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可执行文件与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作者简介:

本文由西邮陈莉君教授研一学生贺东升编辑,梁金荣、张孝家校对

建议结合之前的《linux的内存寻址方式》看。

Linux可执行文件与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一个可执行文件被执行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个新的进程的创建。Linux会为这个进程创建一个新的虚拟地址空间,然后会读取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头,建立虚拟地址空间与可执行文件的映射关系,然后将CPU的指令指针寄存器设置成可执行文件的入口地址,然后CPU就会从这里取指令执行。

一个可执行文件包含可被CPU执行的指令和待处理的数据,上CPU之前,指令和数据全部被翻译成成二进制的形式。在可执行的文件的内部,划分出了一些专门的段,如代码段,数据段,BSS段等。代码段中存放的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指令,数据段存放初始化过的变量,BSS段存放未初始化的变量,从装载的角度,把这些段称为segment。

32位的虚拟地址空间

64位的虚拟地址空间


Proc目录下的进程虚拟地址空间布局

Linux在装载可执行文件的时候,会将这些segment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中。映射的时候,这里面的segment会对应一个VMA。Linux将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中的一个段叫做虚拟内存区域(VMA)。在/proc目录下,可以查看一个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通过命令

cat /proc/pid/maps

这里面的每一行都对应一个VMA,每一个VMA都通过vm_area_struct结构体来描述。结构体中的vm_start和vm_end是VMA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还有其他的一些域来描述VMA的权限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前三个VMA,这是ELF可执行文件的segment映射过来的。可以看到,这里面并没有标明哪个是TEXT段,哪个是DATA段和BSS段。但是可以发现,前三个VMA的权限都不一样。

虚拟地址空间存储区的分布

所以,操作系统实际上并不关心可执行文件各个段所包含的的实际内容,OS只关心一些跟装载相关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段的权限(可读,可写,可执行)。

ELF文件中,段的权限往往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组合,基本上就3种:

  1. 以代码段为代表的权限为可读可执行的段

  2. 以数据段和BSS段为代表的权限为可读可写的段

  3. 以只读数据段为代表的权限为只读的段

ELF可执行文件中有两个概念,分别是段(segment)和节(p)。通过readelf -S name.elf可以查看ELF可执行文件的节头表,这里面有所有节的信息

在将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的时候,链接器会尽量把相同权限属性的段分配在同一空间。比如可读可执行的段都放在一起,这种段的典型是代码段;可读可写的段都放在一起,这种段的典型是数据段。在ELF中,把这些属性相似的,又连在一起的段叫做一个“segment”,而系统正是按照“segment”而不是“p”来映射可执行文件的。

可以使用命令 readelf -l name.elf来查看ELF的段。在ELF的程序头表,保存着segment的信息

最下面是是段与节的归属关系:

可以看到这个可执行文件中共有9个segment。从装载的角度看,我们只关心两个“LOAD”型的segment,因为只有它是需要被映射的,其他诸如“NOTE”,"GNU_STACK"都是在装载时起辅助作用的。下面的0到8分别对应着上面的一个segment,两个LOAD类型的segment分别对应着02和03,可以看到每个LOAD类型的segment里面都包含了许多的p。

ELF将相同或者相似属性的p合并为一个segment并映射到一个VMA中,是为了减少页面内部碎片,以节省内存空间的使用。因为在有了虚拟存储机制以后,装载的时候采用页映射的方式。Intel系列的处理器,页尺寸最小是4096个字节,也就是4KB。当写的程序很小的时候,每个p可能只有几十或者几百个字节,如果每个p都占用一个页的话,对内存的浪费是海量的。所以在将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的时候,链接器会尽量把相同或相似权限属性的p分配在同一空间,在程序头表中,将一个或多个属性类似的p合并为一个segment,然后在装载的时候,将这个segment映射到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中的一个VMA中。

ELF可执行文件与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的映射关系

很明显,属性相同或相似的p会被归类到一个segment,并且被映射到同一个VMA。

总的来说,“segment”和“p”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同一个ELF文件。这个在ELF文件中被称为不同的视图(view),从p的角度来看ELF文件就是链接视图(Linking View),从segment的角度来看就是执行视图(Execution View)。当我们在谈到ELF装载时,段专门指segment,而在其他的情况下,段指的是p。

在实际的映射过程中,只发现有代码段映射的VMA,有数据段映射的VMA,却没有BSS段映射的VMA。

如果仔细观察程序头表,查看两个LOAD型的segment,会发现一些映射的细节。

FileSiz表示segment在ELF文件中所占的大小,MemSiz表示segment在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中所占的大小。可以发现,MemSiz比FileSiz多出了0x20个字节,十六进制的20对应的十进制是32。再来看一下这个ELF可执行文件中BSS段的大小。

可以看到,BSS段的大小正好是十进制的32,。这说明在实际映射的时候,数据段在内存中所分配的空间大小超过实际的大小,超出去的这部分空间就是BSS段,并没有为BSS段进行专门的映射,这就是为什么在查看程序头表时,只看到了两个LOAD类型的段,而不是三个,BSS段已经被合并到了数据类型的段里面。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构造ELF可执行文件时,不需要再额外设立BSS的segment了,只需把数据segment的内存扩大,那些额外的部分就是BSS。而这部分多出的BSS空间,会被全部填充为0 。在C语言中,没有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一些静态变量会被默认初始化为0 ,这就是原因,因为它们会被分配到BSS段上,被一次性初始化为0。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打印变量地址的小程序进行验证,仔细观察没有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一些静态变量的线性地址。

