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 Turbopack

初识 Turbopack

http://zoo.zhengcaiyun.cn/blog/article/turbopack

一 前言

前端构建工具从 Grunt, Gulp 发展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Webpack,Webpack 成为前端不可或缺的开发构建工具。但是随着前端的项目越来越大,无论是项目的启动时间,还是项目的打包时间,变得越来越长,短则四、五分钟,长则十几二十分钟。特别是在发版期间,打包速度直接影响发版效率。Webpack 打包速度成为了前端开发的最大痛点之一。

二 什么是 Turbopack

Turbopack 是 Webpack 的作者 Tobias Koppers 使用 Rust 语言开发一个前端模块化的工具,按作者构想 Turbopack 的目标是取代 Webpack。官方宣称 TurboPack 的速度比 Vite 快 10 倍,比 Webpack 快 700 倍。目前 Turbopack 仍然处于 AIpha 阶段,离正式运用到生产环境还有不少时间。

三 Turbopack 功能和特点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 Turbopack,“懒”字再合适不过,极尽所能做不必要做的事情。

为了更好的说明 Turbopack 特性,我们使用 Webpack 作为对比的对象。

1. 增量计算和函数级别的缓存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增量计算和缓存,如下代码是一个页面的代码,代码包含了 Header 和 Footer 两个组件:

import Header from '../components/header'
import Footer from '../components/footer'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Home() {
  return (
    <div>
      <Header />
      <h1>Home</h1> 
      <Footer />
    </div>
  )
}

当页面访问 /home 时 Header 和 Footer 会被标记为需要缓存 ,并被编译输出为 components_header.tsx.js 和 components_footer.tsx.js。而后更新 Footer 这个组件并保存,在 Webpack 中 Header 和 Footer 两个组件都会被重新编译,而仔细观察 Turbopack 输出的缓存文件,会发现只有 Footer 组件被重新编译,而 Header 组件则使用的是上一次的编译结果,如图所示 compoents_footer.tsx.js 的文件被刷新,而 header 则依旧是上一次的结果。5153fba611982034c4ff0e373669dbfa.png

通过这种缓存机制,去除大量重复的工作,使得编译的效率大幅度的提升。

2. 按需编译

本地开发时,Webpack 启动时要全量编译所有文件,这使得启动项目或者切换分支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打包编译。而 Turbopack 则采用按需编译的方式,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按需编译,为什么 Turbopack 的启动速度如此之快,在项目的基础上添加一个 Login 的页面,如下所示:

import Header from '../components/header'
import Footer from '../components/footer'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Login() {
  return (
    <div>
      <Header />
      <h1>Login</h1>
      <Footer />
    </div>
  )
}

启动项目,在不到 1s 时间后控制台提示已经启动成功,但是文件目录下却没有输出任何缓存文件,这是由于 Turbopack 的按需编译机制,所有组件在启动时都未被使用,所以没有任何的编译操作。在浏览器中访问项目的首页地址,此时观察输出缓存文件则发现 /home 页面及其依赖的组件才被编译:e5ac92c0cffb1718daa20dc1eb6ebabf.png

而我们添加的 Login 的页面并没有被编译和输出,我们再次访问 /login 页面,在看一次输出的缓存文件:

f3f1051fc97ddd0e07f6e5dfeddd3e60.png

在浏览器访问 /login 之后,该页面的以及所依赖的组件才会被编译,而这种按需编译的机制,减少程序的重复工作,提升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还有一点,虽然 /home 和 /login 页面都依赖于 Footer 组件,当浏览器访问 /login 时只会更新当前页面的下的 Footer 组件,而 /home 页面下的 Footer 组件是不会被更新的。

3. SWC 编译器

Turbopack 的速度如此之快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使用了 SWC 作为编译器。大部分 Webpack 的项目编译都是使用 Babel 编译和转换,由于 Babel 本身也是使用 Javascript 编写,转换效率并不理想,而 Turbopack 原生使用 SWC(https://swc.rs/) 作为编译器。SWC 是一款 Rust 编写的 Javascript 代码编译器,官方宣称其编译速度是 Babel 的 20 倍( Webpack 也可以使用SWC)。

4. 本地持久化

根据作者的想法,未来编译结果不仅仅缓存在内存当中,还会本地持久化。本地持久化的意义是什么?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 中大型的项目往往都需要打包 15 分钟甚至更久,编译结果持久化可以节省大量的打包时间。假设项目里有 50 个页面,本次迭代只修改了其中 10 个页面,Webpack 打包会全量重新打包 50 个页面,而 Turbopack 只需重新打包 10 个被修改的页面,未修改的 40 个页面直接从硬盘读取上一次打包结果,打包效率则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5. Imports

根据作者的计划,Turbopack 支持 CommonJS、ESM, 部分支持 AMD。

CommonJS:

const { add } = require('./math');
add(1, 2);

ESM:

import img from './img.png'; 
import type { User } from '../server/types'; 
import { z } from 'zod';

Dynamic Imports:

const getFeatureFlags = () => {  
  return import('/featureFlags').then(mod => {    
    return mod.featureFlags;  
  })
 }

