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bor生产使用率高达47% : 2020年CNCF中国云原生调查报告 ​

注:微信公众号不按照时间排序,请关注“亨利笔记”,并加星标以置顶,以免错过更新。

根据近日发布的 2020 年 CNCF 中国云原生调查报告显示,源自中国的首个 CNCF 开源项目 Harbor 在国内用户生产系统中使用率达到 47%,比一年前的调查结果(27%)大幅增长了 75%,这与 Harbor 社区和用户在国内发展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自从去年 Harbor 成为首个源自中国的 CNCF 毕业项目以来,和国内主要的公有云厂商、各个行业的用户以及云原生创业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Github 上共获得1万4千多星星点赞,全球有超过 200 个开源项目贡献者。希望合作的朋友和单位可以看本文最后的方式联系 Harbor 项目维护者。

去年 Harbor 在国内的主要维护者和贡献者倾力编写了《Harbor权威指南》一书,获得用户广泛好评,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点击下面链接直接优惠价购买:

相关文章:

Harbor功能特点看这一篇

Harbor中自动清除无用镜像, 释放存储空间

Harbor团队招聘开发工程师

下面摘录 2020 年 CNCF 中国云原生调查报告的内容,略有删节,全文链接可点击“阅读原文”。

https://www.cncf.io/blog/2021/04/28/cncf-cloud-native-survey-china-2020/

CNCF 定期进行社区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开源技术和云原生技术的应用情况。本次是在中国进行的第四次云原生调查,以期更加深入地掌握中国云原生实施的步伐和速度。

本次调查于 2020 年 12 月和 2021 年 1 月完成,调查对象 439 人中91%来自亚洲。

中国云原生调查的主要结论:

  • 容器持续迅猛增长。68%的机构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容器,比去年增长了39%,相比2年前增长240%。

  • Kubernetes 已经无处不在,生产中使用 Kubernetes 的比例已从去年的72% 增长到了82%。

  • 公有云重回榜首,46% 的调查对象都使用公有云,比去年的36%高, 但比2018年的51%低。

  • 自动化程度持续提高。30% 调查对象生产使用自动化发布周期,73% 运行 CI/CD 流水线。

  • 可观察性工具被广泛使用。95% 的单位使用监控工具,94% 使用日志,85% 使用分布式追踪。

容器

容器使用量持续大幅度增长。今年容器使用在所有应用类别中都有增长,包括测试、概念验证(POC)、开发和生产。目前,94% 的调查对象至少在一个阶段使用容器。在使用容器的调查对象中,68% 在生产中使用,比上年增长 39%。自我们 2018 年开始对中国社区进行调查起,生产阶段使用容器的比例已经增长了 240%。

测试环境中使用容器的单位相比去年,已经增长了 150%,意味着开发和生产中容器的使用将会持续增长。开发阶段使用容器的单位已经从去年的 34% 跃升至 72%,POC 阶段的容器用户也已由 21% 增长到 60%。

各单位容器使用的数量也在增加。去年,31% 的调查对象称其所在单位使用的容器数量不足 50 个。这种情况今年发生了变化,31% 的人称其单位的容器使用量已经超过了 5,000 个。总体约有一半(48%)的单位使用 1,000 个或更多容器。

在容器带来的问题中,运行中使用和部署容器的复杂性第三年位居榜首。在用户寻求部署过程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时,CI/CD成为仅次于复杂性的第二大问题。

Kubernetes

在中国,Kubernetes 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容器编排器。82% 的单位在生产中使用 Kubernetes,和上一次调查的72%相比有所增长。

各单位使用 Kubernetes 集群的数量也在增加。调查对象最倾向于选择2-5 个Kubernetes 生产集群,今年和去年35% 的用户都选择了 2-5 个的生产集群配置。使用 50 个以上容器的单位数量也有增长,从 2019年的13% 增长到21%,比 2018年增长了320%。

Kubernetes 应用程序的隔离

在使用 Kubernetes 的单位中,84% 使用命名空间分隔应用程序,比2019年的71%增加了。58% 使用分隔集群,比2019年的42%增加了。26% 仅使用标签,数量与去年持平。

有多个团队的机构中,80% 使用命名空间分隔 Kubernetes 应用程序,比去年的68%有所增加。60% 使用分隔集群,比去年的46%有所增加;还有22% 仅用标签,比去年的25%有所减少。

