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运维——文件系统管理

这篇博客详细介绍了Linux的文件系统管理,包括硬盘结构的逻辑结构和接口类型,重点讲解了Linux文件系统的特性,如super block、data block和inode。此外,还列举了常见的Linux文件系统类型如ext2、ext3、ext4和XFS。文章还涵盖了硬盘管理常用命令如df、du、fsck以及fdisk和parted的手工分区操作,最后讨论了如何分配和使用swap分区。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Linux运维——文件系统管理

一、硬盘结构

1、硬盘的逻辑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个扇区的大小是固定的,为512Byte。扇区也是磁盘的最小存储单位

硬盘的大小是使用“磁头数*柱面*扇区数*每个扇区的大小”计算的,其中磁头数(Heads)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可以理解成为硬盘有几个盘面,然后乘以二;柱面数(Cylinders)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有几条磁道;扇区数(Sectors)表示每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大小一般是512Byte

2、硬盘接口

  • IDE硬盘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并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也称作“ATA硬盘”或“PATA硬盘”,是早期机械硬盘的主要接口,ATA133硬盘的理论速度可以达到133MB/s(此速度为理论平均值),IDE硬盘接口

  • SATA接口(Serial ATA,串口)是速度更高的硬盘标准,具备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并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目前已经是SATA三代,理论传输速度达到了600MB/s(此速度为理论平均值)

  • SCSI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广泛应用在服务器中,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及支持热插拔等优点,理论传输速度达到了320MB/s

二、文件系统

1、Linux文件系统的特性

  • super block(超级块):记录整个文件的信息,包括block与inode的总量,已经使用的inode和block的数量,未使用的inode和block的数量,block与inode的大小,文件系统的挂载时间,最近一次写入的时间,最近一次的磁盘检验时间等。
  • data block(数据块,也称作block):用来实际保存数据,block的大小(1KB、2KB或4KB)和数量在格式化后就已经决定,不能改变,除非重新格式化。每个block只能保存一个文件的数据,要是文件数据大于一个block块,则占用多个block块。Windows中磁盘碎片整理工具的原理就是把一个文件占用的多个block块尽量整理到一起,这样可以加快读写速度。
  • inode(i节点):用来记录文件的权限(r、w、x),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属组,文件的大小,文件的状态改变时间(c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读取时间(atime),文件的最近一次修改时间(mtime),文件的数据真正保存的block编号每个文件需要占用一个inode。

2、Linux常见文件系统

  • ext:linux中最早的文件系统,由于在性能和兼容性上具有很多缺陷,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 ext2:是ext文件系统的升级版本,Red Hat Linux 7.2版本以前的系统默认都是ext2文件系统。于1993年发布,支持最大16TB的分区和最大2TB的文件
  • 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陌尘吖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