6. 框架支持

原生支持 JSX/TSX,不需要引入 React 也能使用 JSX/TSX.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const Component = () => {  
 return <div />
}

作者计划在未来通过插件的形式支持 Vue 和 Svelte。

四 Turbopack体验

目前 next.js v13 搭配 Turbopack 已开放体验

npx create-next-app --example with-turbopack

在启动代码里新增常规启动方式,分别使用两种方式启动项目,做个对比。

"scripts": {
    "dev": "next dev --turbo",
    "dev_normal": "next dev",
    "dev:tailwind": "concurrently \"next dev --turbo\" \"npm run tailwind -- --watch\"",
    "build": "next build",
    "start": "next start",
    "lint": "next lint",
    "tailwind": "tailwindcss -i styles/globals.css -o styles/dist.css",
    "format": "prettier --write \"**/*.{js,ts,tsx,md}\"",
    "postinstall": "npm run tailwind"
  },

使用 Turbopack 启动时间:45d6fed1c0d5ea97197889ebac434770.png

使用常规方式启动项目的时间:

143a146097b0515df9ec1c4edadb7772.png

该测试项目仅仅只有 200 个模块,得益于按需编译方式,Turbopack 的启动速度远比常规的方式要快的多。但是以上方法只能看出启动速度,在实际的开发中打包速度更能提升开发体验,因此想测试下 Turbopack 在大量模块下的打包编译速度。

新建一个 Next 的项目:

npx create-next-app@latest

安装 Turbo:

npm install turbo --save-dev

启动服务:

npx turbo dev

使用以下脚本批量生成模块,将代码 batch.js 文件保存在项目的根目录下,并在 pages 目录下新建 components 文件夹:

const [nodeExeDir, fileDir, count] = process.argv ;
var fs = require('fs');
const getJsx = (index) => {
    return `export function Comp${index}() {
        return <div>hello world ${index}</div>
      }`
}
(async () => {
    let importJsx = [];
    let renderJsx = [];
    for(var i=0;i<count;i++){
        await fs.writeFileSync(`./pages/components/comp${i}.tsx`,getJsx(i),'utf-8');
        importJsx.push(`import { Comp${i} } from './components/comp${i}';`);
        renderJsx.push(`<Comp${i} />  `)
    }
    await fs.writeFileSync(`./pages/page.tsx`,` ${importJsx.join('\r\n')} \r\n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 {
        return <div> ${renderJsx.join('\r\n')}  </div>
    }`,'utf-8');
})();

执行代码:

node batch.js 1000

后面的数字为生成的模块数量,代码生成完成后将 page.tsx 引入并重启服务。分别生成 1000 ~ 10000 个模块的页面,并使用 Turbopack 运行, 记录多次编译所需的平均时间。作为参照使用 Webpack + Babel 的打包速度作为对比,操作方法同上。得到以下曲线图:f14c7de85095d423cc0c3dbace101a11.png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模块的增加,打包编译的时间是比较接近线性增长。测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情况,当模块数量超过 10000 个后编译时间变得非常不稳定,从 60s ~ 100s 都存在,没有统计意义,所以只统计到 10000 个模块。当数量达到 13000 个,编译过程会出现进程超时的情况。

备注 1:测试的结果会因为 模块的大小、硬件设备、平台的不同,而有比较大的区别;

备注 2:如果使用命令搭建失败,您可以在 https://github.com/vercel/next.js 的 example 文件夹里找到该项目。

五 Turbopack 的生态问题

除了上文所说的打包器之外,还有一款被大家熟知的打包器 Vite。相比 Webpack, Vite 的打包速度也比 Webpack 快非常多,但是流行程度依然没有 Webpack 这么高,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态的问题。在 Webpack 的社区有丰富的插件供开发者使用,未来 Turbopack 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与 Vite 不同的地方,Turbopack 由同一个作者开发,和 Webpack 是继承关系,但作者表示并不会对 Webpack 和 Turbopack 做 1:1 的兼容,意味着 Webpack 的插件是无法在 Turbopack 上使用,同时作者也表示会将在 Webpack 上广泛被使用的插件移植到 Turbopack。因此 Turbopack 想替代 Webpack,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 总结

Turbopack 想替代 Webpack 急需解决的一个是生态问题,以及提供尽可能低成本的迁移方案。当迁移后的收益远大于迁移成本,Turbopack 完全取代 Webpack 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目前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 Webpack 依然是主流的前端的工具。

七 参考文档

  • https://turbo.build/pack/docs

- END -

关于奇舞团

奇舞团是 360 集团最大的大前端团队,代表集团参与 W3C 和 ECMA 会员(TC39)工作。奇舞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有工程师、讲师、翻译官、业务接口人、团队 Leader 等多种发展方向供员工选择,并辅以提供相应的技术力、专业力、通用力、领导力等培训课程。奇舞团以开放和求贤的心态欢迎各种优秀人才关注和加入奇舞团。

e5bb3081dcb4fbfb51da68438a531bdc.png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