和浅色的髓质。显微镜下肾实质可分为泌尿部和排尿部。泌尿部又称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囊和肾小球构成,肾小囊间的裂隙为肾小囊腔,肾小球为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分布在肾小管周围,由于该处血压已降低,血浆成分浓缩,毛细血管与肾小管紧贴可以进行重吸收,重吸收后的尿液为终尿。排尿部包括集合管和乳头管。终尿经集合管、乳头管、肾小管、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3.试述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答: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肾的影响上。短时间大强度的一次性练习后,可使肾小管上皮小泡增多,从而提高了肾小管对低分子蛋白质的重吸收作用。
但是不同时间大强度运动对肾结构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时间大强度的一次性练习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现扩张和充血等变化,从而导致肾小体滤过膜的通透性提高,在原尿中出现尿蛋白等情况。因此科学训练非常重要。
第七章 脉管系统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体循环( D )
A由左心室开始 B运输营养物和代谢产物
C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以上都对
2.淋巴结( A )
A是过滤淋巴的器官,并参与机体的免疫
B内有淋巴组织,可产生红细胞,是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
C常因炎症而肿大,故对人体有害
D通常一个个单独存在,有输入、输出淋巴管进出
3.胸导管( )
A有左、右颈干和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入
B有左、右颈干和左、右腰干汇入
C收集人体约3/4的淋巴,注入左静脉角
D收集人体约3/4的淋巴,注入右静脉角
4.与右心室直接相连的大血管( )
A肺动脉 B主动脉
C冠状动脉 D上腔静脉
5.心传导系( )
A窦房结位于下腔静脉入口处前方
B方式街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
C窦房结和房室结都是心脏的正常搏点
D以上都对
6.心肌收缩,正常节律始自( )
A窦房结 B房室结
C窦房结和房室结 D蒲肯野纤维
7.肝门静脉( )
A由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下静脉汇成
B是肝的营养血管
C是肝的功能血管
D血液中含有大量废物
8.肺动脉( )
A共有4条 B可将右心室的血送至肺
C其内血液含氧较多 D以上都对
9.主动脉降部 ( )
A分为左、右髁总动脉 B在胸腔一段为主动脉胸部
C是由主动脉弓向下延续而来 D以上都对
10.以下属于头颈部动脉的有( )
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锁骨下动脉 D以上都对
11.淋巴管( )
A其结构与动脉相似 B管内无瓣膜
C向心行程要穿经淋巴结 D以上都对
12.心( )
A位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坐于膈肌之上,大部分在胸腔右侧
B正常血液方向是从心室流向心房
C冠状动脉是营养心脏的动脉
D卵圆窝自始至终都是封闭的
13.在成人中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 )
A同侧的心房相通 B同侧的心室相通
C同侧的房室相通 D左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14.心脏左房室口周缘的瓣膜是( )
A主动脉瓣 B肺动脉瓣
C二尖瓣 D三尖瓣
15.左心室收缩时( )
A主动脉瓣开放,二尖瓣开放 B主动脉瓣关闭,二尖瓣关闭
C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关闭u D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6.心脏瓣膜配布是( )
A所有进、出口都有瓣膜 B静脉口都有瓣膜
C动脉口都有瓣膜 D除上腔静脉口外都有瓣膜
17.肺循环( )
A由左心室开始 B运输营养物
C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以上都对
18.大循环和小循环( )
A前者先进性,后者后进行 B两者同时进行
C后者先进性,前者后进行 D以上都对
19.心脏右房室口防止血液逆流的结构是( )
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20.供应盆腔内器官的血液来源于( )
A腹腔干 B髁内动脉
C髁外动脉 D股动脉
21.与左心室直接相连的大血管有( )
A肺动脉 B冠状动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22.直接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是( )
A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B主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C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D冠状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23.心脏节律性收缩的起搏点在( )
A窦房结 B房间束
C房室交界处 D室内传导系统
24.有关心壁的描述,除下列哪一向外,都是正确的( )
A左心室壁最厚
B心室肌由多层心肌纤维组成
C心房肌分浅、深两层组成
D心壁分为心外膜、心肌、心内膜3层
25.动脉血管的特点,除下列哪一项外,都是正确的( )
A管壁比同名静脉的厚
B管壁的中膜发达
C管腔口径比同名静脉的大
D外观呈圆柱状,较静脉挺拔
26.由心脏将血液输送至右上臂,必经( )
A左颈总动脉 B右锁骨下动脉
C头臂干 D主动脉胸部
27.主动脉( )
A起自右心室
B可分为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和主动脉胸部
C基部内壁上有三尖瓣
D基部内壁上有半月瓣
28.颈动脉窦( )
A颈总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B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是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反射地引起血压下降
C颈总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是压力感受器,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反射地引起血压下降
D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29.主动脉弓( )
A弓的凸侧发出一对锁骨下动脉
B弓的凸侧发出一对总动脉
C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D向下延续为主动脉腹部
(二) 多项选择题
2. 3.ABCD 4.AB 5.AC 6.BD 7.AD 8.AB 9.AC 10.ABC
1.心血管系统( AB )
A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B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C动脉是指含动脉血液的血管
D静脉是指含静脉血液的血管
2.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起始于左心室的循环( BC )
A是肺循环 B又称为大循环
C是体循环 D又称为小循环
3.体循环的功能是运输( )
A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激素和药物 D以上都对
4.出生后心脏的心腔( )
A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B左、右心房直接相通
C左、右心室直接相通 D心房与心室互不相同
5当心室收缩时( )
A二尖瓣与三尖瓣关闭 B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关闭
C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开放 D二尖瓣与三尖瓣开放
6当心室舒张时( )
A二尖瓣与三尖瓣关闭 B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关闭
C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开放 D二尖瓣与三尖瓣开放
7 心壁与心肌( )
A是不随意肌,具有闰盘
B心房肌与心室肌相互延续
C心房肌厚,心室肌薄
D分有内膜、心肌层和外膜,心肌膜最厚,由心肌构成
8.心传导系( )
A由心肌细胞特殊分化而成 B均分布于心壁的心内膜下
C房室结是原始的起搏点 D不受神经系统支配
9.主动脉( )
A是体循环的起始部
B起始部有三尖瓣
C全长分为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胸部和主动脉腹部
D主动脉腹部末端分为髁外动脉和髁内动脉
10.主动脉弓( )
A是主动脉第二段
B上接主动脉升部
C下接主动脉胸部
D其上缘发出3个分支,主要营养头颈部和上肢
11.在体表触摸不到的动脉有( )
A桡动脉 B肾动脉
C肝动脉 D腹主动脉
12.四肢浅静脉和肝门静脉回途径是( )
A大隐静脉回流至股静脉 B小隐静脉回流至腘静脉
C贵要静脉回流至肱静脉 D肝门静脉回流至肝
13.颈动脉窦( )
A属压力感受器 B位于颈内动脉的分叉处
C壁内含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 D可反射性引起心搏减弱、减慢
14.颈动脉体(球)( )
A属化学感受器
B位于颈总动脉的分叉处
C能感受血液中CO2浓度的变化
D可使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呼吸加快加深,血液循环加速
15.不存在于淋巴管道内的液体是( )
A尿液 B淋巴液
C组织液 D血液
16.淋巴管道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
A毛细淋巴管 B淋巴管
C淋巴干 D淋巴导管
17.胸导管收纳下列哪几条淋巴干的回流淋巴( )
A左药干、右腰干
B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
C肠干
D右颈干、右锁骨下干
18.脾( )
A是成对的淋巴器官
B位于两肾前方
C颜色构造均与肝相似
D主要有滤血、造血、贮血和免疫的功能
19.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 )
A使心脏的重量,横径和面积增大
B心脏扩大
C心脏线粒体增多
D毛细血管数量增多
20.血管的吻合形式有( )
A动脉—毛吸血管—静脉 B动脉—动脉
C静脉—静脉 D动脉—静脉
21.无血管的结构有( )
A透明软骨 B角膜 C毛发 D牙釉质
E骨 F皮肤 G肌肉
22.分布于心脏的神经有( )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脑神经 D脊神经 E感觉神经
23.血液运送的物质有( )
A激素 B氧气 C代谢物
D尿液 E营养物
24.血窦在哪些器官内存在( )
A肝 B脾 C内分泌腺
D心 E骨骼肌
25.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可增强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兴奋性,使( )
A心跳加快 B心肌收缩加强
C血流量增加 D心肌功能增强
(三) 判断题1-5. 6-10. √√×√√ 11-15.√×√√× 16-20.√×√√√ 21-25. √√××√ 26-30.√×√√√ 31-35 .√√√√√ 36-40.×××√× 41-44.√√√√
1.动脉内含动脉血,静脉内含静脉血。( × )
2.静脉是引导血液离心的血管。( × )
3.心血管系由心脏和动脉、静脉两种血管组成。( × )
4.左心室通肺动脉,右心室通肺动脉。( × )
5.左房室口周缘有二尖瓣。( √ )
6.心脏内的所有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的装置。( )
7.心脏自动节律性最初起搏于窦房结。( )
8.主动脉腹部主要营养腹壁和腹腔器官。( )
9.上腔静脉系收集人体上半身的静脉血。( )
10.下腔静脉系收集人体下半身的静脉血。( )
11.静脉和淋巴管内有瓣膜,动脉内则没有。( )
12.心室收缩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以防止血液逆流。( )
13.静脉因管腔大、管壁薄,弹性和收缩力都比动脉差,故静脉管壁一般配有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 )
14.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同时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
15.静脉内流静脉血,动脉内流动脉血。
16.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右半心是静脉血,左半心是动脉血。( 0
17.颈动脉窦能感受血液中CO2浓度的变化。颈动脉体能感受血压的变化。( )
18.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起搏点。( )
19.淋巴系统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也是静脉的辅助系统。( )
20.左、右腰淋巴干,注入心导管。( )
21.肺循环的血管是肺的功能性血管。( )
22.体循环的功能是将养料送到细胞组织。( )
23.心脏大部分在人体正中线右侧。( )
24.营养心壁的血液来自灌状窦。( )
25.营养心脏的血管是左、右冠状动脉。( )
26.左、右两肺各有两条肺静脉。( )
27.主动脉弓主要营养腹壁和腹腔器官。( )
28.颈动脉体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
29.颈内动脉是大脑前部和眼的营养血管。( )
30.颈动脉窦可感受血压升高的刺激。( )
31.肱二头肌止点肌腱内侧易摸到肱动脉的搏动。( )
32.静脉角是由左、右头臂静脉汇成的夹角。( )
33.肝血窦是肝内的毛细血管。( )
34.肾动脉入肾后共三次形成毛细血管网。( )
35.浅淋巴结位于体表凹陷隐藏处,而深淋巴结位于器官附近。( )
36.肝门静脉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胃左、右静脉和胆囊静脉汇合成的。( )
37.髁总动脉内的血液来自主动脉腹部,而髁总静脉内的血液则来自下腔静脉。( )
38.淋巴结中淋巴窦内的巨噬细胞可消化淋巴液中的异物和细菌。( )
39.人体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前者又包括冠状循环。( )
40.心血管系包括心脏、动脉、静脉3部分。( )
41.心脏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有: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都是由心内膜形成的。( )
42.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表面分界,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是前、后室间沟。( )
43.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颈内起始处的膨大,可以感受血压的变化。( )
44.正常人心室肌比心房肌发达,左心室肌比右心室肌发达。( )
(四)填空题
1.血液循环根据途径不同,可分为( )和( )
2.房室交界区由( )、( )以及( ),其中( )为主。
3.心包分为( )和( )
4.根据淋巴细胞的发生来源、形态特点和免疫功能不同,课分为( )、( )和( )
5.一般淋巴组织科分为( )和( )
6.脾的主要功能为( )、( )、( )和( )
7.心血管系统是由( )和( )构成的密闭管道系统
8.血管分为( )、( )和( )3中
9.血液由( )回到心脏所经过的血管称为静脉。血液由( )送到全身各部所经过的血管称为动脉
10.心脏位于( )内,( )之间,其2/3在人体正中线( )侧
11.心脏表面,心房与心室分界标志是( ),左右心室的分解标志是( )
12.心脏科分为( )、( )、( )和( )4个腔。
13.心室收缩时,( )瓣关闭,( )瓣开放
14.心血管系统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有( )、( )、( )、( )和( )
15.心壁由内到外一次是( )、( )和( )
16.心传导系由( )、( )、( )、( )4部分组成
17.营养心脏的血管是自主动脉基部的( )动脉和( )动脉
18.主动脉可分为( )、( )、( )、( )四段
19.主动脉弓上,发出三大分支,从右往左依次是( )、( )、( )
20.由心将血液送至左上臂,必须一次经过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 )、( )和( )
21.由心脏将血液送至肾,必须依次经过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胸部、( )和( )等血管
22.葡萄糖由小肠绒毛吸入毛细血管后,经( )和( )入肝
23.肝门静脉由( )和( )汇成。它收集腹腔内不成对器官(肝除外)的静脉血,送至肝
24.上腔静脉有两条( )静脉汇成,下腔静脉由两条( )静脉汇成
25.上肢粗大的浅静脉是( )和( )
26.下肢粗大的皮下静脉是( )和( )
27.淋巴系由( )、( )组成。脾是人体最大的( )器官,有清楚体内细菌和义务的功能
28.淋巴管道可分为( )、( )、( )、( )四级管道。
29.在组织内,由毛细血管渗透出的液体称为组织液,此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后就成为( )的一部分
30.胸导管收集( )、( )、( )、( )、( )、( )6条淋巴干内的淋巴,注入做静脉角
31.右淋巴导管收集( )、( )、( )3条淋巴干的淋巴,注入有静脉角
33.体循环的途径:血液自左心室搏出,经( )及各级分支,最后进入( )上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肺静脉返回( )
34.心脏内腔分为( )、( )、( )、( )4个腔,同侧的( )和( )之间有( )口相同
35.右心房的3个入口是( )、( )、( )
36.右心室的出口是( ),它连接的血管是( );左心室的出口是( ),它连接的血管是( )
37.心脏的右房室口处有( )瓣,左房室口处有( )瓣,主动脉口出有( )瓣,肺动脉口处有( )。它们都是( )的装置。
38.营养心脏的血管有( )和( ),它是( )的分支
39.主动脉是体循环动脉的主干,起自( ),全长分( )、( )、( )3段
40.营养头颈部的动脉,主干是( )。营养上肢的动脉来自( )。
41.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有( ),它是( )的感受器。在颈内动脉起始处有( ),它是( )的感受器。
42.锁骨下动脉的延行分支为( )。锁骨下动脉主要分支有( )、( )和( )
43.髂外动脉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延续下肢分别为( )、( ),至小腿分为( )和( ),分别营养( )、( )和( )
44.上腔静脉由收集( )、( )及( )的歌经脉组成,主干是( ),最后注入( )
45.下腔静脉系收集( )、( )及( )的个静脉组成,主干是( ),最后注入( )。
46.新的纤维骨架位于动脉口和房室口周围以及( )和( )之间,主要由( )组织构成。
(五)配对题
1. 心腔 相连的血管
A.右心房 a.肺静脉
B.右心室 b.主动脉
C.左心房 c.肺动脉
D.左心室 d.上腔静脉
2.动脉 营养的器官
A.肱动脉 a.肱二头肌
B.冠状动脉 b.小腿三头肌
C.颈内动脉 c.脑和视器
D.腘动脉 d.心脏
3.结构 瓣膜配布
A.主动脉、肺动脉 a.二尖瓣
B.下腔静脉口 b. 三尖瓣
C.左房室口 c.半月瓣
D.右房室口 d.静脉瓣
4.静脉血管 收集部位
A.锁骨下静脉 a.下肢
B.肝门静脉 b. 肠、脾等
C.冠状窦 c. 心壁
D.髂外静脉 d.上肢
5.人体出血部位 按压止血的动脉名称
A.颞部 a. 锁骨下动脉
B.前臂 b.颞浅动脉
C.肩部 c.腋动脉
D.上臂 d. 肱动脉
E.大腿 e. 股动脉
6.部位或器官 收集淋巴的淋巴干
A.肺 a. 肠干
B.腹壁 b.支气管纵膈干
C.前臂 c.腰干
D.胃 d.锁骨下干
7.主要淋巴干 收集淋巴部位和器官
A.肠干 a.胸、腹壁等
B.左右支气管纵膈干 b.上肢
C.左右锁骨下干 c.头颈
D.左右要干 d.胃肝胰等
E.左右颈干 e.下肢、骨盆等
(七)名词解释
1.血液循环
2.体循环与肺循环
3.淋巴导管
4.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静脉角
6.肝门静脉
7.房室交汇点
8.运动员心脏
9.心包
10.微循环
11.心传导系
12.颈动脉体
13.颈动脉窦
14.淋巴
15.毛细淋巴管
16.淋巴管
17.淋巴干
(八)简答题
1.建大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
2.建大心脏的位置与外形特征
3.简答心室的形态结构和瓣膜配布
4.简答心壁的构造
5.简答心传导系的组成与功能
6.试说明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意义
7.简答淋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右趾感染,细菌如何通过淋巴途径进入血流
(九)论述题
1.血液从心脏出发,经过哪些血管到达右手?
