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框架(1)之Computational Graph详解

1. Getting Start

1.1 import

  TensorFlow应用程序需要引入编程架包,才能访问TensorFlow的类、方法和符号。如下所示的方法: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2. Tensor

  TensorFlow用Tensor这种数据结构来表示所有的数据。可以把一个Tensor想象成一个n维的数组或列表。Tensor有一个静态的类型和动态的维数。Tensor可以在图中的节点之间流通。

2.1 秩(Rank)

  Tensor对象由原始数据组成的多维的数组,Tensor的rank(秩)其实是表示数组的维数,如下所示的tensor例子:

Rank

数学实例

Python 例子

0

常量 (只有大小)

s = 483

1

向量(大小和方向)

v = [1.1, 2.2, 3.3]

2

矩阵(数据表)

m = [[1, 2, 3], [4, 5, 6], [7, 8, 9]]

3

3阶张量 (数据立体)

t = [[[2], [4], [6]], [[8], [10], [12]], [[14], [16], [18]]]

n

n (自己想想看)

2.2 形状(Shape)

  TensorFlow为了描述Tensor每一维的长度,相当于描述每一维数组的长度,所以定义了Shape概念。其可以描述Tensor的维数,又可以描述每一维的长度。

Rank

Shape

Dimension number

Example

0

[]

0-D

一个常量.

1

[D0]

1-D

[5]:表示一个向量有5个元素

2

[D0, D1]

2-D

[3, 4]:表示一个矩阵,共有3*4个元素

3

[D0, D1, D2]

3-D

[2, 4, 3]:总共有2*4*3个元素

n

[D0, D1, D2,… DN-1]

n-D

….

2.3 类型(Data type)

  除了维度,Tensor有一个数据类型属性,你可以为一个张量指定下列数据类型中的任意一个类型,但是一个Tensor所有元素的类型必须相同。

数据类型

Python 类型

描述

DT_FLOAT

tf.float32

32 位浮点数.

DT_DOUBLE

tf.float64

64 位浮点数.

DT_INT64

tf.int64

64 位有符号整型.

DT_INT32

tf.int32

32 位有符号整型.

DT_INT16

tf.int16

16 位有符号整型.

DT_INT8

tf.int8

8 位有符号整型.

DT_UINT8

tf.uint8

8 位无符号整型.

DT_STRING

tf.string

可变长度的字节数组.每一个张量元素都是一个字节数组.

DT_BOOL

tf.bool

布尔型.

DT_COMPLEX64

tf.complex64

由两个32位浮点数组成的复数:实数和虚数.

DT_QINT32

tf.qint32

用于量化Ops32位有符号整型.

DT_QINT8

tf.qint8

用于量化Ops8位有符号整型.

DT_QUINT8

tf.quint8

用于量化Ops8位无符号整型.

 

3. Computational graph

3.1 定义

  Computational graph 是由一系列边(Tensor)和节点(operation)组成的数据流图。每个节点都是一种操作,其有0个或多个Tensor作为输入边,且每个节点都会产生0个或多个Tensor作为输出边。即节点是将多条输入边作为操作的数据,然后通过操作产生新的数据。可以将这种操作理解为模型,或一个函数,如加减乘除等操作。

  简单地说,可以将Computational graph理解为UML的活动图,活动图和Computational graph都是一种动态图形。TensorFlow的节点(操作)类似活动图的节点(动作),TensorFlow每个节点都有输入(Tensor),可以将用户创建的起始Tensor看做是活动图的起始节点,而TensorFlow最终产生的Tensor看做是活动图的终止节点,如图 31所示。

 

图 31

  图 31所示,常量3和常量4.5两个起始Tensor通过add操作后产生了一个新Tensor(值7.5);接着新Tensor(值7.5)和常量3经multi操作后产生一个新Tensor(值22.5),因为22.5是TensorFlow最后产生的Tensor,所以其是终止节点。

3.2 Session

  TensorFlow通过一个对象(Session)来管理Computational graph 节点动态变换。由于Tensor是一种数据结构,为了获取Tensor存储的数据,需要手动调用Session对象的run方法获得。

  实现一个TensorFlow应用程序,用户需要进行两个步骤:

  1) 建立计算图(Building the computational graph

    Computational Graph建立其实是建立节点和边的一些依赖关系,这个过程是建立一种静态结构。

  2) 执行计算图(Running the computational graph

    Computational Graph执行其实就是调用session.run()方法。由于Computational Graph是有边和节点组成,所以可以向run方法传递的两种参数:

  • 边( Tensor ):若传递的是 Tensor 对象,则是获取 Tensor 对象的数据;
  • 节点:若传递的是节点,则会先获取节点返回的 Tensor 对象,然后再获取 Tensor 对象的数据。

