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进程复制了父进程的什么

http://www.cnblogs.com/zhangchaoyang/articles/2317420.html

如果你对代码段、数据段、栈、堆存放哪些数据还不是很清楚,请先看我写和Linux 内存管理

有时会出现父子进程变量的地址一样,但值不一样。看下面代码:

复制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main(){
    char str[4]="asd";
    pid_t pid=fork();
    if(pid==0){
        str[0]='b';
        printf("子进程中str=%s\n",str);
        printf("子进程中str指向的首地址:%x\n",(unsigned int)str);
    }
    else{
        sleep(1);
        printf("父进程中str=%s\n",str);
        printf("父进程中str指向的首地址:%x\n",(unsigned int)str);
    }
}
复制代码

输出:

子进程中str=bsd
子进程中str指向的首地址:bfc224dc
父进程中str=asd
父进程中str指向的首地址:bfc224dc

这里就涉及到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或称虚拟地址)的概念。

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称为地址重定向。分为:

静态重定向--在程序装入主存时已经完成了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和变换,在程序执行期间不会再发生改变。

动态重定向--程序执行期间完成,其实现依赖于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如基址寄存器。

逻辑地址:CPU所生成的地址。CPU产生的逻辑地址被分为 :p (页号) 它包含每个页在物理内存中的基址,用来作为页表的索引;d (页偏移),同基址相结合,用来确定送入内存设备的物理内存地址。

物理地址:内存单元所看到的地址。

用户程序看不见真正的物理地址。用户只生成逻辑地址,且认为进程的地址空间为0到max。物理地址范围从R+0到R+max,R为基地址,地址映射-将程序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换成内存中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由内存管理单元(MMU)来完成。

  fork()会产生一个和父进程完全相同的子进程,但子进程在此后多会exec系统调用,出于效率考虑,linux中引入了“写时复制“技术,也就是只有进程空间的各段的内容要发生变化时,才会将父进程的内容复制一份给子进程。在fork之后exec之前两个进程用的是相同的物理空间(内存区),子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堆栈都是指向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也就是说,两者的虚拟空间不同,但其对应的物理空间是同一个。当父子进程中有更改相应段的行为发生时,再为子进程相应的段分配物理空间,如果不是因为exec,内核会给子进程的数据段、堆栈段分配相应的物理空间(至此两者有各自的进程空间,互不影响),而代码段继续共享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两者的代码完全相同)。而如果是因为exec,由于两者执行的代码不同,子进程的代码段也会分配单独的物理空间。
       fork之后内核会
通过将子进程放在队列的前面,以让子进程先执行,以免父进程执行导致写时复制,而后子进程执行exec系统调用,因无意义的复制而造成效率的下降。

fork时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复制,所以变量的地址(当然是虚拟地址)也是一样的。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不同进程的相同的虚拟地址显然可以对应不同的物理地址。因此地址相同(虚拟地址)而值不同没什么奇怪。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fork子进程完全复制父进程的栈空间,也复制了页表,但没有复制物理页面,所以这时虚拟地址相同,物理地址也相同,但是会把父子共享的页面标记为“只读”(类似mmap的private的方式),如果父子进程一直对这个页面是同一个页面,知道其中任何一个进程要对共享的页面“写操作”,这时内核会复制一个物理页面给这个进程使用,同时修改页表。而把原来的只读页面标记为“可写”,留给另外一个进程使用。

这就是所谓的“写时复制”。正因为fork采用了这种写时复制的机制,所以fork出来子进程之后,父子进程哪个先调度呢?内核一般会先调度子进程,因为很多情况下子进程是要马上执行exec,会清空栈、堆。。这些和父进程共享的空间,加载新的代码段。。。,这就避免了“写时复制”拷贝共享页面的机会。如果父进程先调度很可能写共享页面,会产生“写时复制”的无用功。所以,一般是子进程先调度滴。

子进程复制了父进程的行缓冲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printf("one");
        fork();
        printf("two/n");
        return 0;
}
复制代码

输出

onetwo

onetwo
首先要清楚stdin和stdout都是行缓冲,stderr是无缓冲。"one"存放在父进程的行缓冲里,子进程复制了父进行程的行缓冲,所以子进程也会打印输出"one"。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printf("one");
        fflush(stdout);
        fork();
        printf("two/n");
        return 0;
}
复制代码

输出

onetwo

two

想消除行缓冲所带来的困扰,方法如下

1、输出数据后加换行符

2、使用fflush之类的函数强制刷新

3、使用setbuf,setvbuf函数设置缓冲区大小

4、使用非缓冲的的流,如stderr.

