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法总结C++实现

时间复杂度:反映当数据量变化时,操作次数的多少;时间复杂度在评估时,要只保留最高项,并且不要最高项的系数。

时间复杂度的大小比较:         N!> x^N >...>3^N >2^N > N^x>...>N^3 >N^2>NlogN>N>logN>1

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额外开辟的空间。

稳定性:

稳定: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的前面。
不稳定:如果a原本在b的前面,而a=b,排序之后 a 可能会出现在 b 的后面。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线性时间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时间复杂度最快为O(logN)
线性时间排序:通过创建有序的空间,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放入有序空间,再依次取出。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可以突破O(logN)

  • 非线性时间排序
    1. 比较排序
      • 冒泡排序 
      • 快速排序
    2. 插入排序
      • 插入排序
      • 希尔排序
    3. 选择排序
      • 选择排序
      • 堆排序
    4. 归并排序
      • 二路归并排序
      • 多路归并排序
  • 线性时间排序:计数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

算法实现:

A代表平均时间复杂度 、B代表最坏时间复杂度 、E代表最好时间复杂度

1、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实现逻辑: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动画演示:
冒泡排序

1.1、简单冒泡排序(交换排序;A:N^2 ,B:N^2 ,E:N^2 ;空间1;稳定)

void BubbleSort(int arr[],int len)
{
	for (int i = 1; i < len; i++)//循环len-1次
		for (int j = 0; j < len-i; j++)
			if (arr[j] > arr[j+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第一个for循环是遍历所有元素,第二个for循环是每次遍历元素时都对无序区的相邻两个元素进行一次比较,若反序则交换。

1.2、外层循环优化冒泡排序(时间A:N^2 , B:N^2 , E:N; 空间1; 稳定)

       如果第一次比较完没有交换即说明已经有序,不应该进行下一次遍历,相比较于简单冒泡排序,最好的情况是正序,只进行(n-1)次比较,不需要移动,时间复杂度为O(n)。

void BubbleSortOu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1; i < len; i++)//循环len-1次
	{
		bool flag = true;
		for (int j = 0; j < len - i; j++)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flag = false;
			}
		if (flag)
			break;
	}		
}

 1.3、内层循环优化冒泡排序

    如果第一次比较完没有交换即说明已经有序,不应该进行下一次遍历;还有已经遍历出部分有序的序列后,那部分也不用进行遍历,即发生交换的地方之后的地方不用遍历

void BubbleSort3(int arr[], int len)
{
	int pos = 0; 
	int k = len - 1;
	for (int i = 1; i < len; i++)//循环len-1次
	{
		bool flag = true;
		for (int j = 0; j < k; j++)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flag = false;
				pos = j;
			}
		k = pos;
		if (flag)
			break;
	}
}

2、快速排序(这种方法好像不对??)

      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时间A:NlogN,B:NlogN,E:NlogN;空间logN;不稳定

实现逻辑:

1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2分区过程,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3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举例说明,主要有三个参数,i为区间的开始地址,j为区间的结束地址,X为当前的开始的值

第一步,i=0,j=9,X=23

0123456789
2330439056482917080

第二步,先从j开始,由后向前找,找到比X小的第一个数a[7]=1, 进行替换,此时i=0,j=7,X=23

0123456789
1304390564829237080

第三步,从i开始,由前往后找,找到比X大的第一个数a[1]=30,

0123456789
1234390564829307080


第四步,再从j=7开始,由后向前找,找到比X的第一个数a[0]=1,此时i=1,j=0,X=21,发现j<=i,所以第一回结束。

可以发现23前面的数字都比23小,后面的数字都比23大,接下来对两个子区间[0,0]和[2,9]重复上面的操作即可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first, int end) {
	if (first < end) {
		int i = first; int j = end;
		//从右边区开始,保证i<j并且arr[i]小于或者等于arr[j]的时候就向左遍历
		while (i < j) {
			while (i<j && arr[i] <= arr[j]) 
				j--;
			if (i < j)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i];
				arr[i] = temp;
			}
			//对另一边执行同样的操作
			while (i < j && arr[i] <= arr[j]) 
				i++;
			if (i < j)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i];
				arr[i] = temp;
			}
		}
		int pivot = i;//将i设为新的轴值
		//再对轴值左右进行递归
		QuickSort(arr, first, pivot - 1);
		QuickSort(arr, pivot + 1, end);
	}
}

