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应守好安全底线 ——《关于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解读...

2019年,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明确企业与政府责任,规划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安全防护与数据保护能力,建设技术保障平台,促进安全产业发展。

640?wx_fmt=gif


640?wx_fmt=jpeg


2019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该文件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护航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实施。


2018年被业界称为工业互联网“元年”,由于工业互联网能解决工业中的痛点问题,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使其成为了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近些年逐渐在全球均受到了各主要国家的高度重视。


主旨:《指导意见》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


《指导意见》规划,到2020年底,从制度机制、技术手段、产业发展三方面,初步建立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到2025年,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技术手段能力显著提升,安全产业形成规模,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作用:《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七个主要任务


一是对工业互联网安全责任进行了划分。企业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同时政府应当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二是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规划。工业互联网安全要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三方面抓起,逐步完善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和第四点分别从网络角度和数据角度对企业提高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水平和保护能力进行了指导。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各工业企业应当夯实设备和控制安全、提升网络设施安全、强化平台安全和加强工业APP安全管理。在数据资产保护方面,企业应当强化企业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并建立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第五和第六点从技术积累和公共服务能力两方面,对政府层面的工业互联网建设提出了整体的要求。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未来要建设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基础资源库和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验证环境。利用这些基础的公共资源,向工业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认证服务,强化工业互联网的公共安全服务水平。


七是给未来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


亮点:《指导意见》制定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两个专项行动


一是企业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行动。旨在通过建设安全技术与标准试验验证环境、组织对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安全专项检查评估、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应急演练,大力推广行业应用,并形成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最佳实践。


二是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提升行动。通过三个“推动”,即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库、恶意代码病毒库和安全威胁信息库等基础资源库和推动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验证环境。补齐目前工业互联网领域中的安全短板,构建强有力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互联网整体安全水平还不高,安全行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指导意见》对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规划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当前,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安全水平还不高。此时出台《指导意见》,实际上是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顶层设计,通过部署未来工信部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重点任务,为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我国工业信息安全健康发展举旗定向。


笔者认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交叉点,《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0年建设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形成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任务。本《指导意见》起到了细化指导具体工作的作用,确保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能够守好安全底线。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与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要求相比,还存在产业规模较小、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国家和地方都会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加强资金支持和配套,吸引行业资源,助力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做大做强。


作者 王琎 王闯系赛迪智库网络安全研究所工程师 


640?wx_fmt=gif


640?wx_fmt=jpeg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Java与Vue的食品安全溯源与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涵盖项目背景、目标意义、面临挑战及解决方案,并阐述了系统的整体架构与核心技术模块。系统通过集成物联网设备实现全流程数据采集,采用分布式数据库保障大数据存储与高效访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风险预测与智能预警,同时利用可视化技术呈现溯源链路与分析结果,实现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透明化、智能化管理。文中还提供了关键模块的代码示例,如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决策树模型训练与预测、溯源接口开发等,增强了项目的可实施性与参考价值。; 适合人群:具备Java开发基础、熟悉Spring Boot和Vue框架,有一定前后端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或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适合从事食品安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相关领域技术研发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构建食品全链条溯源体系,提升企业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②实现生产流程数字化管理,支持政府监管与消费者透明查询;③应用机器学习进行风险建模与智能预警,推动食品行业智能化转型;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文中提供的模型描述与代码示例,深入理解各模块设计逻辑,重点关注数据处理流程、算法实现与前后端交互机制,可基于该项目进行二次开发或拓展应用于其他行业的溯源系统建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