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Template 用法详解

建议阅读:RestTemplate 用法详解

1. RestTemplate 简介

RestTemplate 是从 Spring3.0 开始支持的一个 HTTP 请求工具,它提供了常见的REST请求方案的模版,例如 GET 请求、POST 请求、PUT 请求、DELETE 请求以及一些通用的请求执行方法 exchange 以及 execute。RestTemplate 继承自 InterceptingHttpAccessor 并且实现了 RestOperations 接口,其中 RestOperations 接口定义了基本的 RESTful 操作,这些操作在 RestTemplate 中都得到了实现。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操作方法的使用。

2. GET 请求

做好了准备工作,先来看使用 RestTemplate 发送 GET 请求。在 RestTemplate 中,和 GET 请求相关的方法有如下几个:

  • 这里主要说下 getForObject 和 getForEntity 的差异,这两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返回值的差异上, getForObject 的返回值就是服务提供者返回的数据,使用 getForObject 无法获取到响应头。
  • String s =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uri, String.class);
    这里返回的 s 就是 provider 的返回值,如果开发者只关心 provider 的返回值,并不关系 HTTP 请求的响应头,那么可以使用该方法。

     

2.1  传参方式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Entity = restTemplate.getForEntity("http://HELLO-SERVICE/hello", String.class); 
HttpStatus statusCode = responseEntity.getStatusCode();
String body = responseEntity.getBody();

getForEntity的第一个参数为我要调用的服务的地址,这里我调用了服务提供者提供的/hello接口,注意这里是通过服务名调用而不是服务地址,如果写成服务地址就没法实现客户端负载均衡了。
getForEntity第二个参数String.class表示我希望返回的body类型是String
第一个参数是 url ,url 中有一个占位符 {1} ,如果有多个占位符分别用 {2} 、 {3} … 去表示,
第二个参数是接口返回的数据类型,最后是一个可变长度的参数,用来给占位符填值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hello?name={1}";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Entity = restTemplate.getForEntity(url, String.class, name);
第一个是占位符不使用数字,而是使用参数的 key,同时将参数放入到一个 map 中。map 中的 key 和占位符的 key 相对应,
map 中的 value 就是参数的具体值,例如还是上面的请求,利用 map 来传递参数,请求方式如下:

Map<String, Object> map = new HashMap<>();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hello?name={name}";
map.put("name", name);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Entity = restTemplate.getForEntity(url, String.class, map);
第二个是使用 Uri 对象,使用 Uri 对象时,参数可以直接拼接在地址中,例如下面这样: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hello?name="+ URLEncoder.encode(name,"UTF-8");
URI uri = URI.create(url);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Entity = restTemplate.getForEntity(uri, String.class);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传参方式,参数如果是中文的话,需要对参数进行编码,使用 URLEncoder.encode 方法来实现。

3. POST 请求

  • 和 GET 请求相比,RestTemplate 中的 POST 请求多了一个类型的方法,如下:

  • 可以看到,post 请求的方法类型除了 postForEntity 和 postForObject 之外,还有一个 postForLocation。这里的方法类型虽然有三种,但是这三种方法重载的参数基本是一样的,因此这里我还是以 postForEntity 方法为例,来剖析三个重载方法的用法,最后再重点说下 postForLocation 方法。 

3.1 postForEntity

在 POST 请求中,参数的传递可以是 key/value 的形式,也可以是 JSON 数据,分别来看:

  1. 传递 key/value 形式的参数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hello2";
    MultiValueMap map = new LinkedMultiValueMap();
    map.add("name", name);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Entity = restTemplate.postForEntity(url, map, String.class);
    return responseEntity.getBody();

 postForEntity 方法第一个参数是请求地址,第二个参数 map 对象中存放着请求参数 key/value,第三个参数则是返回的数据类型。当然这里的第一个参数 url 地址也可以换成一个 Uri 对象,效果是一样的。这种方式传递的参数是以 key/value 形式传递的,在 post 请求中,也可以按照 get 请求的方式去传递 key/value 形式的参数,传递方式和 get 请求的传参方式基本一致,例如下面这样: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hello2?name={1}";
    ResponseEntity<String> responseEntity = restTemplate.postForEntity(url, null, String.class,name);
    return responseEntity.getBody();
此时第二个参数可以直接传一个 null。

