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Java

JAVA


一、Java基础

1.基本类型

类型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char
字节12484812

整数默认int型,浮点数默认double型

2.int能强转为byte吗,如果超出范围会怎样

可以,int是32位,byte是8位,超范围后前24位会被舍弃,byte的范围为-128~127

3. 3*0.1==0.3 结果为?

false,浮点数会出现精度误差,精确运算浮点型可以用BigDecimal

4.java中哪两个类封装大数据类型,作用?

  • BigInteger:可以封装任意精度的整数
  • BigDecimal:可以封装任意精度的整数和浮点数
    在实际编程中,往往由于数值超出范围而失去精度,以上两个类型可以解决此问题

5.&和&&的区别

都可以用作逻辑与的运算符,&&具有短路的功能,当第一个表达式为false时,不计算第二个表达式
&还可以做位运算符,当两边表达式不是boolean时,表示与运算,如0x31&0x0f=0x01

6.contine与break的区别

  • contine:跳出当前循环进入下次循环
  • break:结束循环

7.int与Integer区别

类型使用前存储内容默认值
int基本数据类型不需要直接存储数据值0
Integer包装类必须实例化实际是对象的引用,指向new出来的Integer对象null

java提供了拆装箱功能,可以在两种类型间自动转换。在自动装箱时对于从–128到127之间的值,它们被装箱为Integer对象后,会存在内存中被重用,始终只存在一个对象。而如果超过该范围,每次装箱时都会新建一个 Integer对象。

自动装箱与拆箱

  • 装箱:将基本类型用它们对应的引用类型包装起来;
  • 拆箱:将包装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

8.short s1=1;s1=s1+1;会出现编译错误吗?s1+=1;呢?

会,s1+1的结果是int型,需要进行强制转换
不会,+=编译器可以进行特殊处理,无需强转

9.switch语句可以使用的类型

byte、short、char、int、String
byte、short、char可以隐式转换为int,JDK7以上可以用String

10.简述JVM、JRE、JDK

  • JVM:java虚拟机,加载并运行.class文件
  • JRE:java运行环境,除了包含JVM,还包含了运行java程序所必需的的环境,是运行java程序的最小环境
  • JDK:java开发工具包,JDK=JVM+系统类库,是开发java程序的最小环境

11.已知java安装目录为%JAVA_HOME%,java环境变量中path应该如何配置才能在cmd命令中直接使用java这个命令,比如java -version

%JAVA_HOME%/bin

12.运算符

运算符顺序由高至低

单目算数运算符移位比较按位逻辑三目赋值
++,- -+,-,*,/,%<<,>>>,<,>=,<=,==,!=&,|,~,^,&&,||=

++运算的结果

只有a++被使用时的值为a,其他均为a+1

int c = 1;
c++;
System.out.println(c);
int m = 1;
++m;
System.out.println(m);
System.out.println();

int d = 1;
System.out.println(d++);
System.out.println(d);
int f = 1;
System.out.println(++f);
System.out.println(f);

console

2
2

1
2
2
2

1、double a=0; int b=a++>0&&a--<0?1:(a==0?-1:0);,a与b的值分别为?

a>0=false;a=a+1=1;a==0=false,b=0;

a=1.0;b=0;

2、i=111;i+=i>100?50:60;i=?

161

i>100==true; i+=50;
i=i+50=161

13.>>和>>>的区别

  • >>表示带符号右移,如int a=15;a>>2=3;低位移出舍弃
  • >>>表示无符号右移,右移对应位数,低位移出,高位补零,对于正数来说与>>相同,负数时则不同

14.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计算2*8

2<<3 m*2^n 相当于m左移n位

cpu直接支持位运算,效率最高

15.如何跳出多层for循环

boolean flag = false;
for(int i=0;i<10 && !flag;i++){
    for(int j=0;j<10;j++){
    	if(j==5){
            flag = true;
            break;
        }
	}	
}

16.参数传递

  • 基本数据类型:值传递,对一个变量的修改不会影响另一个变量
  • 引用类型:引用地址传递,通过一个引用的修改会影响另一个引用
    String和包装类等对象不可变,只能指向新对象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
        String str = "hello";
        Integer num = 200;
        int[] arr = {1, 2, 3, 4, 5};
        MyData my = new MyData();
        change(i, str, num, arr, my);
        System.out.println(i);

        System.out.println(str);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System.out.println(my.a);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int i, String str, Integer num, int[] arr, MyData my) {
        i += 1;
        str += "world";
        num += 1;
        arr[0] += 1;
        my.a += 1;
    }
}

class MyData {
    int a = 10;
}

console

1
hello
200
[2, 2, 3, 4, 5]
11

17.一个.java源文件是否可以包括多个类,有什么限制

可以有多个类,但public修饰的类只能有一个并且与文件名同名

18.char型变量能否储存一个汉字

char型变量是用来存储Unicode编码的字符,该字符集包含了汉字,所以可以存储。

不过,如果某个特殊的汉字,没有包含在Unicode编码字符集中,那么就不能存储

二、面向对象&API

面向对象变成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基本原则是,计算机程序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

1.Java面向对象的特征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

  • 类:把客观事物封装成类,封装的是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 方法:封装一段特定的逻辑功能实现
  • 访问控制修饰符:封装的是访问权限

继承

继承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并在无需重新编写原来的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

超类:被继承的类,具有所有派生类共有的属性和行为
派生类:通过继承创建的新类,派生类所特有的属性和行为

作用:代码复用
特性:单一继承,多接口实现,具有传递性。

多态

多态就是同一个接口,使用不同的实现,而执行不同的操作。

  • 对象的多态:person-student person-teacher
  • 行为的多态:work-study work-teach

多态的三个必要条件:

  • 继承
  • 重写:根据对象来实现多态
  • 超类引用指向派生类对象,如:当子类对象调用重写的方法时,调用的是子类的方法,而不是父类的方法,当想要调用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时,则需使用关键字super。

2.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

1. 抽象类本质是一个类,所代表的是“is-a”的关系,表示类别,接口表示标准、行为模式、能力,所代表的是“like-a”的关系。
2. 抽象类具有单根性,接口可以多继承
3. 抽象类比普通类多了抽象方法,接口是完全抽象的抽象类,只能拥有常量和抽象方法,1.8以后可以使用static或default修饰方法,可以有方法体。

3.变量

1.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有哪些?

成员变量

  • 定义在类中
  • 可以被访问修饰符修饰,public等,static,final
  • 被static修饰时,属于类,存在于方法区;不被static修饰时,存在于堆内存中,生命周期同对象
  • 如果没有赋值时会有默认值

局部变量

  • 定义在方法中
  • 只能被final修饰
  • 属于方法,存在于栈内存,方法调用后消失
  • 如果没有赋值时没有默认值
2.静态变量与实例变量的区别有哪些?
  • 静态变量:

    静态变量前要加static关键字,属于类,当类的.class文件被加载,就会被分配空间,就被使用了,只有一份

  • 实例变量

    无关键字修饰,属于对象。当对象被创建时,实例变量被分配空间。有多少对象就有多少份

4.对象实例与对象引用有何不同?