视频讲解

这部分内容录了一个视频,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录讲解视频,没有什么经验,如果视频内容有任何问题还希望各路大神指出,不胜感激。


添加极客助手微信,加入技术交流群

长按,扫码,关注公众号

  • 10
    点赞
  • 3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Linux系统管理实践与进程通信实现 二零一三年一月八号 一、设计内容 1、Linux系统的熟悉与常用操作命令的掌握。 2、Linux环境下进程通信的实现。(实现父母子女放水果吃水果的同步互斥问题,爸爸 放苹果,女儿专等吃苹果,妈妈放橘子,儿子专等吃橘子,盘子即为缓冲区,大小为5。 ) 二、Linux环境介绍 1、Linux的由来与发展 Linux是一种可以在PC机上执行的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完全免费的操作系统 。1991年,芬兰学生Linux Torvalds开发了这个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因为是Linux改良的minix系统,故称之为Li nux。 2、Linux的优点 (1)Linux具备UNIX系统的全部优点 Linux是一套PC版的UNIX系统,相对于Windows是一个十分稳定的系统,安全性好。 (2)良好的网络环境 Linux与UNIX一样,是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具备完整的网络功能,提供在 Internet或Intranet的邮件,FTP,www等各种服务。 (3)免费的资源 Linux免费的资源和公开的源代码方便了对操作系统的深入了解,给编程爱好者提供 更大的发挥空间。 3、Linux的特点 1)全面的多任务,多用户和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 2)支持多种硬件,多种硬件平台 3)对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进行保护 4)按需取盘 5)共享内存页面 6)使用分页技术的虚拟内存 7)优秀的磁盘缓冲调度功能 8)动态链接共享库 9)支持伪终端设备 10)支持多个虚拟控制台 11)支持多种CPU 12)支持数字协处理器387的软件模拟 13)支持多种文件系统 14)支持POSIX的任务控制 15)软件移植性好 16)与其它UNIX系统的兼容性 17)强大的网络功能 三、常用命令介绍 1、目录操作 和DOS相似,Linux采用树型目录管理结构,由根目录(/)开始一层层将子目录建下 去,各子目录以 / 隔开。用户login后,工作目录的位置称为 home directory,由系统管理员设定。'~'符号代表自己的home directory,例如 ~/myfile 是指自己home目录下myfile这个文件。 Linux的通配符有三种:'*'和'?'用法与DOS相同,'- '代表区间内的任一字符,如test[0-5]即代表test0,test1,……,test5的集合。 (1)显示目录文件 ls 执行格式: ls [-atFlgR] [name] (name可为文件或目录名称) 例: ls 显示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ls -a 显示出包含隐藏文件的所有文件 ls -t 按照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显示文件 ls -F 显示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及其类型 ls -l 显示目录下所有文件的许可权、拥有者、文件大小、修改时间及名称 ls -lg 同上 ls -R 显示出该目录及其子目录下的文件 注:ls与其它命令搭配使用可以生出很多技巧(最简单的如"ls -l " more"),更多用法请输入ls --help查看,其它命令的更多用法请输入 命令名 -- help 查看。 (2)建新目录 mkdir 执行格式: mkdir directory-name 例: mkdir dir1 (新建一名为dir1的目录) (3)删除目录 rmdir 执行格式: rmdir directory-name 或 rm directory-name 例:rmdir dir1 删除目录dir1,但它必须是空目录,否则无法删除 rm -r dir1 删除目录dir1及其下所有文件及子目录 rm -rf dir1 不管是否空目录,统统删除,而且不给出提示,使用时要小心 (4)改变工作目录位置 cd 执行格式: cd [name] 例: cd 改变目录位置至用户login时的working directory cd dir1 改变目录位置,至dir1目录 cd ~user 改变目录位置,至用户的working directory cd 改变目录位置,至当前目录的上层目录 cd /user 改变目录位置,至上一级目录下的user目录 cd /dir-name1/dir-name2 改变目录位置,至绝对路径(Full path) cd 回到进入当前目录前的上一个目录 (5)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pwd 执行格式: pwd (6)查看目录大小du 执行格式: du [-s] directory 例:du dir1 显示目录dir1及其子目录容量(以kb为单位) du -s dir1 显示目录dir1的总容量 (7)显示环境变量 echo $HOME 显示家目录 echo $PATH 显示可执行文件搜索路径 env 显示所有环境变量(可能很多,最好用"e
本书详细介绍如何在个人电脑上安装配置Caldera和Red Hat两种发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并能帮助用户解决安装和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书既能指导你进行基本的安装步骤,也能指导你定制独具特色的Linux 操作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你会成为一个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专家,并能使配置的机器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工作。 