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 UDP协议

OSI网络七层模型

7层模型

各层的主要功能

各层功能

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协议
主要特点:
(1)基于流的方式;
(2)面向连接;
(3)可靠通信方式;
(4)在网络状况不佳的时候尽量降低系统由于重传带来的带宽开销;
(5)通信连接维护是面向通信的两个端点的,而不考虑中间网段和节点。

TCP握手机制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通道的建立 —— 三次握手:
(1)在建立通道时,客户端首先要向服务端发送一个SYN同步信号。
(2)服务端在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后会向客户端发出SYN同步信号和ACK确认信号。
(3)当服务端的ACK和SYN到达客户端后,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这个“通道”就会被建立起来。
通道的关闭 —— 四次挥手:
(1)在数据传输完毕之后,客户端会向服务端发出一个FIN终止信号。
(2)服务端在收到这个信号之后会向客户端发出一个ACK确认信号。
(3)如果服务端此后也没有数据发给客户端时服务端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终止信号。
(4)客户端在收到这个信号之后会回复一个确认信号,在服务端接收到这个信号之后,服务端与客户端的通道也就关闭了。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DP协议

UDP协议简介

  • UDP协议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在OSI模型中,两者都位于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即使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 许多应用只支持UDP,如:多媒体数据流,不产生任何额外的数据,即使知道有破坏的包也不进行重发。当强调传输性能而不是传输的完整性时,如:音频和多媒体应用,UDP是最好的选择。在数据传输时间很短,以至于此前的连接过程成为整个流量主体的情况下,UDP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 UDP是OSI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主要用于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的传输中,分组传输顺序的检查与排序由应用层完成 [4] ,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UDP 协议基本上是IP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UDP协议适用端口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 UDP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数据包进行可靠性保证,适合于一次传输少量数据,UDP传输的可靠性由应用层负责。常用的UDP端口号有:53(DNS)、69(TFTP)、161(SNMP),使用UDP协议包括:TFTP、SNMP、NFS、DNS、BOOTP。
  • UDP报文没有可靠性保证、顺序保证和流量控制字段等,可靠性较差。但是正因为UDP协议的控制选项较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延迟小、数据传输效率高,适合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程序,或者可以保障可靠性的应用程序,如DNS、TFTP、SNMP等。

UDP和TCP比较

UDP和TCP比较

  • TCP/IP 和UDP最大的区别就是:TCP/I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TCP协议和UDP协议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适用于不同要求的通信环境。TCP协议和UDP协议之间的差别如下表所示。
  • 在实际的使用中,TCP主要应用于文件传输精确性相对要求较高且不是很紧急的情景,比如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有时在这些应用场景下即使丢失一两个字节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所以这些场景中一般都使用TCP传输协议。由于UDP可以提高传输效率,所以UDP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量大且精确性要求不高的数据传输,比如我们平常在网站上观看视频或者听音乐的时候应用的基本上都是UDP传输协议。

Socket编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ocket函数定义

socket():创建套接字。
bind():指定本地地址。一个套接字用socket()创建后,它其实还没有与任何特定的本地或目的地址相关联。在很多情况下,应用程序并不关心它们使用的本地地址,这时就可以不用调用bind指定本地的地址,而由协议软件为它们选择一个。但是,在某个知名端口(Well-known Port)上操作的服务器进程必须要对系统指定本地端口。所以一旦创建了一个套接字,服务器就必须使用bind()系统调用为套接字建立一个本地地址。
connect():将套接字连接到目的地址。初始创建的套接字并未与任何外地目的地址关联。客户机可以调用connect()为套接字绑定一个永久的目的地址,将它置于已连接状态。对数据流方式的套接字,必须在传输数据前,调用connect()构造一个与目的地的TCP连接,并在不能构造连接时返回一个差错代码。如果是数据报方式,则不是必须在传输数据前调用connect。如果调用了connect(),也并不像数据流方式那样发送请求建连的报文,而是只在本地存储目的地址,以后该socket上发送的所有数据都送往这个地址,程序员就可以免去为每一次发送数据都指定目的地址的麻烦。
listen():设置等待连接状态。对于一个服务器的程序,当申请到套接字,并调用bind()与本地地址绑定后,就应该等待某个客户机的程序来要求连接。listen()就是把一个套接字设置为这种状态的函数。
accept():接受连接请求。服务器进程使用系统调用socket,bind和listen创建一个套接字,将它绑定到知名的端口,并指定连接请求的队列长度。然后,服务器调用accept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到达一个连接请求。
send()/recv()和sendto()/recvfrom():发送和接收数据 。在数据流方式中,一个连接建立以后,或者在数据报方式下,调用了connect()进行了套接字与目的地址的绑定后,就可以调用send()和reev()函数进行数据传输。
closesocket():关闭套接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