对象引用(存放在栈内存中)指向对象实例(在堆内存中)。
一个对象引用可以指向 0 个或 1 个对象(一根绳子可以不系气球,也可以系一个气球);一个对象可以有 n 个引用指向它(可以用 n 条绳子系住一个气球)。

5.深拷贝 vs 浅拷贝

1. 浅拷贝:对基本数据类型进行值传递,对引用数据类型进行引用传递般的拷贝。
2. 深拷贝:对基本数据类型进行值传递,对引用数据类型,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并复制其内容。

6.构造器

1.作用是?没有构造器会报错吗

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类对象的初始化工作。可以执行。因为一个类即使没有声明构造方法也会有默认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2.构造器 Constructor 是否可被 override?

不能被 override(重写),但是可以 overload(重载)

3.构造方法有哪些特性?
1. 名字与类名相同。
2. 没有返回值,但不能用 void 声明构造函数。
3. 生成类的对象时自动执行,无需调用。

7.对象初始化过程

在方法中: Person jack = new Person();

  1. 将.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
  2. 执行该对象的static代码块
  3. 在堆内存中开辟空间,分配内存地址
  4. 在堆内存中建立对象属性,并进行初始化
  5. 执行构造函数
  6. 将内存地址赋值给栈内存中的jack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 Java 中定义一个不做事且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的作用

在执行子类构造方法前,如果没有用super()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则会自动调用父类无参构造,没有的话会报错

8.类的加载过程

JVM委托类加载器加载.class文件,在方法区创建class对象

类的加载过程

9.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的区别

  1.  静态内部类可以有静态成员(方法,属性),而非静态内部类则不能有静态成员(方法,属性)。
  2.  静态内部类只能够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而非静态内部类则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方法,属性)。
  3.  实例化的区别:
   	 Out.Inner inner = new Out().new Inner();
   	 Out.Inner inner = new Out().Inner();

10.在一个静态方法内调用一个非静态成员为什么是非法的?

由于静态方法可以不通过对象进行调用,因此在静态方法里,不能调用其他非静态变量,也不可以访问非静态变量成员。

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有何不同

  1. 在外部调用静态方法时,可以使用"类名.方法名"的方式,也可以使用"对象名.方法名"的方式。
     而实例方法只有后面这种方式。
  2. 静态方法在访问本类的成员时,只允许访问静态成员(即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而不允许访问实例成员变量和实例方法;实例方法则无此限制。

11.重载与重写的区别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方法体调用说明
重写发生在父子类相同相同不同遵循运行期绑定,看对象类型来调用方法

| 重载 | 发生在一个类|相同|不同|不同|遵循编译期绑定,看引用/参数类型调用方法

12.==, equals 与 hashCode 的区别与联系

  • ==用来比较地址值
  • equals 默认也是比较地址值,重写后可以用来比较内容
  • hashCode返回的对象的地址值,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用equals比较返回true),那么它们的hashCode值一定要相同;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即用equals比较返回false)
1.==和 equals 的区别

== : 它的作用是判断两个对象的地址是不是相等。即判断两个对象是不是同一个对象。(基本数据类型比较的是值,引用数据类型比较的是内存地址)

因为 Java 只有值传递,所以,对于 == 来说,不管是比较基本数据类型,还是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其本质比较的都是值,只是引用类型变量存的值是对象的地址。

equals() : 它的作用也是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它不能用于比较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equals()方法存在于Object类中,而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直接或间接父类。

Object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equals() 方法存在两种使用情况:

  • 情况 1:类没有覆盖 equals()方法。则通过equals()比较该类的两个对象时,等价于通过“==”比较这两个对象。使用的默认是 Objectequals()方法。
  • 情况 2:类覆盖了 equals()方法。一般,我们都覆盖 equals()方法来两个对象的内容相等;若它们的内容相等,则返回 true(即,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举个例子: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a = new String("ab"); // a 为一个引用
        String b = new String("ab"); // b为另一个引用,对象的内容一样
        String aa = "ab"; // 放在常量池中
        String bb = "ab"; // 从常量池中查找
        if (aa == b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a==bb");
        if (a == b) // false,非同一对象
            System.out.println("a==b");
        if (a.equals(b)) // true
            System.out.println("aEQb");
        if (42 == 42.0) { // true
            System.out.println("true");
        }
    }
}

说明:

  • String 中的 equals 方法是被重写过的,因为 Objectequals 方法是比较的对象的内存地址,而 Stringequals 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值。
  • 当创建 String 类型的对象时,虚拟机会在常量池中查找有没有已经存在的值和要创建的值相同的对象,如果有就把它赋给当前引用。如果没有就在常量池中重新创建一个 String 对象。

String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value.length;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0;
            while (n-- != 0) {
                if (v1[i] != v2[i])
                    return false;
                i++;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2.hashCode()与 equals()

面试官可能会问你:“你重写过 hashcodeequals么,为什么重写 equals 时必须重写 hashCode 方法?”

1)hashCode()介绍: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也称为散列码;它实际上是返回一个 int 整数。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hashCode()定义 在 JDK 的 Object 类中,这就意味着 Java 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 hashCode() 函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Object 的 hashcode 方法是本地方法,也就是用 c 语言或 c++ 实现的,该方法通常用来将对象的 内存地址 转换为整数之后返回。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散列表存储的是键值对(key-value),它的特点是:能根据“键”快速的检索出对应的“值”。这其中就利用到了散列码!(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对象)

2)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我们以“HashSet 如何检查重复”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当你把对象加入 HashSet 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已经加入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 hashcode,HashSet 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 equals() 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其加入操作成功。如果不同的话,就会重新散列到其他位置。这样我们就大大减少了 equals 的次数,相应就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

3)为什么重写 equals 时必须重写 hashCode 方法?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 hashcode 一定也是相同的。两个对象相等,对两个对象分别调用 equals 方法都返回 true。但是,两个对象有相同的 hashcode 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因此,equals 方法被覆盖过,则 hashCode 方法也必须被覆盖。

hashCode()的默认行为是对堆上的对象产生独特值。如果没有重写 hashCode(),则该 class 的两个对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等(即使这两个对象指向相同的数据)

4)为什么两个对象有相同的 hashcode 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因为 hashCode() 所使用的杂凑算法也许刚好会让多个对象传回相同的杂凑值。越糟糕的杂凑算法越容易碰撞,但这也与数据值域分布的特性有关(所谓碰撞也就是指的是不同的对象得到相同的 hashCode

我们刚刚也提到了 HashSet,如果 HashSet 在对比的时候,同样的 hashcode 有多个对象,它会使用 equals() 来判断是否真的相同。也就是说 hashcode 只是用来缩小查找成本。

13.String

1.String为什么是final的

final修饰,不可被继承

为了效率和安全性,若允许被继承,由于它的高使用率,可能会降低程序性能

2.String StringBuffer 和 StringBuilder 的区别是什么? String 为什么是不可变的?