目 录 前言 第1章 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 1 1.1 概述 1 1.1.1 什么是Linux操作系统 1 1.1.2 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 2 1.1.3 安装Linux操作系统之前的准备工作 4 1.2 快速解决方案 5 1.2.1 使用Windows 95/98/NT查看系统 信息 5 1.2.2 查看Red Hat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3 查看Caldera发行版本的硬件兼容 清单 8 1.2.4 查找Linux操作系统的低价CD-ROM 光盘 8 1.2.5 查找关于Linux操作系统的最新新闻 9 1.2.6 确定Linux操作系统能否满足你的 工作需要 9 第2章 对硬盘驱动器进行分区 10 2.1 概述 10 2.2 快速解决方案 13 2.2.1 使用FIPS程序在不破坏原有数据的 前提下调整分区 13 2.2.2 使用Red Hat公司的Disk Druid 程序增加分区 14 2.2.3 使用Partition Magic程序整理硬盘 并增加分区 15 2.2.4 使用Caldera公司的Disk Partition 程序增加分区 15 第3章 安装Caldera发行版本 18 3.1 概述 18 3.1.1 安装过程 18 3.1.2 Caldera发行版本的安装选项 19 3.1.3 配置图形的考虑 20 3.1.4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21 3.2 快速解决方案 22 3.2.1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 安装程序 22 3.2.2 安装Caldera公司的Windows下的 辅助安装工具程序 22 3.2.3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23 3.2.4 制作安装盘 23 3.2.5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24 3.2.6 从软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25 3.2.7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25 3.2.8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25 3.2.9 制作一张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 引导盘 26 3.2.10 设置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 发行版本 26 3.2.11 直接引导启动到Caldera发行版本 27 3.2.12 诊断使用LILO程序引导启动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27 3.2.13 恢复主引导记录 28 3.2.14 运行LILO程序 28 3.2.15 设置LILO程序 28 3.2.16 确定磁盘参数 29 3.2.17 在LILO程序中设置用来选择某个 操作系统的启动引导延时 30 3.2.18 重新安装LILO程序 30 3.2.19 删除LILO程序 30 3.2.20 关闭系统 30 第4章 安装Red Hat发行版本 31 4.1 概述 31 4.1.1 安装过程 32 4.1.2 Red Hat发行版本的安装级别 32 4.1.3 LILO程序,Linux操作系统的加载 程序 34 4.1.4 配置显示选项的考虑 35 4.1.5 系统开机引导时可以使用的服务 35 4.1.6 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36 4.2 快速解决方案 36 4.2.1 确定哪些安装盘是必需的 36 4.2.2 制作一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引 导盘 37 4.2.3 下载最新的引导启动映像 37 4.2.4 制作一张Windows下的引导盘 37 4.2.5 从一张引导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6 从CD-ROM光盘开始运行安装程序 38 4.2.7 为NFS、HTTP或者FTP安装设置 一个本地服务器 39 4.2.8 为一个专用的本地网络分配IP地址 39 4.2.9 通过一个NFS挂装进行安装 39 4.2.10 从一个硬盘驱动器分区进行安装 40 4.2.11 从一个HTTP或者FTP服务器进行 安装 40 4.2.12 从引导管理程序失误中恢复NT 40 4.2.13 选择需要安装哪些组件和软件包 41 4.2.14 使用虚拟控制台跟踪和调试安装 过程 41 4.2.15 引导进入Linux操作系统 42 4.2.16 诊断使用LILO程序启动引导时 出现的挂起错误 42 4.2.17 可以用在MBR中的LILO程序的 代用程序 44 4.2.18 恢复MBR 45 4.2.19 运行LILO程序 45 4.2.20 设置LILO程序 45 4.2.21 配置LILO程序引导多个操作系统 45 4.2.22 确定磁盘参数 46 4.2.23 设置用来选择某个操作系统的 启动引导延时 47 4.2.24 在LILO程序中设置一个缺省的 操作系统 47 4.2.25 重新安装LILO程序 48 4.2.26 删除LILO程序 48 4.2.27 选择自动启用哪些服务 48 4.2.28 关闭系统 48 4.2.29 让Linux操作系统检查1GB以上的 RAM系统内存 49 第5章 使用Linux操作系统 50 5.1 概述 50 5.1.1 Linux操作系统与DOS和NT的比较 51 5.1.2 文件存取权限和所有权限 51 5.2 快速解决方案 52 5.2.1 设置日期 52 5.2.2 设置时间 52 5.2.3 列出目录的内容清单 52 5.2.4 切换目录路径 53 5.2.5 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54 5.2.6 解读文件和目录清单列表 54 5.2.7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存取权限 54 5.2.8 改变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55 5.2.9 给文件和目录改名 55 5.2.10 建立目录 55 5.2.11 建立链接 55 5.2.12 删除目录 56 5.2.13 拷贝文件和目录 56 5.2.14 移动文件和目录 57 5.2.15 删除文件 57 5.2.16 识别二进制文件 57 5.2.17 使用vi文本编辑器程序 57 5.2.18 使用pico文本编辑器程序 58 5.2.19 