2.血液从心脏出发,经过哪些血管到达右足?
3.O2由体外进入小腿三头肌的途径如何?小腿三头肌内的CO2经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4.食物中脂肪从体外摄入的途径如何?
5.体育运动对心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
(十)案例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晚期发生肝硬化,肝的功能严重损伤,患者出现了呕血和便血现象,请从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分析。
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ACAD 6-10.ACBDD 11-15.CCCCC 16-20.CCBBB 21-25.CCACC 26-29.CDB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BC 3.ABCD 4.AB 5.AC 6.BD 7.AD 8.AB 9.AC 10.ABCD 11.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CD 16.ABCD 17.ABC 18.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E 23.ABCE
24.ABCD 25.ABCD
(三)判断题
1-5.××××√ 6-10. √√×√√ 11-15.√×√√× 16-20.√×√√√ 21-25. √√××√ 26-30.√×√√√ 31-35 .√√√√√ 36-40.×××√× 41-44.√√√√
(四)填空题
1.体循环 肺循环
2.房室结 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 房室束的近侧部 房室结
3.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4.T细胞 B细胞 NK细胞
5.弥散淋巴组织 淋巴小结
6.滤血 造血 储血 免疫
7.心脏 血管
8.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9.全身各部 心脏
10.胸腔 两肺 左
11.冠状沟 前后室间沟
12.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13.房室 动脉
14.二尖瓣 三尖瓣 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静脉瓣
15.心内膜 心肌 心外膜
16.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交界区 室内传导系统
17.左冠状 右冠状
18.主动脉升部 主动脉弓 主动脉胸部 主动脉腹部
19,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20.左锁骨下动脉 左腋动脉 左肱动脉
21.主动脉腹部 肾动脉
22.肠系膜上静脉 肝门静脉
23.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24.头臂 髂总
25.头静脉 贵贾静脉
26.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27.淋巴管 淋巴器官 淋巴
28.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干 淋巴导管
29.淋巴
30.左腰干 右腰干 肠干 左颈干 左锁骨下干 左支气管纵膈干
31.右颈干 右锁骨下干 右支气管纵膈干
32.动脉 物质交换 气体交换 右心房
33.肺动脉 肺泡壁 左心房
34.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心房 心室 房室
35.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36.肺动脉口 肺动脉 主动脉口 主动脉
37.三尖 二尖 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防止血液倒流
38.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起始部
39.左心室 主动脉升部 主动脉弓 主动脉将部
40.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
41.颈动脉球 化学 颈动脉窦 压力
42.腋动脉 甲状腺干 椎动脉 胸廓内动脉
43.股动脉 腘动脉 颈前动脉 颈后动脉 大腿 小腿 足部
44.头颈部 脑 上肢静脉血 上腔静脉 右心房
45.胸腹部 盆部 下肢静脉血 下腔静脉 右心房
46.主动脉口 左右房室口 致密结缔
(五)配对题
1.A-d B- c C- a D-b
2.A- a B-d C- c D-b
3.A-c B-d C- a D-b
4.A-d B-b C-c D-a
5.A-b B- d C- a D- c E-e
6.A-b B- c C-d D- a
7.A- d B- a C- b D- e E-c
(七)名词解释
1.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脏,如此循环不止,称血液循环。
2.体循环与非循环:体循环又称大循环,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开始,经各级动脉分支移行为毛细血管,再经各级静脉属支形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血液循环路径。肺动脉又称小循环,由右心室射血入肺动脉开始,经各级分支分布于肺泡组织,再经各级静脉属支形成左右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液循环路径。
3.淋巴导管:由淋巴干汇集而成的淋巴管道。全身9条淋巴干汇成两条大淋巴导管,即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
4.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指运血离心的血管,静脉是指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管壁仅由内皮及基膜组成,直径6-8um的血管。
5.静脉角: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集处的夹角。
6.肝门静脉:为短而粗的静脉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会和而成,是肝的和功能性血管,主要收集食管腹段、胃、小肠、大肠、胰、胆囊和脾等的静脉血。
7.房室交汇点:是冠状沟和后时间够相交汇处,是心脏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8.运动员心脏:由于适应运动训练需要的高功能、答储备而发生的心脏肥大,称为功能性肥大或运动员心脏。
9.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接地组织膜,由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组成。
10.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维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内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11.心传导系:是调节心脏节律性搏动的系统,由特殊的神经性心肌纤维构成,主要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和室内传导系统。
12.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为扁椭圆形小体,他由特殊细胞构成,是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作出及时性的调节。
13.颈动脉窦:位于经总动脉末端颈内动脉起始处。管腔稍膨大,管壁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是压力感受器,能发美女蛇性地调节血压。
14.淋巴:血液经动脉至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时,部分物质经毛细血管滤除,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称为淋巴。
15.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仅有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的具有较大通透性并可收集淋巴的管道。
16.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拙见会和而成,并与静脉结构相似的淋巴管道。
17.淋巴干:由淋巴管汇集而成的淋巴管道,全身共有9条淋巴干。
(八)简答题
1.答: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如此循环不止。血液循环路径课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再经各级分支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进行交换。最后血液经肺静脉出肺,进入左心房。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最后送到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其周围的自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机体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及皮肤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实现营养物质的送达和代谢废物的排除
2.答:心位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作于膈肌之上,,纵膈偏左。心的上方为连至心的大血管,主要有上下腔静脉,左右肺静脉,主动脉和肺动脉等8条大血管。心的外形课分为1底1尖4个面、4个缘、6条沟和8条大血管进出口。心底超向前下方,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心尖超向左前下方,是左心室的一部分。4个面为胸肋面、膈面、左侧面和右侧面。4个缘为上缘、左媛、下缘和有缘。6条沟为冠状沟、前时间够、后时间够和界沟。有8条大血管进出口,即有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血液流出口,上下腔静脉和4条肺静脉的血液进入口。
3.答:右心室位于右心房左前下方,是心脏最靠前方的一个呈扁平的锥形心腔,室腔有出入两口,即前方的分动脉口和后方的右房室口,左右心室被室间隔开,右心室壁较左心室壁薄,而右心室腔较左心室腔大。右心室腔可分为流入道和刘出道两部分。右心室流入道是右心室的主要部分,其入口为右房室口,口周围的纤维换附着有三尖瓣。右心室流出道是右心室腔向左上方伸出的部分,其下方为肺动脉口,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着有前左右三个飞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室。
左心室位于右心室左后方,因左心室推动送动脉血达全身,工作负担大,故左心室壁远角右心室壁为厚。左心室近似圆锥形,有出入两口,入口为左心房室口,出口为主动脉口,左心室也可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左心室流入到的入口为左心室口,口周围纤维环上附着有二尖瓣。左心室流出口,为主动脉口,口周围有纤维环丙有主动脉瓣附着。
4.答: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屋和心外膜三层构成。心内膜为背负在心壁内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莫,与出入戏虐固安内膜想延续。心的歌瓣膜有心内膜相信强折叠而成。心肌层有心肌纤维构成。心肌层可分为信访积和新世纪,心房肌薄弱,心事及肥厚,尤其左心室肌特别发达,心房肌和心室肌并不延续,分别附着在新的纤维支架上,故心室与新房可分别收缩。新房肌由浅深两层组成。心室肌分为三层,浅层中层和深层。心外膜为浆膜性心包的脏层,被覆于心计表面。
5.答:㈠由心肌纤维经特殊分化而成
㈡包括:窦房结、房间束、房室结交界区、室内传导系统
㈢产生并传导节律性冲动,是心脏从心房到心室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
6.答:毛细血管是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毛细血管直径一般为6-8um,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细胞基地面附于基膜上。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性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窦状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有证据表明,毛细血管的收缩可受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及内皮源性活性物质的调节。
7.答:淋巴系统由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散在的淋巴组织构成。淋巴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淋巴管道是疏松淋巴的管道,协助体液回流。淋巴管道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而各种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滤过淋巴和产生抗体等功能,故又称为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胸膜、脾和扁桃体等。
8.答:右趾感染,细菌经下肢淋巴管流入腘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右腰干、乳糜池、胸导管。注入左静脉角,通过左头臂静脉进入上腔静脉。
(九)论述题
1.答:心脏--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头臂干--右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掌浅弓和掌深弓。
2. 血液从心脏出发,经过哪些血管到达右足?
