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拟入职华政被网友抵制,她为何自愿放弃?

华东政法大学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其中包括因参加综艺节目走红的北大博士梅桢。然而,梅桢的入职引起网友和部分华政学子的反对,主要质疑其学术水平。面对争议,梅桢最终决定自愿放弃入职。争议焦点在于梅桢的学术论文质量和学历含金量,尽管学校已通过考核,但网友对其学术成就提出质疑。梅桢对此并未详细回应,仅表示放弃工作是因为网络不实言论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公示一则拟聘人员名单,其中一拟聘人员就是因参加《令人心动的offer》而被法学生们认识的北大博士梅桢

>>>>

令人意外的是,该名单一经公布,梅桢的拟入职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反对,其中不乏有华政学子的声音

该事件的高潮则是,13日傍晚,梅桢在其微博端发布消息,称其自愿放弃华政师资博士后/专任教师的岗位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编对该事件进行了梳理,以供各位读者明鉴。

被拟聘任

cd02f7fa3ec3b7ac873cf9e224aa7256.png

c09b45b4f5e8c0984638fd7c33dd6205.png

2021年7月7日,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上,华东政法大学发布了一则《华东政法大学拟聘人员公示》,拟录梅桢等3位同志入职华政师资博士后/专任教师岗位。公示时间为2021年07月07日—2021年07月14日,并且告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相关渠道反应。

争议不休

4ae6f68068817b5d628d4f3502eef2d3.png

529906b9e14cadded2e6982dddf86cc3.png

7ef12e1144a319b37b507ac2cfb27a7c.png

从上述网友言论中可以看到,大家对于梅桢就职华政是否拥有相应的能力而感到质疑,并且在梅桢的微博底下,这种质疑声音并非少数。而网友反对梅桢入职华政的根本原因就是她的学术水平。据网友爆料,梅桢尽管是北大博士毕业,但是拿得出手的论文甚少,能够在公开渠道查询到的文章只有两篇。网友阅读过后,很多人留下“很水”的评价。

当然,也有一部分网友支持梅桢入职华政。通过观察《令人心动的offer》一网络综艺节目,大家认识到了努力、可爱又优秀的梅桢。对于那些质疑梅桢的声音,网友反击道:“梅桢是经过合法合规合程序的渠道被华政拟聘用,如果在硬件条件上达不到聘用标准,她也不会被拟录用。”“有些网友那么质疑梅桢,就是因为她参加过综艺而小有知名度,大家都用放大镜来观察她,从而无限放大了她的缺点,对梅桢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她只是想要谋求一个工作机会罢了。”

对于梅桢的学术水平是否符合华政师资的标准?至少在学校考核这一关,华政对于梅桢的学历和能力还是认可的。但是很多法学生们却不认账,他们公开质疑这位北大博士的法学学术水平。就在大家争论之时,事情发生了转折。

自愿放弃

69b8ed5e36d985a510058782f2b6c8d8.png

14fc66573ae40da7ca050a7aab444267.png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7月13日,梅桢在微博公开称自愿放弃华政师资博士后/专任教师一工作机会。

梅桢表示自己在北大博士毕业季应聘多所高校,在与华政双向选择之下被拟聘用,然而关于她的诸多不实信息在网上被大量扩散,造成对她自身以及身边人影响较大。慎重考虑后,其决定放弃这一工作机会。

对于放弃理由,在图中言语中只能够读出来,是网友散播的不实言论给梅桢和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而对于哪些信息为“不实”,她并没有指出,对于接下来的职业选择其亦未告知,只是表示会继续努力。

硝烟未散

405674bdb9422884898099499f5ada50.png

3a4b4c5dedf27122517ff7e422e088ea.png

针对梅桢的选择,很多网友表示惋惜。既然自己有实力有能力,又是很不容易争取到的,为什么要因为网友的言论而放弃。同时对那些反对梅桢入职的网友表示愤懑。

当然,也有很多网友对于梅桢的自愿放弃表示“满意”。

即使梅桢已经自愿放弃华政岗位,仍有网友对其抨击。比如让梅桢自证清白,公开几篇自己所著的学术成果,证明其学术能力。或者对于网友的不实信息进行指出并且澄清等。

为什么那么多网友对梅桢入职华政这件事反应那么大呢?为什么一些网友坚持质疑梅桢学术水平呢?网友们质疑的证据又是哪些呢?

