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PCI 总线和 PCIe 总线:从并行到串行的总线革命
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中,总线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影响着系统性能。从早期的ISA总线到如今的PCIe 5.0,总线不仅是连接CPU、内存、外设的"信息高速公路",更是制约或释放硬件潜力的关键瓶颈。其中,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和PCIe(PCI Express)总线作为两代里程碑式的接口标准,分别代表了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从多总线结构入手,深入解析PCI总线的信号定义、周期类型、操作机制和仲裁方式,再对比分析PCIe总线如何通过串行架构实现性能飞跃,带您理解这两种总线技术如何塑造了现代计算机的硬件交互方式。

🏗️ 一、多总线结构:层次化的硬件通信体系
早期计算机采用"单总线结构"(如ISA总线),所有设备共享同一组总线,导致高速设备(如显卡)被低速设备(如鼠标)拖累。为解决这一矛盾,多总线结构应运而生——通过"高速核心总线"连接高性能部件,"低速扩展总线"连接外围设备,中间通过"桥接器"协调数据传输,形成层次化的通信体系。
PCI/PCIe总线在多总线结构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典型架构如下:
[CPU] ←→ [前端总线(FSB)] ←→ [北桥芯片] ←→ [内存总线] ←→ [内存]
↓
[PCI/PCIe总线] ←→ [显卡、NVMe硬盘等高速设备]
↓
[南桥芯片] ←→ [PCI总线] ←→ [网卡、声卡等中速设备]
↓
[USB/SATA等低速总线] ←→ [鼠标、硬盘等外设]
这种结构的核心优势是:
- 性能隔离:高速设备直接连接PCI/PCIe总线,避免被低速设备干扰;
- 扩展性强:通过桥接器支持多达32个PCI设备或16条PCIe通道;
- 兼容性好:新总线(如PCIe)可通过桥接器兼容旧设备(如PCI设备)。
PCI总线作为第一代通用高速总线,首次实现了"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和"总线主控"功能,而PCIe总线则通过串行差分信号彻底突破了并行总线的物理限制,成为现代计算机的标准配置。
📶 二、PCI 总线信号:并行通信的"信号字典"
PCI总线采用32位并行数据/地址复用总线(可扩展为64位),工作频率33MHz(64位模式下66MHz),通过丰富的信号定义实现设备间的可靠通信。这些信号可分为地址/数据信号、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电源信号四大类,共同构成了并行通信的"信号字典"。
(一)核心信号分类
| 信号类型 | 关键信号 | 功能描述 |
|---|---|---|
| 地址/数据信号 | AD[31:0](64位扩展为AD[63:0]) | 复用地址和数据信号:传输地址时为地址线,传输数据时为数据线 |
| 控制信号 | C/BE#[3:0] | 命令/字节使能信号:传输命令(如读/写)或指示有效数据字节 |
| 控制信号 | FRAME# | 帧周期信号:表示总线周期开始(低电平有效) |
| 控制信号 | IRDY# | 主设备准备好信号:表示主设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824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