答:心脏--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胸部--主动脉腹部--右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颈前动脉和颈后动脉--足背动脉和足底动脉
3.答:㈠O2由体外--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气-学屏障--肺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升部--主动脉弓--主动脉胸部--主动脉腹部--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颈后动脉--小腿三头肌
㈡小腿三头肌中CO2--静候静脉--腘经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气-血屏障--肺泡--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
4.答:食物中脂肪--口腔--咽--食管--胃--小肠绒毛--中央乳糜管--淋巴管--长淋巴干--乳糜池--胸导管--左静脉角--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5.答:㈠对心的影响
①对心宏观的影响
②对心围观结构的影响
③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④对心肌细胞凋亡德尔影响
㈡对血管的影响
①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②对血管平滑肌洗白哦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③对微循环 血管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十)案例分析
答:㈠肝的功能严重受损--代谢功能降低--肝门静脉压升高
㈡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食管静脉压升高、曲张--食管静脉破裂储血--呕血
㈢肝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静脉压升高、曲张--直肠静脉破裂储血--便血
第八章 神经系统
五、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神经系统( )
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构成
可分为脑和脊髓两部分
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其功能是支配骨髓肌的运动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位于颅腔内的脑 位于椎管内的脊髓
位于颅腔内的闹和椎管内的脊髓 颅腔以内的神经成分
3.对神经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
分为中枢伸进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神经系统在人体各器官系统中居主导地位
以上都不对
4.上肢随意运动的传导通路( )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神经元包体Uzi大脑噢皮质中央前回
第二级神经包体Uzi脊髓前角运动核
以上都对
5.白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
有神经元完成
有神经突起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由许多有随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包体集中在一起形成
6.灰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
有神经突起包体和神经树突集聚而成的结构
有许多神经突起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由许多有随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包体集中在一起形成
7.下列结构中,有神经元的包体构成的结构是( )
灰质 皮质 神经核 神经节 灰质 髓质 神经核 神经节
神经核 神经节 神经束 神经 白质 髓质 神经束 神经
8.神经核和神经节的主要区别是( )
由功能相似的绘制团构成
均存在中枢神经系统
前者存在与中枢部,后者存在于周围部
有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包体集聚的团块
9.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成的束称( )
白质 神经束 神经 神经节
10.神经核神经束的共同特点是( )
有功能相似的灰质团块构成
有神经相似的神经纤维构成
均存在于周围部
前者存在于中枢部,后者存在于周围部
11.网状结构( )
由灰质组成 由灰质和白质想混杂组成
由白质组成 以上都不对
12.皮质脊髓束( )
由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发出 经过内囊
终于脊髓后角 支配全身各部骨骼肌的运动
13.神经之间相互接触的结构成为( )
肌梭 突触 轴突 运动终板
14.反射活动所经过的神经通路( )
反射 反射弧 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
15.典型反射由几部分组成( )
2部分 3部分 4部分 5部分
16.膝跳反射是最简单的反射,其反射弧仅需要( )
多个神经元 3个神经元 2个神经元 1个神经元
17.皮质脊髓束的椎体交叉,其具体部位是位于( )
脊髓 延髓 脑桥 脑干
18.分布于骨骼肌的神经是( )
内脏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核躯体运动神经
19.支配心机和平滑肌的运动\腺体分泌的神经是( )
内脏感觉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20.脊髓( )
共有31个阶段 精髓有8个阶段
咬碎有5个阶段 以上都对
21.脊髓( )
是周围神经系的主要结构
位于椎间孔内
全场有两处膨大,即颈膨大和药低膨大
以上多对
22.脊髓前角是( )
感觉神经元包体集中处
运动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
运动核感觉神经元细胞集中处
联络神经元细胞体集中处
23.脊髓白质( )
位于脊髓的中央 可分前所和后所两部分
后索内有薄束河楔束 有神经元构成
24.分布到骨骼肌梭内肌的神经元是( )
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 脊髓灰质后角的运动神经元
脊髓灰质后角的运动神经元 脊髓灰质的测角的神经元
25.脊髓灰质( )
后角只存在于颈、脊髓
前角指存在于熊随
测角指存在于胸髓核上3个腰髓接段
以上都不对
26.脊髓白质后索内上行的传导束由( )
薄束、楔束 皮质脊髓束 皮脑干束 脊髓丘脑束
27.关于脊髓的结构( )
中央管与第四脑室不连续
胸腰段灰质由侧角
低端灰质由侧角
在地-4精髓宽度显著增加
28.网状结构( )
指存在于大脑 只存在于脊髓
在脑干中最发达 上述说法都不对
29.脊髓( )
具有传导功能 损伤时会发生感觉和运动障碍
具有反射功能 以上都对
30.小儿麻痹症患者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是由于病毒损害了几岁要低部的( )
前角细胞 侧角细胞 后角细胞 以上都对
31.躯干四肢骨骼肌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 )
脊髓灰质前角 脊髓灰质后角
脊髓灰质侧角 以上都不是
32.关于脊髓的描述错误的是( )
胸、腰段灰质由侧角 骶段灰质由侧角
由传导和反射的功能 前后外侧够之间称外侧束
33.对脊髓的内部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共31对 都是混合型的 颈神经有7对 骶神经有5对
35.某运动员等李起跑器时,踝关节的感觉应属于( )
意识性浅感觉 意识性深感觉
非意识性深感觉 精细触觉
36.脊神经( )
前支是运动型的 钱根是运动性的
后支是感觉性的 后根是混合性的
37.脊神经共计( )
28对 30对 31对 33对
38.脊神经后根在靠近锥孔出有( )
脊神经节 脊髓核 前角 后角
39.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 )
肌支、皮质 前支、后支
深支、浅支 灰交通支、白交通支
40.构成脊神经丛的结构是脊神经的( )
前支 后支 前跟 后根
41.下列脊神经中哪项不形成神经丛( )
颈神经前支 第2-11胸神经前支
要神经前支 滴神经管前支
42.颈丛( )
有地1-4颈神经前支吻合而成
由全部颈神经前支组成
由1-4颈神经后支吻合而成
文娱胸锁乳突肌表面
43.支配膈肌运动神经来源与( )
颈丛 臂丛 腰丛 骶丛
44.臂丛( )
由地5-8颈神经前支吻合而成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吻合而成
发出膈神经支配膈肌运动
分布于上班i的皮肤
45.臂丛组成的脊神经是( )
颈4-8 颈5-7、胸1
颈5-8、胸1 颈5-8
46.支配肱二头肌运动的神经是( )
肌皮神经 绕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47.与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的传导无关的传导束是( )
薄束 楔束 内侧丘系 几岁丘脑束
48.支配三角肌运动的神经是( )
腋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49.正中神经发自( )
颈丛 臂丛 腰丛 骶丛
50.腋神经损伤时( )
不能展肩 不能伸腕 不能屈腕 不能握拳
51.桡神经发自( )
颈丛 臂丛 腰丛 骶丛
52.桡神经支配( )
肱肌 三角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53.损伤桡神经出现的功能障碍时( )
腕关节不能屈 肘关节不能屈
腕关节不能伸 前臂不能旋前
54.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神经元细胞体在脊神经节
杜尔神经元细胞在薄束核楔束核内
第三神经元细胞体在北侧丘脑的附后外核内
以上都对
55.胸神经前支( )
参与形成神经丛
不参与形成神经丛
共有24对
第一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参加臂丛,第12对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参加腰丛
56.腰丛( )
由腰丛神经1-5前支
其长分支为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的神经
其短支为上臂、下神经,支配臂肌
发出股神经支配钱腰肌、耻骨肌和大腿前肌群
57.腰丛( )
A. 由全部腰骶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B. 支配股二头肌
C. 发出股神经
支配臂大肌
58.支配股四头肌运动的神经是( )
A. 闭孔神经
B. 坐骨神经
C. 股神经
D.胫神经
D.
59、股神经损伤时出现的运动障碍是( )
A. 大腿不能内收
B. 不能伸大腿
C. 不能伸小腿
D.不能使足背屈
60.当膝关节不能伸时,可能受损伤的神经是( )
A. 坐骨神经
B. 股神经
C. 胫神经
D.闭孔神经
61.骶丛( )
A. 由第4~5腰神经和全部骶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B. 位于盆腔外
C. 发出股神经
D.发出闭孔神经
62.支配臂大肌运动的神经来源是( )
A. 颈丛
B. 臂丛
C. 腰丛
D.骶丛
63.臂上皮神经痛是引起运动员腰腿痛的形态学病因之一,臂上皮神经来自脊神经( )
A. 前根的分支
B. 前支的分支
C. 后根的分支
D.后支的分支
64.运动员易发生小腿三头肌痉挛,其痛觉沿下述神经传导( )
A. 股神经
B. 闭孔神经
C. 胫神经
D.腓总神经
65.某运动员跨栏是大腿后群肌拉伤,其痛觉沿下列哪条神经传导?( )
A. 股神经
B. 胫神经
C. 坐骨神经
D.腓总神经
66.坐骨神经支配( )
A. 臀大肌
B. 股四头肌
C. 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D.小腿三头肌
67.自主神经( )
A. 又称内脏运动神经
B. 管理平滑肌、心肌和腺体活动
C. 分为交感和副交感两部分
D.以上都对
68.交感神经兴奋使( )
A. 心搏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减慢
B. 心搏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快
C. 心搏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慢
D.心搏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加快
69.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神经位于( )
A. 胸1~骶3脊髓节段
B. 胸1~腰3脊髓节段
C. 胸1~腰4脊髓节段
D.骶2~4脊髓节段
70.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
A. 间脑和骶2~4脊髓节段
B. 脑干和胸1~腰3脊髓节段
C. 脑干和骶2~4脊髓节段
D.胸1~腰3脊髓节段
71.成人脊髓下端平齐( )
A.第一腰椎椎体下缘 B.第二腰椎椎体下缘
C.第一腰椎 椎体下缘 D.第二腰椎椎体下缘
72.管理内脏运动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胸1-3脊髓阶段的灰质( )
A.侧角 B. 后角 C. 前角 D. 以上多不对
73.自主神经支配的对象是( )
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 心肌、平滑肌、腺体
74.管路人体排便、排尿功能的神经是( )
A.交感神经 B. 副交感神经
C.躯体运动神经 D. 交感神经核副交感神经
75.交感神经( )
A.位于脊柱两旁核椎体前方
B.位于器官附近
C.位于器官覅进核器官壁内
D.位于基地神经节
76.副交感神经节( )
A.位于脊柱两旁 B. 位于椎体前方
C.位于器官附近和器官壁内 D.位于基地神经节
77.副交感神经兴奋( )
A.心搏增快,血压增高。呼吸减慢
B.心搏增快,血压增高,呼吸加快
C.心搏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慢
D.心搏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加快
78.交感神经的特征之一是( )
A.中枢位于脑干及脊髓底部
B.具有两种神经节,即机身节核终结
C.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D.可使内脏活动减弱
79.脑干( )
A.与12对脑神经相连 B. 由延髓、中脑核小脑组成
C.由延髓、脑桥核中脑组成 D. 由延髓、中脑和间脑组成
80.游泳时若水温低,易发生绯肠痉挛,其痛觉可沿下述神经传导( )
A/股神经 B. 颈神经 C. 非总神经 D. 闭孔神经
81.大脑( )
A.只分为4叶 B. 视觉中枢在颞横回
C.皮质在表层,髓质在内部 D.没有管理内脏活动的中枢
82.大脑的皮质( )
A.与脊髓灰质结构完全不同 B.由许多皮质功能中枢
C.与大脑的髓质没有联系 D.只有大量的神经细胞组成
83.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的( )
A.楔叶和舌回 B. 中央前回
C.中央后回 D.颞横回
84.延髓( )
A.位于脑桥与中脑之间 B. 位于脑桥与间脑之间
C.腹侧面构成另行我的上半 D. 由生命中枢之称
85.丛延髓发出的神经是( )
A.第4、5对脑神经 B. 第6对脑神经
C.第3-6对脑神经 D. 第9-12对脑神经
86.丛脑干侧面发出的脑神经是( )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三叉神经 D. 外展神经
87.椎体交叉( )
A.是皮质脊髓的交叉纤维 B. 位于延髓被侧面
C.位于大脑脚 D.是内测丘系的交叉纤维
88.不属于间脑的结构是( )
A.是中脑背侧面上丘和下丘的总称
B.为大脑皮质重要的按觉中枢
C.其内的中间带外侧核为内测丘系的中转站
D.以上都不对
90.运动员教练员讲解技术动作时,其声音和说话的含义,需要到大运动员本人的( )
A.听觉中枢 B. 听话中枢 C.语言中枢 D. AB选项都对
(二)多项选择题 2. 3.AD 4.AB 5.ABC 6.AB 7.AD 8.ABCD 9.ACD 10.BC 11.AD
1.神经系统基本特点(AB )
A.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B.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
C.位于颅腔核椎管内,可分为脑和脊髓两部分
D.其功能是支配骨髓肌的运动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CD )
A.脑神经 B.脊神经 C. 脑 D. 脊髓
3.周围神经是指( )
A.脑神经 、脊神经核内脏神经 B.椎管以外的神经成分
C.椎体以外的神经成分 D.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
4.中奇偶位神经系统按部位包括( )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脑 D.脊髓
5.关于灰质的概念,其中哪个正确( )
A.大小脑的灰质特称皮质
B.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富于血管,呈灰色
C.有神经元包体核树突聚集而成
D.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
6.关于的概念,对的是( )
A.由有随神经纤维束聚集而成
B.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一般均有髓鞘,色泽亮白
C.由神经元包体核树突聚集而呈
D.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
7.神经核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
A.由功能相似的灰质团块构成
B.由神经突起核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C.由西多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D.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包体核鼠兔积聚的团块
8.反射弧包括(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9.根据反射的概念和分类,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A.排球正面屈体扣球 B.膝跳反射
C.听枪声跑 D.望梅止渴
10.脊髓( )
A.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B.位于椎管内
C.全长由两大膨胀,即颈膨大核腰骶膨大
D.成年人脊髓一般与椎管等长
11.脊髓的功能有( )
A.传导功能 B. 消化功能 C. 循环功能 D.反射功能
12.关于脊髓的位置,不正确的描述是( )
A.位于锥孔内 B.位于椎骨内
C.直接和中脑相连接 D.位于椎管内
13.成人脊髓的位置( )
A.上端与小脑详解 B. 上端与延髓相接
C.下端平第1腰椎 D.下端平第3腰椎
14.脊髓白质( )
A.位于脊髓中央 B.分前所和后所两部分
C.后索内有薄束核楔束 D. 有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构成
15.脊神经( )
A.前跟由感觉神经纤维组成
B.后根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
C.是由连于脊髓的钱根核后根在椎间孔合并而成
D.属于混合性神经
16.关于脊神经的 构成,不对的是( )
A.支是混合性神经 B. 后根由运动的神经纤维组成
C.前跟由感觉神经纤维组成 D.脊神经由12对
17.脊神经前支吻合交织的神经丛由( )
A.颈丛 B.臂丛 C. 腰丛 D. 骶丛
18.脊神经后支( )
A.是混合型的 B.是运动性的
C.分布于躯干北部深层肌肉和皮肤
D.一般较粗大,组成神经丛
19.下列神经中,属于脊神经的分支有( )
A.肌皮神经 B.股神经 C.坐骨神经 D.视神经