查看文本文件,不使用文本编辑器 程序 60 5.2.20 把命令结果输出到文本文件中 61 5.2.21 建立别名 61 5.2.22 使用find命令确定文件存放位置 61 5.2.23 通过搜索locate数据库来查找文件 62 5.2.24 在path语句说明的路径中查找 文件 62 5.2.25 在path语句中添加新路径 63 5.2.26 在文件内容中查找文本 63 5.2.27 寻求帮助 63 5.2.28 在后台运行命令程序 63 5.2.29 确定当前运行的命令 63 5.2.30 把命令程序调到后台去 64 5.2.31 把后台命令调回前台来 64 5.2.32 取消正在执行的命令 64 5.2.33 清除屏幕 64 5.2.34 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65 5.2.35 退出登录 65 5.2.36 重新引导启动机器 65 5.2.37 系统关机 65 第6章 配置X图形界面 66 6.1 概述 66 6.2 快速解决方案 67 6.2.1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的准备工作 67 6.2.2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鼠标 69 6.2.3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键盘 70 6.2.4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卡 71 6.2.5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显示器 73 6.2.6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显示 模式和颜色设置 73 6.2.7 在Caldera发行版本中配置X服务器 程序本身 74 6.2.8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X图形 界面 75 6.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定制配置 一台显示器 79 6.2.10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配置图形 显示模式 80 6.2.11 手动调整X图形界面 82 6.2.12 手动配置显示器 82 6.2.13 手动配置图形卡 83 6.2.14 手动配置图形显示模式 84 6.2.15 进入GUI 85 第7章 窗口管理器程序和桌面环境 86 7.1 概述 86 7.1.1 窗口管理器程序 86 7.1.2 桌面环境 87 7.2 快速解决方案 88 7.2.1 查找窗口管理器程序 88 7.2.2 在Gnom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88 7.2.3 在Gnom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89 7.2.4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89 7.2.5 使用Gnom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面板 90 7.2.6 在KDE桌面环境中运行程序 91 7.2.7 在KDE桌面环境中隐藏任务条 92 7.2.8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帮助系统 92 7.2.9 使用KDE桌面环境中的控制中心 93 7.2.10 在KDE桌面环境使用COAS 94 7.2.11 安装一个新的窗口管理器程序 94 第8章 建立用户帐户 96 8.1 概述 96 8.1.1 口令字 97 8.1.2 编写添加用户命令脚本程序 98 8.2 快速解决方案 98 8.2.1 添加一个新用户 98 8.2.2 添加或者修改一个口令字 98 8.2.3 通过linuxconf程序添加一个 新用户 99 8.2.4 查看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5 选择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0 8.2.6 改变关于新用户的缺省设置 101 8.2.7 修改现有用户的信息 101 8.2.8 通过linuxconf程序修改现有用户 的信息 102 8.2.9 安装shadow口令字软件包 103 8.2.10 转换用户系统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1 转换用户系统不再使用shadow 口令字 103 8.2.12 查找缺省的用户配置文件 103 8.2.13 查找容易被破译的口令字 104 8.2.14 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5 通过linuxconf程序冻结一个用户 104 8.2.16 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7 通过linuxconf程序删除一个用户 104 8.2.18 检查系统的易受攻击性 105 8.2.19 修改源代码使程序能够运行在使用 shadow口令字功能的系统中 105 8.2.20 打开linuxconf程序 105 第9章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 107 9.1 概述 107 9.1.1 文件系统基础 107 9.1.2 Linux文件系统的格式 107 9.2 快速解决方案 108 9.2.1 建立一个文件系统 108 9.2.2 挂装到文件系统上 108 9.2.3 从文件系统上卸载 109 9.2.4 简化常用挂装命令 109 9.2.5 挂装一个已经准备好的设备 类型 110 9.2.6 在开机引导启动时自动挂装一个 设备 110 9.2.7 把一个现存的目录转移到一个新 分区 111 第10章 编译系统内核 113 10.1 概述 113 10.1.1 为什么要编译 113 10.1.2 为什么不编译 114 10.1.3 内核升级问题 114 10.1.4 应该使用哪一个内核 114 10.1.5 系统内核配置选项 114 10.2 快速解决方案 115 10.2.1 确定用户正在使用的是哪个版本 的内核 115 10.2.2 确定内核是测试版还是正式版 115 10.2.3 通过发行商做好升级内核的 准备 115 10.2.4 哪里可以找到内核源代码 116 10.2.5 为新内核加上LILO选项 116 10.2.6 测试内核安装效果 