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学点哲学很重要(一)

本文探讨了哲学智慧相对于具体知识的重要性,强调智慧包括创造力和哲学洞见,以科学发现和伽利略的想象力为例,揭示了智慧动力学的本质。对比了知识静态与智慧动态的区分,并通过老子和现代大学究的对比,说明智慧的持久价值。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哲学智慧比具体知识更重要

赵鑫珊 著

知识同智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是本质上的区别。知识属于静力学,智慧属于动力学。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恰如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时,一个大学究尽管万卷罗胸,但仅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是一个“两脚书橱”式的学者,而没有一点智慧的闪光,没有一丝创造力。可见,智慧的第一涵义是创造力。

在科学上,这种创造力突出表现在把先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看来好像不相关的观念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崭新的观念,在科学的进展中,构成了重大的转折点。所以说智慧属于动力学范畴。比如原先人类有关磁的知识和电的知识即古老又少的可怜,而把先前好象不相关的电的观念和磁的观念串联在一起的法拉第则充满了智慧。这智慧就表现在他发现了感生电流:一个变化着的磁场总是由一个电场伴随着;而变化着的电场又总是由磁场伴随着。

之所以说知识是属于静力学范畴,智慧属于动力学范畴,还因为智慧需要伟大的想象力。比如:伽利略关于“改变物体的速度才需要外力,而维持物体的速度并不需要外力”的论断,便充满了惊人的想象力。它已经挣脱了知识静态的表面,升华成自然哲学的智慧。

在坚硬的平面上推一木块,使其滑动,木块会渐渐慢下来直至停止不动。若用较光滑的木块在结冰的湖面上再做一次实验,我们会看到木块的速度比以前减少得慢些。所有这些,都还是古老的知识。但自地球上有人类以来,直到伽利略才把这种大众知识提升为自然哲学的智慧:当所有的摩擦阻力都被消除,木块就会沿着直线以恒定的速率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这是一次认识的飞跃,是物理史上第一个充满了伟大想象力的理想实验。

智慧的第二个涵义是哲学的洞见(但不是哲学知识),知识的堆积决不等于智慧,只有哲学洞见才称得上是智慧。让我们来比较某个当代精通理科、文科的大学究和古代哲学家老子。前者既懂线性代数、概率论和量子力学,又谙熟世界史、莎士比亚和中国古典悲剧,但他仅仅是静止地占有了这些庞杂的知识,而没有迸发出智慧的闪光。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尽管在知识的总体上远不如这位大学究,因为老子既不懂线性代数,也不懂量子力学,但在智慧上却是卓然独立于千古的。老子的智慧颇像李白的诗和莎士比亚的悲剧所达到的高度,我们这些拥有电脑的现代人,未必就敢拍着胸脯说:“以我们的知识定能超过老子的智慧!”

谁敢夸下这个海口?要知道,知识的算术级数之和并不恒等于哲学的智慧。如果在两者之间可划等号,那末,《道德经》在今天便一文不值。情况恰恰相反:1936年出版的土木工程、桥梁设计或化工大全等论著,尽管富于三十年代先进的知识,但早已进了造纸厂,而《道德经》和《柏拉图全集》还在不断再版、译成别国文字,并加以重新研究。为什么?因为今天《道德经》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知识而在于它的智慧。是它的智慧,而不是它的知识,征服了人心。哲学智慧(当然不是指全部哲学论著)不象知识,它既不会老化,也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要不然,为何现代西方科学一些代表人物如玻尔和海森伯还时时为古代中国、印度和希腊哲学中的智慧所激动,从中发觉新意?

知识如树叶,它的命运总是从新生到枯黄,蝉联飘坠,再让位给来年春天新的叶芽;而智慧则宛如树干基部的一圈圈年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阳光下的少年-熙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