20.某运动员跨栏时,大腿后肌群拉伤,其痛觉不沿下述山景传导的是( )
A.股神经 B.颈神经 C. 坐骨神经 D.腓总神经
21.臂丛的分支有( )
A.腋神经 B. 股神经 C. 膈神经 D. 肌皮神经 E.正中神经
F.桡神经 G. 尺神经
22.桡神经支配( )
A.肱二头肌 B. 肘肌 C. 肱三头肌 D.桡侧腕屈肌
23.腰丛( )
A.主要由地1-3腰神经前支吻合而成
B.发出股神经主要支配股四头肌运动
C.发出全身最粗的神经为坐骨神经
D.发出短支支配臂肌
24。骶丛( )
A.发出闭孔神经支配股内肌群运动
B.由地4腰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第5腰神经前支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吻合而成
C.由全部低、尾神经前支和后支组成
D.形成身体中最大的神经坐骨神经
25.交感神经( )
A.低级中枢位于脑干 B.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C.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D.兴奋可使血压升高
26.副交感神经( )
A.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腰段
B.低级中枢位于脑干核脊髓的低段
C.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D.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27.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胸1-3脊髓阶段的灰质内,其不存在的部位是( )
A.侧角 B.后角 C.前角 D. 脊髓全长
28.位于骶2-4脊髓阶段内的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此处损伤可能丧失的功能是( )
A.排便障碍 B.排尿障碍 C. 性功能障碍 D.内分泌功能障碍
30.分布于心脏的神经有( )
A.交感神经 B. 副交感神经 C. 脑神经 D.脊神经 E. 感觉神经
31.脑神经( )
A.与脑相连的神经
B.于脑干相连的神经
C.位于椎管内
D.是周围神经的组成部分
32.属于混合性的闹神经是( )
A.三叉神经 B.展神经 C. 面神经 D. 迷走神经
33.属于感觉性的脑神经是( )
A.滑车神经 B. 位听神经 C. 视神经 D. 舌咽神经
34。大脑的基底核有( )
A.豆状核 B. 尾状核 C.杏仁体 D. 屏状核
35.组成边缘叶的结构有( )
A.扣带回 B.海马回 C. 海马回沟 D.舌回
37.下列结构中与皮肤痛觉、温觉、粗触觉等无关的传导束是( )
A.脊髓小脑束 B. 薄束核楔束
C.脊髓丘脑束 D. 皮质脊髓侧束
38.下列结构中与意识性本体感觉、精细触觉有关的传导是( )
A.脊髓小脑束 B.薄束 C. 楔束 D.皮质脊髓侧束
39.关于皮质脊髓束,对的是( )
A.传导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信息
B.有上下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组成
C.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合中央旁小叶前部
D.低级中枢位于脊髓前角内
40.皮质脊髓束的传导路径,所经过的部位有( )
A.内囊枕部 B.脑干 C. 脊髓前角 D. 脊神经至骨骼肌的运动中板
41.参与椎体外系结构由( )
A.豆状核 B.尾状核 C. 红核、黑质 D. 脑干网状结构
E.脊髓前角 F.齿状核 G. 小脑中部 H. 小脑下部 I. 小脑上部 J. 间脑
42.听觉春到路的构成有( )
A.斜方体 B. 外侧丘系 C. 内侧丘系 D.双极细胞 E.外侧膝状体 F.涡神经核
G.内囊 H.颞横回 I.缘上回 J. 内测膝状体
三.判断题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构成。( )
2.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两大部分组成。( )
3.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成的束,称为神经。( )
4.皮质脊髓是传导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信息,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
5.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中的部位是灰质。( )
6.神经组织由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组成,它们具有传导兴奋的功能。( )
7.分布在骨骼肌纤维内的运动神经末稍结构称运动终板。( )
8.12对脑神经均与脑干相连。( )
9.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胞体、树突、轴突。( )
10.两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接触点,称为突触。( )
11.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既可传导意识性深感觉,又可传导精细触觉,共两种感觉。( )
12.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称为白质。( )
13.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
14.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组成。( )
15.周围神经系统按功能分为内脏沙恩经和躯体神经。( )
16.周围神经系统有脑神经12条和脊神经31条组成。( )
17.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集成的团块,称为神经核。( )
18.反射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适应性反应。( )
19.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在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
20.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既可以是肌肉,也可以是腺体。( )
21.最简单的反射弧也是由三部分组成。( )
22.反射弧是感受器、中枢和效应器组成。( )
23.负重弯举时,支配肱肌、肱二头肌的神经是肌皮神经;其营养血管是肱动脉和肱静脉。( )
24.脊髓位于椎管内,贯穿椎管的全长。( )
25.脊髓的内部结构包括中央管、灰质和白质三部分。( )
26.脊髓白质内的下行纤维束包括薄束、楔束等。( )
27.脊髓前角内有运动核;后角内有与感觉有关的核团。( )
28.脑和脊髓的被摸由内向外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
29.脊髓位于椎管内,从其横断面观察可知,其周围为灰质,中央为白质。( )
30.用右手推铅球时,其上肢所有肌肉活动,由左中央前回和左中央旁小叶前部的神经细胞核群支配。( )
31.脊髓前角损伤,表现为躯体运动障碍,感觉存在,一切反射消失。( )
32.脊髓后跟损伤,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存在,一切反射消失( )
33.脊髓的全长有颈膨大和要膨大量个鞥大,是审计你敢洗吧增多所致( )
34.脊髓的前角内位运动神经元,后角为感觉神经元( )
35.脊髓测角内聚集着内脏运动神经元的包体( )
36.脊髓胸1-3段中间带外侧和时内脏的皮质瞎中枢( )
37.脊髓固有束是联系脊髓不同阶段的白质( )
38.位于脊髓后所内的波束和楔束,具有共同接受感觉和惊喜触觉的功能( )
39.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
40.脊神经节位于及神经上,内有双极神经元( )
41.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
42.脊神经是混合神经( )
43.脊神经分为前支和后肢,前支为运动性,后支委感觉性( )
44.外侧膝状体是意识性感觉的听觉皮质下中枢( )
45.脊神经前支均与邻近前支吻合,形成颈丛,臂丛、要从、地从( )
46.脊神经熊段稍微2对脊神经完全独立,不参与构成神经丛( )
47.脊神经前支是运动性的,后支是感觉性的( )
48.脊神经前支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
49.脊神经的前支都相互吻合形成从( )
50.丘脑副后万册核接受内侧丘系的纤维,并发出纤维至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和中央迁回( )
51.臂丛后束发出的也神经,支配三角肌( )
52.正中神经发自臂丛,支配上肢肌肉( )
53.绕神经支配上肢桡侧肌肉,桡侧腕曲、伸肌共同收缩,可使腕关节外展( )
54.绕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后集群;若在肱骨的绕神经沟处损伤,可能会出现伸腕障碍( )
55.作古神经是人体中最粗大、最长的神经,支配股后机群( )
57.坐骨神经为地从的长支,臀神经为骶丛的短支( )
58.内侧丘系是薄束核和楔束和发出的纤维,有传奥本题感觉的功能( )
59.内脏神经又称为自主神经,一般不收意识支配的器官( )
60.自主神经是支配腺体、内脏、心血管活动的神经( )
61.自主神经有中枢发出后可以直接到达塌缩支配的器官( )
62.自主神经的纤维都是无髓神经纤维,所以传导冲动速度较慢( )
63。根据形态和功能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
64.交感神经可分为器官内节和旁节,副交感神经节课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 ( )
65.交感神经节位于器官旁和气管壁内( )
66.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下方交叉后的纤维称为皮质脊髓前束( )
67..脑溢血时压迫内囊处纤维,将会造成同侧偏瘫。( )
68.交感神经的作用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心脏活动加快(强)。( )
69.联络纤维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纤维束。( )
70.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 )
71.管理内脏运动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胸1~腰3脊髓灰质前角。( )
72.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内脏和心血管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内脏和心血管活动减弱。( )
73.心肌、胃、瞳孔的活动都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的结果。( )
74.躯体运动中枢管理同侧的躯体运动觉。( )
75.脊髓丘脑束主要传导皮肤痛、温、粗触压觉等感觉信息到大脑皮质( )
76.延髓的锥体内含有皮质核束( )
77.间脑位于脑干和大脑之间( )
78.内侧膝状体为听觉皮质下中枢,外侧膝状体为视觉皮质下中枢( )
79.丘脑下部是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 )
80.大脑被中央沟分为左、右大脑半球( )
(四)填空题
1.神经系统按照分布范围和功能分为( )和( )两部分。其中前者又可以区分为( )和( );后者区分为( )、( )和( )。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 )。前者位于( )。前者位于( )内后者位于( )内,两者在( )出相连。
3.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 )和( )集中的区域,称为灰质。
4.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许多功能不同的( )集聚而成的结构,成为白质;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中形成的团块称为( )。
5.大脑半球的髓质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可分为( )、( )和( )
6.周围神经系统根据其兴奋传导方向,分为( )和( )。
7.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其物质基础称为( ),它由( )、( )、( )、( )和( )5部分组成。
8.脊髓的基本功能是( )和( )。
9.脊髓位于( )内上平齐( ),成人下端平齐( )。
10.脊髓由内部的( )和外围的( )组成。
11.脊髓灰质前角主要含有( ),后角主要含有( ),侧角主要含有( )。
12.脊髓白质后素内含有( )和( ),它们是传导( )和( )的上行传导束。
13.脊髓全长粗细不等,由两个膨大,上方一个称为( ),下方一个称为( );其中有较多的( ),与( )的出现有关。
14.脊神经共( )对,从上往下计有:颈神经( )对,胸神经( )对,腰神经( )对骶神经( )对,尾神经( )对。
15.脊神经由脊髓的( )和( )在( )合并而成,前者性质属于( )后者性质属于( ),因此,每对脊神经都是( )神经。
16.脊神经干很短,出( )后立即分为( )和( )。
17.脊神经的前支,除了胸神经经前支外,其他前支互相吻合成神经丛,计有( )、( )( )和( )。
18.支配膈肌运动的神经是( ),它是( )丛的主要分支。
19.臂丛主要的分支有( )、( )、( )、( )和( )。
20.全身最粗大的神经是( ),它是( )丛的主要分支,又分为( )和( )两支。
21.支配肢四头肌的神经称为( ),它是( )丛的重要分支。
22.按分布范围和功能划分,神经系统可分为( )和( )两部分。
23.按位置划分,中枢神经系包括( )和( );周围神经包括( )和( )。
24.自主神经又称( ),由( )和( )发出,它又可分为( )和( )。支配( )、( )和( )的活动。
25.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
2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 )和( )。
27.人脑可分为( )、( )、( )、( )、( )和( )六部分;其中( )、( )和( )三部分构成脑干。
28.第8对脑神经是( ),管理舌肌运动的脑神经名称是( )。
29.脑桥上端与( )相连,下端与( )相连。
30.椎体系由两级神经元购成,上神经元发的轴突组成( )和( ),下行分别止于( )和( )。下神经元的轴突随( )神经和( )神经终止于效应器,支配全身骨髓肌的运动。
31.四叠体在( )的背侧,有两对小圆丘,上方的一对称为( ),是( )下中枢;下方的一对称为( ),是( )下中枢。
32.延髓网状结构内有调节( )、( )和( )等活动的主要中枢。因此,延髓有( )之称。
33.大脑半球可分为( )、( )、( )( )和( )五个叶。
34.基底核位于( ),它包括( )、( )、( )和( )。其中( )和( )称为纹状体。
35.大脑白质由( )组成,根据其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 )( )和( )。.
36.脑神经共( )对,其中感觉性的脑神经是( )、( )和( );运动性的脑神经是( )、( )、( )、( )和( );混合性的脑神经是( )、( )、( )、( )和( )。
37.脑干除有第三至第七对脑神经外,还有非脑神经核,包括( )、( )、( )、( )、( )、( )、( )、。其中( )和( )参与构成椎体外系。
38.中脑上丘核与( )有关,下丘核与( )有关。
39.自主神经因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又分为( )和( )两部分。
40.小脑借三对( )、 ( )和( )与脑干背面相连。
41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中枢在( )、躯体感觉中枢在( ),视觉中枢在( ),听觉中枢在( )。
42.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其中枢突形成(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和( ),其轴突交叉后形成( ),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其轴突形成( ),经( ),止于( )。
43.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由3级神经与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细胞体位于( )第二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第三级神经元位于( )由第三级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经内囊止于( )。
44.脊神经的分支有( )、( )和( )、等,前两个分支为( )性神经。
45.脊神经后分布与躯干( )侧的( )和( )。
46.脊神经前支形成( )( )( )和( )4个神经丛。
47.颈丛由第( )颈神经前吻合而成,它主要发出( )神经,支配( )运动。
48.臂丛由第( )颈神经前支和( )胸神经前支吻合而成,它主要发出( )( ) ( )( )和( )神经。
49.自主神经交感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 )节段的( );副交感部的低级中枢位于( )( )和脊髓( )节段的( )。
50.腰丛由第( )的一部分。第( )腰神经前支和第( )腰神经的一部分前支组成,主要发出( )和( )。
51骶丛由第( )的一部分、第( )和全部( )的前支组成,主要发出( )、( )和( )。
52.自主神经是指分布在( )( )和( )的( )神经。
53.躯体运动神经一般为较粗的额( ),传导冲动( );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是较细的( )节后纤维是( ),传导冲动( )。
.(六)名词解释
1.灰质和白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
3.神经束和神经
4.反射和反射弧
5.皮质和髓质
6.纹状体
7.脑神经
8.大脑基地和
9.皮质功能中枢
10.网状结构
11.脊髓
12.脊神经
13.脊神经节
14.传导路
15.锥体系
16.前角
17.内囊
18.内脏神经
19.自主神经
20.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1.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七)简答题
1.为神魔说神经系统在对人体的调节构成中站据重要地位?
2.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反射弧包括那几个重要环节,块结构上有神魔特点
4.简述脊髓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5.简述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特点
6.简述大脑皮质主要功能中枢的部位
7.简述锥体系\锥体外系与运动的关系
8.简述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通路
(八)论述题
1.详述脑的部分和位置
2.详述大脑的内部结构
3.试述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4.是比较气体运动神经核自主神经的区别
5.比较交感神经核副交感神经的异同点
6.详述脊髓的内部结构
7.阐述蚊子咬左右背时,右手去拍打的椎体系传到路径
8.试说明比赛时运动员听枪声后,等地起跑时的椎体系传导路经
9.是说明篮球投篮动作的椎体系传导途径
(九)案例分析
1.脑溢血病人左侧内囊损伤,会出现什么功能障碍?并分析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
2.有一位病人不能伸直小腿,检查股四头肌萎缩。细条反射消失,试分析这些症状是由于什么神经损伤后引起的?
3.有一位病人两手同时握拳,左手能握紧,但右手不能,右手的拇指市直和中指均不能屈,请考虑是由于什么神经损伤后引起?