可变性

String 类中使用 final 关键字修饰字符数组来保存字符串,private final char value[],所以 String 对象是不可变的。
StringBuilder 与 StringBuffer 都继承自 AbstractStringBuilder 类,在 AbstractStringBuilder 中也是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char[]value 但是没有用 final 关键字修饰,所以这两种对象都是可变的。

线程安全性

String 中的对象是不可变的,也就可以理解为常量,线程安全
StringBuffer 对方法加了同步锁或者对调用的方法加了同步锁,所以是线程安全的。StringBuilder 并没有对方法进行加同步锁,所以是非线程安全的。

性能

相同情况下使用 StringBuilder 相比使用 StringBuffer 仅能获得 10%~15% 左右的性能提升,但却要冒多线程不安全的风险。

对于三者使用的总结:

1. 操作少量的数据: 适用 String
2. 单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适用 StringBuilder
3. 多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适用 StringBuffer
3.String s="hello"; s=s+"world";原来的String对象的内容改变了吗

没有,String长度不可变,s+"world";后,s不再指向原来那个对象了,而是指向了新对象,内容为"helloword",原来那个对象还在内存中,只不过s这个引用不再指向他了

4.String s= new String("xyz");,创建了几个对象

一个或两个,"xyz"对应一个对象,如果已经存在于常量池中,则一个,否则两个

5.String s= "a"+"b"+"c"+"d";,创建了几个对象

以上代码在编译时优化后,相当于直接定义了“abcd”字符串,故只有一个对象

14.反射机制

JAVA 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 java 语言的反射机制。

Class cls = Class.forName("className");
User u = cls.newInstance();
Method[] methods = cls.getDeclaredMethods();
Method m = methods[0];
Object returnVal = m.invoke(u, "");
1.静态编译和动态编译
  • 静态编译: 在编译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
  • 动态编译: 运行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
2.反射机制优缺点

优点: 运行期类型的判断,动态加载类,提高代码灵活度。

缺点:

  • 性能瓶颈:反射相当于一系列解释操作,通知 JVM 要做的事情,性能比直接的 java 代码要慢很多。
  • 安全问题,让我们可以动态操作改变类的属性同时也增加了类的安全隐患。
3.反射的应用场景

反射是框架设计的灵魂。

在我们平时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基本上很少会直接使用到反射机制,但这不能说明反射机制没有用,实际上有很多设计、开发都与反射机制有关,例如模块化的开发,通过反射去调用对应的字节码;动态代理设计模式也采用了反射机制,还有我们日常使用的 Spring/Hibernate 等框架也大量使用到了反射机制。

举例:

  1. 我们在使用 JDBC 连接数据库时使用 Class.forName()通过反射加载数据库的驱动程序;
  2. Spring 框架的 IOC(动态加载管理 Bean)创建对象以及 AOP(动态代理)功能都和反射有联系;
  3. 动态配置实例的属性;

15.异常

1. Java 异常类层次结构图

img

在 Java 中,所有的异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java.lang 包中的 Throwable 类。Throwable 类有两个重要的子类 Exception(异常)和 Error(错误)。

  • Exception :程序本身可以处理的异常,可以通过 catch 来进行捕获。Exception 又可以分为 受检查异常(必须处理) 和 不受检查异常(可以不处理)。
  • ErrorError 属于程序无法处理的错误 ,我们没办法通过 catch 来进行捕获 。例如,Java 虚拟机运行错误(Virtual MachineError)、虚拟机内存不够错误(OutOfMemoryError)、类定义错误(NoClassDefFoundError)等 。这些异常发生时,Java 虚拟机(JVM)一般会选择线程终止。

受检查异常

Java 代码在编译过程中,如果受检查异常没有被 catch/throw 处理的话,就没办法通过编译 。比如下面这段 IO 操作的代码。

check-exception

除了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以外,其他的Exception类及其子类都属于受检查异常 。常见的受检查异常有: IO 相关的异常、ClassNotFoundExceptionSQLException…。

不受检查异常

Java 代码在编译过程中 ,我们即使不处理不受检查异常也可以正常通过编译。

2. Throwable 类常用方法
  •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返回异常发生时的简要描述
  • public string toString():返回异常发生时的详细信息
  • public void printStackTrace():在控制台上打印 Throwable 对象封装的异常信息
3. try-catch-finally
  • try块: 用于捕获异常。其后可接零个或多个 catch 块,如果没有 catch 块,则必须跟一个 finally 块。

  • catch块: 用于处理 try 捕获到的异常。

  • finally 块: 无论是否捕获或处理异常,finally 块里的语句都会被执行。

    在以下 3 种特殊情况下,finally 块不会被执行:

    1. tryfinally块中用了 System.exit(int)退出程序。但是,如果 System.exit(int) 在异常语句之后,finally 还是会被执行
    2. 程序所在的线程死亡。
    3. 关闭 CPU。
4. 使用 try-with-resources 来代替try-catch-finally
  1. 适用范围(资源的定义): 任何实现 java.lang.AutoCloseable或者 java.io.Closeable 的对象
  2. 关闭资源和 final 的执行顺序:try-with-resources 语句中,任何 catch 或 finally 块在声明的资源关闭后运行

《Effecitve Java》中明确指出:

面对必须要关闭的资源,我们总是应该优先使用 try-with-resources 而不是try-finally。随之产生的代码更简短,更清晰,产生的异常对我们也更有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让我们更容易编写必须要关闭的资源的代码,若采用try-finally则几乎做不到这点。

Java 中类似于InputStreamOutputStreamScannerPrintWriter等的资源都需要我们调用close()方法来手动关闭,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try-catch-finally语句来实现这个需求,如下:

        //读取文本文件的内容
        Scanner scanner = null;
        try {
            scanner = new Scanner(new File("D://read.txt"));
            while (scanner.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scanner.nextLine());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 (scanner != null) {
                scanner.close();
            }
        }

使用 Java 7 之后的 try-with-resources 语句改造上面的代码:

try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new File("test.txt"))) {
    while (scanner.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scanner.nextLine());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fnfe) {
    fnfe.printStackTrace();
}

当然多个资源需要关闭的时候,使用 try-with-resources 实现起来也非常简单,如果你还是用try-catch-finally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

通过使用分号分隔,可以在try-with-resources块中声明多个资源。

        try (BufferedInputStream bin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new File("test.txt")));
             BufferedOutputStream bout = new Buffered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new File("out.txt")))) {
            int b;
            while ((b = bin.read()) != -1) {
                bout.write(b);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5.try和finally都有return时如何执行

finally里也有return语句则覆盖try或catch中的return语句直接返回。

注意: 当 try 语句和 finally 语句中都有 return 语句时,在方法返回之前,finally 语句的内容将被执行,并且 finally 语句的返回值将会覆盖原始的返回值。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f(int value) {
        try {
            return value * value;
        } finally {
            if (value == 2) {
                return 0;
            }
        }
    }
}

如果调用 f(2),返回值将是 0,因为 finally 语句的返回值覆盖了 try 语句块的返回值。

6.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

final(修饰符)

  • final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final类中的方法默认是final的。(在设计类时候,如果这个类不需要有子类,类的实现细节不允许改变,并且确信这个类不会载被扩展,那么就设计为final类。)
  • final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但可以被继承。(防止任何继承类修改它的意义和实现。高效)
  • final修饰的变量:值不可更改。
  • final不能用于修饰构造方法。

finally

异常处理的一部分,表示一定会执行

finalize()

Object的方法,所有类都有该方法,在GC清理对象前调用,可以用来拯救对象。

7.final修饰变量,是引用不能变,还是引用对象不能变

使用final修饰变量,是指引用变量不能变,引用指向的对象中的内容可变

final StringBuffer s = new StringBuffer("abc");
s = new StringBuffer("ac");//出现编译错误
s.append("d");//通过编译

16.IO流

1. Java 中 IO 流分为几种?
  • 按照流的流向分,可以分为输入流和输出流;
  • 按照操作单元划分,可以划分为字节流和字符流;
  • 按照流的角色划分为节点流和处理流。

Java Io 流共涉及 40 多个类, Java I0 流的 40 多个类都是从如下 4 个抽象类基类中派生出来的。

  • InputStream/Reader: 所有的输入流的基类,前者是字节输入流,后者是字符输入流。
  • OutputStream/Writer: 所有输出流的基类,前者是字节输出流,后者是字符输出流。

按操作方式分类结构图:

IO-操作方式分类

按操作对象分类结构图:

IO-操作对象分类

2. 既然有了字节流,为什么还要有字符流?

