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Javascript Object Nanotation)数据交换格式

简介

Json(Javascript Object Nanotation)是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常用于前后端数据传输。任意一端将数据转换成json 字符串,另一端再将该字符串解析成相应的数据结构,如string类型,strcut对象等。

go语言本身为我们提供了json的工具包”encoding/json”。
更多的使用方式,可以参考:https://studygolang.com/articles/6742

实现

Json Marshal:将数据编码成json字符串


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type Stu struct {
    Name  string `json:"name"`
    Age   int
    HIgh  bool
    sex   string
    Class *Class `json:"class"`
}

type Class struct {
    Name  string
    Grade int
}

func main() {
    //实例化一个数据结构,用于生成json字符串
    stu := Stu{
        Name: "张三",
        Age:  18,
        HIgh: true,
        sex:  "男",
    }

    //指针变量
    cla := new(Class)
    cla.Name = "1班"
    cla.Grade = 3
    stu.Class=cla

    //Marshal失败时err!=nil
    jsonStu, err := json.Marshal(stu)
    if err != nil {
        fmt.Println("生成json字符串错误")
    }

    //jsonStu是[]byte类型,转化成string类型便于查看
    fmt.Println(string(jsonStu))
}

结果:

{"name":"张三","Age":18,"HIgh":true,"class":{"Name":"1班","Grade":3}}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 只要是可导出成员(变量首字母大写),都可以转成json。因成员变量sex是不可导出的,故无法转成json。

    • 如果变量打上了json标签,如Name旁边的 `json:"name"` ,那么转化成的json key就用该标签“name”,否则取变量名作为key,如“Age”,“HIgh”。

    • bool类型也是可以直接转换为json的value值。Channel, complex 以及函数不能被编码json字符串。当然,循环的数据结构也不行,它会导致marshal陷入死循环。

    • 指针变量,编码时自动转换为它所指向的值,如cla变量。
      (当然,不传指针,Stu struct的成员Class如果换成Class struct类型,效果也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指针更快,且能节省内存空间。)

    • 最后,强调一句:json编码成字符串后就是纯粹的字符串了。


    上面的成员变量都是已知的类型,只能接收指定的类型,比如string类型的Name只能赋值string类型的数据。
    但有时为了通用性,或使代码简洁,我们希望有一种类型可以接受各种类型的数据,并进行json编码。这就用到了interface{}类型。

    前言:
    interface{}类型其实是个空接口,即没有方法的接口。go的每一种类型都实现了该接口。因此,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都可以赋值给interface{}类型

    type Stu struct {
        Name  interface{} `json:"name"`
        Age   interface{}
        HIgh  interface{}
        sex   interface{}
        Class interface{} `json:"class"`
    }
    
    type Class struct {
        Name  string
        Grade int
    }
    
    func main() {
        //与前面的例子一样
        ......
    }
    

    结果:

    {"name":"张三","Age":18,"HIgh":true,"class":{"Name":"1班","Grade":3}}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论是string,int,bool,还是指针类型等,都可赋值给interface{}类型,且正常编码,效果与前面的例子一样。


      补充:
      在实际项目中,编码成json串的数据结构,往往是切片类型。如下定义了一个[]StuRead类型的切片

      //正确示范
      
      //方式1:只声明,不分配内存
      var stus1 []*StuRead
      
      //方式2:分配初始值为0的内存
      stus2 := make([]*StuRead,0)
      
      //错误示范
      //new()只能实例化一个struct对象,而[]StuRead是切片,不是对象
      stus := new([]StuRead)
      
      stu1 := StuRead{成员赋值...}
      stu2 := StuRead{成员赋值...}
      
      //由方式12创建的切片,都能成功追加数据
      //方式2最好分配0长度,append时会自动增长。反之指定初始长度,长度不够时不会自动增长,导致数据丢失
      stus1 := appen(stus1,stu1,stu2)
      stus2 := appen(stus2,stu1,stu2)
      
      //成功编码
      json1,_ := json.Marshal(stus1)
      json2,_ := json.Marshal(stus2)
      

      解码时定义对应的切片接受即可

      Json Unmarshal:将json字符串解码到相应的数据结构

      我们将上面的例子进行解码

      type StuRead struct {
          Name  interface{} `json:"name"`
          Age   interface{}
          HIgh  interface{}
          sex   interface{}
          Class interface{} `json:"class"`
          Test  interface{}
      }
      
      type Class struct {
          Name  string
          Grade int
      }
      
      func main() {
          //json字符中的"引号,需用\进行转义,否则编译出错
          //json字符串沿用上面的结果,但对key进行了大小的修改,并添加了sex数据
          data:="{\"name\":\"张三\",\"Age\":18,\"high\":true,\"sex\":\"男\",\"CLASS\":{\"naME\":\"1班\",\"GradE\":3}}"
          str:=[]byte(data)
      
