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

(高级加密标准)

编辑 锁定
高级加密标准(英语: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缩写: AES),在 密码学中又称 Rijndael加密法,是 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这个标准用来替代原先的 DES,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经过五年的甄选流程,高级加密标准由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于2001年11月26日发布于FIPS PUB 197,并在2002年5月26日成为有效的标准。2006年,高级加密标准已然成为对称密钥加密中最流行的算法之一。
中文名
高级加密标准
外文名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提出者
Joan Daemen、Vincent Rijmen
提出时间
1998年
应用学科
密码学
适用领域范围
计算机,网络安全
派生自
Square
集成算法
AnubisGrand Cru
结    构
置换组合网络

aes沿革

编辑
Rijndael是由Daemen和Rijmen早期所设计的Square改良而来;而Square则是由 SHARK发展而来。
不同于它的前任标准DES,Rijndael使用的是代换-置换网络,而非 Feistel架构。AES在软件及硬件上都能快速地加解密,相对来说较易于实作,且只需要很少的 存储器。作为一个新的加密标准,目前正被部署应用到更广大的范围。

aes设计者

编辑
该算法为 比利时密码学家Joan Daemen和Vincent Rijmen所设计,结合两位作者的名字,以Rijndael之命名之,投稿 高级加密标准甄选流程。Rijdael的发音近于 "Rhinedoll,两位设计者的名字,参考荷兰语原发音可译为尤安·达蒙、文森特·莱蒙。(Joan不能译为女性化的名字“琼”。另外,西欧的姓名很多是有相同拉丁文或希腊文源头的,故译成中文是可能相同)

aes形成过程

编辑
1997年4月15日,美国ANSI发起征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的活
Joan Daemen 与 Vincent Rijmen Joan Daemen 与 Vincent Rijmen
动,并为此成立了AES工作小组。
1997年9月12日,美国联邦登记处公布了正式征集AES候选算法的通告。对AES的基本要求是: 比三重DES快、至少与三重DES一样安全、数据分组长度为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192/256比特。
1998年8月12日,在首届AES候选会议(first AES candidate conference)上公布了AES的15个候选算法,任由全世界各机构和个人攻击和评论。
1999年3月,在第2届AES候选会议(second AES candidate conference)上经过对全球各密码机构和个人对候选算法分析结果的讨论,从15个候选算法中选出了5个。分别是RC6、Rijndael、SERPENT、Twofish和MARS。
2000年4月13日至14日,召开了第3届AES候选会议(third AES candidate conference),继续对最后5个候选算法进行讨论。
2000年10月2日,NIST宣布Rijndael作为新的AES。经过3年多的讨论,Rijndael终于脱颖而出。
Rijndael由比利时的Joan Daemen和Vincent Rijmen设计。算法的原型是Square算法,它的设计策略是宽轨迹策略(wide trail strategy)。算法有很好的抵抗差分密码分析及线性密码分析的能力。

aes设计思想

编辑
Rijndael密码的设计力求满足以下3条标准:
① 抵抗所有已知的攻击。
② 在多个平台上速度快,编码紧凑。
③ 设计简单。
当前的大多数分组密码,其轮函数是Feistel结构。
Rijndael没有这种结构。
Rijndael轮函数是由3个不同的可逆均匀变换
Rijndael (State, ExpandedKey)
{
AddRoundKey (State, ExpandedKey);
for (i=1; i <Nr; i ++)
Round (State, ExpandedKey+Nb* i);
FinalRound (State, ExpandedKey+Nb*Nr)
}
Round (State, RoundKey)
{
ByteSub (State);
ShiftRow (State);
MixColumn (State);
AddRoundKey (State, RoundKey)
}
FinalRound (State, RoundKey)
{
ByteSub (State);
ShiftRow (State);
AddRoundKey (State, RoundKey)
}

aes密码说明

编辑
严格地说,AES和Rijndael加密法并不完全一样(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可以互换),因为Rijndael加密法可以支持更大范围的 区块和密钥长度:AES的区块长度固定为128 比特,密钥长度则可以是128,192或256比特;而Rijndael使用的密钥和区块长度可以是32位的整数倍,以128位为下限,256比特为上限。加密过程中使用的密钥是由Rijndael密钥生成方案产生。
大多数AES计算是在一个特别的 有限域完成的。
AES加密过程是在一个4×4的 字节矩阵上运作,这个矩阵又称为“状态(state)”,其初值就是一个明文区块(矩阵中一个元素大小就是明文区块中的一个Byte)。(Rijndael加密法因支持更大的区块,其矩阵行数可视情况增加)加密时,各轮AES加密循环(除最后一轮外)均包含4个步骤:
  1. AddRoundKey — 矩阵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与该次轮秘钥(round key)做XOR运算;每个子密钥由密钥生成方案产生。
  2. SubBytes — 通过个非线性的替换函数,用 查找表的方式把每个字节替换成对应的字节。
  3. ShiftRows — 将矩阵中的每个横列进行循环式移位。
  4. MixColumns — 为了充分混合矩阵中各个直行的操作。这个步骤使用线性转换来混合每列的四个字节。
最后一个加密循环中省略MixColumns步骤,而以另一个AddRoundKey取代。 [1]  

aes加密标准

编辑
对称密码体制的发展趋势将以分组密码为重点。分组密码算法通常由 密钥扩展算法和加密(解密)算法两部分组成。密钥扩展算法将b字节用户主密钥扩展成r个子密钥。加密算法由一个密码学上的弱函数f与r个子密钥迭代r次组成。混乱和密钥扩散是分组密码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抵御已知明文的差分和线性攻击,可变长密钥和分组是该体制的设计要点。
AES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旨在取代 DES的21世纪的加密标准。
AES的基本要求是,采用对称分组密码体制,密钥的长度最少支持为128、192、256,分组长度128位,算法应易于各种硬件和软件实现。1998年NIST开始AES第一轮分析、测试和征集,共产生了15个候选算法。1999年3月完成了第二轮AES2的分析、测试。2000年10月2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选中 比利时密码学家Joan Daemen 和 Vincent Rijmen 提出的一种密码算法RIJNDAEL 作为 AES.
在应用方面,尽管DES在安全上是脆弱的,但由于快速DES芯片的大量生产,使得DES仍能暂时继续使用,为提高安全强度,通常使用独立密钥的三级DES。但是DES迟早要被AES代替。流密码体制较之分组密码在理论上成熟且安全,但未被列入下一代加密标准。
AES加密数据块分组长度必须为128比特,密钥长度可以是128比特、192比特、256比特中的任意一个(如果数据块及密钥长度不足时,会补齐)。AES加密有很多轮的重复和变换。大致步骤如下:1、密钥扩展(KeyExpansion),2、初始轮(Initial Round),3、重复轮(Rounds),每一轮又包括:SubBytes、ShiftRows、MixColumns、AddRoundKey,4、最终轮(Final Round),最终轮没有MixColumns。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采矿工程文化术语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