问题本质想问:不管是文件读写还是网络发送接收,信息的最小存储单元都是字节,那为什么 I/O 流操作要分为字节流操作和字符流操作呢?

回答:字符流是由 Java 虚拟机将字节转换得到的,问题就出在这个过程还算是非常耗时,并且,如果我们不知道编码类型就很容易出现乱码问题。所以, I/O 流就干脆提供了一个直接操作字符的接口,方便我们平时对字符进行流操作。如果音频文件、图片等媒体文件用字节流比较好,如果涉及到字符的话使用字符流比较好。

3. BIO,NIO,AIO 有什么区别?
  • BIO (Blocking I/O): 同步阻塞 I/O 模式,数据的读取写入必须阻塞在一个线程内等待其完成。在活动连接数不是特别高(小于单机 1000)的情况下,这种模型是比较不错的,可以让每一个连接专注于自己的 I/O 并且编程模型简单,也不用过多考虑系统的过载、限流等问题。线程池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漏斗,可以缓冲一些系统处理不了的连接或请求。但是,当面对十万甚至百万级连接的时候,传统的 BIO 模型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高效的 I/O 处理模型来应对更高的并发量。
  • NIO (Non-blocking/New I/O): NIO 是一种同步非阻塞的 I/O 模型,在 Java 1.4 中引入了 NIO 框架,对应 java.nio 包,提供了 Channel , Selector,Buffer 等抽象。NIO 中的 N 可以理解为 Non-blocking,不单纯是 New。它支持面向缓冲的,基于通道的 I/O 操作方法。 NIO 提供了与传统 BIO 模型中的 SocketServerSocket 相对应的 SocketChannelServerSocketChannel 两种不同的套接字通道实现,两种通道都支持阻塞和非阻塞两种模式。阻塞模式使用就像传统中的支持一样,比较简单,但是性能和可靠性都不好;非阻塞模式正好与之相反。对于低负载、低并发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同步阻塞 I/O 来提升开发速率和更好的维护性;对于高负载、高并发的(网络)应用,应使用 NIO 的非阻塞模式来开发
  • AIO (Asynchronous I/O): AIO 也就是 NIO 2。在 Java 7 中引入了 NIO 的改进版 NIO 2,它是异步非阻塞的 IO 模型。异步 IO 是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实现的,也就是应用操作之后会直接返回,不会堵塞在那里,当后台处理完成,操作系统会通知相应的线程进行后续的操作。AIO 是异步 IO 的缩写,虽然 NIO 在网络操作中,提供了非阻塞的方法,但是 NIO 的 IO 行为还是同步的。对于 NIO 来说,我们的业务线程是在 IO 操作准备好时,得到通知,接着就由这个线程自行进行 IO 操作,IO 操作本身是同步的。查阅网上相关资料,我发现就目前来说 AIO 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Netty 之前也尝试使用过 AIO,不过又放弃了。

17.Java 序列化中如果有些字段不想进行序列化,怎么办?

使用 transient 关键字修饰。只能修饰变量。
transient 关键字的作用是:

  • 阻止实例中那些用此关键字修饰的的变量序列化;
  • 当对象被反序列化时,被 transient 修饰的变量值不会被持久化和恢复。

18.获取用键盘输入常用的两种方法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  = input.nextLine();
input.close();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  = input.nextLine();
input.close();

三、集合

1. 集合概述

1. Java 集合概览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 Java 中除了以 Map 结尾的类之外, 其他类都实现了 Collection 接口。

并且,以 Map 结尾的类都实现了 Map 接口。

img

https://www.javatpoint.com/collections-in-java

2. 说说 List,Set,Map 三者的区别?
  • List(对付顺序的好帮手): 存储的元素是有序的、可重复的。
  • Set(注重独一无二的性质): 存储的元素是无序的、不可重复的。
  • Map(用 Key 来搜索的专家): 使用键值对(key-value)存储,类似于数学上的函数 y=f(x),“x”代表 key,"y"代表 value,Key 是无序的、不可重复的,value 是无序的、可重复的,每个键最多映射到一个值。
3. 集合框架底层数据结构总结

先来看一下 Collection 接口下面的集合。

1. List
  • ArraylistObject[]数组
  • VectorObject[]数组
  • LinkedList: 双向链表(JDK1.6 之前为循环链表,JDK1.7 取消了循环)
2. Set
  • HashSet(无序,唯一): 基于 HashMap 实现的,底层采用 HashMap 来保存元素
  • LinkedHashSetLinkedHashSetHashSet 的子类,并且其内部是通过 LinkedHashMap 来实现的。有点类似于我们之前说的 LinkedHashMap 其内部是基于 HashMap 实现一样,不过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
  • TreeSet(有序,唯一): 红黑树(自平衡的排序二叉树)

再来看看 Map 接口下面的集合。

3. Map
  • HashMap: JDK1.8 之前 HashMap 由数组+链表组成的,数组是 HashMap 的主体,链表则是主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拉链法”解决冲突)。JDK1.8 以后在解决哈希冲突时有了较大的变化,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默认为 8)(将链表转换成红黑树前会判断,如果当前数组的长度小于 64,那么会选择先进行数组扩容,而不是转换为红黑树)时,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以减少搜索时间
  • LinkedHashMapLinkedHashMap 继承自 HashMap,所以它的底层仍然是基于拉链式散列结构即由数组和链表或红黑树组成。另外,LinkedHashMap 在上面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双向链表,使得上面的结构可以保持键值对的插入顺序。同时通过对链表进行相应的操作,实现了访问顺序相关逻辑。详细可以查看:《LinkedHashMap 源码详细分析(JDK1.8)》
  • Hashtable: 数组+链表组成的,数组是 HashMap 的主体,链表则是主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
  • TreeMap: 红黑树(自平衡的排序二叉树)
4. 如何选用集合?

主要根据集合的特点来选用,比如我们需要根据键值获取到元素值时就选用 Map 接口下的集合,需要排序时选择 TreeMap,不需要排序时就选择 HashMap,需要保证线程安全就选用 ConcurrentHashMap

当我们只需要存放元素值时,就选择实现Collection 接口的集合,需要保证元素唯一时选择实现 Set 接口的集合比如 TreeSetHashSet,不需要就选择实现 List 接口的比如 ArrayListLinkedList,然后再根据实现这些接口的集合的特点来选用。

5. 为什么要使用集合?