3、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基本方法是: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元素,按其排序码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一组元素的适当位置上去,直到元素全部插入为止。 选择不同的方法在已经排好序的有序数据表中寻找插入位置,依据查找方法的不同,有多种插入排序方法。下面是常用的三种。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3>希尔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基本思想:当插入第i(i>1)个元素时,前面的data[0],data[1]……data[i-1]已经排好序。这时用data[i]的排序码与data[i-1],data[i-2],……的排序码顺序进行比较,找到插入位置即将data[i]插入,原来位置上的元素向后顺序移动。 
     折半插入排序基本思想:设元素序列data[0],data[1],……data[n-1]。其中data[0],data[1],……data[i-1]是已经排好序的元素。在插入data[i]时,利用折半搜索法寻找data[i]的插入位置。 

3.1、直接插入排序 

整个序列分为有序区和无序区,取第一个元素作为初始有序区,然后第二个开始,依次插入到有序区的合适位置,直到排好序。(时间A:N^2 , B:N^2 , E:N;空间1;稳定)

实现逻辑:

1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2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如果已排序中的某元素大于我们选取的这个元素,将选取的这个元素移到元素的下一位置;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重复步骤2~5。

动画演示:
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1; i < len; i++)
		for (int j = i; j > 0; j--)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第一个for循环对从第二个开始的所有的数字遍历,嵌套的for循环是每次遍历数字时都取无序区的一个元素与有序区的元素比较,如果比有序区的要小则交换,直到合适的位置。

3.2、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shell sort)这个排序方法又称为缩小增量排序,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设待排序元素序列有n个元素,首先取一个整数increment(小于n)作为间隔将全部元素分为increment个子序列,所有距离为increment的元素放在同一个子序列中,在每一个子序列中分别实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缩小间隔increment,重复上述子序列划分和排序工作。直到最后取increment=1,将所有元素放在同一个子序列中排序为止。 
    由于开始时,increment的取值较大,每个子序列中的元素较少,排序速度较快,到排序后期increment取值逐渐变小,子序列中元素个数逐渐增多,但由于前面工作的基础,大多数元素已经基本有序,所以排序速度仍然很快。

 希尔排序举例:

1、第一趟取increment:n/3向下取整+1=3。将整个数据列划分为间隔为3的3个子序列,然后对每一个子序列执行直接插入排序,相当于对整个序列执行了部分排序调整。

2、第二趟将间隔increment= (increment/3向下取整)+1=2,将整个元素序列划分为2个间隔为2的子序列,分别进行排序。

3、第3趟把间隔缩小为increment= (increment/3向下取整)+1=1,当增量为1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整个数列作为一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直到increment=1时,就是对整个数列做最后一次调整,因为前面的序列调整已经使得整个序列部分有序,所以最后一次调整也变得十分轻松,这也是希尔排序性能优越的体现。 

 

      

void ShellSort(int arr[], int len) {
	int gap = len;
	while (gap > 1) {
		gap = gap / 3 + 1;
		for (int i = gap; i < len; i += gap)
			for (int j = i; j > 0;j-=gap)
				if (arr[j] < arr[j - gap])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gap];
					arr[j - gap] = temp;
				}
		for (int m = 0; m < len; m++)
			cout << arr[m]<<" ";
		cout << endl;

	}
}

4、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void Select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len; i++) {
		int mindex = i;
		for (int j = i + 1; j < len; j++) {
			if (arr[j] < arr[mindex])
				mindex = j;
		}
		int temp = arr[mindex];
		arr[mindex] = arr[i];
		arr[i] = temp;
		for (int m = 0; m < len; m++)
			cout << arr[m] << " ";
		cout << endl;
	}
}

5、堆排序

       堆排序利用的是二叉树的思想,所谓堆就是一个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就是,除了叶子节点,其它所有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完全二叉树就可以用一个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数组)来存储,而不需要指针操作了。

      堆排序分两个流程,首先是构建大顶堆,然后是从大顶堆中获取按逆序提取元素。大顶堆即一个完全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都大于它的所有子节点。大顶堆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用数组来存储,第i个节点的父节点序号为(i-1)/2,左子节点序号为2i+1,右子节点序号为2(i+1)。

     构建大顶堆的过程即从后向前遍历所有非叶子节点,若它小于左右子节点,则与左右子节点中最大的交换,然后递归地对原最大节点做同样的操作.

                 

    构建完大顶堆后,我们需要按逆序提取元素,从而获得一个递增的序列。首先将根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交换,这样最大的元素就放到最后了,然后我们更新大顶堆,再次将新的大顶堆根节点和倒数第二个节点交换,如此循环直到只剩一个节点,此时整个序列有序

  

from :https://www.jianshu.com/p/916b15eae350

  • 9
    点赞
  • 5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