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AI必读 - 2025年4月9日
今日AI热点概览
2025年4月9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多个重要动态:甲骨文与OpenAI合作进展受阻,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巨头纷纷升级AI功能,中美AI模型差距进一步缩小,DeepSeek突破训练成本瓶颈,以及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等前沿技术取得新进展。以下是今日AI领域的重点内容整理与分析。
重点新闻
-
甲骨文建设OpenAI数据中心进展缓慢,或将影响未来合作
甲骨文为OpenAI建设的数据中心项目因工程延期和技术协调问题进展缓慢,可能影响双方后续合作计划。该项目原计划为OpenAI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持,但供应链和管理问题导致交付时间推迟。业内人士分析,若问题持续,OpenAI可能转向其他云服务商,对甲骨文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力构成挑战。
了解更多 -
谷歌AI多模态升级:Gemini新增视频分析,搜索支持图像提问
谷歌宣布Gemini AI迎来重大更新,新增对3GP、AVI、MP4等8种视频格式的文件分析能力,同时搜索功能引入多模态支持,用户可通过上传图片提问。此次升级进一步强化了谷歌在AI办公和搜索领域的优势,直接对标OpenAI的GPT-4o多模态交互能力。
了解更多1 | 了解更多2 -
斯坦福报告:中美AI模型质量差距缩小至0.3%
斯坦福大学最新AI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头部大模型(如DeepSeek、文心一言)在基准测试中平均分仅落后美国模型0.3%,较2024年2.4%的差距显著缩小。报告指出,中国在垂直领域模型和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原创算法和硬件生态上仍需突破。
了解更多 -
DeepSeek以1.2万美元低成本实现GPT-4o级性能
深度求索公司公布突破性训练方案,仅用1.2万美元(相当于传统方法1/525的成本)即在MT-Bench测试中达到媲美GPT-4o的表现。该技术通过动态架构优化和稀疏训练实现,可能改写AI行业"算力军备竞赛"的现状。
了解更多 -
英伟达斥资数亿美元收购Lepton AI,贾扬清团队集体加盟
英伟达确认收购边缘AI公司Lepton AI,其联合创始人贾扬清(前阿里AI负责人)及核心团队已入职。此次收购将强化英伟达在轻量化推理和端侧AI的布局,与CUDA生态形成互补。
了解更多 -
全球首款可拉伸电子皮肤传感器问世,灵敏度达1克力
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可拉伸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能精确感知1克物体产生的微力,并实现200%形变下的稳定工作。该技术有望推动医疗机器人和智能假肢的感知革命。
了解更多 -
网信办:346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
国家网信办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已有346个生成式AI服务通过安全备案,涵盖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应用。新规实施后,未备案产品将不得上线运营。
了解更多
深度观察
今日AI领域呈现三大趋势:
- 成本效率革命: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方案可能改变行业游戏规则
- 多模态竞争白热化:谷歌、微软、亚马逊均在视频/语音领域加码
- 监管与技术并进:中国AI备案制度与前沿研究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