当我们需要保存一组类型相同的数据的时候,我们应该是用一个容器来保存,这个容器就是数组,但是,使用数组存储对象具有一定的弊端, 因为我们在实际开发中,存储的数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于是,就出现了“集合”,集合同样也是用来存储多个数据的。

数组的缺点是一旦声明之后,长度就不可变了;同时,声明数组时的数据类型也决定了该数组存储的数据的类型;而且,数组存储的数据是有序的、可重复的,特点单一。 但是集合提高了数据存储的灵活性,Java 集合不仅可以用来存储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对象,还可以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

2. Collection 子接口之 List

1. Arraylist 和 Vector 的区别?
  • ArrayListList 的主要实现类,底层使用 Object[ ]存储,适用于频繁的查找工作,线程不安全 ;
  • VectorList 的古老实现类,底层使用Object[ ] 存储,线程安全的。
2. Arraylist 与 LinkedList 区别?
  1. 是否保证线程安全: ArrayListLinkedList 都是不同步的,也就是不保证线程安全;
  2. 底层数据结构: Arraylist 底层使用的是 Object 数组LinkedList 底层使用的是 双向链表 数据结构(JDK1.6 之前为循环链表,JDK1.7 取消了循环。注意双向链表和双向循环链表的区别,下面有介绍到!)
  3. 插入和删除是否受元素位置的影响:ArrayList 采用数组存储,所以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受元素位置的影响。 比如:执行add(E e)方法的时候, ArrayList 会默认在将指定的元素追加到此列表的末尾,这种情况时间复杂度就是 O(1)。但是如果要在指定位置 i 插入和删除元素的话(add(int index, E element))时间复杂度就为 O(n-i)。因为在进行上述操作的时候集合中第 i 和第 i 个元素之后的(n-i)个元素都要执行向后位/向前移一位的操作。 ② LinkedList 采用链表存储,所以对于add(E e)方法的插入,删除元素时间复杂度不受元素位置的影响,近似 O(1),如果是要在指定位置i插入和删除元素的话((add(int index, E element)) 时间复杂度近似为o(n))因为需要先移动到指定位置再插入。
  4. 是否支持快速随机访问: LinkedList 不支持高效的随机元素访问,而 ArrayList 支持。快速随机访问就是通过元素的序号快速获取元素对象(对应于get(int index)方法)。
  5. 内存空间占用: ArrayList 的空 间浪费主要体现在在 list 列表的结尾会预留一定的容量空间,而 LinkedList 的空间花费则体现在它的每一个元素都需要消耗比 ArrayList 更多的空间(因为要存放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以及数据)。
1. 补充内容:双向链表和双向循环链表

双向链表: 包含两个指针,一个 prev 指向前一个节点,一个 next 指向后一个节点。

另外推荐一篇把双向链表讲清楚的文章:https://juejin.im/post/5b5d1a9af265da0f47352f14

双向链表

双向循环链表: 最后一个节点的 next 指向 head,而 head 的 prev 指向最后一个节点,构成一个环。

双向循环链表

2. 补充内容:RandomAccess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RandomAccess {
}

查看源码我们发现实际上 RandomAccess 接口中什么都没有定义。所以,在我看来 RandomAccess 接口不过是一个标识罢了。标识什么? 标识实现这个接口的类具有随机访问功能。

binarySearch() 方法中,它要判断传入的 list 是否 RamdomAccess 的实例,如果是,调用indexedBinarySearch()方法,如果不是,那么调用iteratorBinarySearch()方法

    public static <T>
    int binarySearch(List<? extends Comparable<? super T>> list, T key) {
        if (list instanceof RandomAccess || list.size()<BINARYSEARCH_THRESHOLD)
            return Collections.indexedBinarySearch(list, key);
        else
            return Collections.iteratorBinarySearch(list, key);
    }

ArrayList 实现了 RandomAccess 接口, 而 LinkedList 没有实现。为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和底层数据结构有关!ArrayList 底层是数组,而 LinkedList 底层是链表。数组天然支持随机访问,时间复杂度为 O(1),所以称为快速随机访问。链表需要遍历到特定位置才能访问特定位置的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n),所以不支持快速随机访问。,ArrayList 实现了 RandomAccess 接口,就表明了他具有快速随机访问功能。 RandomAccess 接口只是标识,并不是说 ArrayList 实现 RandomAccess 接口才具有快速随机访问功能的!

3. 说一说 ArrayList 的扩容机制吧

详见笔主的这篇文章:通过源码一步一步分析 ArrayList 扩容机制

3. Collection 子接口之 Set

1. comparable 和 Comparator 的区别
  • comparable 接口实际上是出自java.lang包 它有一个 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用来排序
  • comparator接口实际上是出自 java.util 包它有一个compare(Object obj1, Object obj2)方法用来排序

一般我们需要对一个集合使用自定义排序时,我们就要重写compareTo()方法或compare()方法,当我们需要对某一个集合实现两种排序方式,比如一个 song 对象中的歌名和歌手名分别采用一种排序方法的话,我们可以重写compareTo()方法和使用自制的Comparator方法或者以两个 Comparator 来实现歌名排序和歌星名排序,第二种代表我们只能使用两个参数版的 Collections.sort().

1. Comparator 定制排序
        ArrayList<Integer>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arrayList.add(-1);
        arrayList.add(3);
        arrayList.add(3);
        arrayList.add(-5);
        arrayList.add(7);
        arrayList.add(4);
        arrayList.add(-9);
        arrayList.add(-7);
        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ayList);
        // void reverse(List list):反转
        Collections.reverse(arrayList);
        System.out.println("Collections.reverse(arrayList):");
        System.out.println(arrayList);

        // void sort(List list),按自然排序的升序排序
        Collections.sort(arrayList);
        System.out.println("Collections.sort(arrayList):");
        System.out.println(arrayList);
        // 定制排序的用法
        Collections.sort(arrayList, new Comparator<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Integer o1, Integer o2) {
                return o2.compareTo(o1);
            }
        });
        System.out.println("定制排序后:");
        System.out.println(arrayList);

Output:

原始数组:
[-1, 3, 3, -5, 7, 4, -9, -7]
Collections.reverse(arrayList):
[-7, -9, 4, 7, -5, 3, 3, -1]
Collections.sort(arrayList):
[-9, -7, -5, -1, 3, 3, 4, 7]
定制排序后:
[7, 4, 3, 3, -1, -5, -7, -9]
2. 重写 compareTo 方法实现按年龄来排序
// person对象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所以必须实现,这样才不会出错,才可以使treemap中的数据按顺序排列
// 前面一个例子的String类已经默认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详细可以查看String类的API文档,另外其他
// 像Integer类等都已经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所以不需要另外实现了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Comparable<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 T重写compareTo方法实现按年龄来排序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Person o) {
        if (this.age > o.getAge()) {
            return 1;
        }
        if (this.age < o.getAge()) {
            return -1;
        }
        return 0;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eeMap<Person, String> pdata = new TreeMap<Person, String>();
        pdata.put(new Person("张三", 30), "zhangsan");
        pdata.put(new Person("李四", 20), "lisi");
        pdata.put(new Person("王五", 10), "wangwu");
        pdata.put(new Person("小红", 5), "xiaohong");
        // 得到key的值的同时得到key所对应的值
        Set<Person> keys = pdata.keySet();
        for (Person key : keys) {
            System.out.println(key.getAge() + "-" + key.getName());

        }
    }

Output:

5-小红
10-王五
20-李四
30-张三
2. 无序性和不可重复性的含义是什么

1、什么是无序性?无序性不等于随机性 ,无序性是指存储的数据在底层数组中并非按照数组索引的顺序添加 ,而是根据数据的哈希值决定的。

2、什么是不可重复性?不可重复性是指添加的元素按照 equals()判断时 ,返回 false,需要同时重写 equals()方法和 HashCode()方法。

3. 比较 HashSet、LinkedHashSet 和 TreeSet 三者的异同

HashSetSet 接口的主要实现类 ,HashSet 的底层是 HashMap,线程不安全的,可以存储 null 值;