116 10.2.7 使用Caldera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8 使用Red Hat发行版本升级内核 117 10.2.9 编译内核 118 10.2.10 升级内核 119 10.2.11 为内核源代码打补丁 119 10.2.12 对缺省内核进行细调 120 10.2.13 安装内核 121 10.2.14 加载内核模块 121 10.2.15 卸载内核模块 121 10.2.16 使用config程序 122 10.2.17 使用menuconfig程序 122 10.2.18 使用xconfig程序 124 第11章 配置LAN 127 11.1 概述 127 11.1.1 计划一个LAN 127 11.1.2 网络硬件 128 11.1.3 服务 129 11.1.4 确定用户是否需要动态 分配路由 130 11.2 快速解决方案 130 11.2.1 检查网络当前的设置情况 130 11.2.2 设置IP地址 131 11.2.3 在GUI中设置IP地址 131 11.2.4 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5 在GUI中给网络中的计算机命名 133 11.2.6 分配域名 135 11.2.7 在GUI中分配域名 135 11.2.8 设置动态路由分配 136 11.2.9 在Red Hat发行版本中设置静态路由 分配 138 11.2.10 为计算机配置域名解析 139 11.2.11 建立LAN 140 11.2.12 配置打印服务 141 11.2.13 在GUI中添加一台打印机 142 11.2.14 在GUI中修改一个打印机设置 144 11.2.15 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6 在GUI中删除一个打印机设置 145 11.2.17 配置一个NFS文件服务器计算机 147 11.2.18 配置一个NFS客户计算机 148 11.2.19 确定是否需要NIS 148 11.2.20 配置NIS 148 第12章 通过Samba服务与Windows网络 集成 152 12.1 概述 152 12.2 快速解决方案 154 12.2.1 获取Samba的最新版本 154 12.2.2 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Samba 154 12.2.3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4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CD-ROM 光盘上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5 从源代码安装Samba软件包 154 12.2.6 查看Samba守护进程是否正在 运行 155 12.2.7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inetd中 运行 155 12.2.8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从系统的开机 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9 配置Samba守护进程不从系统的 开机引导脚本程序中运行 156 12.2.10 手动启动Samba守护进程运行 157 12.2.11 定义主机的Samba服务访问 权限 157 12.2.12 建立一个Samba配置文件 157 12.2.13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Linux 到Windows 159 12.2.14 配置硬盘驱动器共享:Windows 到Linux 160 12.2.15 从一个Windows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6 从一个Linux机器上测试硬盘 驱动器共享设置 161 12.2.17 配置打印共享:Linux到 Windows 161 12.2.18 配置打印共享:Windows到 Linux 162 12.2.19 测试打印共享 163 12.2.20 访问一个Windows硬盘驱动器 163 第13章 连接到因特网 164 13.1 概述 164 13.1.1 PPP拨号程序 164 13.1.2 因特网客户程序 164 13.2 快速解决方案 165 13.2.1 连接到ISP 165 13.2.2 使用kppp设置一个PPP连接 166 13.2.3 准备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4 在kppp中编写一个登录命令脚本 170 13.2.5 使用linuxconf程序设置一个PPP 连接 171 13.2.6 下载并安装pppsetup软件 173 13.2.7 使用pppsetup软件对PPP拨号进行 设置 173 13.2.8 从命令行拨入 177 13.2.9 从Caldera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13.2.10 从Red Hat发行版本的GUI 中拨入 177 第14章 设置因特网服务 178 14.1 概述 178 14.1.1 连接性 178 14.1.2 电子邮件方面的考虑 178 14.1.3 使所做的设置修改明确生效 179 14.1.4 虚拟主机 179 14.2 快速解决方案 179 14.2.1 设置虚拟主机服务 179 14.2.2 配置电子邮件 180 14.2.3 运行POP电子邮件软件 182 14.2.4 配置Apache软件的WWW服务 功能 183 14.2.5 配置一个FTP服务器 185 14.2.6 配置NFS 186 第15章 软件包管理 188 15.1 概述 188 15.1.1 选择下载的软件包格式 188 15.1.2 软件打包方法 189 15.1.3 X Window环境中的RPM工具 190 15.2 快速解决方案 191 15.2.1 管理RPM软件包 191 15.2.2 使用tar档案文件 193 15.2.3 使用GZip压缩 195 15.2.4 建立一个压缩的tar文件 195 第16章 安装新软件 196 16.1 概述 196 16.2 快速解决方案 198 16.2.1 寻找软件包 198 16.2.2 确定源代码是否可以在你的 机器上通过编译并运行 199 16.2.3 替换制作文件 199 16.2.4 编译源代码 200 16.2.5 安装二进制代码 200 16.2.6 把软件包添加到用户的PATH 语句中 200 16.2.7 识别可执行程序 201 第17章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 