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CDDC 6-10.AACCB 11-15.BBBBD 16-20.CBDBD 21-25.CBCAC
26-30.ABCDA 31-35.ADBCD 36-40.BCABA 41-45.BAABA 46-50.ADABA
51-55.BDCDD 56-60.CCCBA 61-65.ADDCC 66-70.CDBBC 71-75.AADDA
76-80.CCCCB 81-85.CBDDD 86-90.BAD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CD 3.AD 4.AB 5.ABC 6.AB 7.AD 8.ABCD 9.ACD 10.BC 11.AD
12.ABC 13.BC 14.CD 15.CD 16.BCD 17.ABCD 18.AC 19.ABC 20.ABD
21.ADEFG 22.BC 23.AB 24.BD 25.BD 26.BD 27.BCD 28.ABC 29.ABCDEF 30.ABE 31.AD 32.ACD 33.BC 34.ABCD 35.ABC 36.ACDEGH
37.ABD 38.BC 39.ABCD 40.ABCD 41.ABCDEFFG 42.ABDFGHJ
(三)判断题
1-5.√×××× 6-10. ×√××√ 11-15.√×√√× 16-20. ××√×√21-25.××√×√26-30.×√××√31-35.√√√×√36-40.×√√√×41-45.√√×××46-50.××××√51-55.√√√√√56-60.×√√√√61-65.××√××66-70.××√×√ 71-75.××√××76-80.×√√√×
(四)填空题
1.中枢神经 周围神经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内脏神经
2.脑 脊髓 颅腔 椎管 枕骨大孔
3.包体 树突
4.有髓神经纤维 神经核
5.联合纤维 联络纤维 投射纤维
6.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7.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间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8.传导 反射
9.椎管 枕骨大孔 第一腰椎下缘
10.灰质 白质
11.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交感神经元
12.楔束 薄束 意识性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
13.颈膨大 腰骶膨大 神经元 神经纤维
14.31 8 12 5 5 1
15.前跟 后根 椎间孔 运动性 感觉性 混合型
16.椎间孔 前支 腰丛 骶丛
17.颈丛 臂丛 腰丛 骶丛
18.膈神经 颈
19.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20.坐骨神经 骶 胫神经 腓总神经
21.股神经 腰
22.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23.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24.植物性神经 脑干 脊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器官
心血管 腺体
25.脊髓胸腰段 脑干核脊髓骶段
26.协调躯体运动 调节肌张力 维持平衡
27.延髓 脑桥 中脑 间脑 小脑 大脑 延髓 脑桥 中脑
28.为听神经 舌下神经
29.中脑 延髓
30.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脊髓侧角 脑神经核 脊 脑
31.中脑 上丘 视反射皮质 下丘 听反射皮质
32.血管运动 呼吸 心搏 生命中枢
33.额 顶 枕 颞 脑岛
34.大脑基底部 豆状部 尾状部 杏仁体 屏状核 豆状核 尾状核
35.神经纤维 联络纤维 联合纤维 投射纤维
36.12 嗅神经 视神经 位听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三叉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37.薄束核 楔束核 脑桥核 上丘核 下丘核 红核 黑质
红核 黑质
38.视觉 听觉
39.交感部 副交感部
40.小脑下角 小脑上角
41.中央前回合旁中央小叶前半 中央后回核旁中央小叶后半
距状裂附近皮质 颞横回
42.脊神经节 薄束核楔束 延髓 薄束核 楔束核 内测丘系 背侧丘系 丘脑皮质束 内囊 中央后回核旁张扬小叶后半部
43。脊神经节 脊髓灰质后角 丘脑 中央后回核胖张扬后半部
44.前支 后支 交通支 混合
45.背 深层肌 皮肤
46.颈丛 臂丛 腰丛 骶丛
47.1-4 膈 膈肌
48.5-8 第一 肌皮 正中 尺 桡 腋
49.胸1-腰3 侧角 中脑 延髓 第2-4骶 灰质
50.12胸神经 1-3 4 股神经 闭孔神经
51.4腰神经 5要神经 骶尾神经 臂上神经 坐骨神经
52.内脏 心血管 腺体 运动
53.由髓神经纤维 快 有髓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较慢
(六) 名词解释
1.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的结构,在新鲜标本中成灰暗色,称为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功能不同的有髓鞘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结构,在新鲜标本中呈白色,称为白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功能和形态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结在一起形成的团块,称为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功能和和形态相同的神经元胞体集结地团块称为神经节。
3.神经束和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许多起始、终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称为神经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由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被结缔组织包裹则构成神经。
4.反射和反射弧: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功能活动中,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活动的形态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
5.皮质和髓质:覆盖在大、小脑表面上的灰质称为皮质。分布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称为髓质。
6.纹状体:由豆状核和尾状核组成。二者借灰质条索相连,外观成条纹状,故称为纹状体。纹状体属锥体外系的结构,与骨骼肌的活动有关。
7.脑神经:与脑相连的神经,共有12对。
8.大脑基底核:位于大脑基底部,包括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和屏状核,是重要的运动中枢。
9.皮质功能中枢:大脑皮质不同的区域有其不同的主要功能,将这些具有一定功能的脑区称为皮质功能中枢。
10.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灰质和白质混杂在一起的结构,其中白质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块散布在网眼中,称为网状结构。
11.脊髓:位于椎管内,呈椭圆形,前后稍扁,外包被膜,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12.脊神经:与脊髓相连的神经称为脊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跟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属于混合性神经。
13.脊神经节:在椎间孔附近脊神经后跟处有一椭圆形膨大,称为脊神经节,是由许多假单极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14.传导路:传导路是指感受器将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质或大脑皮质发出信息传向效应器所经过的神经元链,包括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
15.锥体系:锥体系是指控制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下行传导路,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分为皮质和束和皮质脊髓束。
16.前角:脊髓灰质前部扩大,称为前角,内含有大量成群排列的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脊神经的前跟,参与构成脊神经。
17.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由上、下行的投射纤维聚集所形成的白质板,内囊受损,会出现“三偏综合征”。
18.内脏神经:指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经,他和躯体神经一样含有感觉。运动两种神经纤维,即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神经。
19.自主神经:内脏的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又称为植物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分泌,不受意识的支配,是不随意的。
20.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属于内脏运动神经,常常共同支配同意器官,形成对内脏等器官的双重支配。但是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比如,中枢部位不同,周围神经节不同,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分布范围不同,以及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等。
21.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从自主神经节后神经元发出的无髓神经纤维,称为节后纤维。
(七)简答题
1.为什么说神经系统在对人体的调节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答:神经系统是由位于颅腔的脑和椎管里的脊髓,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的周围神经组成,神经系统在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控制和调节者 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
2.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答: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中前者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人体各器官系统活动,以及传导和反射,后者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核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到头面部、躯干和四肢是的皮肤和肌肉,接受外界的各种感觉刺激和支配躯体肌肉的活动,同时内脏神经还具有支配心血管、平滑肌活动和腺体分泌,以及感受内脏感觉的功能。
3.反射弧包括哪几个重要环节,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答:神经系统以反射的活动方式对身体各器官进行调节,即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而反射弧室完成反射活动的形态学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五个环节。其中感受器将所接受到各种内、外感觉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元传导到中枢,经过中枢的整合作用后,再由此发出相应的神经冲动,经传出神经元传导到效应器,使人体对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
4简述脊髓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答:脊髓位于椎管 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状,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于延髓连接,下端第一腰椎体下缘,并变细,形成脊髓圆锥。成人脊髓全长约为45厘米,可以划分为31个节段,其中8个颈节、12个胸结、5个腰结、5个骶节和1个尾节,脊髓全长粗细不等,上方称为颈膨大位于第四颈节到第二胸结范围:下方称为腰骶膨大位于第二腰结到第三骶节范围。脊髓表面有数条平行的纵沟、称为前正中沟、前外侧沟、后正中沟,其中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内由脊神经的前根和后跟通过。
功能:1.传导功能2.反射功能
5.简述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特点
答:脊神经共有31对,通过前根和后根纤维与技术相连。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根由脊神经节发出的感觉性神经纤维组成,后根较前根略粗,两者在锥孔出汇合而成脊神经,为此脊神经的性质属于混合神经,既包括躯体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内在运动神经四种神经纤维。脊神经干在出椎间孔后分为四支:其中1前支为混合性神经,分布在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及皮肤;2后支也是混合性神经,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分布到颈背及腰骶部深层肌肉和枕、颈、背、腰和臂部的皮肤;3脊膜支分布在技术的被膜和脊柱的韧带等4交通支连接在脊神经与交感神经节之间。
6.简述大脑皮质主要功能中枢的部位
答: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合中央旁小叶前部,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视觉中枢位于距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听觉中枢位于页横回,内脏运动中枢位于边缘叶。
7.简述锥体系、锥体外系与运动的关系
答: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在功能上时密切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肌肉张力保持适度稳定的前提下,锥体系才能完成一些精确的随意运动。如篮球运动的传球、投篮等。而椎体外系也离不开锥体系。两者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随意运动。
8.简述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通路。
答: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通路为: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两侧动杨神经复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收缩——两侧瞳孔缩小
(八)论述题
1.详述脑的分布和位置.
答:要点: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大脑(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六个部分。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延髓。
脑中间有空隙,称为脑室,内含脑脊液。
(1 脑干 :脑干是位于脊髓与脑之间的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
三部分组成。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
(2)小脑 小脑位于大脑枕叶下方,在脑桥和延髓的后方。小脑两侧膨大称小脑半球;中部较狭窄称小脑蚓。小脑借3对小脑脚连于脑干的背面。小脑下脚主要由起于脊髓和下橄榄核的纤维组成,是小脑与脊髓的神经联系;小脑中脚的纤维起于侧脑桥核;小脑上脚主要由小脑发出的纤维组成,是小脑与中脑的神经联系。
(3) 间脑 间脑位于脑干和大脑之间,它的两侧和背面被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所掩盖。其主要部分是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4) 大脑 大脑又称为端脑,是脑的最大部分和最高级部位。两侧大脑半球病底相连而成。
2 详述大脑的内部结构。
答:大脑的内部结构包括基底核,髓质和皮质三部分。
(1) 基底质 位于大脑的基底部,包括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和屏状核,是重要的皮质下运动中枢。
(2) 髓质 包括三部分纤维:即连接同侧半球不同沟回的纤维称为联络纤维;连接左,
右两半球的纤维称为连合纤维;连接大脑皮质与皮质下为中枢的纤维称为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聚集所形成的白质板称为内囊。
(3) 人类的大脑皮质高度发达,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主要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脑区,即“皮质功能中枢”
3.试述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答: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1) 体育运动对神经元的影响。
(2) 体育运动对脑的影响。
(3) 体育运动对脊髓的影响。
4.试比较躯体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的区别。
答:(1)两者所支配的器官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髓肌;自主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自主神经分为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
(3)两者与周围器官的联系方式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自中枢到所支配的器官只需要一个神经元;自主神经自中枢发出后必须先在自主神经的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再由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因此,自主神经又有节前和节后纤维之分。自主神经系的神经节由四种,即位于脊柱两旁和前面的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位于器官旁神经节和位于器官壁内的壁内神经节。
(4)神经纤维的分布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自主神经的节后纤维要先在脏器和血管表面形成神经丛,由丛再发出分支到效应器。
(5)躯体运动神经一般是比较粗的有髓纤维,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是较细的有髓纤维,节后纤维是无髓纤维。
(6)躯体运动神经比较均匀地发自脑和脊髓全长,在周围部保持分节性,受意识支配;自主神经只与中脑,延髓,脊髓的胸腰段和部分骶段相连,一般不受意识支配。
5比较交感神经核副交感神经的异同点。
答(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同点
1) 两者都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2) 2)到达支配的器官前都要换一次神经元。
3) (2)交感中枢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低级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灰质角;
(九)论述题
1。答:肌梭的结构 肌梭视位于骨骼肌内部的梭性小体。由一些特殊的肌纤维、神经末梢和被囊组织。肌梭内有梭内肌纤维。梭内肌纤维按其长短和核排列的方式又分为两种:核袋纤维和核连纤维。肌梭内还含有两类感觉神经纤维:一类是较粗的感觉纤维。另外,肌梭内也有运动神经末梢。支配梭内肌纤维收缩
肌梭的功能:肌梭视一种肌肉长度感受器,能感受动力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
2. 答:要点:
(1) 举例说明对视器的影响 如能否提高人的视野、立体视觉、眼肌的抗疲劳能力等;在如功能的改善能否影响相应事物组织结构等。
(2. 举例说明对前庭蜗器的影响 如某些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前庭功能稳定性要求很高,有些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完成更多更复杂的各种变速运动、旋转和翻腾等动作,同时也要求机体有更高的平衡和判断方位的能力,若长期从事这些体育项目的运动,对前庭功能的影响能否大幅度提高等。
(3.举例说明对本体感觉器的影响 入运动员本体感受器功能与运动技术水平是否相辅相成,与长期的运动训练是否有关等。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五、习题
(一) 单项选择
1.甲状腺( )
A甲状腺实质主要由甲状腺滤泡及滤泡旁细胞组成
B能产生生长激素
C由嗜酸性细胞和主细胞组成
D上述都不对
2.垂体( )
A可分为先垂体和脑垂体
B分泌激素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内分泌的活动
C借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
D以上都不对
3.侏儒症是由于( )
A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甲状腺分泌不足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性激素分泌不足
4.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 )
A肢端肥大 B粘液性水肿
C侏儒症 D巨人症
5.松果体( )
A位于四叠体两上丘之间的凹窝内
B 其大小与年龄无关
C其分泌物能促进性成熟
D以上都不对
6.甲状腺|( )
A成对位于颈前正中部两侧
B其滤泡上皮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 功能
C有时从甲状腺峡部向下伸出锥状叶
D以上都不对
7.肾上腺( )
A成对位于腹腔内肾的上端
B糖皮质激素能调节体内水盐代谢
C皮质能产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D髓质能产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激素
8.胰岛( )
A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 胰头部胰岛细胞最多
C胰岛素分泌旺盛、引起糖代谢障碍,则出现糖尿病
D胰岛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维持血糖平衡
9.睾丸( )
A为男性的附属腺体
B其间质细胞能分泌雄性激素
C功能单一,即仅能分泌雄性激素
D以上都不对
10.卵巢( )
A成对,位于腹腔侧壁
B在青春期前发生周期性变化
C变黄时成为黄体
D以上都不对
11.与性早熟和生殖器过度发育有关的内分泌腺是( )
A肾上腺
B垂体
C甲状腺
D松果体
12.降钙素由哪一内分泌腺产生?( )
A甲状腺
B甲状旁腺
C肾上腺
D胰岛
13.下面哪一种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可使血钙升高?( )
A甲状腺、
B甲状旁腺
C肾上腺
D松果体
(二) 多项选择题1. 2. 3. 4. 5.
