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数组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foreach循环的使用、100以内质数的判断

   想要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我们首先得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及其原理: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F(0)=0,F(1)=1, F(n)=F(n - 1)+F(n - 2)(n ≥ 2,n ∈ N*)

                                                              ———百度百科

  定义一个数组:int[] x =new int[20] ;我们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斐波那契数列聪第三个数开始满足其定义,所以我们从第三个数开始执行循环操作 ,即:F(n)=F(n - 1)+F(n - 2)。这里我们以前20项为例 ,代码写入如图:

c9d1befe28254c90ba46773a55b5ce66.png

 之前我们采用的是for循环打印出数组,但为了代码的简洁程度与方便性,可以利用数组专用的foreach循环实现打印,格式如下:for(type element :array)代码写入如图:

a4e73f70997340d480fdcb0d71b0af8a.png

 质数的判断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入门的标志,这里介绍一种较为容易理解的思路,即从三开始,逐步除以从2开始并小于该数平方的整数,用if语句判断布尔类型,输出满足条件的数。特别注意定义一个布尔变量,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代码写入如图:

53ca23a6b8234b569cb2001d79de041b.png

  给大家看看《战狼》中是如何利用这一代码破解安全系统的,对于某些影视剧中helloJava代码

 还算有点技术含量:

24241f6a317b48be92182bf55225ee91.jpeg

 那么我们如何把每一个素数放入数组中呢?很容易想到要利用循环,以for循环为例,注释如图:

75fadc43c94a400e839254d685737ec2.png

 最后,还得请各位朋友多多指正,进一步优化笔者的代码,希望大家共同进步!

  • 1
    点赞
  • 0
    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冰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2 ¥4 ¥6 ¥10 ¥20
输入1-500的整数
余额支付 (余额:-- )
扫码支付
扫码支付:¥2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C币套餐、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