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中使用过的一些linux命令

作为一个后台开发人员,经常需要和服务器打交道,所以不得不经常使用一些linux命令,这里记录一下我使用过的一些命令,防止自己以后使用的时候忘记。

1、关于文件的一些常用命令

mkdir 文件夹名(创建文件夹)

mkdir -p 递归创建文件夹

cp 文件 新的文件地址(复制文件)

rm 文件名(删除文件)

rm -r 文件夹(删除文件夹及文件夹中的所有东西)

vi/cat 文件(编辑/查看文件内容)

chmod 777 文件(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777 * -R 文件夹(修改文件夹及其里面所有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

ls -l 文件夹(查看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

rz(把本机文件导入到服务器)

find / -name abc*(从根目录查找所有名字前三个字母为abc的文件)

2.关于用户的一些命令

su 用户名(切换用户)

sudo 命令(让普通用户去执行一些root命令,前提是管理员给了你执行sudo命令的权限)

w/who(查看当前登录的用户)

cut -d : -f 1 /etc/passwd(查看所有用户)

3.关于软件下载的一些命令

wget http://yum.baseurl.org/download/3.2/yum-3.2.28.tar.gz(下载yum安装包)
tar xvf yum-3.2.28.tar.gz

touch /etc/ yum.conf(创建yum.conf文件)

cd yum-3.2.28
yummain.py install yum(安装yum)

yum check-update(检查是否有软件包更新)
yum update(更新软件包)
yum clean all(删除所有缓存数据)

rpm -qi 软件名(查看软件信息)

yum list install 软件名*(查看软件所有可安装的版本信息)

4.关于定时器的一些命令

rpm qa|grep vixie-cron

rpm qa|grep crontabs(查看是否安装了这两个软件)

yum install vixie-cron(安装cron主程序)

yum install crontabs(安装crontabs,crontabs是用来安装,卸载,列举cron驱动列表守护进程的列表)

crontab -e(添加cron定时任务,会进行一些语法的检查)

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添加定时任务的语法)

service crond status(查看cron的运行状态)

service crond start(启动cron服务)

service crond stop(停止服务)

service crond restart(重启服务)

service crond reload(重新载入配置)

crontab -u abc -l(列出所有abc用户设置的定时任务,默认是当前用户)

5.关于防火墙的命令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添加一个开放端口22的输入流的规则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22 -j ACCEPT    ##添加一个开放端口22的输出流的规则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开放ssh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开放web服务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开放ftp服务端口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允许icmp包通过,也就是允许ping
iptables -A INPUT -i lo -p all -j ACCEPT  #允许loopback
/etc/init.d/iptables save  ##保存防火墙规则,如果不进行保存的话 重启iptables之后规则将消失
 

iptables -L -n            ##查看当前防火墙规则

service iptables start/stop/status/restart   ##开启/关闭/查看/重启 防火墙

6.mysql的安装

yum list install mysql*(查看所有可安装mysql的版本)

rpm -qi mysql(查看电脑是否安装mysql)

yum install mysql版本号(安装mysql数据库)

service mysqld status(查看mysql是否启动)

service mysqld start(启动mysql服务)

mysqladmin -uroot password root(创建初始用户root)

mysql -hlocalhost -uroot -proot(mysql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mysqladmin -uroot -p旧密码  password新密码(mysql修改密码)

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var/run/mysqld/mysqld.sock'这种问题,解决办法:

重启mysql服务

7.Redis安装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2.8.17.tar.gz
$ tar xzf redis-2.8.17.tar.gz
$ cd redis-2.8.17
$ make

 

安装好之后进入目录把redis.conf复制到/etc/,

    1. vi /etc/redis.conf  

    2. #查找daemonize no改为  

    3. #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  

    4. daemonize yes  

    5. #修改redis.conf中的dir ./为绝对路径,  

    6. #默认的话redis-server启动时会在当前目录生成或读取dump.rdb  

    7. #所以如果在根目录下执行redis-server /etc/redis.conf的话,  

    8. #读取的是根目录下的dump.rdb,为了使redis-server可在任意目录下执行  

    9. #所以此处将dir改为绝对路径  

    10. dir /usr/local/redis  

    11. #修改redis.conf中的appendonly为yes  

    12. #指定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  

    13. #Redis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把数据写入磁盘,  

    14. #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  

    15. #因为 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  

    16. #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默认为no  

    17. appendonly yes  

    18. #将redis添加到自启动中  

    19. echo "/usr/local/bin/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 /etc/rc.d/rc.local  

    20. #启动redis  

    21. 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22. #查看redis是否己启动  

    23. ps -ef | grep redis -

 

【开放redis端口】

[html] view plaincopy

  1. #关闭防火墙  

  2. service iptables stop  

  3.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4. #添加  

  5.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6379 -j ACCEPT  

  6. #重启防火墙

  7.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