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输入一个链表,输出该链表中倒数第k个节点。为了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本题从1开始计数,即链表的尾节点是倒数第1个节点。例如,一个链表有6个节点,从头节点开始,它们的值依次是1、2、3、4、5、6。这个链表的倒数第3个节点是值为4的节点。链表节点定义如下:
class ListNode {
int value;
ListNode next;
public ListNode(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ull;
}
// getter and setter ...
}
常规解法(遍历两次链表):假设整个链表有n个节点,那么倒数第k个节点就是从头节点开始的第n-k+1个节点。如果我们能够得到链表的节点个数n,然后再从头节点开始走n-k+1步就可以找到目标节点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遍历链表两次:第一次统计链表节点个数n,第二次走n-k+1步找到倒数第k个节点。
那有没有只遍历一次的解法呢?
通常涉及到链表题目时,我们首先应该想想使用两个指针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不可行。我们定义两个指针p1和p2,遍历链表时,p1先从链表的头节点开始走k-1步,第二个指针此时保持不动;从第k步开始,第二个指针也开始从链表的头节点开始走。由于两个指针的距离保持在k-1,所以当第一个指针走到链表的尾节点时,第二个指针就正好走到倒数第k个节点。
具体例子如下图: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findKthToTail(ListNode head, int k) {
if (head == null || k < 1) return null;
ListNode p1 = head, p2 = null;
int index = 1;
while (p1 != null) {
p1 = p1.next;
if (index <= k - 1) { // index小于等于k-1时,将一直移动p1
index++;
} else { // 反之p1和p2一起移动,保持k-1的距离
p2 = p2 == null ? head : p2.next;
}
}
return p2;
}
}
以上代码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我将p2初始化为null而不是head呢?因为findKthToTail方法最终返回的是p2,我考虑到如果输入的k大于链表的节点总数n时,方法应该返回null,所以可以直接返回p2(因为方法逻辑执行完后p2是不会改变的)。
小结:当我们用一个指针遍历链表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尝试用两个指针来遍历链表。可以让其中一个指针遍历的速度快一些(比如一次在链表上走两步——>可解决如题23 链表中环的入口节点),或者让它先在链表上走若干步。
本文探讨了一种高效的方法,通过使用两个指针在单次链表遍历时找到倒数第k个节点,避免了传统的双遍历。讲解了原理、示例代码及特殊情况的处理,为链表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洁解决方案。
4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