Packaging 打包

Helm 再次成为最受欢迎的打包 Kubernetes 的方法,成为 64% 的用户选择,比去年的54%有所增长。

Kubernetes 环境

在本地容器开发期间,37% 的调查对象称他们愿意选择 Docker Kubernetes。与去年相比,这一数字比去年的42%有所下降。云供应商管理的 Kubernetes 成为 28% 调查对象的选择,比去年的14%有增长,且超过了去年排名第二的 Minikube,今年选择 Minikube的用户占21%,排名第三。

工作负载自动伸缩

在计划伸缩 Kubernetes 工作负载的用户中,69% 期望自动伸缩无状态应用,比去年的54%有所增长;35% 计划伸缩任务/队列处理,比去年的26%有增长;34% 计划自动伸缩有状态应用,比去年的23%有增长。

在没有使用 Kubernetes 自动伸缩功能的用户中,31% 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解决方案,28% 使用第三方解决方案。在上一次调查中,28% 的用户不希望自动伸缩任何工作,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在生产中使用 Kubernetes,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了 13%。

云和代码

各单位提交代码更加频繁。43% 的调查对象称其所在单位一天数次提交代码,比去年的35%有增加。31% 一周数次提交代码,比去年的43%有所减少。也就是说将近3/4 的单位现在至少每周都要几次提交代码。

各单位发布周期更加频繁。每天都要发布的单位或发布更加频繁的单位从去年的18%增加到27%。将近 2/3 (62%)的用户每周都会发布软件,甚至更为频繁。

自动和混合发布周期越来越受欢迎。使用手动发布周期的用户已经从去年的 31% 下降到 17%。

少于半数的单位使用最受欢迎的混合发布周期,该方法相比去年的 46% 略有增加。使用自动发布周期的用户从 21% 增长到了 30%。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继续使用 CI/CD 工具,预期会有后续会有更多用户使用自动发布周期。

公有云重回榜首,混合云和多个云蓄势待发。公有云使用排名第一,46% 的调查对象将其作为首选数据中心类别。这个数字比去年的36%有所增长,但仍然低于2018年51% 的水平。另有 45% 的用户使用私有云,42% 使用混合云,两项均比去年小幅增长。本次调查首次了解了“多个云”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 22% 调查对象选择了多个云。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寻求使用最佳解决方案,混合云和多个云有望实现使用增长。

*注:允许调查对象选择一个以上答案,因此可能造成重复统计。未来调查中,我们会寻求改进。

使用超过 5,000 台机器的用户增加。但用户使用最多的数量为 6-100 台,今年这个区间的用户占 47%,去年为 44%。仅有15% 的单位使用 5,000 台以上机器,但这一比例比去年的10%有所增长。

云原生工具

建立云原生基础设施能带来很多益处,调查对象对云原生工具的益处进行了排名:

1. 部署时间更短(59%)

2. 可伸缩性得到了改善(55%)

3. 云的可移植性(50%)

4. 开发者生产率提高(49%)

5. 可用性提高(47%)

CNCF 项目

中国社区的 CNCF 项目使用持续提高。去年,毕业 CNCF 项目的使用量增长了 64%,有几个项目在生产中的使用呈现出跨越式增长。

  • 生产中使用 Prometheus 的用户从57% 增加到 75%,增长 32%。

  • CoreDNS 使用从35% 增加到 64%,增长 83%。

  • etcd 使用量从 37% 增加到 77%,增长 108%。

  • 来自中国的第一个毕业项目 Harbor从 27% 增加到 47%,增长 75%。目前已有 2 个来自中国的项目毕业:Harbor 和 TiKV。

* 不包括 Fluentd 数据。

CI/CD

如前所述,越来越多的单位使用自动发布周期。73% 的调查对象在生产中运行 CI/CD 流水线,另有 19% 调查对象在评估,还有15% 计划在未来12个月中使用。

中国社区中,最受欢迎的 CI/CD 工具是 Jenkins,拥有 52% 的用户;此外还有 35% 使用 GitLab,17% 使用孵化项目 Argo。

监控、日志和追踪

随着部署日益复杂,可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键。各单位越来越多意识到云原生可观测性的重要意义,也就越来越倾向于在部署过程中进行监控、日志和追踪工具。

95% 的单位使用监控工具,94% 使用日志,86% 使用追踪。在使用工具的单位中,大多数都会选择在自己的基础设施上本地运行,不会通过远程服务的方式使用托管服务。

Serverless 无服务器

无服务器仍有增长空间,预计增长趋势会在未来持续。目前,31% 的单位在生产中使用无服务器,41% 在评估,12% 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使用。在使用无服务器的用户中,45% 使用托管平台,20% 使用可安装软件。