LinkedHashSetHashSet 的子类,能够按照添加的顺序遍历;

TreeSet 底层使用红黑树,能够按照添加元素的顺序进行遍历,排序的方式有自然排序和定制排序。

4. Map 接口

4.1. HashMap 和 Hashtable 的区别
  1. 线程是否安全: HashMap 是非线程安全的,HashTable 是线程安全的,因为 HashTable 内部的方法基本都经过synchronized 修饰。(如果你要保证线程安全的话就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吧!);
  2. 效率: 因为线程安全的问题,HashMap 要比 HashTable 效率高一点。另外,HashTable 基本被淘汰,不要在代码中使用它;
  3. 对 Null key 和 Null value 的支持: HashMap 可以存储 null 的 key 和 value,但 null 作为键只能有一个,null 作为值可以有多个;HashTable 不允许有 null 键和 null 值,否则会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4. 初始容量大小和每次扩充容量大小的不同 : ① 创建时如果不指定容量初始值,Hashtable 默认的初始大小为 11,之后每次扩充,容量变为原来的 2n+1。HashMap 默认的初始化大小为 16。之后每次扩充,容量变为原来的 2 倍。② 创建时如果给定了容量初始值,那么 Hashtable 会直接使用你给定的大小,而 HashMap 会将其扩充为 2 的幂次方大小(HashMap 中的tableSizeFor()方法保证,下面给出了源代码)。也就是说 HashMap 总是使用 2 的幂作为哈希表的大小,后面会介绍到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
  5. 底层数据结构: JDK1.8 以后的 HashMap 在解决哈希冲突时有了较大的变化,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默认为 8)(将链表转换成红黑树前会判断,如果当前数组的长度小于 64,那么会选择先进行数组扩容,而不是转换为红黑树)时,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以减少搜索时间。Hashtable 没有这样的机制。

HashMap 中带有初始容量的构造函数: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 +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
        this(initialCapacity, DEFAULT_LOAD_FACTOR);
    }

下面这个方法保证了 HashMap 总是使用 2 的幂作为哈希表的大小。

    /**
     * Returns a power of two size for the given target capacity.
     */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
        int n = cap - 1;
        n |= n >>> 1;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return (n <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
2. HashMap 和 HashSet 区别

如果你看过 HashSet 源码的话就应该知道:HashSet 底层就是基于 HashMap 实现的。(HashSet 的源码非常非常少,因为除了 clone()writeObject()readObject()HashSet 自己不得不实现之外,其他方法都是直接调用 HashMap 中的方法。

HashMapHashSet
实现了 Map 接口实现 Set 接口
存储键值对仅存储对象
调用 put()向 map 中添加元素调用 add()方法向 Set 中添加元素
HashMap 使用键(Key)计算 hashcodeHashSet 使用成员对象来计算 hashcode 值,对于两个对象来说 hashcode 可能相同,所以equals()方法用来判断对象的相等性
3. HashMap 和 TreeMap 区别

TreeMapHashMap 都继承自AbstractMap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TreeMap它还实现了NavigableMap接口和SortedMap 接口。

img

实现 NavigableMap 接口让 TreeMap 有了对集合内元素的搜索的能力。

实现SortMap接口让 TreeMap 有了对集合中的元素根据键排序的能力。默认是按 key 的升序排序,不过我们也可以指定排序的比较器。示例代码如下:

/**
 * @author shuang.kou
 * @createTime 2020年06月15日 17:02:00
 */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Integer age;

    public Person(Integer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eger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eeMap<Person, String> treeMap = new TreeMap<>(new Comparator<Person>()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Person person1, Person person2) {
                int num = person1.getAge() - person2.getAge();
                return Integer.compare(num, 0);
            }
        });
        treeMap.put(new Person(3), "person1");
        treeMap.put(new Person(18), "person2");
        treeMap.put(new Person(35), "person3");
        treeMap.put(new Person(16), "person4");
        treeMap.entrySet().stream().forEach(personStringEntry -> {
            System.out.println(personStringEntry.getValue());
        });
    }
}

输出:

person1
person4
person2
person3

可以看出,TreeMap 中的元素已经是按照 Person 的 age 字段的升序来排列了。

上面,我们是通过传入匿名内部类的方式实现的,你可以将代码替换成 Lambda 表达式实现的方式:

TreeMap<Person, String> treeMap = new TreeMap<>((person1, person2) -> {
  int num = person1.getAge() - person2.getAge();
  return Integer.compare(num, 0);
});

综上,相比于HashMap来说 TreeMap 主要多了对集合中的元素根据键排序的能力以及对集合内元素的搜索的能力。

4. HashSet 如何检查重复

以下内容摘自我的 Java 启蒙书《Head fist java》第二版:

当你把对象加入HashSet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hashcode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加入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 hashcodeHashSet 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equals()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加入操作成功。

hashCode()equals() 的相关规定:

  1.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 hashcode 一定也是相同的
  2. 两个对象相等,对两个 equals() 方法返回 true
  3. 两个对象有相同的 hashcode 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4. 综上,equals() 方法被覆盖过,则 hashCode() 方法也必须被覆盖
  5. hashCode()的默认行为是对堆上的对象产生独特值。如果没有重写 hashCode(),则该 class 的两个对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等(即使这两个对象指向相同的数据)。

==与 equals 的区别

对于基本类型来说,== 比较的是值是否相等;

对于引用类型来说,== 比较的是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地址(两者在内存中存放的地址(堆内存地址)是否指向同一个地方);

对于引用类型(包括包装类型)来说,equals 如果没有被重写,对比它们的地址是否相等;如果 equals()方法被重写(例如 String),则比较的是地址里的内容。

5. HashMap 的底层实现
1. JDK1.8 之前

JDK1.8 之前 HashMap 底层是 数组和链表 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 链表散列HashMap 通过 key 的 hashCode 经过扰动函数处理过后得到 hash 值,然后通过 (n - 1) & hash 判断当前元素存放的位置(这里的 n 指的是数组的长度),如果当前位置存在元素的话,就判断该元素与要存入的元素的 hash 值以及 key 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直接覆盖,不相同就通过拉链法解决冲突。

所谓扰动函数指的就是 HashMap 的 hash 方法。使用 hash 方法也就是扰动函数是为了防止一些实现比较差的 hashCode() 方法 换句话说使用扰动函数之后可以减少碰撞。

JDK 1.8 HashMap 的 hash 方法源码:

JDK 1.8 的 hash 方法 相比于 JDK 1.7 hash 方法更加简化,但是原理不变。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 key.hashCode():返回散列值也就是hashcode
      // ^ :按位异或
      // >>>:无符号右移,忽略符号位,空位都以0补齐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对比一下 JDK1.7 的 HashMap 的 hash 方法源码.

static int hash(int h) {
    // This function ensures that hashCodes that differ only by
    // constant multiples at each bit position have a bounded
    // number of collisions (approximately 8 at default load factor).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相比于 JDK1.8 的 hash 方法 ,JDK 1.7 的 hash 方法的性能会稍差一点点,因为毕竟扰动了 4 次。

