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对象序列化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对象序列化,包括定义、目的和使用pickle模块进行对象持久化的方法。序列化用于将对象状态转化为可存储或传输的形式,适用于对象持久化、数据传输等场景。在Python中,pickle模块提供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功能,但要注意不可序列化的对象类型,如文件对象,以及类实例的序列化特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什么是对象序列化

    序列化(serialization)指的是将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形式的过程。在序列化期间,对象将其当前状态写入到临时或持久性存储区。以后,可以通过从存储区中读取或反序列化对象的状态,重新创建该对象。

    通常,对象实例的所有字段都会被序列化,这意味着数据会被表示为实例的序列化数据。这样,能够解释该格式的代码有可能能够确定这些数据的值,而不依赖于该成员的可访问性。类似地,反序列化从序列化的表示形式中提取数据,并直接设置对象状态,这也与可访问性规则无关。

2、序列化的目的

    1、以某种存储形式使自定义对象持久化;  

    2、将对象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3、使程序更具维护性。

3、Python中的对象序列化

    对于对象持久化而言,可以将对象数据存储在某种格式的文本文件中,譬如 CSV 文件。或者可以用关系数据库,譬如MySQL、PostgreSQL 或者 DB2。对于所有这些存储机制,Python 都有健壮的接口。这些存储机制存储的数据是独立于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的对象和程序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数据可以作为共享的资源,供其它应用程序使用。缺点是:用这种方式,可以允许其它程序访问对象的数据。这违背了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原则 — 即对象的数据只能通过这个对象自身的公共(public)接口来访问。另外,对于某些应用程序,关系数据库方法不是很理想。关系数据库并不理解对象,并且会强行使用自己的类型系统和关系数据模型(表),每张表包含一组元组(行),每行包含具有固定数目的静态类型字段(列)。如果应用程序的对象模型不能够方便地转换到关系模型,那么在将对象映射到元组以及将元组映射回对象方面,会碰到一定难度。这种困难常被称为阻碍性不匹配(impedance-mismatch)问题。

    Object Model(对象模型)和RelationalModel(关系模型)不能匹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