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理解进程调度时机跟踪分析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的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理解 Linux 系统中进程调度的时机,可以在内核代码中搜索 schedule()函数,看都是哪里调用了 schedule(),判断我们课程内容中的总结是否准确;
2、使用 gdb 跟踪分析一个 schedule()函数 ,验证您对 Linux 系统进程调度与进程切换过程的理解;推荐在实验楼 Linux 虚拟机环境下完成实验。
3、特别关注并仔细分析 switch_to 中的汇编代码,理解进程上下文的切换机制,以及与中断上下文切换的关系;
二、实验步骤
1、删除克隆menu,覆盖test.c
2、运行qemu,且保持停止状态,qemu -kernel linux-3.18.6/arch/x86/boot/bzImage -initrd rootfs.img -S -s
3、另开一个终端并通过命令cd ~/LinuxKernel进入该文件夹下,然后进行gdb追踪
设置断点,schedule、context_switch、switch_to、pick_next_task
4、继续运行,查看断点情况
pich_next_task函数负责根据调度策略和调度算法选择下一个进程,context_switch函数实现进程切换。
5、查看内嵌汇编代码
switch_to为宏定义,不能设置断点,查看其内联汇编代码
本次课程学习了操作系统如何进行进程的切换以及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其中还是脱离不出中断的使用,进程切换最主要的时机就在于中断的过程,对关键函数switch_to的跟踪分析以及函数解读清晰地展示了堆栈如何变化的。
schedule()函数用来选择一个新的进程来运行,并调用context_switch()进行上下文的切换,这个宏调用switch_to()来进行关键上下文切换,其中pick_next_task()函数封装了进程调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