          //1.Unmarshal的第一个参数是json字符串,第二个参数是接受json解析的数据结构。
          //第二个参数必须是指针,否则无法接收解析的数据,如stu仍为空对象StuRead{}
          //2.可以直接stu:=new(StuRead),此时的stu自身就是指针
          stu:=StuRead{}
          err:=json.Unmarshal(str,&stu)
      
          //解析失败会报错,如json字符串格式不对,缺"号,缺}等。
          if err!=nil{
              fmt.Println(err)
          }
      
          fmt.Println(stu)
      }
      
      

      结果:

      {张三 18 true <nil> map[naME:1班 GradE:3] <nil>}
         
         
      • 1

      总结

      • json字符串解析时,需要一个“接收体”接受解析后的数据,且Unmarshal时接收体必须传递指针。否则解析虽不报错,但数据无法赋值到接受体中。如这里用的是StuRead{}接收。

      • 解析时,接收体可自行定义。json串中的key自动在接收体中寻找匹配的项进行赋值。匹配规则是:

      1. 先查找与key一样的json标签,找到则赋值给该标签对应的变量(如Name)。
      2. 没有json标签的,就从上往下依次查找变量名与key一样的变量,如Age。或者变量名忽略大小写后与key一样的变量。如HIgh,Class。第一个匹配的就赋值,后面就算有匹配的也忽略。
        (前提是该变量必需是可导出的,即首字母大写)。
      • 不可导出的变量无法被解析(如sex变量,虽然json串中有key为sex的k-v,解析后其值仍为nil,即空值)

      • 当接收体中存在json串中匹配不了的项时,解析会自动忽略该项,该项仍保留原值。如变量Test,保留空值nil。

      • 你一定会发现,变量Class貌似没有解析为我们期待样子。因为此时的Class是个interface{}类型的变量,而json串中key为CLASS的value是个复合结构,不是可以直接解析的简单类型数据(如“张三”,18,true等)。所以解析时,由于没有指定变量Class的具体类型,json自动将value为复合结构的数据解析为map[string]interface{}类型的项。也就是说,此时的struct Class对象与StuRead中的Class变量没有半毛钱关系,故与这次的json解析没有半毛钱关系。

      • 让我们看一下这几个interface{}变量解析后的类型

        func main() {
            //与前边json解析的代码一致
            ...
            fmt.Println(stu) //打印json解析前变量类型
            err:=json.Unmarshal(str,&stu)
            fmt.Println("--------------json 解析后-----------")
            ... 
            fmt.Println(stu) //打印json解析后变量类型    
        }
        
        //利用反射,打印变量类型
        func printType(stu *StuRead){
            nameType:=reflect.TypeOf(stu.Name)
            ageType:=reflect.TypeOf(stu.Age)
            highType:=reflect.TypeOf(stu.HIgh)
            sexType:=reflect.TypeOf(stu.sex)
            classType:=reflect.TypeOf(stu.Class)
            testType:=reflect.TypeOf(stu.Test)
        
            fmt.Println("nameType:",nameType)
            fmt.Println("ageType:",ageType)
            fmt.Println("highType:",highType)
            fmt.Println("sexType:",sexType)
            fmt.Println("classType:",classType)
            fmt.Println("testType:",testType)
        }
        

        结果:

        nameType: <nil>
        ageType: <nil>
        highType: <nil>
        sexType: <nil>
        classType: <nil>
        testType: <nil>
        --------------json 解析后-----------
        nameType: string
        ageType: float64
        highType: bool
        sexType: <nil>
        classType: map[string]interface {}
        testType: <nil>
        

        从结果中可见

        • interface{}类型变量在json解析前,打印出的类型都为nil,就是没有具体类型,这是空接口(interface{}类型)的特点。

        • json解析后,json串中value,只要是”简单数据”,都会按照默认的类型赋值,如”张三”被赋值成string类型到Name变量中,数字18对应float64,true对应bool类型。

