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已经快要结束,家长们要提前为孩子考虑志愿填报的事情了!
高考填报志愿,这四大关键词你一定要知道!
填报志愿需要考生不浪费一点分数,将高考的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要知道有时一分就间隔上万人啊!这里就给大家先科普四大填报志愿,必懂的关键词。
一、志愿填报必懂关键词
1、分段线
取消录取批次,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的导向之一。同时,打破了人为给招生院校专业分批分等的既有格局,促使所有院校专业在同一平台公平竞争,释放和激发高等院校的创新活力。
实行分段录取,是综合改革方案的规定。其分段比例主要参考原相应批次上线考生比例确定,均在原相应批次上线人数基础上略有扩大,但总体又保持平稳。
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
一是有利于平稳衔接,确保改革过渡期能有序投档录取;
二是使考生填报志愿更有针对性,尽可能减少录取结果与考生期待之间的落差;
三是这样做也是高考取消批次后征求意见中大多数人的意见。
2、投档线
各专业录取线不是事先划定的,而是投档后自然形成的。每段投档录取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公布该段次各专业录取最低分和位次号。
3、投档比例
即投档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招生计划数)之比。为了便于高校择优选拔录取,往往投档人数多于实际录取人数。
其特点:
(1)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一般为100%;
(2)提前批传统志愿投档比例如军警院校投档比例一般为110%;
4、招生计划
所谓招生计划,就是院校准备招收学生的人数。由院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报请国家教育部审批备案,方可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每年5月底统一下达当年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招生计划,结合成绩排序和考生志愿,进行“一个计划对应录取一名考生”的过程。
招生计划分为两种类型:
(1) 来源计划,就是按照省份分配、下达的招生专业及人数,又称分省计划;
(2) 预留计划,包括单独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以及少量的机动计划,录取时调剂之用。
知道了这四大关键词,那么志愿到底该怎么填写呢?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变革,“一个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形式成了越来越多身份的选择,志愿数量也从5-6个扩大为几十个,一定程度上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但也加大了志愿填报的难度。
因此这些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住!
二、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首要原则——保、稳、冲!
这是填志愿从来没变过的第一法则。无论你要填的是6个,还是80个。志愿表里永远要由这三部分组成。冲的院校可以非常激进,但只能填10%左右的名额,中间大量的志愿还是要以“稳”为主。
2、反复检查志愿的顺序
这一点在新高考地区尤其要注意,一下子几十个志愿,一不小心眼花了就麻烦了!一定要反复检查。
因为高校招生是按照你填的顺序来考虑要不要录取的,即使分数够到了某一个学校,但假如被放到后面去,同样是录取不上的。
3、看清楚专业所在校区
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虽然上大学还是去读书的,但是一个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备的校区,不但能拓宽视野,同时也能提供更多机会。
4、别乱找志愿填报机构
针对各种志愿填报机构的乱象,千万要小心,不要轻信!花的钱还是小事,一旦掉进了坑里填错了志愿,就很难挽回了。所以填报志愿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谨慎、理智、耐心地去分析,要做到自己心理有数,才能选出最适合孩子的院校与专业。
三、志愿填报工具推荐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免费的志愿填报小程序 → 金牌志愿(微信小程序),填入分数和省份等基础信息,就能一键匹配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1、志愿智能分析
金牌志愿小程序基于历年实际录取情况,对大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再合成,通过自由专利算法进行深度学习训练,不断学习、迭代、优化,实现本年度高考录取志愿填报的智能推荐。
考生输入高考省份、类型、科目、分数,即可立即锁定合适的院校,并分为“冲、稳、保”三大板块。
2、查大学——智能选学校
中国实在是有太多的大学了,一不小心就会漏了合适的院校。
金牌志愿帮你查大学,根据您设置的条件进行筛选,如限制院校分类、院校属地,从中给您推荐可冲击、较稳定、保底的院校。各高校的学校简介、校园实景图、招生信息、所设专业等统统都有。
3、查专业——筛选合适专业
选好专业,意味着未来有更好的岗位和更高的薪资待遇,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的就业方向、专业发展也同样重要。
只要在金牌志愿小程序里输入你喜欢的专业就可以了解专业的具体情况,课程设置,就业方向以及对口职业,同时了解未来职业的薪资范围,需要的职业能力等。
4、志愿模拟填报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所选的专业后悔,主要是因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具体的了解该专业,也不清楚是否适合自己,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指导,最终导致后悔选此专业。所以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寻找专业的指导,详细了解高校专业,谨慎填报志愿。
金牌志愿小程序里的“模拟志愿填报”功能可以帮您熟悉填报志愿的流程,提前选择和确定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减少正式填报志愿时出现的问题,保证正式填报志愿顺利进行。
高考的第二天,祝每一位考生都能: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