概述 202 17.1.1 C语言编程工具 202 17.1.2 Linux操作系统中的C语言编程 202 17.2 快速解决方案 203 17.2.1 安装C语言编译器 203 17.2.2 安装基本C语言函数库 203 17.2.3 安装内核函数库 203 17.2.4 安装build管理器 204 17.2.5 安装C语言预处理器 204 17.2.6 安装文件比较工具软件 204 17.2.7 安装源代码补丁修补软件 204 17.2.8 寻找专业函数库 205 17.2.9 建立一个简单的制作文件 205 第18章 编写shell命令脚本程序 207 18.1 概述 207 18.1.1 shell概述 207 18.1.2 良好的命令脚本程序编程习惯 208 18.1.3 编程示范 208 18.2 快速解决方案 210 18.2.1 编写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0 18.2.2 给变量赋值 211 18.2.3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11 18.2.4 提示和接受输入数据 211 18.2.5 忽略元字符 211 18.2.6 编写条件if语句 212 18.2.7 接受命令行输入 213 18.2.8 添加注释语句 213 18.2.9 添加一个帮助组件 213 18.2.10 添加一个for循环语句 214 18.2.11 添加一个while循环语句 214 18.2.12 添加一个菜单 214 18.2.13 二次检查用户输入数据 215 18.2.14 比较文件、字符串以及正则 表达式 217 18.2.15 结束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8 18.2.16 测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18.2.17 调试一个命令脚本程序 219 第19章 Perl语言 221 19.1 概述 221 19.1.1 为什么使用Perl语言 221 19.1.2 Perl语言编程示范 222 19.2 快速解决方案 224 19.2.1 建立一个Perl程序 224 19.2.2 运行一个Perl程序 224 19.2.3 使程序输出在下一行显示 224 19.2.4 接受命令行输入 225 19.2.5 给变量赋值 225 19.2.6 使用某个变量的值 225 19.2.7 测试true或者false 225 19.2.8 测试文件 225 19.2.9 使用数学计算 226 19.2.10 数据值比较 226 19.2.11 字符串处理 227 19.2.12 使用数组 227 19.2.13 使用for语句 228 19.2.14 使用foreach语句 229 19.2.15 使用if语句 229 19.2.16 使用unless语句 230 19.2.17 使用until语句 231 19.2.18 使用while语句 231 19.2.19 把数据写入一个文件 231 19.2.20 从一个文件中读出数据 232 第20章 配置系统备份策略 233 20.1 概述 233 20.2 快速解决方案 235 20.2.1 获取ftape驱动程序 235 20.2.2 安装ftape驱动程序 236 20.2.3 选择一种备份策略 236 20.2.4 人工建立备份:通用方法 237 20.2.5 使用软盘或磁带机进行一次完全 备份 237 20.2.6 从磁带或软盘中恢复完全备份 238 20.2.7 向一个现有的tar备份文件中添加 文件 238 20.2.8 设置备份操作在指定时间执行 238 20.2.9 选择备份用的软件 239 20.2.10 自动备份 239 20.2.11 决定是否使用一个活动硬盘 驱动器系统 240 第21章 安全性问题 242 21.1 概述 242 21.2 快速解决方案 243 21.2.1 关闭简单的薄弱环节 243 21.2.2 列出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3 21.2.3 列出不成功登录的记录清单 244 21.2.4 查找安全漏洞 244 21.2.5 密切注意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进展 244 21.2.6 确定是否需要一堵防火墙 245 21.2.7 强化对网络驱动器访问的控制 246 21.2.8 过滤向外发送的数据包 246 21.2.9 安装ipchains 247 21.2.10 在重启动/关机之前保存数据 包过滤规则 248 21.2.11 开机引导后恢复数据包过滤 规则 248 21.2.12 安装SOCKS 248 21.2.13 安装代理服务器程序 249 21.2.14 配置SOCKS 249 21.2.15 设置Linux机器通过代理防火墙 250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 1.1 认识操作系统 1 1.1.1 从使用者角度 1 1.1.2 从程序开发者角度 2 1.1.3 从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所处位置 2 1.1.4 从操作系统设计者的角度 3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 4 1.2.1 操作系统的演变 4 1.2.2 硬件的发展轨迹 5 1.2.3 软件的轨迹 6 1.2.4 单内核与微内核操作系统 7 1.3 开放源代码的Unix/Linux操作系统 8 1.3.1 Unix的诞生和发展 8 1.3.2 Linux的诞生 9 1.3.3 操作系统标准POSIX 9 1.3.4 GNU和Linux 9 1.3.5 Linux的开发模式 10 1.4 Linux内核 10 1.4.1 Linux内核的位置 10 1.4.2 Linux内核的作用 11 1.4.3 Linux内核子系统 11 1.5 Linux内核源代码 13 1.5.1 多版本的内核源代码 13 1.5.2 Linux内核源代码的结构 13 1.5.3 Linux内核源代码分析工具 14 习题1 15 第2章 内存寻址 17 2.1 内存寻址简介 17 2.1.1 Intel x86 CPU寻址方式的演变 18 2.1.2 IA32寄存器简介 19 2.1.3 物理地址、虚拟地址及线性地址 21 2.2 分段机制 22 2.2.1 地址转换及保护 24 2.2.2 Linux中的段 24 2.3 分页机制 25 2.3.1 页与页表 25 2.3.2 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28 2.3.3 分页示例 28 2.3.4 页面高速缓存(cache) 