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自动装箱和拆箱
基本数据(Primitive)类型的自动装箱(autoboxing)、拆箱(unboxing)是自J2SE 5.0开始提供的功能。虽然为您打包基本数据类型提供了方便,但提供方便的同时表示隐藏了细节,建议在能够区分基本数据类型与对象的差别时再使用。
4.2.1 autoboxing和unboxing
在Java中,所有要处理的东西几乎都是对象(Object),例如之前所使用的Scanner是对象,字符串(String)也是对象,之后还会看到更多的对象。然而基本(Primitive)数据类型不是对象,也就是您使用int、double、boolean等定义的变量,以及您在程序中直接写下的字面常量。
在前一个小节中已经大致看到了操作对象的方便性,而使用Java有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有时需要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换为对象。例如使用Map对象要操作put()方法时,需要传入的参数是对象而不是基本数据类型。
要使用打包类型(Wrapper Types)才能将基本数据类型包装为对象,前一个小节中您已经知道在J2SE 5.0之前,要使用以下语句才能将int包装为一个Integer对象:
Integer integer = new Integer(10);
在 J2SE 5.0之后提供了自动装箱的功能,您可以直接使用以下语句来打包基本数据类型:
Integer integer = 10;
在进行编译时,编译器再自动根据您写下的语句,判断是否进行自动装箱动作。在上例中integer参考的会是Integer类的实例。同样的动作可以适用于 boolean、byte、short、char、long、float、double等基本数据类型,分别会使用对应的打包类型(Wrapper Types)Boolean、Byte、Short、Character、Long、Float或Double。下面直接使用自动装箱功能来改写范例4.4。
Ü 范例4.5 AutoBoxDemo.java
public class AutoBox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data1 = 10;
Integer data2 = 20;
// 转为double值再除以3
System.out.println(data1.doubleValue() / 3);
// 进行两个值的比较
System.out.println(data1.compareTo(data2));
}
}
程序看来简洁了许多,data1与data2在运行时就是Integer的实例,可以直接进行对象操作。执行的结果如下:
3.3333333333333335
–1
自动装箱运用的方法还可以如下:
int i = 10;
Integer integer = i;
也可以使用更一般化的java.lang.Number类来自动装箱。例如:
Number number = 3.14f;
3.14f会先被自动装箱为Float,然后指定给number。
从J2SE 5.0开始可以自动装箱,也可以自动拆箱(unboxing),也就是将对象中的基本数据形态信息从对象中自动取出。例如下面这样写是可以的:
Integer fooInteger = 10;
int fooPrimitive = fooInteger;
fooInteger引用至自动装箱为Integer的实例后,如果被指定给一个int类型的变量fooPrimitive,则会自动变为int类型再指定给fooPrimitive。在运算时,也可以进行自动装箱与拆箱。例如:
Integer i = 10;
System.out.println(i + 10);
System.out.println(i++);
上例中会显示20与10,编译器会自动进行自动装箱与拆箱,也就是10会先被装箱,然后在i + 10时会先拆箱,进行加法运算;i++该行也是先拆箱再进行递增运算。再来看一个例子:
Boolean boo = true;
System.out.println(boo && false);
同样的boo原来是Boolean的实例,在进行AND运算时,会先将boo拆箱,再与false进行AND运算,结果会显示false。
4.2.2 小心使用 boxing
自动装箱与拆箱的功能事实上是编译器来帮您的忙,编译器在编译时期依您所编写的语法,决定是否进行装箱或拆箱动作。例如:
Integer i = 100;
相当于编译器自动为您作以下的语法编译: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0);
所以自动装箱与拆箱的功能是所谓的“编译器蜜糖”(Compiler Sugar),虽然使用这个功能很方便,但在程序运行阶段您得了解Java的语义。例如下面的程序是可以通过编译的:
Integer i = null;
int j = i;
这样的语法在编译时期是合法的,但是在运行时期会有错误,因为这种写法相当于:
Integer i = null;
int j = i.intValue();
null表示i没有参考至任何的对象实体,它可以合法地指定给对象参考名称。由于实际上i并没有参考至任何的对象,所以也就不可能操作intValue()方法,这样上面的写法在运行时会出现NullPointerException错误。
自动装箱、拆箱的功能提供了方便性,但隐藏了一些细节,所以必须小心。再来看范例4.6,您认为结果是什么呢?
Ü 范例4.6 AutoBoxDemo2.java
public class AutoBox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100;
Integer i2 = 100;
if (i1 == i2)
System.out.println("i1 == i2");
else
System.out.println("i1 != i2");
}
}
从自动装箱与拆箱的机制来看,可能会觉得结果是显示i1 == i2,您是对的。那么范例4.7的这个程序,您觉得结果是什么?
Ü 范例4.7 AutoBoxDemo3.java
public class AutoBox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200;
Integer i2 = 200;
if (i1 == i2)
System.out.println("i1 == i2");
else
System.out.println("i1 != i2");
}
}
结果是显示i1 != i2,这有些令人惊讶,两个范例语法完全一样,只不过改个数值而已,结果却相反。
其实这与==运算符的比较有关,在第3章中介绍过==是用来比较两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值是否相等,事实上==也用于判断两个对象引用名称是否参考至同一个对象。
在自动装箱时对于值从–128到127之间的值,它们被装箱为Integer对象后,会存在内存中被重用,所以范例4.6中使用==进行比较时,i1 与 i2实际上参考至同一个对象。如果超过了从–128到127之间的值,被装箱后的Integer对象并不会被重用,即相当于每次装箱时都新建一个Integer对象,所以范例4.7使用==进行比较时,i1与i2参考的是不同的对象。
所以不要过分依赖自动装箱与拆箱,您还是必须知道基本数据类型与对象的差异。范例4.7最好还是依正规的方式来写,而不是依赖编译器蜜糖(Compiler Sugar)。例如范例4.7必须改写为范例4.8才是正确的。
Ü 范例4.8 AutoBoxDemo4.java
public class AutoBoxDemo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200;
Integer i2 = 200;
if (i1.equals(i2))
System.out.println("i1 == i2");
else
System.out.println("i1 != i2");
}
}
结果这次是显示i1 == i2。使用这样的写法,相信也会比较放心一些,对于这些方便但隐藏细节的功能到底要不要用呢?基本上只有一个原则:如果您不确定就不要用。
说明:
equals() 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值(内容)是否相同。
"==" 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引用(内存地址)是否相同,也用来比较两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值是否相等。
前面说过,int 的自动装箱,是系统执行了 Integer.valueOf(int i),先看看Integer.java的源码:
1
2
3
4
5
6
|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
int
i) {
if
(i >= -
128
&& i <= IntegerCache.high)
// 没有设置的话,IngegerCache.high 默认是127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128
];
else
return
new
Integer(i);
}
|
对于–128到127(默认是127)之间的值,Integer.valueOf(int i) 返回的是缓存的Integer对象(并不是新建对象)
所以范例中,i3 与 i4实际上是指向同一个对象。
而其他值,执行Integer.valueOf(int i) 返回的是一个新建的 Integer对象,所以范例中,i1与i2 指向的是不同的对象。
当然,当不使用自动装箱功能的时候,情况与普通类对象一样,请看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