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 1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
1.2 PLC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 2 -
1.3 PLC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3 -
1.4 本照明系统的特点 - 3 -
第二章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论证 - 4 -
2.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 4 -
2.1.1 主要内容 - 4 -
2.1.2 基本要求 - 4 -
2.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 - 4 -
2.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 5 -
2.4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 5 -
第三章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6 -
3.1线路结构的设计 - 6 -
3.1.1 控制线路设计 - 6 -
3.1.2 控制器的选型 - 7 -
3.2 PLC的设计 - 8 -
3.2.1 PLC在控制系统中的要求 - 8 -
3.2.2 PLC选型 - 9 -
3.2.3 S7-200系列PLC - 10 -
3.2.4 I/O地址分配 - 10 -
第四章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11 -
4.1 程序流程 - 11 -
4.2 STEP7-Micro/WIN V4.0编程软件 - 12 -
4.2.1 STEP7-Micro/WIN V4.0编程软件主界面及基本组成 - 13 -
4.2.2 梯形图的编写 - 13 -
4.2.3 时钟设置及读写 - 14 -
4.3 系统的控制程序 - 16 -
4.3.1 分时控制方案 - 16 -
4.3.2 分时智能控制程序编制 - 16 -
4.3.3 三时段控制程序 - 17 -
4.3.4 季节自动选择程序 - 17 -
4.4 编写梯形图程序 - 18 -
第五章 控制程序的调试 - 23 -
5.1 程序调试 - 23 -
总 结 - 24 -
参 考 文 献 - 25 -
致 谢 - 44 -
附录1:基于PLC的校园智能照明系统程序清单 - 45 -
第三章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线路结构的设计
3.1.1 控制线路设计
灯具布置方案 学校的道路是以步行者为多,人员比较密集,当然也有少量车辆通过,可以说是人车混合的道路。在设计时采用高于一般居住区而低于商业区的标准。为了便于分时控制,在灯具布置时采用双侧交错布置,杆距定为25m,较标准杆距略小,有利于分时控制时减少灯光死角。
路灯采用双侧交错布置,每一侧的路灯由2个单独的控制回路进行间隔控制,如:1#回路控制左侧的单编号灯具,2#回路控制同一侧的双编号灯具。3#、4#回路则分别控制右侧的单、双编号灯具。当进入第2时段后,每侧关闭1个回路,也就是1/2的灯具熄灭,由于灯的杆距不是很大,且学校道路不是很宽,灯光可以全覆盖,满足最低照明需求即可。当进入第3时段时,4个回路中3个回路分断,也就是只有1/4的灯具点亮,对于学校内部道路而言,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由于灯具容量较大,采用了两级母线供电方式,每段小母线为一部分路灯供电。采用两级母线制比较灵活,同时也降低了母线和开关的容量,便于安装和维护。每个回路由一个接触器控制,接触器的动作受控于PLC的程序。图中仅画出了1条道路1个景观区域和1个公共绿地的供电系统图。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3-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1 供电系统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