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可变长参数的使用方法

Java中可变长参数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 可变长参数的定义

使用…表示可变长参数,例如


print(String... args){
...
}

在具有可变长参数的方法中可以把参数当成数组使用,例如可以循环输出所有的参数值。


print(String... args){
   for(String temp:args)
      System.out.println(temp);
}

2. 可变长参数的方法的调用

调用的时候可以给出任意多个参数也可不给参数,例如:

print();
print("hello");
print("hello","lisi");
print("hello","张三", "alexia")

3. 可变长参数的使用规则

3.1 在调用方法的时候,如果能够和固定参数的方法匹配,也能够与可变长参数的方法匹配,则选择固定参数的方法。看下面代码的输出:


package com;
// 这里使用了静态导入
import static java.lang.System.out;
public class VarArgsTest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args.length; i++) {
out.println(args[i]);
}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test) {
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arArgsTest test = new VarArgsTest();
test.print("hello");
test.print("hello", "alexia");
}
}

这里写图片描述
3.2 如果要调用的方法可以和两个可变参数匹配,则出现错误,例如下面的代码:


package com;
// 这里使用了静态导入
import static java.lang.System.out;
public class VarArgsTest1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args.length; i++) {
out.println(args[i]);
}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test,String...args ){
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arArgsTest1 test = new VarArgsTest1();
test.print("hello");
test.print("hello", "alexia");
}
}

对于上面的代码,main方法中的两个调用都不能编译通过,因为编译器不知道该选哪个方法调用,如下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3.3 一个方法只能有一个可变长参数,并且这个可变长参数必须是该方法的最后一个参数以下两种方法定义都是错误的。


public void test(String... strings,ArrayList list){
}
public void test(String... strings,ArrayList... list){
}

4. 可变长参数的使用规范

4.1 避免带有可变长参数的方法重载:如3.1中,编译器虽然知道怎么调用,但人容易陷入调用的陷阱及误区
4.2 别让null值和空值威胁到变长方法,如3.2中所示,为了说明null值的调用,重新给出一个例子:


package com;public class VarArgsTest1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test, Integer... is) {
}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test,String...args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arArgsTest1 test = new VarArgsTest1();
test.print("hello");
test.print("hello", null);
}
}

这时会发现两个调用编译都不通过: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因为两个方法都匹配,编译器不知道选哪个,于是报错了,这里同时还有个非常不好的编码习惯,即调用者隐藏了实参类型,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仅调用者需要“猜测”该调用哪个方法,而且被调用者也可能产生内部逻辑混乱的情况。对于本例来说应该做如下修改: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arArgsTest1 test = new VarArgsTest1();
        String[] strs = null;
        test.print("hello", strs);
    }

4.3 覆写变长方法也要循规蹈矩

下面看一个例子,大家猜测下程序能不能编译通过:

package com;
public class VarArgsTest2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向上转型
Base base = new Sub();
base.print("hello");
// 不转型
Sub sub = new Sub();
sub.print("hello");
}
}
// 基类
class Base {
void print(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Base......test");
}
}
// 子类,覆写父类方法
class Sub extends Base {
@Override
void print(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ub......test");
}
}

答案当然是编译不通过,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一个能编译通过,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base对象把子类对象sub做了向上转型,形参列表是由父类决定的,当然能通过。而看看子类直接调用的情况,这时编译器看到子类覆写了父类的print方法,因此肯定使用子类重新定义的print方法,尽管参数列表不匹配也不会跑到父类再去匹配下,因为找到了就不再找了,因此有了类型不匹配的错误。

  这是个特例,覆写的方法参数列表竟然可以与父类不相同,这违背了覆写的定义,并且会引发莫名其妙的错误。

  这里,总结下覆写必须满足的条件:

  (1)重写方法不能缩小访问权限;

  (2)参数列表必须与被重写方法相同(包括显示形式);

  (3)返回类型必须与被重写方法的相同或是其子类;

  (4)重写方法不能抛出新的异常,或者超过了父类范围的异常,但是可以抛出更少、更有限的异常,或者不抛出异常。

 最后,给出一个有陷阱的例子,大家应该知道输出结果:
 


package com;
public class VarArgs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1(String s, String... ss) {
for (int i = 0; i < s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ss[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1("");
m1("aaa");
m1("aaa", "bbb");
}
}

转自:http://www.blogjava.net/qileilove/archive/2013/07/26/401986.html

  • 6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