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 5 种 Observer,你用过几种?

99%的前端开发者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

点击上方 前端开发博客,关注并“设为星标”

回复加群,自助秒进前端群

网页开发中我们经常要处理用户交互,我们会用 addEventListener 添加事件监听器来监听各种用户操作,比如 click、mousedown、mousemove、input 等,这些都是由用户直接触发的事件。

那么对于一些不是由用户直接触发的事件呢?比如元素从不可见到可见、元素大小的改变、元素的属性和子节点的修改等,这类事件如何监听呢?

浏览器提供了 5 种 Observer 来监听这些变动:MutationObserver、IntersectionObserver、PerformanceObserver、ResizeObserver、ReportingObserver。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IntersectionObserver

一个元素从不可见到可见,从可见到不可见,这种变化如何监听呢?

用 IntersectionObserver。

IntersectionObserver 可以监听一个元素和可视区域相交部分的比例,然后在可视比例达到某个阈值的时候触发回调。

我们准备两个元素:

<div id="box1">BOX111</div>
<div id="box2">BOX222</div>

加上样式:

#box1,#box2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blue;
    color: #fff;

    position: relative;
}
#box1 {
    top: 500px;
}
#box2 {
    top: 800px;
}

这两个元素分别在 500  和 800 px 的高度,我们监听它们的可见性的改变。

const intersection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function (entries) {
        console.log('info:');
        entries.forEach(item => {
            console.log(item.target, item.intersectionRatio)
        })
    }, {
    threshold: [0.5, 1]
});

intersectionObserver.observe(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1'));
intersectionObserver.observe(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2'));

创建一个 IntersectionObserver 对象,监听 box1 和 box2 两个元素,当可见比例达到 0.5 和 1 的时候触发回调。

浏览器跑一下:

716f165bf5f3487c03efdf51b578c474.gif

可以看到元素 box1 和 box2 在可视范围达到一半(0.5)和全部(1)的时候分别触发了回调。

这有啥用?

这太有用了。我们在做一些数据采集的时候,希望知道某个元素是否是可见的,什么时候可见的,就可以用这个 api 来监听,还有做图片的懒加载的时候,可以当可视比例达到某个比例再触发加载。

除了可以监听元素可见性,还可以监听元素的属性和子节点的改变:

MutationObserver

监听一个普通 JS 对象的变化,我们会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或者 Proxy:

5b26c0beea4101db6ba527c881b37c24.png

而监听元素的属性和子节点的变化,我们可以用 MutationObserver:

MutationObserver 可以监听对元素的属性的修改、对它的子节点的增删改。

我们准备这样一个盒子:

<div id="box"><button>光</button></div>

加上样式: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blue;

    position: relative;
}

就是这样的:

afc7e1ed2c67f2f7982fd9e456a5a7f9.png

我们定时对它做下修改:

setTimeout(() => {
    box.style.background = 'red';
},2000);

setTimeout(() => {
    const dom = document.createElement('button');
    dom.textContent = '东东东';
    box.appendChild(dom);
},3000);

setTimeout(() =>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button')[0].remove();
},5000);

2s 的时候修改背景颜色为红色,3s 的时候添加一个 button 的子元素,5s 的时候删除第一个 button。

然后监听它的变化:

const mutation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mutationsList) => {
    console.log(mutationsList)
});

mutationObserver.observe(box, {
    attributes: true,
    childList: true
});

创建一个 MutationObserver 对象,监听这个盒子的属性和子节点的变化。

浏览器跑一下:

e24574effed934964dc19228321396e6.gif

可以看到在三次变化的时候都监听到了并打印了一些信息:

第一次改变的是 attributes,属性是 style:

cf3961315fef8ba016b796191bc47dca.png

第二次改变的是 childList,添加了一个节点:

34c657fa47bdc9d9e406638120b272e1.png

第三次也是改变的 childList,删除了一个节点:

650a466fe49d0082e82c8d391f6c59ec.png

都监听到了!

