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企业信息化的个人理解

今天是2021年大年初十,也是众多制造型企业的开工日。自2004年大学毕业就从事国内一家较大的软件公司,从渠道到分公司再到集团,从从事财务业务一体化,到生产制造成本拟算再到渠道能力提升,最后回到终端市场。再进到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经历企业上市,并购,投资扩厂。从业务流程,报表,分析,邮件系统,早会平台等甲乙双方各做了八年。

改革开放40年,信息化也从会计电算化,走过了ERP,MES,目前在谈数智化,大数据以及AI.不客气地讲,对于信息化的力量,大家是从手机支付,直播带货,现在机场,码头,火车站的无人值守上感受到的。亦或现代的L2级别自动驾驶,滴滴打车,淘宝,京东和顺风感受到的,或者更专业的看到了无灯工厂,灯塔项目,AI养猪等新应用为基础全新的应用形态。

回溯一下,会发现技术走的很快,企业的应用分歧很大。大部分企业目前的状态并不是诗与远方还是在生死的边缘,2020年华晨集团,海航集团,维多利亚的秘密都爆出了破产申请,难道这些曾经的大佬不会应用信息技术嘛?信息技术是一种助力,而非决定性因素。同时,信息技术的设计应该服务于顶层的战略而应用应该服务于低层的逻辑。

1从管理的层面分析

1.1企业需要建立自身的数据资产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赋能传统制造业,应该说在过去的十年或二十年这个期间,信息化是赋能了流通型企业,而这些企业的赋能并不是企业自发的,而是头部公司的商业应用价值的衍生。如犀牛工厂所对接的是阿里的1688外贸数据,头部公司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将需求端抓到的手上,从而建立了行业的需求池,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商业的手段,转嫁成了新的商业机会。这也给单体的企业提出一个要求,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数据资产。

1.2企业需要完善内部的机制

在谈到“Ai是否会与人类抢就业”的一篇文章谈到了一个问题,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带有创新,关怀,沟通与人文的工作如顾问,艺术家等不会被取代,而反过来想被取代的前提什么?那么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机会,把生产资料包括人内卷到机制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打折扣地去执行企业自身或者企业高管的意图。虽然这种“内卷”现象或者是“活在算法”里被大家所诟病,但这确实是企业在当前进行颠覆成本的最佳途径。

1.3企业需要新的技术应用

2020年直播带货火了,而目前通过带货这种形式甚至防伪追溯的方式的实质是企业与用户间建立的最直接的关系。企业的商品本身成为了企业宣传的途径,通过直播,扫码,公众号等方式实现的数据的采集,通过行业的分析与算法,已经实现的客户画像。从而为企业的渠道引流,渠道布点,产品区域政策甚至产品设计提供了基础。这类新的应用在企业与行业中存在着客观的价值洼地。

1.4企业需要加强内功

企业本身就是通过采购,加工,运输等环节不断增值载体。那么无论是制造业型企业还是服务或者流通型企业都需要在其相关环节中进行精益。个人理解所谓的精益就是减少一切不必要浪费。市场会越来越透明,价格,应用与其它的竞争核心壁垒都是有一定范围或者期限的。企业只有在各个环节上不犯错甚至更优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机会。所以制造型企业需要去反思市场,研发,计划,供应链,质量与售后关怀,流通型企业需要反思成本,物流,客户体验;服务型企业需要反思客户体验;

2从应用上分析

2.1全面消除信息孤岛

应该说现在上规模的企业都存在着信息孤岛,最为突出是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较多,查询不方便,数据不统一;二是没有统一的数据平台。近五年来从应用中台到数据中台的主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客观需要对立基于管理层不同层级视角的数据平台,可宏观,可微观。也需要建立多媒介的办公平台,将人从固化的地点,固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2.2加强应用中的自动化水平

应该说自动化特别是管理上的自动化目前在很多企业的根本因素是因为企业发展太快了。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大量的可以数字化定义规则,使企业往往越大越变成的过家家,大家看大家,大家看态度。这也是阿米巴管理产生的客观前题。企业需要将可以自动化的部分自动化,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在合规的情况下,快速解决,将无效的流程与人员进行裁撤。一个扫码设备的扫单量可能就比过五个的录入的工作量,甚至带有传送设备的扫码应用,就超过传统应用中一个部门的工作量。从录入输出,应用审批,数据分析等方面全面推动自动化,推动自动化的过程就是自我审视的过程。

2.3思考管理规则与系统建设的相渗性

2020年看到一则新闻说国外某大型仓储公司,利用Ai自动开除员工。这个就是典型的管理规则与系统建设的相渗透。那么随着RPA的应用,这就如同现在搞智能家居的一样,一个小度或者一个小爱就可以将您需要处理的问题,直接推给您,把您需要直接否定的或者肯定的直接自动处理。并将结果推给你。将工作进行分层,高层解决顶层市场,未来战略;中层解决矛盾,建立规则;基层解决执行与执行质量的问题。将管理的规则与系统建设相融合相渗透。

2.4行业的数据池与未来预演

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层面的信息化建设与为企业服务理念的深化,行业数据会在国家与企业里分别建立起来。那么如果预演未来,需要从过大量的历史数据以及合理适当的算法来推演。这点在大型的商超,物流已经是被实现的了。基于管理,基于模型,基于数据进行推演,可以大大解决实际投资与投入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损失。

3从细节分析

3.1成本永远的基础

无论是制造型还是流通型成本与存货将是永远的基础,甚至现代商业会加了金融的成本进来。存货的周转率,制造或者运输的费用将是企业永远的关注要求,也将是企业永远需要进行持续“减肥”的地方。这里将将涉及计划,研发,采购,仓储与采购以及财务的处理方式整个过程。

3.2客户永远的主题

客户与市场永远是企业的主题,这里将从售前,售中,售后甚至采用全新的技术来打通用户通路等方面全面而细致地为客户服务,有意识地养成或者适应客户的消费习惯。

3.3协同效率的保障

未来的分工越来越细,企业无论大小都存在协同的问题,而往往协同也是效率最大的杀手。这里的协同不只是部门间或者应用间的,而是一种统称。如你的销售的细节可能在阿里,京东,抖音和你自身的ERP里,而你的采购数据可能在你的ERP里,那么这里两端如何去对应,如何解决仓储与制造过程中的周期,增值和成本的问题。

3.4数据是新的资产

自身的多维度的数据与行业整体的数据和下流客户的数据都将企业的全新资产。企业需要对产品,市场,价格政策进行SWOT分析,而大型企业需要进行PEST分析,特别是对于新应的国外市场。而这些都需要数据作为一种辅助的条件与佐证的基础。以数据来观己是可以看到进步与问题的。特别是行业性广域数据的导入后。

相信在“十四五”期间,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更多的丰富与智能,作为开局元年,个人认为对于高层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集成”,对于基层需要进行有力的“应用集成”。解放高层的脑袋,解决基层的辛苦。使数据源于流程,而不止于流程。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秋水森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2 ¥4 ¥6 ¥10 ¥20
输入1-500的整数
余额支付 (余额:-- )
扫码支付
扫码支付:¥2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C币套餐、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