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tomcat与apache2集成step by step

1.下载安装tomcat
既然是两个服务器的集成,所以首先要进行安装,这里假设你的机器已经安装好了JDK并且设置了正确的环境变量(如果不知道怎么设置,可以上网查的,这一步还是比较简单的)
[list]
[*]1)下载:去apache的官方网站上下载tomcat,我选择的版本是6.0.29,选择apache-tomcat-6.0.29.tar.gz,ubuntu和red hat都有图形界面和firefox,所以这一步很easy
[*]2) 解压:解压下载的包,可以使用命令行也可以使用图形化界面。命令是:tar zxvf apache-tomcat-6.0.29.tar.gz
[*]3)启动:进入tomcat的目录 /tomcathome/bin 然后运行以下命令:sh startup.sh(tomcathome为你解压tomcat的完整目录)
[*]4)验证: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080 ,如果能够看到那只熟悉的小猫,恭喜你这一步成功了
[/list]
2.安装apache2
[list]
[*]1)下载:去apache的官方网站下载apache2,在网站上寻找http server这个项目(项目列表的第一个),我选择版本是2.2.17(这是最新的稳定版本),下载后得到这样一个文件httpd-2.2.17.tar.gz
[*]2)安装:相对于tomcat,apache2的安装要复杂的多,要用到很多的命令行,这个过程顺利的话需要十多分钟
tar zxvf httpd-2.2.17.tar.gz  //这一步是解压得到的tar包
cd httpd-2.2.17 //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configure --prefix=/opt/apache2 //设置apache2的安装路径
make //编译
make install //开始安装了

[*]3)启动:/opt/apache2/bin/httpd -k start //注意:/opt/apache2就是上一步中prefix的值,根据你上一步的设置,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在启动的过程中,发现80端口冲突,需要将apache2的端口进行修改,修改的位置是/apache2/conf/httpd.conf中的Listen 80
[*]4)测试:如果上一步启动没有问题,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 (如果没有修改端口号,此处不需要指明端口号,默认就是80),如果在浏览器中能够看到“It works”页面,说明已经安装成功啦
[/list]
3.安装mod_jk插件
要实现apache2和tomcat集成,apache2的mod_jk插件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安装这个插件的详细过程如下:
[list]
[*]1.下载:网站提供了http://tomcat.apache.org/download-connectors.cgi该插件的下载,其不同的版本对应于不同的apache版本,这里我们可以选择mod_jk-1.2.31-httpd-2.2.x.so进行下载,下载完成后,将其更名为mod_jk.so(关于mod_jk与apache的版本对应关系,在下载页面的下方有介绍,我的原则是都选择最新的稳定版本)
[*] 2.安装:将下载并改名后的文件,置于/opt/apache2下,然后修改Apache的配置文件(httpd.conf),使Apache 启动的时候加载 JK 模块,在httpd.conf中添加以下内容:LoadModule jk_module mod_jk.so
[*] 3.测试:重新启动apache2,重新访问页面,查看是否正常,命令:/opt/apache2/bin/httpd -k restart
[*] **注意:在ubuntu下,到此时一切正常,但是在red hat下出现了一个如下的异常:
httpd: Syntax error on line 107 of /opt/apache2/conf/httpd.conf: Cannot load /opt/apache2/modules/mod_jk-1.2.28-httpd-2.2.X.so into server: /opt/apache2/modules/mod_jk-1.2.28-httpd-2.2.X.so: wrong ELF class: ELFCLASS32
[/list]


此时按照查到的方法,需要下载mod_jk的源码,在本地进行编译,
[list]
[*]1.下载最新的源码包到本地,解压后进入native 目录.
[*]
[*]2. 配置源码,需要指定 Apache 中的 apxs 程序的路径,运行以下命令 ./configure --with-apxs=/opt/apache2/bin/apxs
[*]
[*]3.make 一下如果没有错误提示的话,在native 目录下会生成 apache-2.0 文件夹,mod_jk.so就在这个 文件下.
[*]
[*]得到本地生成的mod_jk.so后,回到上面步骤的第二步即可
[/list]

4.集成相关的配置
现在我们需要的软件都已经齐备了,要开始进行配置了。
[list]
[*]1)在apache的配置文件目录,即/opt/apache/conf下新建workers.properties,内容如下:
worker.list=tomcat1 // 此处只有一个tomcat,随便起个名字就行,如果是多个tomcat集群的话,需要逗号进行分割
worker.tomcat1.port=8009 //这个端口号是要连接tomcat的server.xml中AJP1.3的端口号,如果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多个tomcat,一定要将tomcat的这个端口设为不同的值
worker.tomcat1.host=localhost//tomcat的ip地址
worker.tomcat1.type=ajp13//要使用的通信协议
worker.tomcat1.cachesize=1000//配置tomcat的jk连接缓存大小
worker.tomcat1.socket_keepalive=1//防止防火墙切断未激活的网络连接

[*]2)在httpd.conf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LoadModule jk_module mod_jk.so// 这句如果在前面测试时已经添加,其作用是要加载jk模块
JkWorkersFile "conf/workers.properties"//指明配置文件的位置

[*]3)将httpd.conf文件中#Include conf/extra/httpd-vhosts.conf前面的#去掉
[*]4)进入/opt/apache2/conf/extra目录,打开httpd-vhosts.conf 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
NameVirtualHost *:8008
<VirtualHost *:8008>
DocumentRoot "/opt/webapps/"
ServerName localhost
JkMount /* tomcat1
JkUnMount /*.js tomcat1
JkUnMount /*.gif tomcat1
JkUnMount /*.swf tomcat1
JkUnMount /*.jpng tomcat1
JkUnMount /*.png tomcat1
JkUnMount /*.css tomcat1
JkUnMount /*.htm tomcat1
JkMount /*.html tomcat1
JkMount /*.ajax tomcat1
<Directory "/opt/webapps/">
Options Include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deny,allow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Directory />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deny,allow
Deny from all
</Directory>
<Directory "/opt/webapps/online/WEB-INF">
Order deny,allow
Deny from all
</Directory>
</VirtualHost>

[*]解释如下:
8008为apache的端口号,若没有修改,应该为80
/opt/webapps/为静态资源的放置目录
JkUnMount 指明了要有apache处理的静态资源扩展名
JkMount指明了要有tomcat处理的请求
Directory子标签的声明了资源的访问权限
[*]5)重启apache服务器,输入网址,如:http://localhost:8008/online就可以访问online应用了,并且静态资源是由apache处理,而动态请求由tomcat处理
[/lis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