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软件开发微访谈·第二十七期 程序分析

b9f788a77ea985569d1d57eeefe1c611.png

CodeWisdom

程序分析

微访谈 · 活动预告

背景介绍

程序分析通过自动化手段对程序的功能正确性或各种非功能属性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各种功能和非功能性缺陷或者在受限条件下证明程序的正确性。程序分析在软件质量保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一些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要求的软件系统中。此外,程序分析作为一种基础性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任务中。那么,程序分析技术包含哪些内容?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当前的研究进展及实践应用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次微访谈邀请了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多位专家,围绕程序分析方法研究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总结学术界研究及工业界实践现状、分析相关技术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3635d05fb6163fc97997c93cda8f74b2.gif

ef6c40368c31736ce2c2f412ab65759c.png

主 持 人

b611ed96ad5d1f59fda18eccfa183b1c.png

彭鑫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Co-Editor),《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学报》等期刊编委。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智能化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泛在计算软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研究工作多次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IEEE TCSE杰出论文奖等奖励。担任2022年与2023年CCF中国软件大会(ChinaSoft)组织委员会主席与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ICSE、FSE、ASE、ISSTA、ICSME、SANER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带领复旦大学CodeWisdom研究团队开展软件智能化开发与运维以及软件供应链治理平台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了实践应用。

3c2595d9d09bbf1d8df6f8a43b54f830.gif

a5b9417509cf6b317a80c8ceec504531.png

访

90662715f041543b0ab09f190b7a9d95.jpeg

孙军

新加坡管理大学

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教授。他于2002年和2006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和博士学位。他在2010受聘为教授至今。他于2011  -  2012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的访问学者。孙军的研究兴趣包括网络安全, 软件工程,和形式化方法。他发表了多篇文章和会议论文,包括多个领域的顶级会议。他发布了多款软件分析工具,同时也是多家公司的资深技术顾问。

a78f65800384930a2ddd4642d6f23e2d.jpeg

Charles ZHANG(张川)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网络安全实验室主任。他的研究专注于使用程序分析技术提升软件的可靠性。他曾担任 IEEE TSE 副编辑,并参与多个国际顶级会议的组织和技术委员会。他的研究荣获 PLDI、OOPSLA 和 ICSE 等顶级会议的杰出论文奖,以及 ACM SIGSOFT 博 士论文奖。他的研究也产生显著的工业界影响。他创立Sourcebrella 成功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并且获得了蚂蚁集团的“研究合作奖”。他的研究首次荣获两次华 为“杰出合作伙伴奖“。他曾在摩托罗拉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也是华为的专家顾问,并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担任专家顾问。他的研究得到了香港研究资助局、创新科技基金以及华为、蚂蚁金服、腾讯、TCL、微软和 IBM 等机构的大力支持。Charles 是多伦多大学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荣誉毕业生。

6d0ac74a797617c4f7eda24a4a563046.png

熊英飞

北京大学

熊英飞于2009年从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作,2012年加入北京大学,现任新体制长聘副教授。熊英飞的研究兴趣是程序合成、修复和分析。他带领团队将概率模型和传统程序合成技术结合,将程序修复的正确率从此前不到40%提升到80%以上;提出的代码生成神经网络模型TreeGen超过了参数量和训练集都更大的开源预训练模型。他获得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MODELS十年最有影响力论文奖,5次获得ACM SIGSOFT/IEEE TCSE杰出论文奖。他在PLDI、ICSE、FSE等会议担任PC。

11723eb2c7dce5adefbc045774bdf23a.png

陈振邦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程序分析、形式化方法及其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近年来主要围绕符号执行相关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开展研究,成果发表在ICSE、FSE、ISSTA、ASE、FM、TCS等重要国际会议或期刊上,获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2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

07334f896c1c7ec07f07ad3a1c6e1ae4.png

谢肖飞

 新加坡管理大学

新加坡管理大学助理教授,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博士后。2018年于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得CCF 优秀博士论文奖以及ACM 天津区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致力于程序分析、软件测试、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测试等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以及安全领域等顶级会议与期刊,其中四次获得ACM SIGSOFT 杰出论文奖 (FSE’16, ASE’19, ISSTA’22, ASE’23)。

d2ff555088f8fe72f82da0a5317bbab3.png

谭添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2017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2017至2019年于丹麦奥胡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TOPLAS、PLDI、OOPSLA、TOSEM、FSE、ISSTA等相关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与会议。程序分析框架“太阿”的作者。

682d7c6c0de414f594d1282777e5a957.jpeg

王迪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助理教授。他于2022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于2017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王迪专注于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应用,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形式化验证、程序分析、类型理论以及概率编程,他目前的研究项目涉及资源安全的系统编程、可编程贝叶斯推断、量化程序分析以及面向证明的编程语言。王迪于POPL、PLDI、ICFP等会议发表多篇论文,部分工作被领域专家多次评价为突出的、优雅的、系统的。

eb2fa9123a80e75ab4fc65925122abc7.jpeg

李弋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讲师。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算法设计和分析的研究,近几年主要专注于程序分析的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计算机相关期刊和会议上,授予专利多个,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高基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项目和横向项目等。

372404c0291427fdc7eadea0cd2ca9da.png

董震

复旦大学

海德堡大学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青年副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致力于模糊测试、GUI测试、程序分析的研究,先后参与完成多个国际联合项目,包括卡巴斯基公司、新加坡电信公司、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合作项目,在软件工程会议ICSE、FSE、ASE、ISSTA等国际会议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并获得ICSE'20 杰出论文、AsiaCCS’21 最佳论文(1/370)等多个奖项。同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以及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并获得ASE’22杰出评审、TOSEM杰出评审,TOSEM制品杰出评审等称号。

4b71393c340a1a61fa32574a0d19d7a6.jpeg

梁广泰

华为云软件分析Lab负责人,软件分析领域高级技术专家

CCF会员,CCF软工专委常委,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供应链安全工作组秘书。14年初获得北京大学计算系博士学位,之后入职IBM中国研究院担任研究员职位。16年5月加入华为工作至今,带领团队先后围绕代码缺陷检测与修复、开源成分分析与治理、代码智能同步/重构/移植等方向成功孵化多项智能化开发服务并规模化落地。至今已发表技术专利50+及学术论文30+(含ICSE/FSE/ASE/OOPSLA等),曾获FSE最佳论文奖/ISSTA最佳论文奖等,先后担任一系列软工Top国际会议PC Member/Chair等角色(含ICSE/OOPSLA/WWW/ISSRE等)。

4fd01c131e6f964f89582ceec67d44b3.png

狄鹏

蚂蚁集团

蚂蚁集团资深技术专家,中科院客座研究员,新南威尔士大学兼职高级讲师。狄鹏博士研究软件领域多年,其研究成果近年连续发布在PLDI、ICSE、MICRO等顶级学术会议。他的团队致力于研究编译技术、程序分析、软件安全及可靠性等领域的前沿课题,聚焦打造新一代企业级DevOps系统,为数亿行代码构成系统保驾护航。

b616fa4ecc3f625e4893bbac5d355277.png

时间安排

bb0f6ba300636cad698f9c7228af2d21.png

时间:2023年9月19日(周二)

           晚上20:00-22:00

地点:“智能化软件工程学术沙龙”微信群

主持人:彭鑫

70cff748797f2efabcc2166e31fd0b76.png

欢迎关注CodeWisdom,Codewisdom平台由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运营,提供智能化软件开发平台及线上沙龙相关资讯,关注可了解更多智能化软件开发的最新消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