          “简单数据”:是指不能再进行二次json解析的数据,如”name”:”张三”只能进行一次json解析。
          “复合数据”:类似”CLASS\”:{\”naME\”:\”1班\”,\”GradE\”:3}这样的数据,是可进行二次甚至多次json解析的,因为它的value也是个可被解析的独立json。即第一次解析key为CLASS的value,第二次解析value中的key为naME和GradE的value

        • 对于”复合数据”,如果接收体中配的项被声明为interface{}类型,go都会默认解析成map[string]interface{}类型。如果我们想直接解析到struct Class对象中,可以将接受体对应的项定义为该struct类型。如下所示:

          type StuRead struct {
          ...
          //普通struct类型
          Class Class `json:"class"`
          //指针类型
          Class *Class `json:"class"`
          }
          

          stu打印结果

          Class类型:{张三 18 true <nil> {13} <nil>}
          *Class类型:{张三 18 true <nil> 0xc42008a0c0 <nil>}

        可以看出,传递Class类型的指针时,stu中的Class变量存的是指针,我们可通过该指针直接访问所属的数据,如stu.Class.Name/stu.Class.Grade

        Class变量解析后类型

        classType: main.Class
        classType: *main.Class

        解析时,如果接受体中同时存在2个匹配的项,会发生什么呢?
        测试1

        type StuRead struct {
            NAme interface{}
            Name  interface{}
            NAMe interface{}    `json:"name"`
        }

        结果1:

        //当存在匹配的json标签时,其对应的项被赋值。
        //切记:匹配的标签可以没有,但有时最好只有一个哦
        {<nil> <nil> 张三} 

        测试2

        type StuRead struct {
            NAme interface{}
            Name  interface{}
            NAMe interface{}    `json:"name"`
            NamE interface{}    `json:"name"`
        }

        结果2

        //当匹配的json标签有多个时,标签对应的项都不会被赋值。
        //忽略标签项,从上往下寻找第一个没有标签且匹配的项赋值
        {张三 <nil> <nil> <nil>}>

        测试3

        type StuRead struct {
            NAme interface{}
            Name  interface{}
        }

        结果3

        //没有json标签时,从上往下,第一个匹配的项会被赋值哦
        {张三 <nil>}

        测试4

        type StuRead struct {
            NAMe interface{}    `json:"name"`
            NamE interface{}    `json:"name"`
        }

        结果4

        //当相同的json标签有多个,且没有不带标签的匹配项时,报错了哦
        # command-line-arguments
        src/test/b.go:48: stu.Name undefined (type *StuRead has no field or method Name, but does have NAMe)
        

        如果不想指定Class变量为具体的类型,仍想保留interface{}类型,但又希望该变量可以解析到struct Class对象中,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种需求是很可能存在的,例如笔者我就碰到了

        办法还是有的,我们可以将该变量定义为json.RawMessage类型

        type StuRead struct {
            Name  interface{}
            Age   interface{}
            HIgh  interface{}
            Class json.RawMessage `json:"class"` //注意这里
        }
        
        type Class struct {
            Name  string
            Grade int
        }
        
        func main() {
            data:="{\"name\":\"张三\",\"Age\":18,\"high\":true,\"sex\":\"男\",\"CLASS\":{\"naME\":\"1班\",\"GradE\":3}}"
            str:=[]byte(data)
            stu:=StuRead{}
            _:=json.Unmarshal(str,&stu)
        
            //注意这里:二次解析!
            cla:=new(Class)
            json.Unmarshal(stu.Class,cla)
        
            fmt.Println("stu:",stu)
            fmt.Println("string(stu.Class):",string(stu.Class))
            fmt.Println("class:",cla)
            printType(&stu) //函数实现前面例子有
        }
        
        

        结果

        stu: {张三 18 true [123 34 110 97 77 69 34 58 34 49 231 143 173 34 44 34 71 114 97 100 69 34 58 51 125]}
        string(stu.Class): {"naME":"1班","GradE":3}
        class: &{1班 3}
        nameType: string
        ageType: float64
        highType: bool
        classType: json.RawMessage
        

        从结果中可见

        • 接收体中,被声明为json.RawMessage类型的变量在json解析时,变量值仍保留json的原值,即未被自动解析为map[string]interface{}类型。如变量Class解析后的值为:{“naME”:”1班”,”GradE”:3}

        • 从打印的类型也可以看出,在第一次json解析时,变量Class的类型是json.RawMessage。此时,我们可以对该变量进行二次json解析,因为其值仍是个独立且可解析的完整json串。我们只需再定义一个新的接受体即可,如json.Unmarshal(stu.Class,cl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