质疑学历含金量

65c7b744024c8238ba4e63b42510a321.png

1fc1c6d3e6b243539a1af5e83ddfd439.png

上图为梅桢在《令人心动的offer》的自我介绍:19岁毕业于澳大利亚邦德大学,20岁拿到澳洲昆士兰的法律资格证,之后来到北京大学读博士。如此学霸的经历,不得不让人为之点赞,可也正是该身份遭到网友质疑,其学历并没有简历上的那么有质量,网友认为“土博”和国外申的博士,其水平并不可以等量齐观

经在公开渠道上查询到,梅桢,澳大利亚人,本科就读于澳大利亚邦德大学,2014年通过外国留学生的方式来到北京大学法学院就读经济法硕士,导师为叶姗。2016年,梅桢硕士毕业。

073ed059644d1693ea6c1b67f8720eb4.png

86b80b059be53a14fea42c60f7ae9908.png

2017年,梅桢以外国留学生的方式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经济法学博士,其导师仍为叶姗。2021年,梅桢博士毕业。

6d3195197be7bd2f2da63606bc72b89b.png

849e6ef50d5e7aa4d5c52a9ab379d41f.png

03cd6c8d97d2a74e4434c22377146dac.png

2cb3d608cbd6493c069a49537f62e6fc.png

由此可见,网友认为从国内考取或者申请到北京大学的经济法硕士和经济法博士,与外籍人士从国外申请北京大学的经济法硕士和博士相比,其难度不在一个量级,从而学历的含金量也大不相同

质疑论文质量

8366b266ec7c6aeed42ef99b7f703e97.png

作为北大法学的博士,理论上说其学术水平和能力应当较强。而在学术界衡量一个法学生学术水平的指标之一就是发表过的论文。但是,在公开渠道上查询梅桢的论文,只能检索到以下两篇

梅桢[澳]:《减税法案后美国合伙制企业的转型趋势——对黑石等合伙制企业转型公司制的税务分析》,载《国际税收》2019年第9期。

梅桢:《向数字巨头征税的新税制之三种制度安排——比较法视野下的分析》,载《税务与经济》2021年第2期。

有趣的是,第二篇文章作者介绍是梅桢(1993- ),女,江西九江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税务与经济》(C扩)的影响因子为1.7696(2019),主办单位为吉林财经大学,分类: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

《国际税收》(C扩)曾用名《涉外税务》,影响因子:0.7363(2019);主办单位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等;分类: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

网友抛出以下质疑:

其一,作为一个北大法学博士,并没有在法学期刊中进行发文;

其二,即使认可其税务方向专业性较强,但读完这两篇论文,很多网友都留下了比较不好的评价,当然网友们都是拿一个北大法学博士的水准去衡量

其三,为什么在公开渠道查不到梅桢的硕士和博士论文。

在北大官网上能够查询到梅桢的硕士论文题目是《无形资产跨境交易的增值税法问题研究 》;博士论文题目是《征税客体转移避税的法律规制》。而只有在北大内网上,才能够查到梅桢的硕士论文全文,其论文系不公开,在论文内页,版权声明赫然在列。

1911326f8ead1be308eb4df57641f46a.png

网红的代价

93ad03d6cdb8315d3859b4445113ed9f.png

从《令人心动的offer》出圈之后,梅桢受到很多粉丝的喜爱,她也活跃在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平时拍一拍生活日记,分享日常心得,偶尔也会进行带货。或许,这样形成了很多网友对她的刻板印象:“网红”“带货博主”等。

当把这些标签撕下,纵然成为一名中国高等法学院校的老师时,身份的转变或许让网友们稍微不适应,于是用放大镜检视这位聚光灯下的“网红”亦或“老师”。

诚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享受到了粉丝经济、流量时代的红利的同时,可能也需要能够经得起大众的检验。

其实,“老师”和“网红”的身份也是可以兼容的,比如被大众熟知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老师,参加奇葩说被观众喜爱的复旦大学法学院熊浩老师。他们也正是因为拥有实力,才经得起聚光灯的照射。

很多法学生质疑梅桢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显而易见。而她是否拥有真正的实力,只能由她自己来证明。

—版权声明—

来源:光石法学院,编辑:nhyilin

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

---------End---------

顺便给大家推荐下我的微信视频号「Python数据之道」,欢迎扫码关注。

05b311490e030640d9b3bef94cf94a0a.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