所谓 “拉链法” 就是:将链表和数组相结合。也就是说创建一个链表数组,数组中每一格就是一个链表。若遇到哈希冲突,则将冲突的值加到链表中即可。

jdk1.8之前的内部结构-HashMap

2. JDK1.8 之后

相比于之前的版本, JDK1.8 之后在解决哈希冲突时有了较大的变化,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默认为 8)(将链表转换成红黑树前会判断,如果当前数组的长度小于 64,那么会选择先进行数组扩容,而不是转换为红黑树)时,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以减少搜索时间。

jdk1.8之后的内部结构-HashMap

TreeMap、TreeSet 以及 JDK1.8 之后的 HashMap 底层都用到了红黑树。红黑树就是为了解决二叉查找树的缺陷,因为二叉查找树在某些情况下会退化成一个线性结构。

6. HashMap 的长度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

为了能让 HashMap 存取高效,尽量较少碰撞,也就是要尽量把数据分配均匀。我们上面也讲到了过了,Hash 值的范围值-2147483648 到 2147483647,前后加起来大概 40 亿的映射空间,只要哈希函数映射得比较均匀松散,一般应用是很难出现碰撞的。但问题是一个 40 亿长度的数组,内存是放不下的。所以这个散列值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用之前还要先做对数组的长度取模运算,得到的余数才能用来要存放的位置也就是对应的数组下标。这个数组下标的计算方法是“ (n - 1) & hash”。(n 代表数组长度)。这也就解释了 HashMap 的长度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

这个算法应该如何设计呢?

我们首先可能会想到采用%取余的操作来实现。但是,重点来了:“取余(%)操作中如果除数是 2 的幂次则等价于与其除数减一的与(&)操作(也就是说 hash%length==hash&(length-1)的前提是 length 是 2 的 n 次方;)。” 并且 采用二进制位操作 &,相对于%能够提高运算效率,这就解释了 HashMap 的长度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

7. HashMap 多线程操作导致死循环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并发下的 Rehash 会造成元素之间会形成一个循环链表。不过,jdk 1.8 后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还是不建议在多线程下使用 HashMap,因为多线程下使用 HashMap 还是会存在其他问题比如数据丢失。并发环境下推荐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

详情请查看:https://coolshell.cn/articles/9606.html

8. HashMap 有哪几种常见的遍历方式?

HashMap 的 7 种遍历方式与性能分析!

9. ConcurrentHashMap 和 Hashtable 的区别

ConcurrentHashMapHashtable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上不同。

  • 底层数据结构: JDK1.7 的 ConcurrentHashMap 底层采用 分段的数组+链表 实现,JDK1.8 采用的数据结构跟 HashMap1.8 的结构一样,数组+链表/红黑二叉树。Hashtable 和 JDK1.8 之前的 HashMap 的底层数据结构类似都是采用 数组+链表 的形式,数组是 HashMap 的主体,链表则是主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
  • 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重要):在 JDK1.7 的时候,ConcurrentHashMap(分段锁) 对整个桶数组进行了分割分段(Segment),每一把锁只锁容器其中一部分数据,多线程访问容器里不同数据段的数据,就不会存在锁竞争,提高并发访问率。 到了 JDK1.8 的时候已经摒弃了 Segment 的概念,而是直接用 Node 数组+链表+红黑树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并发控制使用 synchronized 和 CAS 来操作。(JDK1.6 以后 对 synchronized 锁做了很多优化) 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优化过且线程安全的 HashMap,虽然在 JDK1.8 中还能看到 Segment 的数据结构,但是已经简化了属性,只是为了兼容旧版本;② Hashtable(同一把锁) :使用 synchronized 来保证线程安全,效率非常低下。当一个线程访问同步方法时,其他线程也访问同步方法,可能会进入阻塞或轮询状态,如使用 put 添加元素,另一个线程不能使用 put 添加元素,也不能使用 get,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效率越低。

两者的对比图:

HashTable:

HashTable全表锁

http://www.cnblogs.com/chengxiao/p/6842045.html>

JDK1.7 的 ConcurrentHashMap:

JDK1.7的ConcurrentHashMap

http://www.cnblogs.com/chengxiao/p/6842045.html>

JDK1.8 的 ConcurrentHashMap:

Java8 ConcurrentHashMap 存储结构(图片来自 javadoop)

JDK1.8 的 ConcurrentHashMap 不在是 Segment 数组 + HashEntry 数组 + 链表,而是 Node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不过,Node 只能用于链表的情况,红黑树的情况需要使用 TreeNode。当冲突链表达到一定长度时,链表会转换成红黑树。

10. ConcurrentHashMap 线程安全的具体实现方式/底层具体实现
1. JDK1.7(上面有示意图)

首先将数据分为一段一段的存储,然后给每一段数据配一把锁,当一个线程占用锁访问其中一个段数据时,其他段的数据也能被其他线程访问。

ConcurrentHashMap 是由 Segment 数组结构和 HashEntry 数组结构组成

Segment 实现了 ReentrantLock,所以 Segment 是一种可重入锁,扮演锁的角色。HashEntry 用于存储键值对数据。

static class Segment<K,V> extends ReentrantLock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一个 ConcurrentHashMap 里包含一个 Segment 数组。Segment 的结构和 HashMap 类似,是一种数组和链表结构,一个 Segment 包含一个 HashEntry 数组,每个 HashEntry 是一个链表结构的元素,每个 Segment 守护着一个 HashEntry 数组里的元素,当对 HashEntry 数组的数据进行修改时,必须首先获得对应的 Segment 的锁。

2. JDK1.8 (上面有示意图)

ConcurrentHashMap 取消了 Segment 分段锁,采用 CAS 和 synchronized 来保证并发安全。数据结构跟 HashMap1.8 的结构类似,数组+链表/红黑二叉树。Java 8 在链表长度超过一定阈值(8)时将链表(寻址时间复杂度为 O(N))转换为红黑树(寻址时间复杂度为 O(log(N)))

synchronized 只锁定当前链表或红黑二叉树的首节点,这样只要 hash 不冲突,就不会产生并发,效率又提升 N 倍。

5. Collections 工具类

Collections 工具类常用方法:

  1. 排序
  2. 查找,替换操作
  3. 同步控制(不推荐,需要线程安全的集合类型时请考虑使用 JUC 包下的并发集合)
1. 排序操作
void reverse(List list)//反转
void shuffle(List list)//随机排序
void sort(List list)//按自然排序的升序排序
void sort(List list, Comparator c)//定制排序,由Comparator控制排序逻辑
void swap(List list, int i , int j)//交换两个索引位置的元素
void rotate(List list, int distance)//旋转。当distance为正数时,将list后distance个元素整体移到前面。当distance为负数时,将 list的前distance个元素整体移到后面
2. 查找,替换操作
int binarySearch(List list, Object key)//对List进行二分查找,返回索引,注意List必须是有序的
int max(Collection coll)//根据元素的自然顺序,返回最大的元素。 类比int min(Collection coll)
int max(Collection coll, Comparator c)//根据定制排序,返回最大元素,排序规则由Comparatator类控制。类比int min(Collection coll, Comparator c)
void fill(List list, Object obj)//用指定的元素代替指定list中的所有元素。
int frequency(Collection c, Object o)//统计元素出现次数
int indexOfSubList(List list, List target)//统计target在list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找不到则返回-1,类比int lastIndexOfSubList(List source, list target).
boolean replaceAll(List list, Object oldVal, Object newVal), 用新元素替换旧元素
3. 同步控制

Collections 提供了多个synchronizedXxx()方法·,该方法可以将指定集合包装成线程同步的集合,从而解决多线程并发访问集合时的线程安全问题。

我们知道 HashSetTreeSetArrayList,LinkedList,HashMap,TreeMap 都是线程不安全的。Collections 提供了多个静态方法可以把他们包装成线程同步的集合。

最好不要用下面这些方法,效率非常低,需要线程安全的集合类型时请考虑使用 JUC 包下的并发集合。

方法如下:

synchronizedCollection(Collection<T>  c) //返回指定 collection 支持的同步(线程安全的)collection。
synchronizedList(List<T> list)//返回指定列表支持的同步(线程安全的)List。
synchronizedMap(Map<K,V> m) //返回由指定映射支持的同步(线程安全的)Map。
synchronizedSet(Set<T> s) //返回指定 set 支持的同步(线程安全的)set。

java 泛型

3.3. 多线程

3.3.1. 简述线程、程序、进程的基本概念。以及他们之间关系是什么?