  综上所述执行Computational Graph其实是获取Tensor的数据。在执行Tensor对象数据时,会根据节点的依赖关系进行计算,直至初始节点。

如下建立两个TensorFlow节点,节点的类型是constant,然后通过add操作后产生一个新节点,如下所示:

##1.建立computational graph

node1 = tf.constant(3., tf.float32)

node2 = tf.constant(4.5)

tensor = tf.add(node1, node2)

 

print(node1)

print(node2)

 

##2.执行computational graph

session = tf.Session()

print(session.run(node1))

print(session.run(node2))

print(session.run(tensor))

输出:

Tensor("Const:0", shape=(), dtype=float32)

Tensor("Const_1:0", shape=(), dtype=float32)

3.0

4.5

7.5

图 32

注意:

  • 在执行 computational graph 之前, TensorFlow 节点是一种静态结构,所以输出的并不是 3.0 4.0 ,而是 tensor 对象;
  • 在执行 computational graph 之后,才输出了节点的值,即为了让某个节点从初始节点开始变换,需要通过 Session 对象的 run 方法手动变换。

3.3 InteractiveSession

  文档中的 Python 示例使用一个会话 Session 来 启动图, 并调用 Session.run() 方法执行操作.为了便于使用诸如 IPython 之类的 Python 交互环境, 可以使用 InteractiveSession 代替 Session 类, 使用 Tensor.eval() 和 Operation.run() 方法代替 Session.run(). 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一个变量来持有会话.

# 进入一个交互式 TensorFlow 会话.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sess = tf.InteractiveSession()

 

x = tf.Variable([1.0, 2.0])

a = tf.constant([3.0, 3.0])

 

# 使用初始化器 initializer op run() 方法初始化 'x'

x.initializer.run()

 

# 增加一个减法 sub op, 'x' 减去 'a'. 运行减法 op, 输出结果

sub = tf.sub(x, a)

print sub.eval()

# ==> [-2. -1.]

4. 起始节点

  目前了解的,TensorFlow有三种类型的起始节点:constant(常量)、placeholder(占位符)、Variable(变量)。

4.1 常量 (constant)

  TensorFlow的常量节点是通过constant方法创建,其是Computational Graph中的起始节点,在图中以一个圆点表示,如图 32所示。

如下述程序中所示,直接创建,但创建的节点不会开始执行,需要由Session对象的run方法开始启动。

tensor1 = tf.constant(3., tf.float32)

print(tensor1)

 

tensor2 = tf.constant([1, 2, 3, 4, 5, 6, 7])

print(tensor2)

 

tensor3 = tf.constant(-1.0, shape=[2, 3])

print(tensor3)

 

session = tf.Session()

print(session.run(tensor1))

print(session.run(tensor2))

print(session.run(tensor3))

输出:

Tensor("Const:0", shape=(), dtype=float32)

Tensor("Const_1:0", shape=(7,), dtype=int32)

Tensor("Const_2:0", shape=(2, 3), dtype=float32)

3.0

[1 2 3 4 5 6 7]

[[-1. -1. -1.]

[-1. -1. -1.]]

4.2 占位符 (placeholder)

  TensorFlow的placeholder节点是由placeholder方法创建,其也是一种常量,但是由用户在调用run方法是传递的,也可以将placeholder理解为一种形参。即其不像constant那样直接可以使用,需要用户传递常数值。

如下所示在执行node3: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node1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de2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tensor = tf.add(node1, node2)

 

print(node1)

print(node2)

 

session = tf.Session()

print(session.run(tensor, {node1:3,node2:4} ))

输出:

Tensor("Placeholder:0", dtype=float32)

Tensor("Placeholder_1:0", dtype=float32)

7.0

注意:

    由于在执行node3节点时,需要node1和node2作为输入节点,所以此时需要传递"实参",即3和4.

图 41

4.3 变量 (Variable)

  TensorFlow的Variable节点是通过Variable方法创建,并且需要传递初始值。常量在执行过程中无法修改值,变量可以在执行过程修改其值。但是TensorFlow的变量在创建之后需要再进行手动初始化操作,而TensorFlow常量在创建时就已进行了初始化,无需再进行手动初始化。

如下示例,创建两个变量,分别初始化为0.3和-0.3,然后传入一个向量值,最后计算出一个新的向量: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w = tf.Variable([.3], tf.float32)

b = tf.Variable([-.3], tf.float32)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linear = w * x + b

 

session = tf.Session()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ession.run(init)

 

print(session.run(linear, {x: [1, 2, 3, 4]}))

输出:

[ 0. 0.30000001 0.60000002 0.90000004]

图 42

从W展开细节看,变量其实只是一个命名空间,其内部由一系列的节点和边组成。同时有一个常量节点,即初始值节点。

5. 模型评估

  模型评估是指比较期望值和模型产生值之间的差异,若差异越大,则性能越差;差异越小,性能越好。模型评估有很多种方法,如均分误差或交差熵。

如下以常用的"均分误差"法举例说明,其等式为:

Y为期望向量,X为输入向量,f(X)为计算向量,如下所示: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1. 构建计算流图

w = tf.Variable([.3], tf.float32)

b = tf.Variable([-.3], tf.float32)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y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期望向量

linear_model = w * x + b

 

squared_deltas = tf.square(linear_model - y) #对两个向量的每个元素取差并平方,最后得出一个新的向量

loss = tf.reduce_sum(squared_deltas) #对向量取总和

 

#2. 执行计算流图

session = tf.Session()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ession.run(init)

 

print(session.run(loss, {x: [1, 2, 3, 4], y: [0, -1, -2, -3]}))

输出:

          23.66

注意:

loss的值是依赖W、B和Y三个向量的值,所以计算loss Tensor会根据依赖关系获取W、B和Y三个Tensor的值,其计算流程图如图 51所示:

图 51

6. 优化

  优化是指减少期望值与模型产生值之间的差异,即减少均分误差或交差熵的计算结果,如减少上述的loss变量值。

6.1 手动优化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上述的w和b的变量值,来手动优化上述的模型。由于TensorFlow的变量是通过tf.Variable方法创建,而重新赋值是通过tf.assign方法来实现。注意修改变量的动作需要执行Session.run方法来开始执行。

比如可以修改w=-1,b=1参数来优化模型,如下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w = tf.Variable([.3], tf.float32)

b = tf.Variable([-.3], tf.float32)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y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

linear_model = w * x + b

 

squared_deltas = tf.square(linear_model - y)

loss = tf.reduce_sum(squared_deltas)

 

session = tf.Session()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ession.run(init)

 

#1.变量wb初始值为3-3时,计算loss

print(session.run(loss, {x: [1, 2, 3, 4], y: [0, -1, -2, -3]}))

 

#2.重置变量wb值为-11时,再计算loss

fixw = tf.assign(w,[-1.])

fixb = tf.assign(b,[1.])

session.run(fixw)

session.run(fixb)

print(session.run(loss, {x:[1,2,3,4],y:[0,-1,-2,-3]}))

输出:

23.66

0.0

注意:

    loss的值是依赖W、B和Y三个向量的值来计算,即每次计算loss都需要上述三个变量的值进行计算。由于通过调用Session.run()方法来执行某个节点(Computational graph的节点为操作)时,会自动根据节点前后依赖关系,自动从初始节点开始计算到该节点。在第一次执行session.run(loss)时,W和B的值是3和-3;第二次执行session.run(loss)时,W和B的值被修改为-1和1后。所以session.run(loss)时会自动根据W和B的不同进行计算。

 

图 61

6.2 自动优化

  上述通过手动调整变量w和b的值来改善模型的执行性能,虽然也行的通,但是非常单调且工作量太大。所以TensorFlow提供一些优化器(optimizers)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可以自动完成优化,即可以自动更新相关变量的值。

如下所示,以最简单的优化器gradient descent为例,其可以根据执行loss值逐渐修改每个变量值,: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w = tf.Variable([.3], tf.float32)

b = tf.Variable([-.3], tf.float32)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linear_model = w * x + b

y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squared_deltas = tf.square(linear_model - y)

loss = tf.reduce_sum(squared_deltas)

 

#1. optimizer

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0.01)

train = optimizer.minimize(loss)

 

#2. training loop

init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ession = tf.Session()

session.run(init)

 

for i in range(1000):

session.run(train, {x:[1,2,3,4], y:[0, -1, -2, -3]})

 

#3. evaluate training accuracy

curr_w, curr_b, curr_loss = session.run([w,b,loss], {x:[1, 2, 3, 4], y:[0, -1, -2, -3]})

print("w:%s b:%s loss:%s"%(curr_w,curr_b,curr_loss))

输出:

w:[-0.9999969] b:[ 0.99999082] loss:5.69997e-11

注意:

  1) optimizer :创建一个优化器,并指定优化的方向;优化器的优化过程是:对于方程中的权值( w )和偏置( b )对跟进 loss 值进行调整, v 是泛指 w b 参数,则每趟优化过程都会按如下方程更改 w b 的值:

则dV是参数调整数幅度,如若v是权值w,则

  2) training :执行优化器,在执行过程中会不断更新涉及的变量,即会更新 W B 两个 Tensor 值;
  3) evaluate W B 在优化前就有初始值;在优化后会更新两个值;所以再执行 loss 时,会根据 W B Y 三个 Tensor 值来计算。

如图 62所示是产生的Computational graph图变换:

图 62

图中带有箭头的边缘是指依赖,如节点b有一个指向tain_min节点,表明b的值依赖tain_min节点。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