 

原文来自:博客园(华夏35度)http://www.cnblogs.com/zhangchaoyang 作者:Orisun



fork后子进程与父进程的内存关系

 fork()会产生一个和父进程完全相同的子进程,但子进程在此后多会exec系统调用,出于效率考虑,linux中引入了“写时复制“技术,也就是只有进程空间的各段的内容要发生变化时,才会将父进程的内容复制一份给子进程。于是起初我就感到奇怪,子进程的物理空间没有代码,怎么去取指令执行exec系统调用呢?!原来在fork之后exec之前两个进程用的是相同的物理空间(内存区),子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堆栈都是指向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也就是说,两者的虚拟空间不同,但其对应的物理空间是同一个。当父子进程中有更改相应段的行为发生时,再为子进程相应的段分配物理空间,如果不是因为exec,内核会给子进程的数据段、堆栈段分配相应的物理空间(至此两者有各自的进程空间,互不影响),而代码段继续共享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两者的代码完全相同)。而如果是因为exec,由于两者执行的代码不同,子进程的代码段也会分配单独的物理空间。
       在网上看到还有个细节问题就是,fork之后内核会
通过将子进程放在队列的前面,以让子进程先执行,以免父进程执行导致写时复制,而后子进程执行exec系统调用,因无意义的复制而造成效率的下降。

       详细情况可以看看这位仁兄的文章:
十辨十析之辨一――fork()、写时复制、vfork()

最近几本关于L的书,想来通络一下。也干了近几件疯狂的事情,想想都要偷着自娱自乐一番,真是无聊到尽头了,也就是另一番风景。有些你以前一直巴巴的信仰为真的东西,偶乐改变一下,结果发现,原来不是那个理,换个道也没什么比以前差的,丫,这样,也不错。

打算写十辨十析,罗罗一大堆,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写些基础的东西吧,希望这些基础的东西对朋友们理解其它方面能有个帮助。这个专题的思想:what ? why ? how ? 总之要从根基上讲清楚,重点在原理上了。对了图作的不精,请大家谅解。

这三个方法是大佬L用 于创建子进程的三种方法。其实理解它们,要有一个实现上的意识即: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物理地址空间即真实的存储。用户进程能感知的是进程的虚拟地址 空间,而虚拟地址空间->物理地址空间则由底层的内核来帮你实现。一个进程在地址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就是:正文段,数据段,堆,栈。嗯,主要就是这四个部 分,内核为其分配相应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它们,其看做是进程在地址空间的实体,也可以想象为灵魂。随后内核会为这四部分分配相应的载体,即真正的物理存储, 就像灵魂要附之于身体一样,那么,这些物理存储就是进程的真正实体的,我们称之为身体。那么这三个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ok,现在有一个父进程P1,这是一个主体,那么它是有灵魂也就身体的哦。现在在其虚拟地址空间(有相应的数据结构表示)上有:正文段,数据段,堆,栈这四个部分,相应的,内核要为这四个部分分配各自的物理块。即:正文段块,数据段块,堆块,栈块。至于如何分配,这是内核去做的事,在此不详述。

1.       现在P1用fork()函数为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P2,内核:(1)复制P1的正文段,数据段,堆,栈这四个部分,注意是其内容相同。(2)为这四个部分分配物理块,P2的:正文段->PI的正文段的物理块,其实就是不为P2分配正文段块,让P2的正文段指向P1的正文段块,数据段->P2自己的数据段块(为其分配对应的块),堆->P2自己的堆块,栈->P2自己的栈块。如下图所示:同左到右大的方向箭头表示复制内容。



图1


2.       写时复制技术:内核只为新生成的子进程创建虚拟空间结构,它们来复制于父进程的虚拟究竟结构,但是不为这些段分配物理内存,它们共享父进程的物理空间,当父子进程中有更改相应段的行为发生时,再为子进程相应的段分配物理空间。




图2

3.       vfork():这个做法更加火爆,内核连子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结构也不创建了,直接共享了父进程的虚拟空间,当然了,这种做法就顺水推舟的共享了父进程的物理空间。



图3

通 过以上的分析,相信大家对进程有个深入的认识,它是怎么一层层体现出自己来的,进程是一个主体,那么它就有灵魂与身体,系统必须为实现它创建相应的实体, 灵魂实体与物理实体。这两者在系统中都有相应的数据结构表示,物理实体更是体现了它的物理意义。呵呵,说了这么多,其实系统之所以提供这三个方法,也都是 从实现效率上来考虑的,一般fork后要exec,所以很多父进程的数据对于子进程来说都是不需要的,后两种方法就是大佬L区别于Unix的一个主要特征,也可以说是其高明处之一吧,其创建进程特别的高效,怎么高效,通过以上的比较与分析,相信大家也能明白个五六了吧。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