在通过“托管平台”使用无服务器的单位中,阿里云函数计算仍旧是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受到了 33% 用户的青睐,另有 18% 的用户使用 AWS Lambda。总体来说,随着新的解决方案出现,用户会更多选择无服务器。

通过可安装软件使用无服务器的机构中,29% 会使用 Knative,比上次调查的22%有所增长。Knative 超过 Kubeless,Kubeless 的使用量从29%下降到 11%。沙箱项目 Virtual Kubelet 以 9% 的份额位居第三。

Service Mesh 服务网格

服务网格非常流行,38% 的单位在生产中使用服务网格,但其复杂性仍然有待降低。42% 的调查对象在评估服务网格,11% 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使用,因此预计在未来年份中,服务网格会成为一个增长领域。

在使用服务网格的用户中,最受欢迎的工具包括:

Service Proxy 服务代理

目前大多数(56%)单位在生产中使用服务代理。另有 26% 在做评估,还有 7% 计划在未来12个月中使用。随着服务网格用量的增加,入口工具因可以控制往返服务网格的流量,使用有望实现增长。

NGINX (F5)再次成为最受欢迎的工具,但使用量却从 54% 减少到 39%。去年排名第四的 Envoy,超过 F5 和 HAProxy 从15%的份额增长到29%。

存储

云原生存储工具人气也非常之高,将近 2/3(64%)的单位在生产中使用有状态应用程序。另有 21% 正在评估,5% 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使用。

云原生存储中,31% 的用于选择 Ceph,26% 使用 CSI,15% 使用 Gluster,15% 使用 Minio。

中国的云原生社区

目前 CNCF 在中国有 60 个会员,占到全部会员总数的 8% 以上。继美国和德国之后,中国是 CNCF 项目第三大贡献者基地(贡献者和提交者)。在所有会员中,PingCap和华为分别以将近 85,000 项和超过 66,000 项贡献,位列第六和第八大贡献者。

CNCF 已有 11 个来自中国的 CNCF 项目:BFE(百度)、 Chaos Mesh (PingCAP)、 ChubaoFS(京东)、CNI-Genie(华为)、Dragonfly (阿里巴巴)、 Harbor(Vmware 中国)、 KubeEdge(华为)、 OpenKruise(阿里巴巴)、OpenYurt(阿里巴巴)、TiKV(PingCAP)和 Volcano(华为)。

中国的云原生社区中,94% 的会员称会推荐 CNCF 项目和技术。

了解云原生

中国云原生社区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云原生技术。

活动

45% 的调查对象选择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大会了解云原生技术。

2020年,我们在中国主办了首次线上会议“Cloud Native + Open Source Virtual Summit China 2020”,参会人数达到 5,800 人。2021 年下半年,我们将举办“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 China”。

还有 29% 调查对象选择聚会和本地活动。2020 年,CNCF 组建了 CNCF 社区小组作为社区活动地点,举办聚会和 Kubernetes 社区日等活动。未来我们希望举办此类线上和线下活动。寻找附近的小组或活动 。

CNCF.io 与 Kubernetes.io

超过 40% 的调查对象通过 Kubernetes 博客了解云原生技术,另外还有 37% 通过 CNCF 网站。我们鼓励 CNCF 会员、项目单位和项目大使为 CNCF 博客提供供应商中立内容,在更广泛的社区范围分享知识。

CNCF 与 Linux 基金会合作提供培训和认证项目。2020 年,项目受到了广泛欢迎,共有 17% KCSP、16% KTP 和 24% Kubernetes 一致性认证企业来自中国。

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非常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本次调查于 2020 年 12 月和 2021 年 1 月用中文进行,439 名调查对象中有 91% 来自亚洲。去年有 300 名调查对象接受了调查。报告成员中,CNCF最终用户社区成员约占一半(49%)。

大多数调查对象来自企业。40% 来自雇员超过 5,000 人的单位,比去年的23%有所增长。超过半数来自雇员超过 1,000 人的单位,比去年的40%有所增长。

《Harbor权威指南》目前京东优惠中,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Harbor社区联系方式

双周例会,周三晚9点(中英文):goharbor.community/MEETING_SCHEDULE.md

Email组:harbor_dev @ lists.cncf.io 

微信公众号:HarborChina (官方公众号)

GitHub: Github.com/goharbor


要想了解云原生、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技术原理,请立即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亨利笔记 ( henglibiji ),以免错过更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