29 2.3.5 Linux中的分页机制 30 2.4 Linux中的汇编语言 31 2.4.1 AT&T与Intel汇编语言的比较 31 2.4.2 AT&T汇编语言的相关知识 32 2.5 Linux系统地址映射示例 33 习题2 35 第3章 进程 37 3.1 进程介绍 37 3.1.1 程序和进程 37 3.1.2 进程的层次结构 38 3.1.3 进程状态 39 3.1.4 进程实例 40 3.2 进程控制块 41 3.2.1 进程状态 42 3.2.2 进程标识符 43 3.2.3 进程之间的亲属关系 43 3.2.4 进程控制块的存放 44 3.3 进程的组织方式 45 3.3.1 进程链表 45 3.3.2 散列表 46 3.3.3 可运行队列 47 3.3.4 等待队列 47 3.4 进程调度 48 3.4.1 基本原理 48 3.4.2 时间片 50 3.4.3 Linux进程调度时机 50 3.4.4 进程调度的依据 51 3.4.5 调度函数schedule()的实现 52 3.5 进程的创建 54 3.5.1 创建进程 55 3.5.2 线程及其创建 56 3.6 与进程相关的系统调用及其应用 58 3.6.1 fork系统调用 58 3.6.2 exec系统调用 59 3.6.3 wait系统调用 60 3.6.4 exit系统调用 62 3.6.5 进程的一生 63 3.7 与调度相关的系统调用及应用 63 习题3 65 第4章 内存管理 67 4.1 Linux的内存管理概述 67 4.1.1 虚拟内存、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67 4.1.2 虚拟内存实现机制间的关系 69 4.2 进程用户空间的管理 70 4.2.1 进程用户空间的描述 71 4.2.2 进程用户空间的创建 74 4.2.3 存映射 76 4.2.4 进程存区示例 76 4.2.5 与用户空间相关的系统调用 78 4.3 请页机制 79 4.3.1 缺页异常处理程序 79 4.3.2 请求调页 81 4.3.3 写时复制 83 4.4 物理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83 4.4.1 伙伴算法 85 4.4.2 物理页面的分配 86 4.4.3 物理页面的回收 88 4.4.4 slab分配模式 89 4.4.5 内核空间非连续内存区的分配 93 4.5 交换机制 95 4.5.1 交换的基本原理 95 4.5.2 页面交换守护进程kswapd 99 4.6 内存管理实例 99 4.6.1 相关背景知识 100 4.6.2 代码体系结构介绍 100 4.6.3 实现步骤 103 4.6.4 程序代码 103 习题4 108 第5章 中断和异常 110 5.1 中断的基本知识 110 5.1.1 中断向量 110 5.1.2 外设可屏蔽中断 111 5.1.3 异常及非屏蔽中断 112 5.1.4 中断描述符表 112 5.1.5 相关汇编指令 113 5.2 中断描述符表的初始化 114 5.2.1 IDT表项的设置 114 5.2.2 对陷阱门和系统门的初始化 115 5.2.3 中断门的设置 116 5.3 中断处理 116 5.3.1 中断和异常的硬件处理 116 5.3.2 中断请求队列的建立 117 5.3.3 中断处理程序的执行 119 5.3.4 从中断返回 121 5.4 中断的下半部处理机制 121 5.4.1 为什么把中断分为两部分来处理 122 5.4.2 小任务机制 122 5.4.3 下半部 124 5.4.4 任务队列 125 5.5 中断应用——时钟中断 125 5.5.1 时钟 125 5.5.2 时钟运作机制 126 5.5.3 Linux的时间系统 127 5.5.4 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128 5.5.5 时钟中断的下半部处理 129 5.5.6 定时器及其应用 129 习题5 132 第6章 系统调用 133 6.1 系统调用与应用编程接口、系统命令、内核函数的关系 133 6.1.1 系统调用与API 133 6.1.2 系统调用与系统命令 134 6.1.3 系统调用与内核函数 134 6.2 系统调用处理程序及服务例程 135 6.2.1 初始化系统调用 136 6.2.2 system_call()函数 136 6.2.3 参数传递 137 6.2.4 跟踪系统调用的执行 139 6.3 封装例程 140 6.4 添加新系统调用 141 6.5 实例——利用系统调用实现一个调用日志收集系统 143 6.5.1 代码体系结构 143 6.5.2 把代码集成到内核中 146 6.5.3 实现步骤 148 习题6 148 第7章 内核中的同步 149 7.1 临界区和竞争状态 149 7.1.1 临界区举例 149 7.1.2 共享队列和加锁 150 7.1.3 确定保护对象 151 7.1.4 死锁 152 7.1.5 并发执行的原因 153 7.2 内核同步方法 153 7.2.1 原子操作 153 7.2.2 自旋锁 155 7.2.3 信号量 156 7.3 并发控制实例 157 7.3.1 内核任务及其并发关系 158 7.3.2 实现机制 158 7.3.3 关键代码解释 162 7.3.4 实现步骤 163 习题7 164 第8章 文件系统 165 8.1 Linux文件系统基础 165 8.1.1 Linux文件结构 165 8.1.2 Linux文件系统 166 8.1.3 文件类型 167 8.1.4 文件访问权限 168 8.2 虚拟文件系统 168 8.2.1 虚拟文件系统的引入 168 8.2.2 VFS中的数据结构 170 8.2.3 VFS超级块数据结构 171 8.2.4 VFS的索引节点 173 8.2.5 目录项对象 174 8.2.6 与进程相关的文件结构 176 8.2.7 主要的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 179 8.3 文件系统的注册、安装与卸载 180 8.3.1 文件系统的注册和注销 180 8.3.2 文件系统的安装 181 8.3.3 文件系统的卸载 183 8.4 页缓冲区 183 8.4.1 address_space对象 183 8.4.2 address_space对象的操作函数表 184 8.5 文件的打开与读写 185 8.5.1 打开文件 185 8.5.2 读写文件 187 8.6 编写一个文件系统 189 8.6.1 Linux文件系统的实现要素 189 8.6.2 什么是romfs文件系统 191 8.6.3 romfs文件系统的布局与文件结构 191 8.6.4 具体实现的对象 192 习题8 195 第9章 设备驱动 196 9.1 概述 196 9.2 设备驱动程序基础 198 9.2.1 I/O端口 199 9.2.2 设备文件 200 9.2.3 中断处理 201 9.2.4 设备驱动程序框架 