这个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比如文章水印被人通过 devtools 去掉了,那么就可以通过 MutationObserver 监听这个变化,然后重新加上,让水印去不掉。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用途,这里只是介绍功能。

除了监听元素的可见性、属性和子节点的变化,还可以监听大小变化:

ResizeObserver

窗口我们可以用 addEventListener 监听 resize 事件,那元素呢?

元素可以用 ResizeObserver 监听大小的改变,当 width、height 被修改时会触发回调。

我们准备这样一个元素:

<div id="box"></div>

添加样式:

#box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blue;
}

在 2s 的时候修改它的高度:

const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setTimeout(() => {
    box.style.width = '200px';
}, 3000);

然后我们用 ResizeObserver 监听它的变化:

const resizeObserver = new ResizeObserver(entries => {
    console.log('当前大小', entries)
});
resizeObserver.observe(box);

在浏览器跑一下:

ab76b6fc6986495b10bda49de93debdd.gif

大小变化被监听到了,看下打印的信息:

f3675f0daf7132fb4377af16f10954af.png

可以拿到元素和它的位置、尺寸。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对元素的 resize 的监听。

除了元素的大小、可见性、属性子节点等变化的监听外,还支持对 performance 录制行为的监听:

PerformanceObserver

浏览器提供了 performance 的 api 用于记录一些时间点、某个时间段、资源加载的耗时等。

我们希望记录了 performance 那就马上上报,可是怎么知道啥时候会记录 performance 数据呢?

用 PeformanceObserver。

PerformanceObserver 用于监听记录 performance 数据的行为,一旦记录了就会触发回调,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回调里把这些数据上报。

比如 performance 可以用 mark 方法记录某个时间点:

performance.mark('registered-observer');

用 measure 方法记录某个时间段:

performance.measure('button clicked', 'from', 'to');

后两个参数是时间点,不传代表从开始到现在。

我们可以用 PerformanceObserver 监听它们:

<html>
<body>
  <button onclick="measureClick()">Measure</button>

  <img src="https://p9-passport.byteacctimg.com/img/user-avatar/4e9e751e2b32fb8afbbf559a296ccbf2~300x300.image" />

  <script>
    const performanceObserver = new PerformanceObserver(list => {
      list.getEntries().forEach(entry => {
        console.log(entry);// 上报
      })
    });
    performanceObserver.observe({entryTypes: ['resource', 'mark', 'measure']});

    performance.mark('registered-observer');

    function measureClick() {
      performance.measure('button clicked');
    }
  </script>
</body>
</html>

创建 PerformanceObserver 对象,监听 mark(时间点)、measure(时间段)、resource(资源加载耗时) 这三种记录时间的行为。

然后我们用 mark 记录了某个时间点,点击 button 的时候用 measure 记录了某个时间段的数据,还加载了一个图片。

当这些记录行为发生的时候,希望能触发回调,在里面可以上报。

我们在浏览器跑一下试试:

ddb5761db8d4c5178225524143640d6f.gif

可以看到 mark 的时间点记录、资源加载的耗时、点击按钮的 measure 时间段记录都监听到了。

分别打印了这三种记录行为的数据:

mark:9e5b128153cef2d468b7b387a14d5335.png

图片加载:

fc55e5c40728f8582a0ed9eb484283ca.png

measure:

5bfd0ebdd16657ec6ff3853ea1c6b55b.png

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上报上去做性能分析了。

除了元素、performance 外,浏览器还有一个 reporting 的监听:

ReportingObserver

当浏览器运行到过时(deprecation)的 api 的时候,会在控制台打印一个过时的报告:

afd96a965b6261c6a38cd77db8f0f353.png

浏览器还会在一些情况下对网页行为做一些干预(intervention),比如会把占用 cpu 太多的广告的 iframe 删掉:

136b4a073d59c5c9b6a5d1da7e4b6830.png

会在网络比较慢的时候把图片替换为占位图片,点击才会加载:

a9bfd32b785a66403097b695739e51b4.png

这些干预都是浏览器做的,会在控制台打印一个报告:

01edb9d691940762f1935c52628f5a40.png

这些干预或者过时的 api 并不是报错,所以不能用错误监听的方式来拿到,但这些情况对网页 app 来说可能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我这个网页就是为了展示广告的,但浏览器一干预给我把广告删掉了,我却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话或许可以优化下 iframe。

比如我这个网页的图片很重要,结果浏览器一干预给我换成占位图了,我却不知道。如果我知道的话可能会优化下图片大小。

所以自然也要监听,所以浏览器提供了 ReportingObserver 的 api 用来监听这些报告的打印,我们可以拿到这些报告然后上传。

const reportingObserver = new ReportingObserver((reports, observer) => {
    for (const report of reports) {
        console.log(report.body);//上报
    }
}, {types: ['intervention', 'deprecation']});

reportingObserver.observe();

ReportingObserver 可以监听过时的 api、浏览器干预等报告等的打印,在回调里上报,这些是错误监听无法监听到但对了解网页运行情况很有用的数据。

文中的代码上传到了 github:https://github.com/QuarkGluonPlasma/browser-api-exercize

总结

监听用户的交互行为,我们会用 addEventListener 来监听 click、mousedown、keydown、input 等事件,但对于元素的变化、performance 的记录、浏览器干预行为这些不是用户交互的事件就要用 XxxObserver 的 api 了。

浏览器提供了这 5 种 Observer:

  • IntersectionObserver:监听元素可见性变化,常用来做元素显示的数据采集、图片的懒加载

  • MutationObserver:监听元素属性和子节点变化,比如可以用来做去不掉的水印

  • ResizeObserver:监听元素大小变化

还有两个与元素无关的:

  • PerformanceObserver:监听 performance 记录的行为,来上报数据

  • ReportingObserver:监听过时的 api、浏览器的一些干预行为的报告,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网页 app 的运行情况

这些 api 相比 addEventListener 添加的交互事件来说用的比较少,但是在特定场景下都是很有用的。

浏览器的 5 种 Observer,你用过几种呢?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过呢?不妨来讨论下。

39cef0fca3d7b3e37284f45d7837131f.gif

推荐链接

  1. 从破解某设计网站谈前端水印(详细教程)

  2. 前端程序员简历模板整理和下载

  3. 奇怪!生成网页水印,为啥总扯到 MutationObserver?

关注公众号 前端开发博客,回复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加群 | 进阶 | 电子书 | 资料 | 面试 

简历 | 简历模板 | 思维图 | 知识点 | Vue脑图

d7377b21700748db2469b8e91500eee9.png

分享好文和朋友一起看~

创作不易,加个点赞、在看 支持一下哦!090b1e6e3f2a9bb7901867b8b234ab3b.png

  • 3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对于图片懒加载,我们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这是现代浏览器提供的一种方法,可以监测元素是否进入浏览器视口。当图片的容器元素进入视口时,我们可以将图片的真实地址赋值给它的src属性,从而实现图片的加载。 2. Scroll事件监听:我们可以监听页面滚动事件,在滚动过程中判断图片是否进入可视区域,然后进行加载。 3. 自定义实现: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图片与可视区域的位置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加载图片。例如,当图片距离可视区域还有一定距离时,将其真实地址赋值给src属性。 在实现图片懒加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性能问题: 1. 大量图片加载:如果页面中存在大量的图片需要懒加载,可能会导致页面滚动卡顿或延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合适的阈值,在滚动过程中只加载可视区域内的图片。 2. 图片闪烁:当图片进入可视区域时,由于网络加载延迟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出现图片闪烁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占位符或者预加载技术,提前加载部分图片,减少闪烁的现象。 3. 兼容性问题:不同浏览器对于Intersection Observer API的支持程度不同,如果需要兼容老版本浏览器,可能需要使用polyfill来实现。 综上所述,图片懒加载是一种优化网页性能的常用技术,但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性能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