2. 传递 JSON 数据

上面介绍的是 post 请求传递 key/value 形式的参数,post 请求也可以直接传递 json 数据,在 post 请求中,可以自动将一个对象转换成 json 进行传输,数据到达 provider 之后,再被转换为一个对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user";
    User u1 = new User();
    u1.setUsername("牧码小子");
    u1.setAddress("深圳");
    ResponseEntity<User> responseEntity = restTemplate.postForEntity(url, u1, User.class);
    return responseEntity.getBody();

看到这段代码有人要问了,这不和前面的一样吗?是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二个参数的类型不同,这个参数如果是一个 MultiValueMap 的实例,则以 key/value 的形式发送,如果是一个普通对象,则会被转成 json 发送。

3.2 postForLocation

postForLocation 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 Uri 对象,因为 POST 请求一般用来添加数据,有的时候需要将刚刚添加成功的数据的 URL 返回来,此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一个常见的使用场景如用户注册功能,用户注册成功之后,可能就自动跳转到登录页面了,此时就可以使用该方法。例如在 provider 中提供一个用户注册接口,再提供一个用户登录接口,如下:

@RequestMapping("/register")
public String register(User user) throws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
    return "redirect:/loginPage?username=" + URLEncoder.encode(user.getUsername(),"UTF-8") + "&address=" + URLEncoder.encode(user.getAddress(),"UTF-8");
}
@GetMapping("/loginPage")
@ResponseBody
public String loginPage(User user) {
    return "loginPage:" + user.getUsername() + ":" + user.getAddress();
}

然后在 consumer 中来调用注册接口,如下: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register";
    MultiValueMap map = new LinkedMultiValueMap();
    map.add("username", "牧码小子");
    map.add("address", "深圳");
    URI uri = restTemplate.postForLocation(url, map);
    String s =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uri, String.class);

4. PUT 请求

  • 这三个重载的方法其参数其实和 POST 是一样的,可以用 key/value 的形式传参,也可以用 JSON 的形式传参,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没有返回值的,我这里就举两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下:

5. DELETE 请求

  • 和 PUT 请求一样,DELETE 请求也是比较简单的,只有三个方法,如下:

  •  不同于 POST 和 PUT ,DELETE 请求的参数只能在地址栏传送,可以是直接放在路径中,也可以用 key/value 的形式传递,当然,这里也是没有返回值的。
String url1 = "http://" + host + ":" + port + "/user/{1}";
    String url2 = "http://" + host + ":" + port + "/user/?username={username}";
    Map<String,String> map = new HashMap<>();
    map.put("username", "牧码小子");
    restTemplate.delete(url1, 99);
    restTemplate.delete(url2, map);

 

6. 其他

6.1 设置请求头

  • 有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例如模拟 cookie ,此时就需要我们自定义请求头了。自定义请求头可以通过拦截器的方式来实现(下篇文章我们会详细的说这个拦截器)。定义拦截器、自动修改请求数据、一些身份认证信息等,都可以在拦截器中来统一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tring url = "http://" + host + ":" + port + "/customheader";
    restTemplate.setInterceptors(Collections.singletonList(new 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ClientHttpResponse intercept(HttpRequest request, byte[] body, ClientHttpRequestExecution execution) throws IOException {
            HttpHeaders headers = request.getHeaders();
            headers.add("cookie","justdojava");
            return execution.execute(request,body);
        }
    }));
    String s =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url, String.class);
  • 这里通过调用 RestTemplate 的 setInterceptors 方法来给它设置拦截器,拦截器也可以有多个,我这里只有一个。在拦截器中,将请求拿出来,给它设置 cookie ,然后调用 execute 方法让请求继续执行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