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传输层
在学习HTTP等应用层协议时,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简单的认为HTTP协议是将请求和响应直接发送到了网络当中。但实际应用层需要先将数据交给传输层,由传输层对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后再将数据继续向下进行交付,该过程贯穿整个网络协议栈,最终才能将数据发送到网络当中。
传输层负责可靠性传输,确保数据能够可靠地传送到目标地址。为了方便理解,在学习传输层协议时也可以简单的认为传输层协议是将数据直接发送到了网络当中。
再谈端口号
端口号的作用
端口号(Port)标识一个主机上进行网络通信的不同的应用程序。当主机从网络中获取到数据后,需要自底向上进行数据的交付,而这个数据最终应该交给上层的哪个应用处理程序,就是由该数据当中的目的端口号来决定的。
从网络中获取的数据在进行向上交付时,在传输层就会提取出该数据对应的目的端口号,进而确定该数据应该交付给当前主机上的哪一个服务进程。
因此端口号是属于传输层的概念的,在传输层协议的报头当中就会包含与端口相关的字段。
五元组标识一个通信
在TCP/IP协议中,用“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号”这样一个五元组来标识一个通信。
比如有多台客户端主机同时访问服务器,这些客户端主机上可能有一个客户端进程,也可能有多个客户端进程,它们都在访问同一台服务器。
而这台服务器就是通过“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号”来识别一个通信的。
- 先提取出数据当中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确定该数据是发送给当前服务进程的。
- 然后提取出数据当中的协议号,为该数据提供对应类型的服务。
- 最后提取出数据当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将其作为响应数据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将响应结果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端进程。

通过netstat命令可以查看到这样的五元组信息。

其中的Local Address表示的就是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Foreign Address表示的就是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而Proto表示的就是协议类型。
协议号 VS 端口号
- 协议号是存在于IP报头当中的,其长度是8位。协议号指明了数据报所携带的数据是使用的何种协议,以便让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该将该数据交付给传输层的哪个协议进行处理。
- 端口号是存在于UDP和TCP报头当中的,其长度是16位。端口号的作用是唯一标识一台主机上的某个进程。
- 协议号是作用于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的,而端口号是作用于应用层于传输层之间的。
端口号范围划分
端口号的长度是16位,因此端口号的范围是0 ~ 65535:
- 0 ~ 1023:知名端口号。比如HTTP,FTP,SSH等这些广为使用的应用层协议,它们的端口号都是固定的。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0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