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波衰减和MTI改善因子是描述MTI滤波器性能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
MTI杂波衰减(CA)可定义为滤波器输入端杂波功率与输出端杂波功率
的比值:
|
(1) |
信号的功率与地杂波(海杂波)的功率比值称为信杂比(SNC):
|
(2) |
MTI改善因子I定义为输出端信杂比与输入端信杂比的比值:
|
(3) |
从公式(1)可知,杂波衰减这一指标反映的是MTI对杂波的抑制能力;从公式(3)可知,改善因子这一指标反映的是MTI对信杂比的改善能力,如图1所示。联合公式(1)(3),可得MTI改善因子又可写为:
|
(4) |
从中可以看出,MTI改善因子这一指标评价MTI滤波器的杂波改善和信号改善两方面的能力。
图1 MTI滤波器输入输出示意图
观察公式(4)可知,比值是MTI滤波器对信号的功率增益,比值
是MTI滤波器对杂波的功率增益,两者都与MTI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有关。对于经过下变频处理后的信号与杂波,传输函数
中的
也即信号与杂波自身的频率
,参见《动目标显示处理解析二(盲速)》,因此传输函数可直接表述为
。
对于杂波,其功率谱分布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且会随环境条件变化,因此杂波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需要将杂波的功率谱与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相结合,通过积分计算输出杂波功率再除以输入杂波功率得到。通常情况杂波功率谱服从高斯分布,即:
|
(5) |
其中,是杂波功率(常量),
是杂波频率的均方根值,它描述了频域杂波谱的扩展。
可由三部分主要组成,
。其中
是由于风速造成的杂波谱扩展的标准差;
是由于天线扫描转动造成的杂波谱扩展的标准差,
是由于雷达平台移动造成的杂波谱扩展的标准差。通常情况下满足:
|
(6) |
其中,是波长,
是风速均方根值,
是以弧度表示的3dB方位波束宽度,
是天线扫描时间,
是雷达平台速度,
是以弧度表示的相对于平台运动方向的方位角。
MTI滤波器输入端的杂波功率为:
|
(7) |
MTI滤波器输出端的杂波功率为:
|
(8) |
那么对于二脉冲对消器有其传输函数为:,因此代入公式(8)中可得杂波输出功率
为:
|
(9) |
图2 MTI二脉冲对消器示意图
对于常规地杂波或海杂波来讲,其频谱的主要能量都集中在附近,也即
,因此输出功率
可近似为:
|
(10) |
因此联立公式(7)和公式(10)可得MTI滤波器对杂波的功率增益为:
|
(11) |
而对于雷达信号的回波信号通常是窄带信号,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频率上,其频率特性相对稳定且集中在某个窄带范围内,因此,在无法考虑信号具体样式的情况下,信号的功率增益可以用平均功率增益来表征。考虑到二脉冲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周期性,有:
|
(12) |
图3 MTI二脉冲传递函数
由此,联立公式(4)、(11)、(12)可得二脉冲滤波器的MTI改善因子为:
|
(13) |
同理,根据N脉冲MTI对消器的传递函数:,对于N脉冲MTI滤波器改善因子可表示为:
|
(14) |
图4 N脉冲MTI对消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双阶乘符号,定义如下:
|
(15) |
的定义为:
|
(16) |
其中,为MTI滤波器的二次项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