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cnblogs.com/grandyang/p/7565424.html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你的任务是判断在最多改变 1
个元素的情况下,该数组能否变成一个非递减数列。
我们是这样定义一个非递减数列的: 对于数组中所有的 i
(1 <= i < n),满足 array[i] <= array[i + 1]
。
示例 1:
输入: [4,2,3]
输出: True
解释: 你可以通过把第一个4变成1来使得它成为一个非递减数列。
示例 2:
输入: [4,2,1]
输出: False
解释: 你不能在只改变一个元素的情况下将其变为非递减数列。
说明: n
的范围为 [1, 10,000]。
解析:
我们通过分析上面三个例子可以发现,当我们发现后面的数字小于前面的数字产生冲突后,有时候需要修改前面较大的数字(比如前两个例子需要修改4),有时候却要修改后面较小的那个数字(比如前第三个例子需要修改2),那么有什么内在规律吗?是有的,判断修改那个数字其实跟再前面一个数的大小有关系,首先如果再前面的数不存在,比如例子1,4前面没有数字了,我们直接修改前面的数字为当前的数字2即可。而当再前面的数字存在,并且小于当前数时,比如例子2,-1小于2,我们还是需要修改前面的数字4为当前数字2;如果再前面的数大于当前数,比如例子3,3大于2,我们需要修改当前数2为前面的数3。这是修改的情况,由于我们只有一次修改的机会,所以用一个变量cnt,初始化为1,修改数字后cnt自减1,当下次再需要修改时,如果cnt已经为0了,直接返回false。遍历结束后返回true.
代码:
bool checkPossibility(vector<int>& nums)
{
int cnt = 1, n = nums.size();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nums[i] < nums[i - 1]) {
if (cnt == 0) return false;
if (i == 1 || nums[i] >= nums[i - 2]) nums[i - 1] = nums[i];
else nums[i] = nums[i - 1];
--cnt;
}
}
return true;
}
备注:该题目自己做了好几次都错了,第一次是只考虑了相邻的大小情况,后边也没有考虑到和再前一个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