1.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BE )
A垂体
B甲状腺
C腮腺
D舌下腺
E肾上腺
2.垂体( AD )
A是内分泌腺
B为成对器官
C位于蝶骨体两侧
D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E是外分泌腺
3.甲状腺( ABDE )
A分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部
B峡部位于第4~6气管环的前方
C吞咽时可随喉上下移动
D有时峡部伸出一个锥状叶
4.肾上腺( ABE )
A是成对器官
B位于肾的上端
C做肾上腺呈三角形
D右肾上腺为半月型
E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5.含有内分泌腺细胞团的器官是(ACD )
A胰
B肝
C卵巢
D睾丸
E前列腺
(三) 判断题
1内分泌系统又统为内分泌器官。( )
2内分泌腺一般都位于其他器官或组织内。( )
3内分泌组织一般都可以肉眼看到|( )
4激素一般都经导管进入血液或淋巴。( )
5分泌系统是神经系统之外的另一个调节系统,所以它不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
6凡是由腺上皮构成的器官都是内分泌腺( )
7分泌腺分泌物称为激素,它由腺细胞分泌,直接通过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借此送运到全身。( )
8人体内除内分泌腺外还有许多器官也兼有内分泌的功能。( )
9内分泌腺和神经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是互相独立的。( )
10呗激素作用的组织成为靶组织,二激素效应的细胞则称为靶细胞。( )
11腺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和生乳素。( )
12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成对位于颈前正中部。( )
13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
14甲状旁腺素有调节体内钙代谢,维持血钙平衡的作用。( )
15肾上腺糖皮激素可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 )
16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素,髓质产生去甲肾上腺素。( )
17肾上腺皮质激素为:糖皮质和盐皮质激素:髓质激素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性激素。()
18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垂体。( )
19成年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巨人症。( )
(四) 天空题
1 ( )和(| )组成。
2内分泌腺的主要功能是( )
3內分泌腺是指( )而言,內分泌組织是(* )而言
4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 )\( )和\( )等功能
5內分泌系統是神经系统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 )系统,即( )
6( )为没有导管的腺体,器分泌物称为( ),它由腺细胞分泌并直接通过( )和({ }进入血液循环。
7能被某种激素作用的器官、组织或下班,称为该激素的( )、|( )和( )、
8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有 ( )\( )\ ( )\( )\( )\( )和( )
9( )是人体知道的内分泌腺,甲状腺实质由( )及( )组成。前者有合成与贮存和分泌( )后者有分泌( )功能。
10肾上腺髓质分泌大量( )和少量( ),他们的作用与( )很相似,平时分泌甚少,当情绪激动时大量分泌,所以是一个( )器官。
11脑垂体可分为( )和 ( )两大部分。
12( )是胰的内分泌部分
13( )为男性性腺,( )女性性腺。
14人体的内的腺体可分为( )两大类
15垂体借垂体柄与( )相连,可分为( )和( )两大部分
16神经垂体包括( )和( )和( )
17腺垂体包括( )( )和( )
18胰岛可分泌( )和( )
19垂体神经是一个贮藏激素的场所,它贮存( )和( )
20一般认为在儿童期松果体遭破坏,则出现( )和( )过度发育
21甲状旁腺通常有( )和( )之分
22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可分泌( )
23肾上腺皮质分别分泌( )和( )和( )
(五)、配对题
1功能 表现
A甲状腺功能降低时 a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着正常生长发育
B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 b 骨质过渡吸收,易发生骨折
C甲状腺的主要功能 c 血钙浓度下降
D胸腺的主要功能 d 免疫活化淋巴细胞
2名称 位于
A甲状旁腺 a悬垂于脑底面
B松果体 b 肾的上端
C肾上腺 c甲状腺侧叶后缘
D垂体 d四叠体的两上丘之间
3名称 功能
A抗利尿激素 a免疫活化淋巴细胞
B胰岛素 b血糖浓度升高
C胰高血糖素 c 促使肾小管对水的吸收
D胸腺 d使血糖浓度降低
(七)名词解释
1内分泌腺
2内分泌组织
3激素
4靶细胞
5靶组织
6靶器官
7垂体
8甲状腺
9肾上腺
10胰岛
(八)简答题
1简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甲状腺的位置与形态如何?主要功能是什么?
3甲状旁腺由几个?个位于何处?主要功能是什么?
4肾上腺的位置、形态如何?
5简述肾上腺的主要功能。
6胰岛主要分泌物的功能是什么?
(九)论述题
1垂体如何分部》分几部?各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不同?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指哪些?除此以外人体的其他部位还有内分泌作用吗?
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BCAD 6-10.BDABD 11-13.DAB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D 3.ABDE 4.ABE 5.ACD
(三)判断题
1-5.√×××× 6-10. ×√√×√ 11-15. √×√√√ 16-19. ××√×
(四)填空题
1.内分泌腺 内分泌组织
2.合成和分泌褪激素等多种活性物质
3.独立存在肉眼可见的腺体 依附于某些器内的内分泌细胞或散在的分泌细胞
4.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生殖
5.调节 体液调节
6.内分泌腺 激素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7.靶器官 靶组织 靶细胞
8.垂体 松果体 甲状腺 甲状旁腺 胸腺 肾上腺 性腺\
9.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 滤泡间细胞 甲状腺素 降钙素
10.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 应激素
11.腺垂体 神经垂体
12.胰岛
13.睾丸 卵巢
14.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15.下丘脑 腺垂体 神经垂体
16.神经部 漏斗柄 正中隆起
17.远部 结节部 中间部
18.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19.抗力尿素 催产素
20.性早熟 生殖器
21.上甲状旁腺 下甲状旁腺
22.甲状旁腺
23.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性激素
(五)配对题
1.A -c B-b C -a D-d
2.A -c B-d C -b D-a
3.A -c B-d C-b D-a
(六)填空题
A:松果体 B:垂体 C:甲状腺 D: 胸腺
E:肾上腺 f: 胰 g: 睾丸 H: 卵巢
(七)名词解释
1.内分泌腺:是指分布于发人体一定部位,结构独立,肉眼可见,能分泌激素的腺体,因无导管,故又称无管腺
2.内分泌组织:是指衣服于某些器官的内分泌细胞团或散在的分泌细胞
3.激素: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分泌的搞笑能物质成为激素
4.靶细胞:内分泌腺分泌得到激素租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一种激素只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器调节作用,器效应的细胞成为部靶细胞
5.靶组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一种激素只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器调节作用,被激素所作用的组织称为靶组织
6.靶器官: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一种激素只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器调节作用,被激素所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7.垂体:是一椭圆形’淡红色的小体,位于蝶骨的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下丘脑
8.甲状腺:位于颈前部,是成人最大的内分泌腺,为棕红色不成对的腺体
9.肾上腺:是成对的内分泌腺,质软,呈淡红色,位于记住两侧,左右肾的上端,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10.胰岛:是胰的内分泌部分,有三部再胰各处的许多大小不等和形状补丁细胞团组成
(八)简答题
1.答: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是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调节系统。内分泌腺是指分布于人体一定能部位,结构独立,肉眼可见,能分泌激素的腺体,因无导管故又称无管腺,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性腺等。内分泌组织依附于某诶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团或散在的分泌细胞,如胰腺内的胰岛、凶险内的网状上皮细胞、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和卵巢内的卵泡及黄体等。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人体的新城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功能活动,维持各器官活动的完整和统一,从而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答:甲状腺位于颈前部。份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部,有时从峡部向上伸出一个追撞也。两侧叶位于喉和气管的两侧,峡部位于第2-4气管环的前方。甲状腺有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可调节机体的基础代谢,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十分重要。
3.答:甲状腺有上下两对,共4个,位于甲状腺侧叶的后方,也有时藏在甲状腺实质内。主要有调节机体内盖得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4.答:肾上腺是成对的内分泌腺,质软,呈淡红色,位于记住的两侧,左右肾的上端,右侧身上腺呈三角形,左侧为半月形。育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分批支部和髓质部。
5.答:肾上腺分为皮质部和髓质部。
(1)肾上腺皮质约占腺体的90%,主要分泌三中急速,器主要功能分别为:
1)盐皮质激素 调节体内水盐代谢,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
2)糖皮质激素 主要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
3)性激素 正常时悉尼国际苏的分泌量不大,作用不显著。如分泌功能亢进,可出现男童的性早熟或女性男性化,偶尔也可见男性女性化。
(2)肾上腺髓质约占腺体的10%,器分泌的激素呈肾上腺素和甲状上腺素,有促进心搏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和调节内脏平滑肌活动的功能,是机体的应激性器官。
6.答:以高血糖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储存的肝糖原分解,柄使脂肪和氨基酸转化成糖,因而使血糖升高。
(2)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特别对促进糖原的合成和糖的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九)论述题
1.答:垂体是一椭圆性、淡红色的小体,位于蝶骨的垂体窝内,借漏斗连于下丘脑根据发生、结构和功能特点,垂体可分为腺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1)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4类。
1)生长激素 主要是促进骨和软骨组织的生长。该类激素如分泌过盛,则形成“巨人症”或“指端肥大症”如幼年时分泌不足则可导致“侏儒症”
2)催乳素 使已发育而且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分泌乳汁和维持泌乳
3)粗黑激素 使皮肤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4)促激素 是指促进其他内分泌腺分泌活动的激素,包括粗肾上腺皮质激素、粗见状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
(2)神经垂体五分泌功能,但储存来自下丘脑的激素,一种是抗力尿素,能使血压上升、尿量减少;另一种是催乳素,能使子宫收缩和输乳管排乳。
2.答:人体的主要分泌腺包括催提、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内分泌腺。几年来,对内分泌腺的研究进展很快,发现体内还有许多器官也兼有内分泌的功能。例如神经末梢分泌神经髓质,脑和脊髓分泌神经降压素肾能长生肾素。此外,再脑、心、肺、肝、肾、长、胰、子宫和卵巢等器官也发现前列腺等,使内分泌腺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系统领域中去。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
五、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睾丸( )
A. 位于膀胱两侧
B. 是一种重要的外分泌腺
C. 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D.内有许多曲精小管,可贮存精子
2. 男性的雄性激素由( )
A.前列腺分泌 B.精睾腺分泌
C.睾丸中曲精小管分泌 D.睾丸中的间质细胞分泌
3.输精管中不是成对器官的为( )
A.尿道 B.附睾 C.输精管 D.射精管
4.卵巢( )
A.成对,位于小骨盆侧壁的卵巢窝内
B.不仅是生殖器官,而且是外分泌腺之一
C.外分泌部分泌雌激素
D.随年龄的增大而体积增大
(二)填空题
1。 生殖腺是产生 ( )和( )的器官。男性生殖细胞由( )产生,女性生殖细胞由( )产生。
2 男性内生殖器包括( )、( )和( )。
3 睾丸小叶内含( ),为产生( )的地方。
4、 曲精小管之间有( ),它有分泌( )的功能。
5 输精管道包括( )、( )、( )和( )。
6 男性外生殖器包括( )和( )。
7 精子由( )产生,储存在( )内,当排精时,精子经过( )、( )( )而排出体外。
8前列腺肥大主要是由于( )而导致( ),其结果是尿道狭窄而产生排尿困难。
9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 )、( )和( )。
10 卵巢是女性生殖腺,是产生( )和分泌( )的器官。
11 子宫是一个孕育( )的器官,壁厚,由( )、( )和( )3层构成。
(三)名词解释
1.睾丸
2.卵巢
3.子宫
(四)问答题
1.试述男性内生殖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 试述女性内生殖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六、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
(二) 填空题
1. 生殖器官 性激素 睾丸 卵巢
2. 睾丸 输精管道 附属腺体
3. 曲精小管 精子
4. 间质细胞 雄性激素
5.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尿道
6. 阴囊 阴茎
7. 睾丸 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 尿道
8. 激素改变 前列腺增生
9. 卵巢 输卵管道 附属大腺
10. 卵子 雌细胞
11. 胎儿 浆膜 肌层 子宫内膜
(三) 名词解释
1. 睾丸:为男性生殖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构成,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的功能。
2. 卵巢:为女性生殖腺,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小骨盆侧壁的卵巢窝内,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的器官。
3. 子宫:是壁厚腔狭的孕育胎儿的器官
(四) 问答题
1. 试述男性内生殖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答:男性内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道及附属腺体。
(1) 睾丸为男性生殖腺,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的功能。
(2) 输精管道具有储存和输送精子的功能。
(3) 附属腺体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分泌的液体与精子合成精液,有营养精子和增进精子活动的功能
2. 试述女性内生殖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答: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道以及附属大腺。
(1) 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
(2) 输卵管道内输卵管具有输送卵子等功能,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阴道是女性的交接器官,也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第十二章 人体的发生与生长发育
五、习题
(一) 单项选择
1.一个卵子在排卵后仅能存活( )。
A.48~72h B.24h
C.12h D.以上都不对
2.受精部位大多在( )。
A.子宫 B.阴道
C.输卵管的壶腹部 D.卵巢
(二) 多项选择题
1.人体胚胎的发生需经理以下几个阶段
A.受精 B.卵裂和胚胞的形成
C.植人 D.植被
2.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
A.头尾发展规律 B.离心发站规律
C.向心发展规律 D.首位发展规律
E.向上发展规律
(三) 判断题
1.生长发育期不易过早从事力量型练习。( )
2.生长发育期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都高于常人,所以不易发生弯曲变形。( )
3.男性出现遗精和女性出现月经是生殖器官开始成熟的主要标志。( )
(四) 填空题
1.人体的发生是指( )的发生。需经历( )、( )、( )、( )四个阶段。
2.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 )和( )。
3.从青春开始,男女之间的生长发育出现( )、( )、( )和( )的明显差异。
4.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 )、( )。
(五) 名词解释
1.生长
2.发育
(六)简答题
1.请简要回答人体的发生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2.简述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并说明在性别上有什么特点?
3.试述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六、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B 2.C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E 2.AC
(三) 判断题
1.√2.×3.√
(四) 填空题
1.人体胚胎 受精 卵裂和胚胞的形成 植人 三层胚的形成及分化
2.头尾发展规律 向心发展规律头尾发展规律
3.时间 体格 多数指标存在两次交叉 体型
4.遗传基因 环境因素
(五) 名词解释
1.生长:是指有机体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不断增多的量的变化过程。
2.发育:是在有机体生长的基础上,各组织、器官、系统形态的改变和功能的逐渐完善,是质的变化过程。
(六) 简答题
1.请简要回答人体的发生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受精;第二阶段:卵裂和胚胞的形成;第三阶段:植人;第四阶段: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
2.简述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并说明在性别上有什么特点?