线程与进程相似,但线程是一个比进程更小的执行单位。一个进程在其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多个线程。与进程不同的是同类的多个线程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和一组系统资源,所以系统在产生一个线程,或是在各个线程之间作切换工作时,负担要比进程小得多,也正因为如此,线程也被称为轻量级进程。

程序是含有指令和数据的文件,被存储在磁盘或其他的数据存储设备中,也就是说程序是静态的代码。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运行程序的基本单位,因此进程是动态的。系统运行一个程序即是一个进程从创建,运行到消亡的过程。简单来说,一个进程就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它在计算机中一个指令接着一个指令地执行着,同时,每个进程还占有某些系统资源如 CPU 时间,内存空间,文件,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权等等。换句话说,当程序在执行时,将会被操作系统载入内存中。 线程是进程划分成的更小的运行单位。线程和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基本上各进程是独立的,而各线程则不一定,因为同一进程中的线程极有可能会相互影响。从另一角度来说,进程属于操作系统的范畴,主要是同一段时间内,可以同时执行一个以上的程序,而线程则是在同一程序内几乎同时执行一个以上的程序段。

3.3.2. 线程有哪些基本状态?

Java 线程在运行的生命周期中的指定时刻只可能处于下面 6 种不同状态的其中一个状态(图源《Java 并发编程艺术》4.1.4 节)。

Java线程的状态

线程在生命周期中并不是固定处于某一个状态而是随着代码的执行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Java 线程状态变迁如下图所示(图源《Java 并发编程艺术》4.1.4 节):

Java线程状态变迁

由上图可以看出:

线程创建之后它将处于 NEW(新建) 状态,调用 start() 方法后开始运行,线程这时候处于 READY(可运行) 状态。可运行状态的线程获得了 cpu 时间片(timeslice)后就处于 RUNNING(运行) 状态。

操作系统隐藏 Java 虚拟机(JVM)中的 READY 和 RUNNING 状态,它只能看到 RUNNABLE 状态(图源:HowToDoInJavaJava Thread Life Cycle and Thread States),所以 Java 系统一般将这两个状态统称为 RUNNABLE(运行中) 状态 。

RUNNABLE-VS-RUNNING

当线程执行 wait()方法之后,线程进入 WAITING(等待) 状态。进入等待状态的线程需要依靠其他线程的通知才能够返回到运行状态,而 TIME_WAITING(超时等待) 状态相当于在等待状态的基础上增加了超时限制,比如通过 sleep(long millis)方法或 wait(long millis)方法可以将 Java 线程置于 TIMED WAITING 状态。当超时时间到达后 Java 线程将会返回到 RUNNABLE 状态。当线程调用同步方法时,在没有获取到锁的情况下,线程将会进入到 BLOCKED(阻塞) 状态。线程在执行 Runnable 的run()方法之后将会进入到 TERMINATED(终止) 状态。

其他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F(1)=1,F(2)=1, F(n)=F(n-1)+F(n-2)(n>=3,n∈N*)
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

/**
 * 递归迭代
 * n步台阶,每次只能走一步或两步,有多少种走法
 */
public class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start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f(40));
        long end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1 - start1);

        long start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loop(40));
        long end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2 - start2);
    }

    // 递归:可读性好,运算慢,容易造成堆栈溢出
    static int f(int n) {
        if (n < 1)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
        if (n == 1 || n == 2) {
            return n;
        }
        return f(n - 1) + f(n - 2);
    }

    // 迭代:运算快,可读性差
    static int loop(int n) {
        if (n < 1)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
        if (n == 1 || n == 2) {
            return n;
        }
        /**
         * f(n)=f(n-1)+f(n-2);
         * f(3)=f(2)+f(1);
         * f(4)=f(3)+f(2);
         * x=2;y=1;
         * sum=x+y;
         * y=x;
         * x=sum;
         */

        int x = 2;
        int y = 1;
        int sum = 0;
        for (int i = 3; i <= n; i++) {
            sum = x + y;
            y = x;
            x = sum;
        }
        return sum;
    }
}

console

165580141
898
165580141
0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2020/5月/15好上传最新版 JavaGuide 目前已经 70k+ Star ,目前已经是所有 Java 类别项目中 Star 数量第二的开源项目了。Star虽然很多,但是价值远远比不上 Dubbo 这些开源项目,希望以后可以多出现一些这样的国产开源项目。国产开源项目!加油!奥利给!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完善这个项目,这个专注 “Java知识总结+面试指南 ” 项目的知识体系和内容的不断完善。JavaGuide 目前包括下面这两部分内容: Java 核心知识总结; 面试方向:面试题、面试经验、备战面试系列文章以及面试真实体验系列文章 内容的庞大让JavaGuide 显的有一点臃肿。所以,我决定将专门为 Java 面试所写的文章以及来自读者投稿的文章整理成 《JavaGuide面试突击版》 系列,同时也为了更加方便大家阅读查阅。起这个名字也犹豫了很久,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名字的话也可以向我建议。暂时的定位是将其作为 PDF 电子书,并不会像 JavaGuide 提供在线阅读版本。我之前也免费分享过PDF 版本的《Java面试突击》,期间一共更新了 3 个版本,但是由于后面难以同步和订正所以就没有再更新。《JavaGuide面试突击版》 pdf 版由于我工作流程的转变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另外,这段时间,向我提这个建议的读者也不是一个两个,我自己当然也有这个感觉。只是自己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做罢了!毕竟这算是一个比较耗费时间的工程。加油!奥利给! 这件事情具体耗费时间的地方是内容的排版优化(为了方便导出PDF生成目录),导出 PDF 我是通过 Typora 来做的。
《计算机自顶向下笔记Java》是一本介绍Java编程语言的书籍。本书以自顶向下的方式,从整体到细节的角度,逐步讲解Java的基础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 首先,本书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入手,介绍了Java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等基本概念。通过讲解类和对象的概念,读者可以了解如何定义和使用对象,如何利用继承和多态实现代码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 接着,本书详细介绍了Java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语句等。通过实例和练习,读者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语法元素来编写Java程序。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讲解了如何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设计和实现Java程序。读者可以通过学习本书,掌握Java常用的设计模式和编程技巧,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本书还包括了Java的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数据库编程、网络编程等内容,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和实践,读者可以了解如何使用Java编写各种应用程序。 总的来说,《计算机自顶向下笔记Java》是一本循序渐进地介绍Java编程的好书。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读者,都可以通过学习本书,快速掌握Java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想要深入学习Java编程的读者来说,本书也提供了更高级的内容和进阶知识,可以作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参考资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