203 9.3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204 9.3.1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注册 204 9.3.2 简单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示例 205 9.4 块设备驱动程序 208 9.4.1 块设备驱动程序的注册 209 9.4.2 块设备请求 212 习题9 215 附录A 内核中的链表 216 A.1 链表数据结构简介 216 A.2 内核链表数据结构的定义及初始化 217 A.3 操作链表的接口 218 A.4 遍历链表 219 附录B 内核模块 221 B.1 什么是模块 221 B.2 编写一个简单的模块 221 B.3 模块编程的基础知识 222 B.4 模块的编译 224 B.5 模块实用程序modutils 226 附录C Linux内核编译 228 C.1 内核简介 228 C.2 为什么重新编译内核 228 C.3 内核编译模式 229 C.4 新版本内核的获取和更新 229 C.5 内核编译 230 C.6 修改并重启管理器 232 附录D Linux编程基础(C语言环境) 233 D.1 Linux编程常识 233 D.1.1 相关标准(ANSI C、POSIX、SVID、XPG) 233 D.1.2 函数库和系统调用 234 D.1.3 在线文档(man、info、HOWTO) 235 D.1.4 C语言编程风格 237 D.2 Linux上的C/C++编译器和调试器 238 D.2.1 运行gcc/egcs 238 D.2.2 gcc/egcs的主要选项 240 D.2.3 gdb简介 240 D.2.4 gdb的常用命令 241 D.2.5 gdb使用示例 242 D.3 GNU make和makefile 243 D.3.1 GNU make 243 D.3.2 makefile的基本结构 243 D.3.3 makefile的变量 244 D.3.4 GNU make的主要预定义变量 245 D.3.5 GNU make的隐含规则 245 D.3.6 运行make 246
### 回答1: 在 Linux 中打开可执行文件进程映射存空间需要使用 exec 系列函数,其中最常用的是 execve 函数。execve 函数会替换当前进程的映像,即将当前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等全部替换为可执行文件的映像。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c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har *args[] = {"/path/to/executable", NULL}; if (execve(args[0], args, NULL) == -1) { perror("execve"); exit(EXIT_FAILURE); } return 0; } ``` 其中,"/path/to/executable" 是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在调用 execve 函数时,第一个参数是可执行文件的路径,第二个参数是传递给可执行文件的参数,第三个参数是环境变量,这里我们传入 NULL 表示使用当前环境变量。 当调用 execve 函数时,如果成功,当前进程的映像就会被替换为可执行文件的映像,并从可执行文件的入口点开始执行。如果失败,函数会返回 -1,并设置 errno 变量来指示错误的原因。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 perror 函数来输出错误信息。 ### 回答2: 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exec()系列函数来打开可执行文件进程映射存空间。 首先,通过exec()函数所在的库函数(比如execl()、execv()、execle()等)来调用操作系统的execve()系统调用函数。execve()函数能够执行指定可执行文件,并将其加载到当前进程存空间中。 调用execve()函数时,我们需要传入以下参数: 1. 可执行文件的路径:指定要打开的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2. 命令行参数数组:以NULL结尾的字符串数组,用于将命令行参数传递给被执行的可执行文件。 3. 环境变量数组:以NULL结尾的字符串数组,用于将环境变量传递给被执行的可执行文件。 执行execve()函数后,操作系统将加载指定的可执行文件,并将其映射到当前进程存空间中。然后,操作系统会将控制权交给新的程序,从新程序的入口点开始执行。 当执行execve()函数成功时,原进程存空间会被新的程序覆盖,原进程的代码、数据等内容会被替换为新程序的代码、数据等内容。 总结来说,要在Linux中打开可执行文件进程映射存空间,可以使用exec()系列函数中的任意一个,将可执行文件路径、命令行参数和环境变量传递给execve()系统调用函数,然后操作系统会执行相应的操作,将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当前进程存空间中。 ### 回答3: 在Linux中,要打开可执行文件进程映射存空间,可以使用exec函数族中的execve函数。execve函数用于执行一个新的程序,并将新程序的代码和数据加载到当前进程虚拟内存空间中。 首先,需要包含头文件unistd.h。 接下来,需要准备一个字符串数组,用于存储可执行文件的路径和参数。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是可执行文件的路径,接下来的元素可以是命令行参数,最后一个元素必须是NULL来标识参数列表的结束。 然后,可以使用execve函数调用打开可执行文件并将其映射到当前进程虚拟内存空间中。execve函数的调用形式如下: int execve(const char *filename, char *const argv[], char *const envp[]); 其中,filename是可执行文件的路径,argv是参数列表,envp是环境变量列表。 execve函数执行成功后,当前进程的代码和数据将被替换为可执行文件的代码和数据,可执行文件的入口函数将被调用。 需要注意的是,execve函数只会加载可执行文件的内容到当前进程虚拟内存空间,而不会创建新的进程。因此,在调用execve函数后,当前进程的PID不会改变。 这是一种在已有进程中运行一个新的程序的方法,适用于需要在当前进程中加载新的可执行文件的场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