答: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头尾发展规律和头尾发展规律。
性别上的特点:
(1)时间的差异 女子青春期发育较男子早。各项发育指标增长值和增长率出现高峰的年龄,女子比男子早1~2年,的青春期发育结束的时间,女子比男子早2~3年。 (2)体格的差异 男子多数指标生长发育的波峰比女子高,波幅比女子宽,造成男子体格与女子体格之间的显著差异。
(3)多数指标存在两次交叉 如身高与体重,10~14岁,女子身高、体重平均数均高于男生,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一次交叉。14岁左右,男生的身高、体重有超过了女生,形成发育曲线上的第二次交叉。此后,男子各项指标的数值一直高于女子。最终形成了成年男女在身高、体重上的显著差别。
(4)体型的差异 青春期男子上体宽、宽度增长的较快,女子则是下肢的围、宽度增长的快,形成了男子上体宽粗、下肢细长,女子上体窄细、下肢粗短的体型。
3.试述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答:包括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相似。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染色体,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基因决定各种遗传性状。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其成年时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一般情况下,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人体的体型,躯干和四肢的比例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受种族遗传型的影响更大。
(2)环境因素
1)营养 童少年必须不断从外界吸收各种必须的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热量和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作为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保证同化过程超过异化过程,才能使机体充分的发育。
2)生活制度 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的活动与休息都能得到适宜的交替,加上及时补充营养,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有利于促进身体各部的充分发育。
3)气候、季节
① 气候:各项发育指标的均值基本上是北方大于南方。
② 季节:季节对生长发育在身高和体重方面都有显著影响。一般在春季时,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加最快,夏季儿童体重甚至有减轻的趋势。
4)疾病 任何急、慢性疾病对生长发育都发生直接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疾病可以干扰正常的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程序。
除上述因素外,社会经济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外许多调查表明,城市儿童的发育高于郊区和农村儿童,其原因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不同有关。
试卷(一)
一、选择题
1. 血管、淋巴管内表面属于( )
A.上皮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疏松结缔组织
2. 关于软骨组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中
B.关节面软骨大多数为纤维软骨
C..椎间盘为弹性软骨
D..透明软骨的基质中主要含大量的弹性纤维
3. 持杠铃双臂弯举后慢慢放下,肱肌所做的工作是( )
A.克制工作 B.退让工作 C.支持工作 D.加固工作
4. 两臂侧平举姿势时,三角肌做的是静力工作的( )
A.支持工作 B.加固工作 C.固定工作 D.向心工作
5. 肱四头肌的对抗肌是( )
A.髂腰肌 B.小腿三头肌 C.肱二头肌 D.股直肌
6. 关节是由( )
A. 肱尺、肱桡关节组成 B. 肱尺、桡尺进侧关节组成
C. 肱尺、肱桡、桡尺进侧关节组成 D. 肱尺、肱桡、桡尺远侧关节组成
7. 肺动脉是( )
A.肺的功能性血管 B.肺的营养性血管
C. 内含动脉血 D.从其他器官手机血液入心脏
8. 一般情况下,阑尾位于( )
A.左腹股沟区 B.腹下区 C.右腹股沟区 D.脐区
9.不直接注入下腔静脉的血管是( )
A. 肾静脉 B. 肝门静脉 C. 肝静脉 D. 肾上腺静脉
10.右心房( )
A.有一个肺静脉入口 B.借卵圆窝通左心房
C. 与右心房之间有室间分隔 D. 有上、下腔静脉开口
11. 灰质是指下列哪项概念?( )
A. 在周围部、神经纤维聚集之处
B. 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之处
C. 在中枢部、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构成
D. 在周围部、神经元的胞体集成的团块
12. 副交感神经( )
A. 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部侧角
B. 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和前方
C. 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底部
D.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13. 消化系统( )
A.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B.消化管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
C.消化腺包括胰腺、唾液腺
D.主要功能是排除食物残渣
14. 肾的滤过屏障位于( )
A.肾小管上 B. 肾小球囊腔壁层 C.肾小囊腔脏层 D. 肾盂上
15. 脊髓前角是( )
A. 感觉神经元胞体集中处 B. 运动神经元胞体集中处
C. 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胞体集中处 D. 中间神经
二、 判断题
1.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并存在于细胞周围的物质,与细胞共同构成组织。( )
2..通过多年的体育训练,可改变关节的结构。( )
3.胫骨下端内侧隆凸和腓骨下端外侧隆凸分别称为内踝和外踝。( )
4.肱二头肌伸展性被动不足出现在正踢腿的伸膝屈髋时。( )
5.正常成年人脊柱从侧面看是笔直的。( )
6.内脏每个系统都有一套完整的封闭管道。( )
7.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和动脉瓣关闭,以防止血液逆流。( )
8.胸导管通常注入右侧静脉角。( )
9.脑神经有12对,每对脑神经都有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成分。( )
10.肌肉初长度越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 )
三、填空题
1.软骨组织是半固态的结缔组织,根据包埋纤维种类的不同,软骨可分为
①、②和③。骨组织是由骨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骨的细胞包括④、⑤、⑥和⑦。
2.成人脊柱是由24块①骨、1块②骨和1块③骨以及连结它们的23块④与⑤和⑥所组成。
3.位于前臂内侧是①,外侧是②。小腿内侧骨是③,外侧骨是④。
4.附着于坐骨结节的肌肉有①、②和③等,韧带有④和⑤等。
5.人体运动是肌肉协同完成的,根据肌肉在同一活动中的不同协同作用,可以分为
①、②、③和中和肌。肌肉工作可分为④工作和⑤工作。
6.胃的入口称为①,出口称为②,胃肌膜由三层平滑肌构成,外层③、中层④、内层⑤。
7.心壁是由①、②和③所构成,④的心壁最厚。
8.周围圣经系统中,与脑相连的称为①,与脊髓相连的称为②。后者主要以③、④、⑤和⑥等神经丛的形式分布。
9.内脏神经是分布于①、②和③的神经,它包括④神经和⑤神经两部分。
10.在生殖系统中,①可分泌女性激素,②可分泌男性激素;它们都能产生③细胞。
四、名词解释
1.骨单位与肾单位
2.运动终板与运动功能单位
3.肝小叶与肺小叶
4.内囊与基底核
5.锥体系与心传导系统
五、问答题
1.试述肩关节的结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该关节的肌肉配布,并举1~2个力量练习方法说明。
2.肱二头肌内代谢产物经和途径排出体外?
3.试述肝的位置、构造和功能。
4.试述锥体系的传导路
5.试述大脑的内部结构。
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BAC 6~10CACBD 11~15BCACB
二、判断题
1~5√×√√× 6~10×××××
三、填空题
1.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骨原软骨 成骨细胞 骨细胞 破骨细胞
2. 椎 骶 尾 椎间盘 韧带 关节
3.尺骨 桡骨 胫骨 腓骨
4.半腱肌 半膜肌 肱二头肌 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5.原动肌 对抗肌 固定肌 动力性 静力性
6. 贲门 幽门 纵行 环行 斜行
7.心内膜 心肌层 心外膜 左心室
8.脑神经 脊神经 颈丛 臂丛 腰丛 骶丛
9.腺体 内脏 血管 内脏运动 内脏感觉
10.卵巢 睾丸 生殖细胞
四、名词解释
1.骨单位与肾单位:①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由中央管和骨单位骨板构成,是骨密致的主要结构单位。②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是肾产生尿液的部位。
2.运动终板与运动功能单位:①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细胞表面相接处形成的板状结构。②运动功能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称运动功能单位。
3.肝小叶与肺小叶:①肝小叶:肝细胞形成的肝板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形成的结构,以门管区为界,是肝的形态结构功能单位。②肺小叶: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构成肺小叶。
4.内囊与基底核:①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由大量密集的投射纤维构成。②基底核:靠近大脑半球底部,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
5.锥体系与心传导系统:①锥体系:是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路径,由上、下二级神经元构成,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②心传导系统:分布于心脏,由窦房结、房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构成。
五、问答题
1.答:(1)肩关节的结构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属球窝关节。关节盂周缘由纤维软骨环构成,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1/4,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囊的滑膜层包被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少且弱,在肩关节的上方,有喙肱韧带连结于喙突与肱骨头大结节之间。盂肱韧带自关节盂周喙连结于小结节及解剖颈的下份。
(2)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环及环转运动。
(3)前方由胸大肌,后方有背阔肌,内侧有胸大肌和背阔肌,外侧有三角肌。
举例:如使肩关节伸的背阔肌,可以用引体向上、拉弹簧向后扩胸等练习来增强背阔肌的力量。
2.答:要点:肱二头肌——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门——各级分支达肺泡隔经气体交换后(二氧化碳排出:经各级支气管——气管——鼻)——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弓——胸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肾门——各级分支——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乳头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3.答:要点:
(1)位置 腹腔上腹区右季肋区
(2)构造 肝小叶、血窦、中央静脉
(3)功能 分解、代谢、解毒、合成、造血、防御、产生胆汁
4.答:要点:
(1)大脑皮质——内囊——间脑、中脑脑桥、延髓——脑运动神经核——脑神经——骨髓肌(皮质核束)
(2)脑皮质——内囊——中脑——脑桥——延髓锥体交叉——脊髓(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骨骼肌(皮质脊髓束)
5答:大脑的内部结构包括基底核、髓质和皮质三部分。
基底核位于大脑的基底部,包括豆状核、尾状核、杏仁体、屏状核,是重要的皮质下层运动中枢。
髓质包括三部分纤维即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聚集所形成的白质板称为内囊。
人类的大脑皮质高度发达,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主要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脑区,即”皮质功能中枢“。
试卷(二)
一、选择题
1.对上皮组织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
B.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
C.由大量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
D.主要分布于体表和中空性器官内表面
2.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内进行的运动叫做( )
A.屈伸 B.收展 C.旋内、旋外 D.环转
3.既跨过膝关节又跨过髋关节的肌肉是( )
A.髂腰肌 B.股四头肌 C.臀大肌 D.肱二头肌
4.对神经元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神经细胞多呈圆形或星形
B.所有的神经细胞都具有一个树突和1~2个轴突
C.每个神经元都由胞体和胞突构成
D.神经元也有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
5.夺匕首时,强行对方屈腕,这是利用手关节伸肌的( )
A.被动不足 B.伸展性 C.主动不足 D.弹性
6.肩关节为( )
A.双轴关节 B.单轴关节 C.多轴关节 D.直接连结
7.下列不属于上呼吸道的器官是( )
A.鼻 B.喉 C.气管 D.咽
8.心脏节律性收缩的起搏点在( )
A.窦房结 B.房室结
C.左心室的浦肯野纤维 D.交感神经
9.对于原动肌环节力分析法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错误?( )
A.首先确定关节的运动
B.当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原动肌在环节运动方向反馈
C.当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慢速运动原动肌在环节运动方向同侧
D.当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慢速运动原动肌在环节运动方向反侧
10.掷标枪使脊柱扭转的肌肉是( )
A.同侧腹外斜肌和对侧腹内斜肌 B.同侧腹直肌和对侧腹外斜肌
C.同侧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 D.同侧腹直肌和对侧腹横肌
11.成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 )
A.肢端肥大症 B.粘液性水中 C.侏儒症 D.巨人症
12.下列为内分泌腺的是( )
A.汗腺 B.胆囊 C.唾液腺 D.胰岛
13.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活动中,对于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称为( )
A.突触 B.反射 C.反射弧 D.末梢器
14.对脊髓内部结构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灰质位于脊髓中央,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
B.白质前索主要是运动传导束集中部位
C.脊髓内部中央有纵贯全长的中央管
D.脊髓灰质前角为运动神经元、侧角为中间神经元集中部位
15.下列器官哪一项属淋巴器官?( )
A.心脏 B.肝 C.脾 D.肾
二、判断题
1.肌原纤维内含有丰富的肌纤维。( )
2.内脏器官壁内和血管壁都有平滑肌存在。( )
3.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有机物使其具有弹性,而无机物使骨具有坚固性。( )
4.椎骨是由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 )
5.勾脚动作称为屈、绷脚面动作称为伸。( )
6.胸大肌和背阔肌都具有使上肢在肩关节处做内收的功能。( )
7.右淋巴管导管是全省最大的淋巴导管。( )
8.动脉壁薄腔大,富有弹性,而静脉壁厚腔小,有丰富的瓣膜配布。( )
9.由于右支气管短粗,向下较直地进入右肺,故异物易落入右支气管。( )
10.神经核和神经节都是神经元的胞体集结的团块,因此神经核就是神经核。( )
三、填空题
1.细胞质中主要的细胞器有①、②、③、④、⑤、⑥等。
2.按照突起的多少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①、②和③三种。④是神经元之间实现信息传递的细胞连接点,它由⑤、⑥和⑦构成、
3.关节基本结构主要包括①、②、③等,其辅助结构有④、⑤、⑥、⑦、⑧。
4.中空性器官壁的构造一般从内向外可分为①、②、③和④。
5.泌尿系统是由①、②、③和④,⑤是产尿的器官。
6.淋巴管到按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①、②、③、④四级管道。
7.心脏的血液供应应是由①和②供应.。心腔中,右心室的出口是③,它连接的血管是④,左心室的出口是⑤,它连接的血管是⑥。
8.人体的运动中枢位于 ①;它是通过二级神经元传递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第1级神经元位于②,第2级神经元位于③。感觉中枢位于④;本体感受器到中枢是由3级神经元传递本体感觉,第1神经元位于⑤,第2神经元位于⑥,第3神经元位于⑦。
9.脊神经是由出入脊髓的①根、②根在脊椎间孔处会合而形成。
10.腰丛发出的最粗的神经是①,骶丛发出的最粗的神经是②。
四、名词解释
1.人体解剖姿势
2.多关节“主动不足”与“被动不足”
3.骨骼肌生理横断面与解剖横断面
4.滤过屏障与气——血屏障
5.关节囊与内囊
五、问答题
1试述肌肉的粘滞性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2.试述髋关节的结构和周围的主要肌肉,并举例说明其运动。
3.小肠的构造和功能如何
4.空气中的氧如何进入到血液?机体内代谢的液态产物如何排除体外?
