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在设计之初,为了保证比特币挖矿机制的相对公平,对区块的大小进行了1M的限制和规范。这种限制既保障小算力甚至是普通的家用电脑也能参与挖矿,同时也起到了防止攻击者利用“粉尘攻击”(大量微小交易)让比特币网络超载的风险发生。
限制区块大小在早期为比特币网络的正常运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普通家用电脑的挖矿也加速了比特币的普及。但随着交易的增多、币价的上涨,这一限制的弊端开始凸显,最为明显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交易时长和手续费的问题。比特币也因此而使其支付能力受到质疑。
当时社区为此争论不休,形成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区块扩容8M,二是隔离见证(SegWit),两派也曾在16年达成香港共识,不过后来以Adam Back为首的Core派回去后单方面撕毁共识,大区块支持者认为妥协不再是办法,就于17年对比特币进行了硬分叉,这也就是比特币现金的由来。
扩容之后的比特币现金,正如之前所预想的那样,不再出现交易时长和手续费的问题,履行了中本聪将比特币作为点对点电子现金的承诺。
不过,继比特币现金出现后,一个不好的现象发生了。
一些人认为比特币现金的做法可以效仿,纷纷通过技术手段对比特币进行硬分叉,分叉出属于自己的“比特币”。分叉之多早已不好统计,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这些新分叉的“比特币”多数是没有支持者的,并且社区的认可度也不高,因为本来目的就不纯,毫无共识可言,技术方面也乏善可陈。下面我就举几个知名的分叉币进行对比,来说明为什么只有比特币现金能胜出。
比特币黄金,英文:BitcoinGold,简称BTG 。比特币黄金并没有选择上述两种主流解决方案对比特币进行扩容,依然采用1M区块+SegWit设定。BTG主要改变的是挖矿算法,改用GPU挖矿。BTG存在两点问题,一是项目方对BTG进行了预挖,手中持有数十万的BTG,目的不言而喻。二是BTG改用GPU挖矿使得51%攻击的成本变小,安全系数降低,在最近,比特币黄金就遭受了一次51%算力攻击,攻击者通过提供大量的哈希值临时控制BTG区块链,攻击者的地址目前收到超过388200BTG。
闪电比特币,英文:LightningBitcoin,简称LBTC。闪电比特币是采用DPOS共识机制,将区块大小升级为2M。DPOS共识机制最大的问题也是安全性问题,因为采用的是投票出块机制,所以大量持币的地址具有极大的权利,甚至于一度出现LBTC主链暂停的事情。
超级比特币,英文:SuperBitcoin,简称SBTC,现已更名为Nash。超级比特币采取POW共识机制,支持Segwit,重放保护。超级比特币虽然采用POW共识机制,但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矿池支持,也就是会出现算力不足的问题,安全性同样存忧。另外,SBTC也进行了预挖。
从以上可以看出,比特币现金之所以优于这些分叉币,是因为比特币现金是一种共识的产物,而不是某个组织或者机构为了一己私利而生产出来。比特币现金没有进行预挖,也没有进行抛售套利,更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支持者也都是一些较早的比特币开发者和接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