5.试述影响关节灵活性、稳固性因素以及体育锻炼对关节的良好影响
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BA 6~10CCABA 10~15ADBDC
二、判断题
1~5×√√×× 6~10√××√×
三、填空题
1.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溶酶体 微体
2.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突触 突触前膜 突出间隙 突触后膜
3..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腔 韧带 关节唇 关节内软骨 滑液囊 滑膜囊
4.黏膜 黏膜下层 肌织膜 浆膜
5.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
6.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干 淋巴导管
7.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脉动脉口 脉动脉 主动脉口 主动脉
8.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大脑皮质 脊髓前角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脊神经结 薄束核与楔束核 背侧丘脑外侧核
9.前 后
10.股神经 坐骨神经
四、名词解释
1.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于体侧、掌心向前、两腿向前、掌心向前。
2.多关节“主动不足”与“被动不足”:①“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已在一个关节充分发力收缩,在其他关节不能再充分发力收缩的现象。②“被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已在一个关节被拉长后,在其他关节不能再充分拉长,或同时在所跨过关节被拉长而难以伸展的现象。
3.骨骼肌生理横断面与解剖横断面:①骨骼肌生理横断面:横切每一条肌纤维的横面总和。②解剖横断面:沿肌肉纵轴横切的断面。
4.滤过屏障与气血屏障:①滤过屏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构成滤过屏障。②气血屏障: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肺泡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构成了气——血屏障。
5.关节囊与内囊:①关节囊:附着于相连接骨的关节面周围的膜性结缔组织囊,分为内侧的滑膜层和外层的纤维层。②内囊:投射纤维在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上下穿行形成的白质层。
五、简答题
1答:要点:肌肉黏滞性是指肌肉收缩时,由于肌纤维分子间的摩擦及肌纤维彼此间摩擦产生的阻力,使肌肉活动迟缓的特征。肌肉黏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关。温度低,黏滞性增大,温度升高,黏滞性降低。
所以在运动之前,需要做准备活动,是体温升高,减少肌肉黏滞性产生的阻力,以加快肌肉收缩速度,提高肌肉工作能力和预防肌肉拉伤。
2.答:要点:髋关节是一个单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属于球窝型关节。能做屈伸、收展、回旋和环转运动。有髋臼唇、股骨头韧带、耻骨韧带和坐骨韧带等辅助结构。
运动髋关节的肌肉:肱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肱四头肌、臀肌、髂腰肌。
3.答;要点:小肠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织膜和浆膜构成,黏膜层与黏膜下层一起向肠腔褶折形成丰富的环状皱襞,在环状皱襞上,黏膜上皮与其下面的黏膜固有层一起向肠腔褶折形成丰富的小肠绒毛,粘膜上皮细胞又有丰富的微绒毛,增加了小肠吸收面积。
所以,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答;要点:(1)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门——各级分支达肺泡——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肺泡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各级属支——肺门——肺静脉——左心房。
(2)机体内的代谢物质由血液循环,经腹主动脉——肾动脉——肾门——各级分支——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肾小囊腔脏层足细胞裂孔膜——肾小囊腔(原尿)——肾小管(终尿)——乳头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5.答:要点:影响关节的问孤星和灵活性的因素有:①构成关节的两个骨关节面的面积差;②关节囊;③关节韧带;④肌肉。系统的体育训练,可增加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使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肌肉弹性增加的结果。
试题(三)
一、选择题
1.构成肌腱的主要组织是( )
A.肌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致密结缔组织 D.网状组织
2.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骨重的( )
A.1/3 B.2/3 C3/4 D.1/4
3.负重直臂侧上举关节外展时,可发展力量的主要肌肉是( )
A.肱肌 B.腹直肌 C.三角肌 D.竖脊肌
4.扩胸动作是上肢带关节的( )
A.上回旋运动 B.下回旋运动 C.前伸运动 D.后缩运动、
5.肌原纤维的结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明带由粗肌丝构成 B.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C.暗带由细肌丝构成 D.细肌丝的两端均固定于Z线上
6.对肘关节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关节组成 B.包括肱尺、肱桡、桡尺上端关节组成
C.从整体运动看,肘关节可绕3个基本轴运动 D.属复关节
7.原尿存在于( )
A.肾小球 B.肾小囊腔 C.肾小管 D.膀胱
8.肝( )
A.能分泌胆汁 B.进出肝门的结构有肝静脉 C.大部分位于左季肋部 D.血液供应来自于肠系膜
9.三尖瓣位于( )
A.左房室口 B.右房室口 C.主动脉口 D.肺动脉口
10.有关淋巴管的说法那一种是错误的( )
A.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 B.行程中要通过淋巴结 C.没有瓣膜 D.全身淋巴管汇合成9条淋巴干
11.坐骨神经( )
A.发自颈丛 B.发自臂丛 C.发自骶丛 D.发自腰丛
12.成人脊髓下端位于( )
A.第1腰椎体下缘 B.第4腰椎体下缘 C.第2骶椎下缘 D.第5腰椎体下缘
13.下列结构中哪一个无折光作用( )
A.角膜 B.虹膜 C.房水 D.玻璃体
14.关于肝门静脉的描述,下列下一项正确( )
A.是肝的功能性血管 B.是肝的营养性血管 C.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D.直接注入肝静脉
15.肺( )
A.左肺分为二叶 B.位于胸膜腔内 C.右肺分为二叶 D.肺静脉内含静脉血
二、判断题
1.骨骼肌和心肌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所以它们都是随意肌。( )
2.四肢各关节运动时,向前都为屈,向后都为伸。( )
3.骨组织的细胞间质中有大量的骨盐沉积,使其成为体内最坚硬的结缔组织。( )
4.股四头肌踢小腿动作为速度杠杆。( )
5.第7颈椎棘突长,不分叉,易触摸。( )
6.盲肠即阑尾,位于小肠内。( )
7.淋巴管是静脉的辅助管道。( )
8.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呼吸和心血管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呼吸和心血管活动减弱。( )
9.人体除内分泌腺外,还有许多器官具有内分泌功能。( )
10.视网膜的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在暗光时起作用。( )
三、填空题
1.细胞膜主要由1、2组成,还有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
2.肌肉的动力工作是指1,动力工作又可分为2、3两部分。
3.两侧上肢骨共有1块骨,上肢骨包括2、3两部分。
4.骨连接可分1和2两种,其中3又称关节。
5.小腿三头肌位于1,止点位于2.
6.消化系统由1.2两部分组成。
7.根据淋巴细胞的发生来源,形态特点和免疫功能不同可分为1细胞、2细胞、3细胞.
8.脑干包括1、2、3.
9.内耳有着感受器1、2感受器。
10.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1、2.
四、名词解释
1.骨龄
2.肌肉的物理特征
3.肺的导气部
4.动脉
5.神经
五、问答题
1.试述结缔组织的结构 特点和分类。
2.对俯卧撑下降阶段,上肢环节运动的原动肌工作进行分析,完成动作分析制表。
3.对空气经何途径入肺?为什么说快而浅的呼吸不利于气体交换?为什么用鼻呼吸好?
4.比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5.试说明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旋转三种运动的基本形式。
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CDB 6~10CBABC 11~15CABAA
二判断题
1~5××√√√ 6~10×√√√√
三填空题
1.蛋白质 脂类
2.肌肉收缩产生的力使环节位置改变即肌肉长度有变化 向心工作 离心工作
3.64块 上肢带骨 自由上肢骨
4.直接连接 间接连接 间接连接
5.小腿后面皮下 跟骨结节
6.消化管 消化腺
7.T B NK
8.中脑 脑桥 延髓
9.声波 体位变化
10.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四。名词解释
1.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
2.肌肉的物理特性:是指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黏滞性
3.肺的导气部:是指主支气管由肺门进入左、右肺后,反复分支直至终末细支气管,这些结构称为肺的导气部,具有输送气体的作用。
4.动脉:是引导血液从心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
5.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合成束,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神经
五简答题
1.答:要点:结缔组织是人体内构造复杂、形态多样、种类繁多的一类基本组织。其特点是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
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和基质,纤维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物质,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多态物质,这对结缔组织的构造和功能有重要意义。结缔组织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与淋巴.
3.答:要点:(1)空气入肺必须经过呼吸道,它是传送气体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由导气部和呼吸部构成。肺的导气部由支气管从肺门进入肺后,反复分支成终末细支气管,至此为止,只输送气体而无气体交换作用。
肺的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小泡囊和肺泡,其周围又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在此部能进行气体交换,故名肺的呼吸部。
(2)快而浅的呼吸使气体来回在呼吸道和肺的导气部内,而到不了呼吸部,因而不利于气体交换。
(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其中鼻腔黏膜内有很丰富的血管、黏液腺、鼻毛,它有湿润,加温和净化空气等作用,所以用鼻呼吸好。
4.答:要点: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部侧角;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或前方;周围部分节后纤维长,末梢分支多,分布较广泛。
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核,神经节位于器官附近和器官壁内;周围部分节前纤维长,末梢分支少,分布不如交感神经广泛。
5答:要点:屈伸是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的运动,一般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关节和足关节相反。如肘关节靠近为屈。
外展内收是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的运动,一般是运动环节的末端远离身体的正中面为外展,反之为内收。如上臂侧上举为肩关节外展。
旋转是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的运动,又称回旋。一般是运动环节向前向内旋转为旋前,反之为旋后。如乒乓球抽杀动作为
试题四
一.选择题
1.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系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 B 中心体 C 高尔基体 D 核蛋白体
2.与骨长长有关的是( )
A 骨髓 B 关节软骨C 骺先 D 骺软骨
3.悬垂举腿姿势,腿慢慢放下时,屈髋肌肉群完成( )
A 静力性工作 B 向心工作 C 离心工作 D 支持工作
4.髋关节为( )
A 双轴关节 B 单轴骨节 C 多轴关节 D 直接连接
5.持哑铃肘关节屈时,可发展力量的主要肌肉是( )
A 背阔肌 B 胸大肌 C 三角肌 D 肱二头肌
6.下列为多关节肌的是( )
A 臀大肌 B 股四头肌 C 三角肌 D 肱肌
7.构成骨骼肌肌腹的主要是( )
A 结缔组织 B 肌组织 C 软骨组织 D 网状组织
8.小肠( )
A 仅有消化功能 B 形成粪便 C 位置都比大肠高 D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9.对消化系统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 有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B 消化管包括口腔 喉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C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和甲状腺
D 主要功能是排除食物残渣
10.注入右淋巴管的淋巴干是( )
A 肠干 B 右腰干 C 左支气管纵膈干D 右锁骨下干
11.绕神经( )
A 发自颈丛 B 发自胸神经前肢 C 支配肱二头肌 D支配肱三头肌
12.某运动员跨栏时大腿后群肌肉拉伤,某痛觉沿下列哪条神经传到?( )
A 股神经 B 坐骨神经 C 经神经 D 徘总神经
13.气—血屏障( )
A 肺泡上皮,肺泡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B 肺泡上皮,肺泡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
C 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内皮基膜
D 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内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
14.关于垂体系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
A 支配骨骼肌的肌梭和键梭 B 主管骨骼肌的不随便运动
C 主管平滑肌个心肌的运动 D 由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构成
15.下列核群哪些属基底核( )
A 尾状核,豆状核 B 尾状核,中央核C 中央核,豆状核 D 尾状核,豆状核,中央核
二.判断题
1.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 )
2.泌尿系统的功能是产生尿液,排除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 )
3.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肌肉的黏帯性( )
4.仰卧起坐是腹肌在下固定条件下完成的静立性工作( )
5.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
6.股四头肌伸展性被动不足出现在正踢腿时( )
7.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 )
8.左右灌装动脉是住动脉基部的分支,是营养心脏的血管( )
9.肺动脉是肺的营养性血管( )
10.脊髓前脚内为运动神经元,测角为感觉神经元( )
三.填空题
1.活体肌是由( )( )和( )以及( )( )所组成
2.肌肉组织分为( )( )和( )三类,其中( )( )具有横纹
3.每侧下肢骨包括( )和( )两部分,人体最长的骨( )最长的肌肉是( )最复杂的关节是( )
4.胸大肌起于( )止于( )骨,进固定可使上肢在( )处完成( )( )和( )
5.关节的运动有( )( )( )和( )等四种方式
6.肾单位包括( )和( )两部分,前者有( )( )构成后者包括( )( )( )
7.主动脉可分为( )( )( )和( )四段
8.心血管系统中,防止血液倒流的装置有( )( )( )( )( )和( )等
9.构成喉的软骨有( )( )( )和( )
10.大肠分为( )( )( )和( )四段
四.名词解释
1.细胞与组织
2.克制收缩与退让收缩
3.肝门与肾门
4.肌节与肌梭
5神经核与神经节
五.问答题
1.试述体育运动与骨骼肌形态结构有何良好影响
2.举例说明什么是静立工作,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
3.试述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
4.试述肾单位的组成及原尿的生成和终尿的排除途径
5.试述脊髓的内部结构
试卷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CCD 6-10. BBDAD 11-15.DBBDA
二。判断题
1-5. √√√×√ 6-10.×√√××
三、填空题
1.骨膜 骨质 骨髓 血管 神经
2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骨骼肌 心肌
3下肢带骨 自由下肢骨 股骨 缝匠肌 膝关节
4锁骨 、胸骨 、肋软骨 肱骨 肩关节 前屈 内收 旋内
5屈伸 收展 旋转 环转
6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7主动脉升部 主动脉弓 主动脉胸部 主动脉腹部
8二尖瓣 三尖瓣 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小腔静脉瓣 冠状窦瓣
9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四、 名词解释
1. 细胞与组织:1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2组织:由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所构成。
2. 克制收缩与退让收缩:1克制收缩:肌肉定动点靠拢的收缩方式是。2退让收缩:肌肉定动点远离的收缩方式
3肝门与肾门:1肝门:在肝下面,肝动脉、肝静脉、肝总管、淋巴、神经进出肝的区域。2肾门:肾的内缘中部凹陷,有输尿管 和血管出入。
4肌与肌梭:1肌节:两条Z线 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2肌梭: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分布于肌腹缠绕数条肌纤维形成的梭性结构。
5神经核与神经节:1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包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2神经节:在周围神经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包体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节。
五、 问答题
1答:要点:
1改变骨骼肌的形态。
2优化骨骼肌的结构。
3增强骨骼肌的功能。
2,静力性工作(亦称等长收缩)的定义。如双杠直角支撑动作中,屈大腿的肌肉所做的工作属于此种工作的支持工作。
肌肉收缩使环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此类工作称为动力性工作,其又可分为克制工作两种。
克制工作的定义。如持哑铃前臂弯举的举起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肌等肌肉所作的工作即为退让工作。
3答:要点:1所支配的效应器不同。
2所含神经纤维成分不同。
3中枢所在位置不同。
4传出通路的结构不同。
5神经分布形式不同。
6神经纤维的构造不同。
7神经损伤征象不同。
4答:1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尿 尿由集合管到乳头管,在进入肾小盏——肾答盏——肾盂,出肾门与输尿管相通。
5答:在脊髓的横切面上分布由纵贯脊髓全长的中央管,以及中央管周围是“H”形的灰质,灰质外围的白质。
1灰质由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纤维组成,分为前角、中间带和后角。前角大部分由多极运动神经元组成后角由中间神经元组成,主要是感觉神经元。中间带含有大量的中间神经元,内含有大量的中间神经元,内含有交感神经元胞体和副交感神经元胞体。
2白质主要是由有髓神经纤维组成,分为三个索,即前索、外侧索和后索。纤维束分为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起自脊髓灰质,下行纤维束起自脑的不同部位。
87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